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在建高鐵、高速公路的時候,美國扔掉了7萬億打仗?

近日,據美國媒體報道,特朗普給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打電話稱,非常擔心中國將領先於美國。

據現年94歲的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透露,他針對上述問題,向特朗普分析了原因,說主要是因為美國浪費了3萬億美元在軍費開支上,而中國沒有為戰爭浪費一分錢,將資源都投入在了高鐵等項目建設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推遲的《國情諮文》中,特朗普修改了在中東兩場戰爭中的花銷金額,由上臺前宣稱的6萬億,改成7萬億美元。

對此,金一南評論道,卡特今天提出警告絕不僅僅是針對特朗普,而是針對整個美國政界。那批美國的將軍們想通過戰爭增加自己的軍銜,軍火商想通過戰爭發大財,政客想通過戰爭博取名譽,這些人的利益糾集在一起,但它表面上打的旗號都是美國的國家利益。

事實也確實如此,隨著數以萬億計的美元被投入到美國新的國土安全產業體系中,那些衝在這個產業最前面的公司領導者們,是這場反恐戰爭中真正的贏家。

今天,庫叔介紹三名“受益者”的故事,一窺美國反恐戰爭背後的黑幕。

作者 | 詹姆斯·賴森

翻譯 | 張亮

本文為瞭望智庫書摘,摘編自《美國的代價》,雙螺旋文化2019年3月出版,原標題為《新的戰爭贏家》,原文有刪減,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1

一直劣跡斑斑

2011年3月17日,美國無人機向達塔海勒(Datta Khel)——巴基斯坦西北部邊界的一個小村莊,發射了至少2枚導彈,導致至少40人喪生。美國政府堅持稱,無人機殺死了一名塔利班指揮官,但村民事後告訴調查員說,無人機所攻擊的,實際上是當地談判決定如何處置一座鉻鐵礦的集會現場。襲擊中喪生的很多人,既是當地的長者,也是大家族的長老。他們的死,激起了巴基斯坦境內新一輪反美的抗議浪潮。

在達塔海勒事件之後,美國的無人機行動在整個2012年到2013年間,反而變本加厲了。而美國的反恐戰爭話語中,還增添了一個術語——“標誌性打擊”。這是指針對恰巧在可疑地區出現的、疑似軍隊的人群的那些無人機襲擊,即便在他們還沒有被特別確定為恐怖威脅的情況下。據報道,這一類襲擊還包括對襲擊過後、趕來的救援人員的攻擊,也包括針對先前襲擊死難者送葬隊伍的攻襲。

而以上種種,對於尼爾·布魯(Neal Blue)來說,真是一件非常非常好的事情。他和他的弟弟——公司的副總林登·布魯(Linden Blue)——是美國通用原子公司這傢俬有企業的主人。

在國防工業這個小圈子外面的人幾乎從未聽說過布魯兄弟,但他們卻無疑是從美國的無人機戰爭中大撈特撈的人。從捕食者無人飛機到死神無人飛機,這些沒有靈魂的殺人機器盤旋在巴基斯坦、也門以及其他混亂動盪地區的上空。

为什么中国在建高铁、高速公路的时候,美国扔掉了7万亿打仗?

(圖為通用原子公司生產的捕食者無人飛機)

事實上,布魯兄弟從美國持續十多年的放縱無度的國土安全防禦行為中獲得的利益,幾乎要多過任何其他的美國人。在2012年,美國通用原子公司航空系統拿到了18億美元的政府訂單,而在2001年,這個數字僅為1億1000萬美元。

一項調查表明,政府在國土安全防衛上的花銷如此過度,以至於唯一能夠衡量這個花銷是否值得的辦法,就是這些花銷所支持的項目是否在每年成功阻止了1667次像2010年時代廣場汽車炸彈事件那樣的恐怖襲擊。這也就意味著,在美國每天要阻止4次恐怖襲擊。

