我還是叫你演員吳鎮宇吧

4月14日,第3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晚會,郭富城,吳鎮宇,黃秋生,周潤發,姜皓文,這五個人作為本屆入圍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候選的名單。

我還是叫你演員吳鎮宇吧

青黃不接的香港,似乎只能靠著這幫年齡差不多半百的人撐著場面,畢竟,唱衰港片聲音不絕於耳,總得有幾個實力派作為標杆在那裡維護好港片最後的尊嚴。

在38屆金像獎的最佳男主角候選人中,周潤發郭富城和黃秋生都是拿過金像獎的影帝的,而再次入圍的吳鎮宇之前已經四次陪跑,距離影帝最近的一次是《無間道2》裡飾演的倪永孝。

我還是叫你演員吳鎮宇吧

那一年,他敗給了劉德華,儘管我認為,吳鎮宇更有實力得獎,不過,得獎這東西,除了靠實力,還要看人際關係,這點,吳鎮宇很是吃虧。

他圈內好友不算多,加上性格直爽的原因,自然,得罪人很多,人際交往也就差了些。

評獎這東西,主觀因素還是存在的,畢竟,人總有自己的喜好。

今年,吳鎮宇最終還是惜敗給了自己的好友黃秋生。

我還是叫你演員吳鎮宇吧

不曉得是已經猜中了結果,還是早已看淡了這個獎項,吳鎮宇並沒有前去參加,而是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新作品《轉型團伙》的宣傳中。

這部作品,吳鎮宇既是導演又是主演,同時,他在裡面演的也是吳鎮宇。

我還是叫你演員吳鎮宇吧

我記得,上一次吳鎮宇自導自演的作品是《追影》,那一次,口碑票房皆輸。

而這一次,不出意外,《轉型團伙》口碑再次崩盤,甚至,都沒有在影院掀起多大的浪花,上映五天,票房一千多萬。

我還是叫你演員吳鎮宇吧

今天婦聯4又上映了,估計,《轉型團伙》這會碾壓的渣都不剩了。

吳鎮宇曾在採訪中說,他雖然演過不少爛片,但“我從沒有演過爛角色”,這是句大實話,吳鎮宇也有底氣這麼說,但是,這僅僅是從演員演戲角度去評判的,如果,從一個導演的角度去自我定位,我想,吳鎮宇肯定不會說“我從來沒有導過一部爛片。”

新片《轉型團伙》再次證明了一點:吳鎮宇與優秀導演的距離,還是很長的。

1

《轉型團伙》應該放到什麼類型中呢?

喜劇?或是黑幫片?

當喬杉和文松出現的時候,我自然傾向於喜劇片,可是,當任達華和吳志雄出現時,我又傾向於黑幫片。

我還是叫你演員吳鎮宇吧

香港與內地的合作總是讓人看著彆扭無比,一方面,內地的資本入侵,極力想要將各種投資人的想法添加進去,一方面,香港製作人卻想要保持完整的香港味道,即使做不到,至少不能完全任由內地的胡來。

自然,《轉型團伙》就成了夾生飯,雖然取景完全是在香港,而大部分的演員也是香港的。

在整部影片中,吳鎮宇飾演過氣演員吳鎮宇,自己演自己倒是有點新奇。

我還是叫你演員吳鎮宇吧

影片中,經常出演黑幫片的的過氣演員宇哥,這次又被迫飾演一部黑幫片,而他的造型完全就是《古惑仔》裡的靚坤,甚至衣著都是一樣的。

靚坤何許人也?那可是敢挑戰銅鑼灣扛把子陳浩南的反派人物,沙啞的聲音配上吊炸天的表情,絕對屬於經典中的經典。

我還是叫你演員吳鎮宇吧

只是,這次,坤哥的痞性蕩然無存,剩下的就是護子心切的父親形象。

與其說是致敬,倒不如說是告別。

之前的黑幫片中,靚坤打打殺殺,懟天懟地,現在的靚坤,江湖習氣全無,剩下的只有對於家庭的迴歸。

我還是叫你演員吳鎮宇吧

可能,吳鎮宇更想通過這部影片來表達一種無奈,或是一種告別,與曾經輝煌的香港電影告別,與曾經黑幫片中的自己告別。

不過,這次的告別,吳鎮宇拉上了自己的兒子,費曼。

同樣,費曼在電影中飾演費曼。

怎麼說呢,費曼根本就沒有演技可言,所以也不能過分要求,對白中的臺詞就跟看著稿子念得一樣,而且,除了和吳鎮宇之間父子互動,其他的時候,完全遊離於電影之外。

我還是叫你演員吳鎮宇吧

藉助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吳鎮宇父子又重新火了一把,如果說電影沒有利用費曼的影響力,那是不可能的,畢竟,《轉型團伙》之前的名字叫做《費曼的夏天》。

這部電影中,喬杉還是那個喬杉,感覺喬杉的角色大多數都像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完全看不出任何變化,搞笑倒是其次,就是每部電影辨識度很低。

