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實幹轉作風 提質增效惠民生——源匯區順河街街道深入開展“學守轉促”教育活動紀略

“現在啊,村裡的大小事情都有紀檢聯絡員監督,比如我們的財務收支、低保人員確定、大病救助等,都很公開透明……”近日,在源匯區順河街街道寨內村,村民趙先生談起村務監督時如數家珍。

自6月中旬源匯區開展“學法紀、守規矩、轉作風、促攻堅”(以下簡稱“學守轉促”)教育活動以來,順河街街道結合我市“陽光漯河”建設工作,通過強化理論學習、查擺問題、轉變作風,積極探索落實基層紀檢全覆蓋問題,在街道五個社區、一個村全部設了社區紀檢聯絡員,實現了村(居)級反腐倡廉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將紀檢監督延伸到最基層,有效地解決了村(居)“微腐敗”問題。

抓實學習教育

明確責任擔當

為全面提升新一屆村(居)“兩委”和監委會幹部的思想認識,讓他們更好地履職盡責,順河街街道積極貫徹落實區委安排,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推動活動紮實開展,把落實作為檢驗活動成效的標準。他們採取集中培訓和自學相結合的方式,制訂培訓計劃,學習黨紀黨規、上級文件以及相關紀檢業務等,並在學習結束後進行知識測試,讓幹部職工學有所用、學有所成、學有所獲。

為了進一步加強對村(居)事務的有效監督,順河街街道出臺了村(居)紀檢聯絡員管理制度、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學習培訓制度、季例會制度、考評制度、履職保障制度,並制定《紀檢聯絡員工作職責》,明確了紀檢聯絡員搭建“三大平臺”的職責,即搭建村(居)務決策監督平臺,負責抓好村(居)務決策的事前、事中、事後監督,讓村(居)幹部的權力運行在陽光之下;搭建政策公開監督平臺,積極協助村(居)黨支部書記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督促他們認真落實事務公開制度,對村(居)級組織權力運行情況進行全程監督;搭建紀檢信訪舉報平臺,一旦發現幹部有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找其談話,讓其警醒。

通過多項工作聯合推進,街道把村(居)事務全部納入了監督範圍,基本實現了村(居)務“大監督”。

用好“尚方寶劍”

精準監督轉作風

“作為監委會主任,我本身就肩負著對社區‘兩委’的監督責任,如今成為紀檢聯絡員,監督範圍擴大了,身上的擔子更重了。”五一路社居委新一屆監委會主任兼紀檢聯絡員吳克華說,除了要積極發現潛在的問題、盯緊廉潔關口,對居務決策等方面的監督更是他的重要職責。

今年5月份,順河街街道村(居)換屆結束後,經街道紀工委提議,讓新一屆監委會主任兼任紀檢聯絡員一職。經過村(居)精心推薦,紀工委審核把關,黨工委研究並任命,初步建立了村(居)“小紀委”,實現了村(居)務監督全覆蓋。

“社區一些項目會存在廉潔風險點,有了紀檢聯絡員的監督,我心裡也踏實了,群眾也更放心了。”戲樓后街社居委黨支部書記王銳敏說。

7月31日,在戲樓后街社居委召開的紀檢聯絡員履職彙報會上,街道紀工委對村(居)紀檢聯絡員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紀檢聯絡員不僅對黨費收繳、黨員發展、低保生活保障、高齡補助、臨時救助、養老保險、醫保收繳、財務收支、重大醫療補助、計劃生育獎補10項重大村(居)務進行了全程監督,還監督黨務、村(居)務公開事項(每月收繳黨費公示、發展黨員公示、財務收支公示、臨時救濟公示、低保公示、高齡補助公示、臨時救濟公示、養老保險公示)8項,糾正村(居)幹部不當行為一次。特別是在低保戶核減工作中,街道提前制訂應急預案,核減過程嚴格按照“四議兩公開”程序進行,同時做好事前、事中、事後監督並及時公開,低保戶由526戶核減到112戶。

3個多月來,順河街街道通過有效推行紀檢聯絡員監督制度、召開組織生活會查擺問題等方式,積極督促新任基層幹部轉作風,切實樹立規矩意識、法紀意識、服務意識,在村(居)打造了廉政“防火牆”、架起了幹群“連心橋”,既有力地推動了轄區經濟發展,又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真抓實幹轉作風 提質增效惠民生——源匯區順河街街道深入開展“學守轉促”教育活動紀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