讓我們從頭講起。

尼爾·布魯和林登·布魯兄弟二人在科羅拉多州長大,並一起進入耶魯大學讀書,一起愛上了飛機飛行。

1986年的時候,兄弟倆得到了美國通用原子公司。這家公司創始之時是作為大國防承包商、美國通用動力公司的核技術附屬公司存在的,但最後成了棄兒。隨後,美國通用原子公司被一個又一個石油公司賣掉、轉賣,直到雪佛龍石油公司同意以5000萬美元的價格將其賣給布魯兄弟。後來的事實證明,這真是一筆相當合算的買賣。

與此同時,布魯兄弟成為了鈾礦開採和不動產行業的重量級玩家,他們喜歡硬碰硬的性格在這兩個領域都得到了體現。20世紀80年代,尼爾·布魯買下了美國科羅拉多州特柳賴德鎮(Telluride)滑雪度假村外面的一片谷底地帶。他決心要開發這片地,儘管遭到了特柳賴德鎮政府以及鎮上很多有錢有名的原住居民的強烈反對。

長達幾年的時間裡,尼爾·布魯深陷在了與這個小鎮的代價高昂的法庭官司當中,這場漫長的官司最終在科羅拉多州高級法院畫上了句號。布魯敗訴了,但他還是迫使對手集資5000萬美元將這塊土地贖回。

與此同時,林登·布魯的公司也正在面臨調查,原因是其位於俄克拉荷馬州印第安保留地的一處鈾礦造成了放射性汙染。同時,他也因為科羅拉多州戈爾登市的一處封閉鈾礦洩漏而面臨投訴。而另一處位於科羅拉多州的鈾礦設施又被“超級基金”(有毒廢物堆場汙染清除基金)盯上了。

在澳大利亞,布魯兄弟的鈾礦帝國遭到起訴,理由是他們為了讓自己從不喜歡的項目中脫身,竟然誤導消費者。即便是在美國通用原子公司這裡,布魯兄弟也在“9·11”事件前夕遇到了麻煩。據報道稱,這家公司因為通過操縱合同,使尼爾·布魯之子擁有的另一家公司獲益而被起訴。這次事件見於2001年《聖地亞哥讀者》刊載的一篇文章,在相關案件的法庭公文中也有記載。

2

商業“帝國”崛起

但“9·11”事件改變了布魯兄弟的一切,將他們的一系列公司直接變成了一個商業帝國——這都拜聯邦政府所賜。圍繞著他們公司商業行為的一切爭議都被無視了,因為美國頂級的國防和情報官員們正急著以最快的速度朝著這對兄弟砸錢。

1990年,美國通用原子公司收購了一家小型無人機生產企業——領航系統公司(Leading Systems)。華盛頓那個時候對無人機還沒有什麼興趣,領航系統公司則因為領先了自己的時代,而在財政上苦苦掙扎。20世紀90年代,事情很快開始有了好轉,那時候,無人機在巴爾幹半島扮演了監控的角色。美國不願意在巴爾幹半島投入所需要的全部地面兵力和偵察力量,而無人機則充當了很好的替代品。

過了世紀之交,美國空軍和中央情報局開始認真地推進無人機裝備導彈的事情了,這樣無人機就可以去攻擊它們所看到的任何東西。而“9·11”事件則一下子催化了這件事情的進展。沒過多長時間,一架裝載著“地獄火”導彈的捕食者無人飛機就在阿富汗的上空首次亮相了。

为什么中国在建高铁、高速公路的时候,美国扔掉了7万亿打仗?

