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漫威的電影接近玄幻卻沒人挑錯,而國產科幻卻被指責不符合科學?

串聯光影


國產科幻?目前能稍微拿得出手的也就《流浪地球》一部吧。不可否認,《流浪地球》相比於之前的國產粗製濫造片,的確讓人眼前一亮,特效水平也有質一般的飛躍,這點從春節檔票房就可以看出來,劇組、導演和演員付出了辛苦,也得到了回報。

但如果換個角度,拿《流浪地球》和好萊塢級別的科幻電影比,我還是會說,弱爆了。別看網上成群結隊的“偽專家”們大肆吹捧,說什麼流浪地球已經達到好萊塢科幻大片水準,完全可以和《星際穿越》《火星救援》相媲美。但真正懂電影和希望國產電影崛起的觀眾,心中都明白,他們是在放屁。

咱暫且拋開劇情中的各種BUG和不合理,因為畢竟是科幻電影。咱就先說說畫面,我敢肯定的說,我看漫威的電影看不出來是特效做的,而看《流浪地球》我處處能看出來特效痕跡,而且突兀的要命。現在是2019年了,別總拿10年、20年前的標準來要求國產電影,那樣還能進步嗎!再說說劇情的連貫性,《星際穿越》和《火星救援》,都是太空科幻,但這兩部明顯劇情銜接的更流暢,結局也很完整,反觀《流浪地球》,看完我什麼都沒記住,只記住了方向盤是球狀體的裝甲車。

很多人都說,漫威電影都是小學生看的。沒錯,漫威的超級英雄電影的確劇情簡單,但卻每部都能連在一起,複雜的時間線和龐大的漫畫宇宙,沒點腦子的人也看不明白。特效更不用說了,一級棒。看漫威電影的人沒有人在意劇情是否合理,因為它本來就不是科幻電影,而是漫畫改編電影,也可以叫真人版動畫片。

特效方面,其實真的不是花多少錢的問題。國產電影《鍾馗伏魔》、《封神傳奇》還有半道退市的《阿修羅》,哪個不是打著好萊塢專業特效團隊製作的口號,但實際呢?五毛錢特效都嫌多。國人也希望國產電影能有進步,但禁不住每次去影院都讓人失望。


再瘦四十斤就好了


這正是神片和一般電影的區別。

其實,提問者不需要和漫威電影比較,和西遊記比較即可。西遊記的“五毛”特效,人物用的法術一點都不科學,但是為什麼西遊記能被稱為神片?因為觀眾看到了劇組的努力!精湛的演技,經典的配樂,讓人即使不看原著就能看懂,並津津樂道。

反觀《流浪地球》代表的國產科幻電影,導演把控能力很差,作為今年票房最高的國產電影,現在對《流浪地球》還有什麼印象嗎?情節讓人疑惑,沒有餘音繞樑的配樂,且劇情畫面老套,抄襲痕跡明顯,該有的亮點不突出,電影交代的劇情不完整,讓人看完摸不著頭腦的時候當然會指出一大堆毛病。

再說漫威電影,觀眾不需要看過漫威漫畫就能看懂漫威電影,在電影裡導演就能把劇情表現完整,需要交代的“知識點”電影裡都會交代,可見導演對電影的把控能力很到位。再加上沒人把漫威電影當做硬科幻電影去看,它只是個漫畫改編電影。

電影《流浪地球》和《大話西遊》的情況很類似,都是基於原著小說,重新創作出來的一個全新的故事,對比之下就能看出劇組的差距,論演技論劇情《大話西遊》都是完勝,現在我聽到配樂《西天取經路遙迢》和《蘆葦蕩》還是很有畫面感,但對《流浪地球》已經沒什麼印象了。

最後說點題外話,批評國產,並不等於抹黑國產;指出國人的不足,並不等於崇洋媚外;任何社會都在批評聲中前行,有了批評和抨擊,整個民族的腳步才能邁得更穩妥、更強勁!某種意義上說,真正的愛國者,不是粉飾太平歌功頌德阿諛奉承,而是虎視眈眈監督自己的祖國。


