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員私開包裹 還將東西散落在自己床上發朋友圈?順豐迴應了

4月22日下午,一網友發帖稱,順豐快遞的工作人員私自打開客戶包裹,將其包裹裡的東西散落在自己床上,佯裝是其女朋友的東西,還發信息騷擾客戶。當晚,順豐集團官方微博轉發該網友的帖文並對其致歉稱,非常理解發帖人的感受和憤怒,順豐絕不姑息、縱容任何違反法律法規和企業行為準則的不當行為,已經啟動調查程序,再次為此道歉。

快遞員私開包裹  還將東西散落在自己床上發朋友圈?順豐回應了

資料圖 李嘉 製圖

網友@雙下巴仙女裴金金(化名李晶晶)4月22日下午發帖稱,其委託在北京的朋友將其之前房子裡的化妝品和一些內衣等物品用順豐快遞寄回老家,沒想到隔天晚上多次接到快遞員電話,告知其化妝品會碎掉,要有心理準備,又稱其香水可能寄不了,第三次打電話稱沒有泡沫可以包裝化妝品,需拖一兩天。

22日,李晶晶收到快遞員短信,稱要收“包裝費”,她打電話確認時被告知是“開玩笑”,同時,對方以幫其包裝東西很久為由索要微信紅包買水喝,李晶晶不予理睬。隨後,李晶晶收到快遞員的微信好友添加請求,對方仍索要紅包買水喝。李晶晶點開對方微信朋友圈發現,其要郵寄的化妝品、內衣內褲被快遞員拆開散落在自己床上,錄製視頻發朋友圈,並配文稱“敗家娘們,終於回家了,把這些全部給他寄回家。對此,李晶晶很生氣,馬上打電話給順豐公司投訴該快遞員。同時,也擔心其化妝品被拆開後可能注入不明液體。

隨後,該快遞員發微信向李晶晶道歉並稱,自己用其東西錄視頻發朋友圈是為了糊弄朋友,假裝有對象,同時表示願意刪除相關朋友圈內容。此外,該快遞員主動向李晶晶展示,其之前的朋友圈內容也曾借用客戶的東西錄製視頻,並請求李晶晶不要投訴他。

投訴之後,李晶晶擔心快遞員知道其家庭住址,事後會對其進行報復做出過激行為。多數網友對其投訴表示支持,並譴責該快遞員的行為。22日晚,順豐集團官方微博轉發該網友的帖文並對其致歉稱,非常理解發帖人的感受和憤怒,順豐絕不姑息、縱容任何違反法律法規和企業行為準則的不當行為,已經啟動調查程序。

延伸閱讀:

快遞員出售客戶信息獲刑 不冤

2018年5月21日,記者從宜興市人民法院獲悉,該院日前開庭審理的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案件中,被告人張某就是利用從事快遞工作的“優勢”,將收、寄客戶雙方的信息“第一時間”拍照售賣。目前,張某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3年9個月,並處罰金15萬元人民幣。

5月1日起施行的《快遞暫行條例》規定,洩露用戶隱私的行為最高可被罰10萬元。儘管一些快遞企業推出了“隱私面單”,用戶姓名、電話等信息不可見,為消費者隱私增添了一份安全保障。但是,快遞企業員工出售客戶運單信息的事件也是屢見曝光,這也意味著,對不法分子就須依法嚴懲。

毋庸置疑,快遞員出售客戶個人隱私,不僅是職業道德問題,更是觸犯法律之舉。比如,與上述案件類似,據報道,日前,湖北省荊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多人出售客戶快遞隱私信息一案做出終審裁定,11名順豐員工及8名相關人員被判處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分別被處以有期徒刑10個月到3年不等。被依法判刑,就是咎由自取。

同樣,快遞員出售客戶隱私也倒逼企業內部加強管理。比如,《快遞暫行條例》規定,快遞企業應建立快遞運單及電子數據管理制度,妥善保管用戶信息等電子數據,定期銷燬快遞運單,採取有效技術手段保證用戶信息安全;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出售、洩露或者非法提供快遞服務過程中知悉的用戶信息。因此,快遞企業理應依規行事。

同時,快遞企業也須加強對快遞員隊伍管理。一方面加強法律知識的普及,比如,通過典型案例教育快遞員遵守法紀,謹防快遞員因不懂法導致的不畏法、不守法;另一方面加強職業道德教育,以規範快遞員的從業行為;再者,應利用好快遞員“黑名單”制度,比如,各快遞公司共享“黑名單” 以此封殺販賣客戶信息人員,從而使違規快遞員無立足之地。

據瞭解,目前消費者隱私被竊取的主要方式有面單拍照、內鬼洩密、系統軟件漏洞以及外掛等。因此,快遞公司也應該加強技術防範,比如,用好隱私面單,從而阻斷從線下盜取信息的通道;還如,堵塞系統軟件存在的漏洞;再如,據相關人士介紹,啟用物流雲,通過對數據全程加密,從源頭上保護消費者隱私等等。

總之,快遞員出售客戶信息獲刑不冤,這也是無視法律的必然結局。快遞從業者理當引起警示,人在職場法律要遵守,更不能喪失職業道德。同樣,面對快遞員可以竊取客戶隱私的現象,也亟待相關部門尤其是快遞企業給予高度重視,尤其是伴隨著《快遞暫行條例》的實施,快遞洩密之行業醜態理應得到徹底根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