(圖為“地獄火”導彈 圖源:北京晨報)

繼捕食者無人機之後,美國通用原子公司又推出了更大、更有威力的死神無人飛機。美國空軍向來專注于飛行員的培養,長期以來對無人空中飛行器並不用心,但這次也看到了事情的發展方向,開始將一批批的戰鬥機飛行員改編成無人機操控員。

現如今,美國空軍所訓練的無人機操作人員,其數量實際上已經超過了駕駛載人戰鬥機的人員數量。美國空軍還跟中央情報局展開了長期的地盤爭奪戰,為的是掌控政府手中的無人飛機隊。實際上,這場爭鬥的目的就是決定到底誰能夠有權力付給布魯兄弟更多的錢。

在2013年,奧巴馬總統似乎站在了國防部這邊。據報道,他決定將大多數無人機操作權從中央情報局手中轉移到美國空軍手裡。但中央情報局直接進行了反擊,並且拒絕讓出無人機襲擊事項的中心地位。與此同時,國土安全部為了進行更廣泛的監控,也在購置自己的捕食者無人飛機。美國通用原子公司還獲准將沒有裝備武器的捕食者無人飛機賣給其他國家,包括中東國家。

3

殺死無辜平民

當然,布魯兄弟和美國通用原子公司一直以來也在盡最大努力博得華盛頓的歡心。比如在2006年,美國公共廉潔中心發現,美國通用原子公司為美國國會工作人員所支付的交通費用,比其他任何一家美國公司都要多。

不過,布魯兄弟並不認為自己是在接受著政府的救濟。2011年,林登·布魯參與合著了一篇針對奧巴馬總統的批判文章,指責他揮霍無度的行事作風,儘管那個時候政府與美國通用原子公司之間的合作正猛增到了一個新高度。

由於美國通用原子公司是一傢俬有公司,所以公司所賺取的利潤,以及布魯兄弟所聚斂的財富的確切數字,都不為公眾所知。但美國因為過於倚重通用原子公司所付出的代價,卻不是用美元就能計算得清的。奧巴馬政府對於無人機戰爭的迷戀,已經嚴重損害了美國在世界上的形象。

事實上,相比於喬治·沃克·布什,奧巴馬簡直可以說是有著“無人機情結”。截至2012年,

在奧巴馬政府執政三年期間,美國中央情報局在巴基斯坦進行的無人機襲擊行動次數,比之前布什執政的整整八年中進行的行動次數的總和還多六倍。

为什么中国在建高铁、高速公路的时候,美国扔掉了7万亿打仗?

(圖為美國中央情報局標誌)

這個數據的來源是英國新聞調查局,該機構大量報道了美國在巴基斯坦及其他國家進行的無人機行動相關新聞。根據這家新聞機構的數據,從2004年開始到2013年5月,美國在巴基斯坦進行了總共368次無人機襲擊行動,共殺死2541人-3533人。這些死亡數字包括411名~884名平民,其中又有168名-197名兒童。

這些無人機襲擊中,316次是在奧巴馬政府執政期間被執行的。

2013年,奧巴馬政府終於承認,在美國的海外無人機襲擊中,有四位美國公民也遇害了,其中的一些人並不在計劃的目標之列。這揭示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美國政府選取無人機轟炸目標的時候所依據的標準,是不為人知的。對於那些預定目標,即便其中包含了美國公民,也沒有任何法律規定的審核程序。

在奧巴馬上臺之後,無人機襲擊行動逐漸加劇,而國際上的輿論也開始傾向於反對這些行動了。聯合國反恐問題特派調查員本·埃默森(Ben Emmerson)說:“無人機技術在各種軍事和非軍事情況下的運用數量的增加,代表著對已經建立的國際法框架的嚴峻挑戰。”

2013年10月,埃默森發表了一篇報告,對發生在阿富汗、也門、巴基斯坦以及其他無人機襲擊行動造成平民傷亡的國家內的33起事件進行了鑑定。聯合國對無人機的重新審視,可以看作是首次釋放了一個信號:終有一天,國際上會對無人飛機用作戰鬥用途加以管制;這在很大程度上就像人們曾經對於化學武器的限制,或是曾經對集束炸彈所採取的行動一樣。

4

踐踏國際法律

更加棘手的問題,則是美國在穆斯林世界所進行的無人機轟炸行為引起的憤怒情緒。很多專家發出警告:這種憤怒將意味著,伊斯蘭極端分子數量增長的速度,要遠遠快於無人機能夠殺死他們的速度。