白露知湫


本質上不是什麼軟科幻、硬科幻、玄幻、幻想片的區別。

本質上是中國綜合國力尤其是軍事實力、綜合科技大幅度提升後,某些國人內心跟不上這個幅度而已。

在一些國人眼裡,中國是落後的代名詞,是山寨跟風的代名詞,出一個趕上好萊塢工業水平和科技內涵的影片,出乎這些人意料之外了。

因為這些人已內心已經屈服於近百年西方強大並主導世界的科技、經濟、軍事、輿論等方面,並從內心希望放棄自己民族的傳承,放棄自己民族的文化來迎合甚至投入西方文化的懷抱。

然後你把這些人的自認為投入西方文化懷抱而帶來的那一點優越感從天上拉到地上,那他是會跟你拼命的。

這個不光是科幻電影方面了,這是全方位的打壓與鬥爭。所以你能在各個有交流的地方看到:有汙衊中華文明的,有汙衊中醫文化的,有否定中華歷史的,有給歷史罪人翻案的,有鼓吹全盤西化的,有造謠抹黑中國科技和科學家的。這些人在各個平臺你都能看到他。

僅此而已。


我的煎蛋去哪了


在於故事設定,漫威宇宙設定完善,各個英雄雖然不真實,但在漫威宇宙裡卻都算是理有據,滅霸手持五顆寶石,一個響指滅了宇宙一半生命,十分強大,沒人挑刺的原因在於設定,漫威宇宙裡,五顆寶石本來就是十分強大的力量的提現,在加上矮人打造的拳套,有這個威力也符合設定,英雄對抗,你來我往,在我們看來都是扯淡,但在漫威宇宙裡,這些都是正常的,真實的。

而流浪地球,我是覺得很棒的,本身就是一個電影,非要去挑刺,挑劇情,挑設定。無非就是電影宇宙的設定不夠完善,因為行星發動機的力量是地球承受不起的,就這一條來看,這一設定確實是天馬行空,但是無論是硬科幻還是軟科幻,都是科幻,既然是科幻。就不要去用常理來看待。

本人觀影后感,漫威系列是從鋼鐵俠系列入坑,之後逐漸看了其他的全部,復聯3之前更是將整個電影宇宙以一個正確的順序重新看了一遍,別人確實很強大,二十多部電影的佈局,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完善的漫威宇宙,對比下來,國內的電影,不論是哪一部看著都有些小家子氣了,我並不崇洋媚外,但是別人優秀你就得承認。

流浪地球上映前我就準備去看,上映後,因為要拜年就在初四晚上去看了,因為買不到好位置,買的是晚上10點的場次,到了影院之後,人擠人,是我看電影以來觀影人最多的一次,果不其然,流浪地球滿座了,影片前半部敘事有些平淡,強行推動劇情發展,後半部很好看,尤其是一些大場面,不同於其他的拯救世界設定,在主角提出解決方案之後,莫斯卻說該方案早在幾個小時之前已經被提出但是成功率基本為零,這一鏡頭反轉確實很優秀,觀眾從開頭對整個冰雪世界的震撼到世界毀滅這種天災的無力,到曙光出現,到曙光熄滅,緊抓著觀眾的心。影片的高潮點還有主角一行人帶著火石就要到發動機跟前的時候,飽和式的救援,無疑還是讓人很溫暖的,因為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整部影片總得來說,雖然前半部敘事有些平淡,配角的犧牲,主角心境的變化都有些強行推動的感覺,但總得來說,確實是很不錯,國內第一科幻片是沒跑了,觀影后的幾天,網上卻是一群人在抬槓,背後一些大人物為了利息的較量,跟我們這些平民無關,《流浪地球》值得去影院看,影片疵不掩瑜,確實很棒。

沒錯,我就是流浪地球吹,也是漫威吹,也是DC迷。

流浪地球,我就吹了,怎麼著。


丶何事秋風悲畫扇丶丶


這個問題太好理解了,舉個栗子

為什麼很多男人明明自己的媳婦很漂亮很賢惠卻依然不滿意而去選擇出軌?為什麼很多女人明明自己的老公很努力掙錢養家卻依然被嫌棄沒出息而向隔壁老王投懷送抱?

