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好好说话的人,都很迷人

好好说话不是投机圆滑,八面玲珑。

一个会说话的人,一定是一个情商极高的人。在合适的时机对合适的人说恰到好处的话,也是一种功力。


前一段时间,《奇葩大会》上90后躁郁症女孩刘可乐火了。

不仅被各路媒体积极转发,还得到了高晓松的高度赞赏,称其是节目迄今为止最好的演讲。

能好好说话的人,都很迷人


这档节目算是小众吗?海狸不知道,但海狸一直选自己喜欢的,一直看,引发了很多思考,偶尔也会笑出猪叫声来!这是不是要说这节目好呢,其实海狸想说,这里选拔的所谓的辩手非同一般……

你如果是冲着颜值去的,那就不要看了,你很多时候觉得自己进了动物园,颜值也是偶尔有的,但是颜值在这里不是主流,思想逻辑才是主流,你不要搞错、期望太多啊!这里有人性格女如男人,有男人娘炮,有胖如菜墩的姑娘,有瘦骨嶙峋的帅锅,变性的,最会说话的,背后插刀子的次第出场,风格迥异,每期辩题引出的论点总是麻辣多思,没有脑回路和容量的你不要看。

你以为我是要说节目特色,其实你又错了,其实我想说,那个叫马薇薇的牙尖嘴利的姑娘,逻辑强大,出言不逊,在微微的几句沟通中,喜笑颜开就把你的固有堡垒打垮,喂喂,你已经被庖丁解牛了,你知道不?但是你还乐在其中。

今天要“解剖”的这本书——《好好说话》,是高晓松和罗振宇诚挚推荐的。

能好好说话的人,都很迷人



书的封面写到,一直以来,我们一直以“听话”的方式被教导,却又以“说话”的方式被考核,我们所学的东西无不以“表达”指向,他人对我们的看法也几乎都以“表达”为依据,可是作为最直接表达方式的“说话”,却始终处于极其边缘的地位,这也很尴尬。尴尬之所在,正式机会之所在。况且,在成功所需要的因素里,相较于出身、机遇、精力、智力、意志、品质,我们最能控制的其实就是“说话”这件小事。

关于说话这件事,古人有一个说法值得大家借鉴。说一句之前要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我说这话是真的还是假的,有没有事实依据?如果是真的那么接着问第二个问题,我说这句话会起到什么效果,再问第三个问题:我说这句话是不是出自善意,还是只是为了显示我独特的见解?三个问题都问完,觉得自己要说的话既是真的又是善意还会有用,这时候再说出来。有一天我想试试这招的效果,真的很不错,那一天都没有说过一句话!

《好好说话》的中心,是「五维话术」,即演讲(权力的形成)沟通(权力的流动)、说服(权力在对方)、谈判(权力在双方)、辩论(权力在第三方)。而「五维话术」的核心理念在于,「说话是权力的游戏」。

总之,话总是说给人听的,说者和听者总会构成某种关系,而在特定的关系中,总会存在谁主动谁被动、谁需要争取谁的问题——这就是我们说任何话的时候都必然要身处其中的「权力关系」。纯就学理来说,影响他人的观念正是语言的终极目的。你需要影响谁的观念,谁就掌握着这场语言游戏里生杀予夺的权力。

关于沟通和辩论,《好好说话》里是这样描述的:

沟通偏重「理解」,目的是要学会怎样体会别人的角色、照顾别人的诉求。这是一个人维系人际关系、避免无谓摩擦,并创造良好氛围的基本能力。沟通的要义是平等,双方处在同一个平面才能打开心结,这就需要让权力流动起来,消解既定的权力格局,协调转向避免冲撞,营造畅所欲言的语境。辩论偏重「捍卫」,也就是有理有据地维护自己的立场、回应对方的质疑。但是由于双方都无权决定胜负,所以其实是在共同争取中立的第三方。好的辩论并非源于好斗的低劣本能,而是基于高等教育所倡导的批判性思维方法。

《好好说话》里边在谈到人际冲突时,谈到一个核心理念:

人际冲突的预防,关键是意识到一件事情存在「两个版本」。

什么叫「两个版本」呢?

我们每个人在面对同一件事的时候,内心都有一个属于自己角度的版本。在我们自己所编写的版本中,所有的行为都是有原因的、有苦衷的;而所有外在的、来自他人的反弹与质疑,对我们来说都是缺乏体谅的、胡说八道的,甚至是挑衅的。

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版本,所有根本没有「对事不对人」。

在沟通中,我们对于事实的每一个陈述,都是在以某种形式攻击那个拥有不同版本的人。

既然如此,怎么样才能避免「两个版本」所引起的冲突呢?

书里给出的最简单的方式,是打一针「感受的预防针」。在想要宣泄情绪之前,试着做一些铺垫:

抱歉,这或许未必是事实,但我难免有这样的感觉。

或者是

抱歉,这或许未必是事实,但我难免会觉得你这样做是对我的一种不尊重。

关于说服和演讲,《好好说话》是这样描述的:

说服偏重「改变」,也就是将我们的观点的立场植入对方心中,让对方按照我们的预设来想问题,并且得出我们想要的结论。这是话术最有成效的运用,以各种隐蔽的方式存在于常见的广告和宣传之中。说服的要义,是时刻警醒「权力在对方」,作为无权的一方,我们需要用各种迂回的手段达成目的。所以,说服不是说教、不是洗脑、不是靠机械地强化暴力灌输,而是以劝导的方式让对方自行生长出我们所要的论点。演讲侧重「表现」,目的是能够自在、得体、有逻辑地向一般听众进行陈述。这是一个人建立自我身份、传递个人特色的最基本素养。演讲具有激励、告之、礼仪、娱乐等多种功能,但不变的特质是向中立听众系统地、不受干扰地进行陈述。演讲是形成话语权的过程,我们站在舞台中心,不但要在形式上成为关注的焦点,还要在事实上成为控制全场的枢纽。

关于「说服」,书中的给出的最有效的方法是,用选择权启发对方

在说服中,最忌讳开启说教模式,用「你为什么不如何如何」的句式,因为谁都不愿意被否定,因此,对方会拿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挡回来。

那么,要怎样劝导才有效呢?关键在于,我们要改变提问的方向,来引导对方从「为什么我不能」转变为「为什么我想要」。

《好好说话》的核心「五维话术」,关键词落在「权力」。

沟通是权力的流动,演讲是权力的形成,说服时权力在对方,辩论时权力在第三方。

唯独没有任何一个情景,权力完全在己方。

因为权力完全在己方的话语,往往是宣泄。

可是宣泄有无数种办法,去喝酒,去唱歌,去跑步,去买包,最不应该的,是以说话的方式来宣泄。

总之,话总是说给人听的,说者和听者总会构成某种关系,而在特定的关系中,总会存在谁主动谁被动、谁需要争取谁的问题——这就是我们说任何话的时候都必然要身处其中的「权力关系」。纯就学理来说,影响他人的观念正是语言的终极目的。你需要影响谁的观念,谁就掌握着这场语言游戏里生杀予夺的权力。

在这本书的引言《这个时代要怎样好好说话》,有两句话我觉得特别好,送给大家,一起自勉。

第一句是

从错误中学,从场景中学,以分析的心态学,以通融的智慧学。

第二句是

本来只是说话的错,最后变成我这个人不好,岂不冤枉?

好好说话,是终身的修行。

搜索 海狸书屋 官方公众号获取更多好书推荐,海狸书屋借书前五天免费

www.hailibook.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