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一直以來,奧巴馬政府採用無人機去攻擊的疑似武裝人員的範圍,已遠遠超過了這個項目一開始的目標——基地組織領導者。

2013年,麥克萊齊報業集團報道說,美國情報機構的報告顯示,在巴基斯坦進行的無人機襲擊已經被用來對付從阿富汗到巴基斯坦的大量武裝分子了,而他們所隸屬的一些組織,在“9·11”事件的時候甚至還尚未存在。其中還有一部分,是不隸屬任何組織的低級別武裝人員。麥克萊齊報業集團還斷定說,其所報道的美國情報報告反映出一個問題:那些無人機操作員們有的時候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在屠殺的都是些什麼人。

一家獨立的非營利組織國際危機組織警告說,無人機襲擊行動只是飲鴆止渴,並不能解決造成巴基斯坦西北部邊界地區戰爭狀態的根本問題。國際危機組織在2013年的一份報告中稱:“僅僅靠無人機轟炸並不能消除巴基斯坦聯邦政府控制的部落地區內的聖戰分子,巴基斯坦法律的擴展和部落地區憲法權利的充分實現,才是唯一的長久解決之道。”

無人機行動對巴基斯坦造成了深遠的政治影響,已成為一個國家主權問題。但這個問題還是越來越多地被人們看作人權問題。2012年底,巴基斯坦一位著名的社會名流、板球明星轉業的政治人物伊姆蘭·汗(Imran Khan),帶領數千人舉行了一場反對無人機的示威遊行。

为什么中国在建高铁、高速公路的时候,美国扔掉了7万亿打仗?

(圖為伊姆蘭·汗 圖源:新華社)

示威遊行的隊伍如此之大,以至於巴基斯坦不得不出動軍隊來阻止他們進入瓦濟里斯坦地區。“無人機襲擊是慘無人道的。”伊姆蘭·汗說,“那些(被殺的)人就不是人嗎?那些可都是有名有姓的活生生的人啊。”

在2013年5月的一次國家安全重要講話上,奧巴馬總統終於認可了國內國際對於其無人機政策的批評指責,並且宣誓將對無人機襲擊行動施加新的限制。除了承諾將無人機操作從中央情報局轉移到美國軍方之外,他還討論了一些新的辦法,目的是使攻擊目標選擇的相關決策制定變得更加公開和透明。但奧巴馬對於細節問題幾乎沒有提及,而他含糊其辭的保證則為自己留出了足夠的自由空間,可以在他認為合適的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繼續他的無人機轟炸。

事實上,事情幾乎沒有任何改變,以至於在2013年10月,國際特赦組織和人權觀察組織都發表報告聲稱,美國無人機襲擊行動所殺死的平民數量,遠遠超過了奧巴馬政府所願意承認的數量。報告還稱,美國的無人機行動已經踐踏了國際法。

5

虐囚事件初露

除了布魯兄弟,還有一個人也大發戰爭財,那就是CACI國際公司的執行主席菲利普·倫敦(Phillip London)。

CACI國際公司是一家擁有數十億美元資產的國防承包公司,被《財富》列為世界五百強企業之一。而這家公司最廣為人知的,則是它在伊拉克“阿布格萊布監獄事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至少在互聯網上如此。

在美國入侵伊拉克之後,CACI國際公司曾向阿布格萊布監獄派遣承包商充當審訊者。2004年,隨著美國看守士兵拍攝的虐待伊拉克囚徒的現場照片洩漏出來,阿布格萊布監獄事件醜聞就此被披露。

为什么中国在建高铁、高速公路的时候,美国扔掉了7万亿打仗?