答案是:這些人自己沒出息沒能力卻不想被別人看出來,所以他們通過貶低身邊人的方式來抬升自己所謂的“審美能力”,以此來獲得“居高臨下”的滿足感。

他們並沒有好與不好的評判能力,他們通常不贊同身邊人的意見和觀點,不管這個觀點是什麼他們都會毫不客氣的去推翻,他們無時無刻不竭盡全力的去證明自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花”,而身邊的人都只是他們看不上的“汙泥”。

他們對於好與不好的“標準”只有一個——只要是別人的就是比身邊人的強!


零下五度Colder


雙標嘍,還能怎的。簡單來說,國人對外國片的期望很低,對國產片的期望很高,是不是感覺不對,正常來講,科幻電影對於西方,尤其是美國,已經是相當成熟的產物,但對於中國電影,應該還是起步階段,但大部分人莫名其妙對國產科幻的要求高的嚇人,既要特效頂尖,超美趕歐,又要劇情嚴謹流暢,甚至恨不能連裡面想象的東西也能符合科學知識,做到益教娛樂。這tm的可能嘛,那什麼北大的教授還指出幾十個錯誤,簡直閒得蛋疼,倘若都是真的,漫威電影豈不都是滿紙荒唐言嘛。我對於《流浪地球》是感到驚豔的,不論是劇情還是特效,它完完全全能夠提現一個真真正正大國電影人的格局和胸懷。相較於美國電影裡動不動就是全世界都會說英語或者全球人民都在期待美國英雄拯救世界,《流浪地球》中各國人都在講母語經由翻譯器轉譯,還是最後俄羅斯人的捨身取義等等。這才是能真正面向世界的大片,不抹黑,不哄抬,展現中國正能量面貌的同時,尊重在一場世界性事件中每個國家的人民的努力。比起美國那種好萊塢電影文化的入侵,即便特效稍顯不足,但《流浪地球》所展現出來的氣度絕對高於美國大片的。所以我認為這一電影橫空出世帶來影響的背後,是對美國大片長久以來文化入侵的擔憂,對國人普遍心態卑下的無奈,是對中國影視的一記春雷。我們見識到娛樂圈的黑暗,也見識到“西方完全崇拜者”的嘴臉,所幸,政府也認識這點,公開支持。所幸,更多的人忠實於自己的觀影感受,力挺“小破球”。所以期待中國出現更多這樣優秀的電影,期待“小破球”所帶來的影響能一掃娛樂圈唯利是圖的風氣,我們在成長,需要有更好的追求,中國電影不再孤芳自賞,應當也必須走出國門!


舍離斷41


其實很簡單啊~~~,其實很自然~~~~兩個人的愛由兩人~~~咳咳咳,串場了。

其實真簡單可以弄清楚,漫威的電影是砸啦大價錢進去的一種特效,一種讓人從視覺上就覺得十分的真實自然。因為人是一種視覺動物,先看到的,99都會認為是真的,除了一些“賢者”“哲學家”

這一點跟所謂的玄幻是差別很大的,玄幻更多的是小說的描寫,原諒我沒看過那幾部經典玄幻小說的真人版,因為我怕我看的會吐血砸手機。

如下圖,你跟我說這樣叫做科幻的玄幻????

對比我們國內的科幻片,以前的可能一直存在所謂的特效不到位,讓人感覺到不真實,覺得假,從而只能把注意力放在了一些劇情,一些邏輯的東西上面。事實,如果你真的用邏輯思維去欣賞一部電影,你怕是失了智,因為你將會看的一肚子的氣。

但是2019的或碎片流浪地球,好像是感覺還可以,原諒我太忙了,倒我空出時間來的時候就下映了。但是總體聽評論說是,終於在太空科幻片上面,中國扳回一城了。所以感覺還是很可以的呢。

總而言之,我們和國外的差距還是會有,但是我相信,我們已經在,奮力追趕中,我們會慢慢持平,甚至超越,我堅信會有這麼的一天存在的。


說事豪


不是說漫威的電影沒人挑錯,而是絕大多數好萊塢科幻電影都沒有人挑錯。甚至其它外國科幻電影也沒人挑錯,反而一頓讚美。

那為什麼國產科幻卻要被指責不符合科學?