我還是叫你演員吳鎮宇吧

文松倒還好,蓄起了鬍子,形象上也迴歸到了正常男人的部分,不過,前半部分的男人,在後半部分面對真劫匪那裡,又出現了小拳拳捶胸口的橋段,男人形象一下子垮掉了。

我還是叫你演員吳鎮宇吧

戲中戲的套路,失憶到恢復記憶的橋段,中間穿插著香港黑幫片的一些內容,如果說有哪個地方屬於亮點,那就是街上曬馬那段。

烏壓壓的全是人,將記憶重新勾回那個屬於古惑仔的日子。

我還是叫你演員吳鎮宇吧

不過,影片僅此而已,雖然裡面暗諷影視圈的潛規則,最後,在結尾出字幕的時候,不忘挖苦一下某些頒獎禮。

“坐在臺下的你們,真的懂藝術嗎?”

這裡和周星馳的《大內密探凌凌發》相似,可能也是吳鎮宇對於自己無法獲得影帝的調侃。

如果說對於金像獎沒怨氣,那是假的。

2

演而優則導,這是目前許多演員前仆後繼要做的事情。

之前趙薇的《致青春》在電影界掀起一股回憶青春的浪潮,而更早的徐靜蕾導演的《杜拉拉昇職記》《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票房均已過億。

之後,王寶強的《大鬧天竺》,算是過了一把導演癮,不過,與高票房成反比的是低口碑;大鵬的《煎餅俠》創造票房神話,那是因為之前《屌絲男士》積攢的人脈才換來的;而黃渤的《一出好戲》算是勉強及格的,口碑和票房上也說的過去;還有就是獲得金馬獎的陳建斌導演的《一個勺子》,偏文藝頗受頒獎禮的喜歡,不過,票房有點難看。

我還是叫你演員吳鎮宇吧

與吳鎮宇電影《轉型團伙》差不多一起上映的郭濤導演的《慾念遊戲》,那就更不用提了,看過的人寥寥無幾,評分更是跌倒3.1分。

我還是叫你演員吳鎮宇吧

都有這麼多失敗的例子了,那為啥吳鎮宇還是要選擇當導演呢?

一方面是大環境下,北上的香港導演或是演員,都面臨著資本的捆綁,同時,正在經歷陣痛的香港電影早已沒有了基本的生存空間,畢竟,與大陸市場比起來,香港實在太小,於是,轉型迫在眉睫,畢竟,適合你的角色越來越少,與其這樣,還不如嘗試轉型,或許,試過了才知道自己是不是這塊料。

另一方面,流量為王的電影界,對於具有演技的老戲骨越來越苛責,正如之前濮存昕接受採訪時所說的他也想演戲,關鍵是沒人找他。這就是老演員面臨的窘境,發揮的餘地越來越少,不能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只能說,市場對於流量明星來說更能玩的開。

這一點,從金像獎獲獎者的年齡上就能看的出,新人沒有演技,難以冒頭,老人又沒有市場,難以發揮,前後左右都是圍堵,只能為了生活做出妥協讓步。

我還是叫你演員吳鎮宇吧

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演員北上也很難碰到好的劇本,為了掙錢,吳鎮宇只能嘗試自己做導演,好歹憑藉著自己之前積攢的名氣有人肯投資。

吳鎮宇不想迎合市場,可是又沒有找準觀眾的口味,於是,屢次失敗。

一方面在大陸拍爛片,一方面又無私的給香港小成本電影貢獻演技,不能說吳鎮宇雞賊,至少看得出,像吳鎮宇這樣的演技派,他也想自己的最後的那點價值有發揮的餘地。

正如這部零片酬出演的純港產電影《逆流大叔》,不僅在香港拿下了2018年港片票房排行第六的好成績,也助他第五次提名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我還是叫你演員吳鎮宇吧

吳鎮宇是幸運的,他經歷過香港電影的輝煌時期,出演過許多經典的角色,有《古惑仔》裡喪心病狂的街頭大佬靚坤,也有《無間道2》裡看似文質彬彬卻心狠手辣的黑幫老大倪永孝。有《槍火》裡邪裡邪氣的阿來,也有《爆裂刑警》裡外表粗獷內心細膩的阿Mike。

吳鎮宇又是不幸的,因為,他正在經歷香港電影的衰退期,雖然還是想要用自己的演技拯救一下香港電影,但是,時代發展的大背景下,一己之力難以撼動,只能勉強做一點是一點了。

香港的演員就像是香港的電影一樣,在多變中求生存,而向來自信的香港電影人仍舊滿懷希望的期待香港電影的復甦,只是,順應市場的變化才是真的變化。

我還是叫你演員吳鎮宇吧

很多事情是無法控制的,於是大多數人隨波逐流,但是,仍舊有些人堅守做電影的理念。

吳鎮宇算不得好的導演,但是,他是一個好的演員。

“我不是很喜歡說話,演員就是演員嘛,演好你的角色就好,講那麼多做什麼,人家都不知道是應該要看你演還是聽你講了。”

但願,市場可以多給像吳鎮宇這樣的人演戲的機會,前提是,劇本要打造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