(圖為虐囚事件相關圖片 圖源:中新網)

一項軍方調查得出結論:一位在監獄中充當審訊人的CACI國際公司簽約人員史蒂文·史蒂芬諾維茨(Steven Stefanowicz)參與了對未判決人員的虐待。自此,CACI國際公司就深陷在伊拉克阿布格萊布監獄事件的泥潭之中。

在這份軍方報告中,少校安東尼奧·塔古巴(Antonio Taguba)將軍斷定,史蒂芬諾維茨曾經“允許或者命令沒有經過審訊技術訓練的憲兵們,以‘設定環境’的方式進行審訊,這種方式既沒有經過授權,也不合乎適當的法規政策。他(史蒂芬諾維茨)顯然知道,自己的命令其實等同於身體虐待。”塔古巴還發現,史蒂芬諾維茨在談到他的審訊及對虐待事件的坦白時,對調查員作出了虛假的陳述。

CACI國際公司以及另外一家承包商泰坦公司(Titan)捲入阿布格萊布監獄醜聞,這加重了人們對於反恐戰爭中的業務外包行為的質疑。

這次事件也第一次向世人們展示了美國情報部門在執行一些最為敏感的分內任務時到底在多大程度上由外部承包商代勞。

實際上,相比於聯邦政府,那些承包商們受到阿布格萊布監獄事件的影響更大,畢竟聯邦政府還可以啟用最高豁免權來避免阿布格萊布監獄的受害者們提出的法律訴訟。於是,受害者的代理律師們繞過了最高豁免權的障礙,把矛頭對準了CACI國際公司和泰坦公司,把它們當成了美國政府的替罪羊。

6

利潤開始激增

菲利普·倫敦決定,用進攻代替防守,以回應阿布格萊布監獄事件的相關指控。CACI國際公司這一次沒有道歉,也沒有解釋自己在美國情報共同體中的真正地位,而是富有侵略性地直接收買了報道這家公司以及相關新聞的機構,並發表聲明稱,媒體關於CACI國際公司在此事件中作用的描述是不真實、有偏見的。

在2008年,菲利普·倫敦甚至寫了一本書,這本書由一家保守黨派的出版社出版。他聲稱,這本書的寫作就是為了修正關於CACI國際公司的報道。這本書叫做《我們的好名聲》(Our Good Name )。

为什么中国在建高铁、高速公路的时候,美国扔掉了7万亿打仗?

(圖為《Our Good Name》 圖源:亞馬遜)

CACI國際公司的這種反擊,並沒有阻止政府續寫關於該公司的報道。當然,也並沒有阻止人們提出針對CACI國際公司的各種法律訴訟。

經過一場在美國法庭進行的持久的訴訟之後,泰坦公司的繼承者恩濟裡提(Engility)在2012年同意向阿布格萊布監獄以前的被關押人員支付500萬美元以上的費用,就此擺平了他們的訴訟。

但CACI國際公司卻沒有息事寧人的意思,並且繼續鬥爭著。他們不妥協的鬥爭終於得到了回報,2013年,虐囚門事件爆出整整九年之後,一家聯邦法院駁回了阿布格萊布監獄事件的訴訟。

CACI國際公司試圖篡改公眾對這家公司的敘述的此種富有進攻性的策略,的確幫助了美國政府,因為在阿布格萊布監獄事件之後,CACI國際公司為美國國防和情報共同體所做的工作依然繼續著,幾乎沒有受什麼影響。

事實上,自那以後,公司的業務還有顯著的增長。在虐囚門事件剛開始爆出的時候,《洛杉磯時報》報道說,美國政府可能會禁止CACI國際公司繼續參與國防承包項目。但到了2004年8月,阿布格萊布監獄事件發生僅僅幾個月之後,CACI國際公司的利潤居然開始激增。一家企業總經理告訴《華盛頓郵報》說,阿布格萊布監獄事件只是產生了“很多的噪聲”,但它並沒有對CACI國際公司的底線造成重大的觸動。

阿布格萊布監獄事件之後,CACI國際公司開始了騰飛。到2012年,公司的財政收入從2008年的24億美元激增到了37億美元。毫無疑問,菲利普·倫敦不如布魯兄弟有錢,但根據這家公司在美國證監會的檔案,截至2012年,他已經擁有了CACI國際公司超過192000支的股份。他就這樣從CACI國際公司在阿布格萊布監獄事件之後的重新繁榮中賺到了大把的利益。

7

終結反恐戰爭?