有些人心裡把國外科幻大片當做是行業的標杆,國產科幻做成什麼樣都會被拿來比較,拿來吐槽。認為國外大片怎麼做都是合理的,而國產電影怎麼做都滿足不了這些人的心理。

簡單來說,國外的月亮比國內的圓,你就是能上天,他們這些人也會各種理由來批判你的不足。



還有一種人,單純的來蹭熱度的,順便吐槽一下以顯示他們的專業和身份。他們一般都是所謂的專家和一些稍微有點名氣的社會人物。看到國產科幻電影那麼火爆,蹭點熱度,以增加自己的知名度,凸顯自己特殊的身份。

他們這些人不管你好不好,一頓的吐槽。這不合理那不合理,只有他們說的,他們認為的才是合理的,以顯示他們優越的心理。



再有一種人,就是見不得你比我好的。一般是同行業的人。他們自己不行,看見你比他行,心裡極度不舒服,憑什麼你那麼受歡迎。然後利用好萊塢的科幻大片來打擊國產科幻電影。其實就是自私的心理在作怪。

簡單來說就是嫉妒,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當然還有其它的原因,這類人很多的,在任何時期都缺少不了這樣或者那樣的人。

客觀的說,國產科幻電影與好萊塢科幻電影是存在差距。但是國產科幻電影發展的速度很快,從無到有,需要一個過程,而國內部分努力的電影人縮短了這一過程。

目前來說,國產科幻不足之處很多,但不足在哪裡?需要觀眾的評判,而不是那些所謂的專家胡言亂語。

國產科幻需要正確的指引,需要國人的鼓勵,而不是一味的打壓。這樣我們才能做出很更好的作品出來,強大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希望我們國產科幻越做越好,趕超好萊塢,堵上某些人的醜惡的嘴,狠狠地打這些人的臉。


覓影追聲


先拋開兩部電影說說大家的心態問題

有的人一看到別人捧美國電影批評國產就冠上慕洋犬的帽子,這種人才是真正的自卑,別人隨便說一句就勾起了他們脆弱的自尊心。

再說說流浪地球,其實我之前一直沒想通為什麼要改編流浪地球,因為這篇小說本身就存在紕漏,由於缺乏經驗,劉慈欣把地球發動機的具體參數全部列出,詳細到可以計算出地球得到的加速度,然而得出的加速度非常小,別說航行了,改變軌道都不行。還有氦閃,是恆星步入晚年初期的一種活動,再漫長的時間裡反覆發生後,恆星才能進入紅巨星狀態。

總之,當時看流浪地球的時候,感覺這本書重在描寫災難來臨時,人們的惶恐不安,還有人性在長期掙扎後變得扭曲黑暗。

綜上,流浪地球應該拍成災難片,因為他的一些科幻上的問題在沒有這部電影之前就已經被討論過了,而這篇小說反映人性的方面還歷歷在目……

再說說漫威,漫威本來就是軟科幻偏玄幻,你要給他挑科學上的毛病,那20多部電影挑上一天一夜也挑不完,不過這並不妨礙大家喜歡漫威,我本身也喜歡漫威電影

最後,流浪地球改編自國產科幻小說四大天王之一的“劉慈欣”的一篇著名科幻小說,而漫威電影改編的是一系列天馬行空的漫畫,你要硬要說不挑漫威的刺只挑流浪地球的刺是雙標的話,那我也只能呵呵,因為這種說法本來就是在找漫威的茬


夢奇愛吃小鯉魚


國產的科幻太接近科學,國外的盡是胡說八道,你要是把流浪地球加點修仙元素進去,比如地球元氣枯竭,導致氣溫驟降,各路大能紛紛逃離地球,只留下普通人類和一個普通的只有兩個人的宗門:喚靈宗。這個宗門只有一種本事,就是通過自身精神加上一種名為《喚靈法訣》的功法溝通一些沒有靈性的物品,喚醒它們的靈智,於是該二人以自身生命為引喚醒了地球,但是因為功法和能力有限,被喚醒的地球只能做一點最基本的操作,最後在二人生命的最後關頭找到了中國科學家,開始了為地球加裝發動機逃離太陽系的計劃,該計劃的名字就叫《流浪地球》!你看要是這樣拍,就沒槓精了吧,反正科學解釋不了的,我這裡有修仙吶,看你怎麼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