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億人設置“三天可見”,90後變成沉默一代


一億人設置“三天可見”,90後變成沉默一代

微信公眾號:Job-Finder(求職大師兄)

隨著第一批90後邁入中年,90後逐漸變成沉默一代;

一批又一批關於90後的噩耗在朋友圈紛紛刷屏。

第一批90後已經禿了!

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

第一批90後胃已經垮了!

第一次90後已經開始養生了!

張小龍說一億人設置三天可見後,現在第一批90後連朋友圈都懶得發了。


本人90後,不知道何時開始,自己以及身邊的朋友基本都不怎麼發朋友圈。

作為90後的自己,交際群體以90後為主,最近閒來無聊,打開許久沒用的qq,打開qq空間,發現鮮有人更新;每天瀏覽最多微信朋友圈,內容也大多數是無關個人的公司信息+業內信息+轉發信息。

最近一直沒有聯繫的朋友,想要了解一下他的現狀,打開他微信朋友圈,發現更新停留在春節時分,他並沒有設置「三天可見」,但是好多之前發的朋友圈也刪掉大半,白茫茫一片,什麼都沒有。

當我打開另外一個朋友的朋友圈,他更加乾脆,一條狀態都沒有,直接寫了一句:並不是我屏蔽了你,而是我從來沒有發過。

好奇發了一條微信問他們,為什麼都不發朋友圈了?

他們很快回復說,沒有什麼原因,不想發了,沒有什麼值得發的內容。

說起朋友圈,不得不說朋友圈基本構成:

目前大多數人不止一個微信賬號,小編就有好幾個,有對內有對外;但朋友圈構成無外乎親朋好友+同事領導+客戶+鮮有往來的利益人員(各類培訓客戶、淘寶客服等)。

為什麼不想發朋友圈呢?

歸根結底:顧忌太多。

發自拍?

不化妝不出門,不美顏誰發自拍?[瘦臉]、[磨皮]、[美白],努力隱藏那一幅充滿歲月痕跡,充滿著黑眼圈,疲憊不堪的臉;通過一番美圖,結果還可能被Diss一番。

發美食?

前幾年經常看到上菜先拍照,發完朋友圈在吃飯,但如今真的很少見;發朋友圈別人 會認為吃個飯還要在朋友圈炫耀,這是多久沒吃過大餐,生活是多麼悲慘,無聊不無 聊?

發情緒?

賤人就是矯情,現在有情緒誰還敢往朋友圈發?現在誰會在意你的心情狀態,不小心就會引起誤會;高興了可能引來嫉妒,傷心也不會得到他人憐憫。

不能曬東西不能曬人,不能太矯情,太負能量的東西不能發,太自我的東西不能發,不能亂轉發,不能…

所以,想來想去之後,乾脆不發。

有人說,你可以分組可見啊。

我都好幾個微信了,你認為我是簡單因為分組的緣故;再說分組那麼麻煩,不如不發。

寫了刪,刪了寫;發了刪,刪了發;顧慮太多,最後輸入法都記住了想說的話,而想說的話卻不能發到朋友圈,這樣朋友圈還有什麼必要?

學生生涯都會打趣說生活是三點一線(宿舍、食堂、教師),可是上班了你就會發現生活大部分是兩點一線(公司、家),網絡時代到來,朋友圈如同一道無形的外界窗口,可以分享自我,一旦關閉,很多事情也只能默默沉入心底。

《好先生》中有這麼一句話:你知道成年人和孩子之間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嗎?就是成年人需要自己收拾爛攤子。

年少的時候,我們可以任性地哭、鬧,有了情緒可以盡情地發洩。

可是成年人不行,什麼不順都要咽在心底,在夜晚對自己進行簡單粗暴地愈療,然後第二天又裝作若無其事。

為什麼90後時常熬夜?

不是戒不掉,而是被逼無奈;

白天屬於工作,晚上才真正屬於自己(不加班情況下),我們可以毫無顧忌的做自己,吃喝玩樂,沒有工作沒有領導,是自己完全可以支配的自由時光。

白天時間誰敢?

成年人的世界,早就把表達情緒、展示傷口的途徑給慢慢堵死了。

正如那句話所說:

世界上之所以有夜晚,就是留給那些有傷口的成年人,給他們一片可以獨自舔舐傷口的黑,而且不易被發現。

人生真正的不易,都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一億人設置“三天可見”,90後變成沉默一代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而可言與人無一二。

年少輕狂,我們想當然認為可以改變整個世界;長大後才發現,能夠改變的只有自己,需要妥協的也只有自己。

而這個妥協的過程,往往最是無可奈何,又最是殘忍。

90後出生在什麼年代?

相對於80、00,90後境地最為尷尬,80後多事業有成,家庭幸福,00後大多還在校園學習,經歷當時我們的年少輕狂。

90後是壓力山大的一代,雖然這麼說對80後不公平;但不可否認90一代是被寄予眾望的一代,80一代受到改革紅利的影響,基本都能為子女提供更加良好的生長環境。

雷軍說過:站在風口,豬都能飛。90後的壓力是來自多方面,往外面看,有的同齡人月入十萬百萬,有車有房,而看自身卻一無所有;往裡面看,父母漸漸年過半百,而自己無法給他們好的生活環境,還需要他們的不斷打拼。

前幾天和朋友聊天,一些眼前的事件,深究起來已是幾年前;時間真的過的很快,不知何時開始,90後漸漸走向成年人,漸漸走到了而立之年。

記得上次回家,老爸需要做一個財務表格,絞盡腦汁不知所措,我問他:“為什麼不跟我說,很簡單啊。”而他卻說:“你很忙,不好意思打擾您。”在父母眼裡,我們已經有了自己的生活,這個生活不包括他們;而在外人眼裡,我們更是已經成為了社會的主要支撐。

最後,我們終於變成了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把許多許多事情都藏在心底。

這是一個90後逐漸變得沉默的年代。

背井離鄉是90後的現狀;報喜不報憂更是90後的現狀。

同齡人以及身邊的朋友,大多數不是已成家就是在成家路上,大多因為事業、家庭而漸漸疏遠,能夠抽出時間相聚、聊天,寥寥無幾。


一億人設置“三天可見”,90後變成沉默一代


村上春樹說:

所謂人生,無非是一個不斷喪失的過程。很寶貴的東西,會一個接一個,像梳子豁了齒一樣,從你手中滑落。

有失有得,笑對失去,喜迎所得,這應該就是人生吧。

當90後不再在朋友圈更新自己的狀態,不再對別人進行無關緊要的訴說,那就意味著,他選擇自己默默承受一切。

即使心底激起海嘯,也以風平浪靜示人。

90後發什麼朋友圈?

90後不需要朋友圈。

▼ 另類乾貨▼(點擊文章題目即可)

“我,今年32歲,存款為0”:去你的三十而立——送給未來30歲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