在“9·11”事件過後十多年的時間裡,華盛頓的戰爭規則、戰爭經濟以及戰爭遊說團,各自都長談不衰。從一個政黨到另一個政黨的政治權力更迭,似乎並沒有影響到什麼。但國土安全防衛的肥是終有一天會走到盡頭的。面對著每年數以萬億計的聯邦財政赤字和堆積如山的國家債務,美國不可能繼續維持這樣的反恐開銷了,而華盛頓的政策制定者們最終將會不得不說一句:“夠了。”

傑·查爾斯·約翰遜(Jeh Charles Johnson)於2012年底辭去美國國防部總顧問職務之前,在牛津大學發表了一次演講。

這是美國高層政治人物試圖推動反恐戰爭走向終結所做出的第一次努力。

約翰遜說,基地組織的領導者已經大量被消滅,美國應該開始考慮何時叫停反恐戰爭了,已經可以宣佈勝利了。至於基地組織的殘餘部分,可以看作執法問題來處理。這也就意味著,回到“9·11”事件之前的正常狀態。

为什么中国在建高铁、高速公路的时候,美国扔掉了7万亿打仗?

(圖為傑·查爾斯·約翰遜 圖源:海外網)

“我堅信,在當前的進程中,會出現一個轉折點:大量的基地組織領導者及其附庸們被消滅或被捕,其組織再也沒有能力針對美國發起具有戰略意義的恐怖襲擊了。我們所知道的那個基地組織,那個自從2001年我們國會就授權軍隊進行追捕的組織,已經被有效地消滅了。”

“在那個轉折點來臨之際,我們必須要說服我們自己:接下來要做的事情,不應該是針對基地組織及其相關勢力的‘武裝衝突’了。恰恰相反,我們要做的是一場針對基地組織零星殘餘或者其附屬組織成員的反恐行動。原則上,我們的情報部門和政府負責應對這些以個人為單位的恐怖分子,我們將與國際社會一同合作,利用我們可用的留守軍事力量,去鎖定繼續發生和即將發生的恐怖主義威脅。”

“‘戰爭’必須被看成是一種有限的、超常的、非正常的事態。約翰遜補充說,“在反恐進行到第十二年之際,我們不能再繼續將這場衝突以及相關的一切都看成是‘新常態’了。和平,仍然應當被視為全人類為之努力奮鬥的準則。”

五個月之後,奧巴馬總統的國家安全演說切中了很多完全相同的主題。他稱“美國走到了反恐戰爭的十字路口”,並且警告說:“我們必須強調,自然才是常態;我們要掌控這場鬥爭的方向,否則就會被這場鬥爭所掌控。我們必須牢記麥迪遜的警告: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在持續的戰爭中保有自由。”

奧巴馬和約翰遜的演說引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那就是,從反恐戰爭中撈錢已經再也不可能了,不是麼?

不過,那些因為奧巴馬的花言巧語而被晾在一邊的、緊張的國防和情報承包商們,還是大可高枕無憂的。

2013年10月,在奧巴馬演說過去僅僅五個月後,美國通用原子公司就又得到了一單價值高達3.77億美元的政府訂單,令其為美國空軍再生產24架死神無人飛機。同樣在這個月,奧巴馬任命傑·查爾斯·約翰遜為國土安全部的部長——距離約翰遜發表演說表明他對於戰爭結束的構想,僅僅過去還不到一年的時間。

庫叔福利

庫叔的贈書活動一直都在!雙螺旋文化為庫叔提供3本《美國的代價》贈予熱心讀者。本書用大量的事實和生動的細節,通過命運各異的政府要員、政治巨頭、國防承包商、軍人、監獄審訊員、情報人員及普通民眾的經歷,披露了諸多令人震驚的事件。請大家在文章下評論,點贊最高的前3名(數量超過30)將得到贈書。

为什么中国在建高铁、高速公路的时候,美国扔掉了7万亿打仗?

總監製:蘇會志

監製:夏宇

編務:李浩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