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漢雙語法官評定工作今年將全面推開

廣西壯漢雙語法官評定工作今年將全面推開

壯漢雙語法官評定工作推進會現場

本報訊(記者 韋穎琛)4月23日下午,全區壯漢雙語法官評定工作推進會在廣西法官學院報告廳舉行。記者從推進會上獲悉,繼2018年我區首次壯漢雙語法官評定工作圓滿完成之後,2019年,自治區高級法院、自治區民宗委將在全區法院全面推開壯漢雙語法官評定工作,進一步加強壯漢雙語法官培養培訓,建立健全壯漢雙語法官的激勵機制,著力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業務過硬的壯漢雙語法官隊伍,確保各壯族聚居地區都有數量適當的壯漢雙語法官,為維護少數民族群眾合法權利、推動全區穩定發展、促進民族團結和諧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廣西壯漢雙語法官評定工作今年將全面推開

在推進會上,首批全區壯漢雙語法官代表獲頒雙語法官證

此次推進會由自治區高級法院、自治區民宗委共同召開,全區法院系統、民宗民語系統共110人參加會議。會議總結了2018年全區壯漢雙語法官評定試點工作,為首批全區壯漢雙語法官代表頒發證書,欽州市欽北區法院、馬山縣法院在會上作了壯漢雙語審判工作經驗介紹。自治區高級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林玉棠,自治區民宗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翬永紅就今年的雙語法官評定工作進行部署。

廣西壯漢雙語法官評定工作今年將全面推開

自治區高級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林玉棠

林玉棠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做好雙語法官評定工作,各市中院、市民宗委(民語委)要密切溝通配合,針對本地實際情況,制定評定工作方案,組織本轄區基層法院開展評定;要進一步加強雙語法官能力培養,加強對雙語法官的政治教育培訓、理想信念教育、初心宗旨教育和業務能力培訓;要從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關愛雙語法官,今年自治區高院將研究制定具體措施,各有關中院、基層法院也要結合實際情況,研究出臺本地本院措施,把對雙語法官的關愛落到實處。林玉棠強調,雙語法官評出來是要“用”的,要充分發揮他們密切聯繫少數民族群眾,懂得少數民族語言風俗習慣的優勢,做好少數民族群眾聚居地方審判執行、司法服務工作。

廣西壯漢雙語法官評定工作今年將全面推開

自治區民宗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翬永紅

翬永紅表示,要進一步推動中央政策文件的貫徹落實,擴大測試評定工作覆蓋面,推進雙語法官評定工作規範化、常態化。下一步將與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我區幹部雙語能力測試標準和辦法,從制度機制上把雙語法官評定等工作規範下來。縣級及以上教育、民族語文工作部門將根據測試辦法和標準進行雙語測試,根據測試結果進行雙語法官認定。縣級組織人事、教育、民族語文等工作部門將按語種和幹部類別對雙語幹部進行分類,建立當地的雙語幹部庫,為地方經濟、政治、文化、司法等領域儲備雙語人才。推動探索建立雙語學習、運用激勵機制,在表彰獎勵、幹部招錄、培訓鍛鍊、提拔使用中向雙語人才傾斜。

廣西壯漢雙語法官評定工作今年將全面推開

欽州市欽北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曹國興作經驗介紹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民族團結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與國家民委共同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民族地區民漢雙語法官培養及培訓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要建立一支既精通審判業務又熟練運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和當地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滿足民族地區審判工作需要的雙語法官隊伍,到2020年前,基本解決民族地區雙語法官短缺問題。

廣西壯漢雙語法官評定工作今年將全面推開

馬山縣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韋文添作經驗介紹

為貫徹落實《意見》精神,2018年,自治區高級法院會同自治區民宗委,以9個設區市12個壯族聚居人口較多、壯語使用有代表性的縣(市、區)基層法院為試點,開展壯漢雙語法官評定試點工作。雙方研究制定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壯漢雙語法官評定辦法(試行)》及《試點工作方案》,共評定107名法官為首批全區法院壯漢雙語法官,將37名審判輔助人員列為全區法院壯漢雙語法官後備人選。

廣西壯漢雙語法官評定工作今年將全面推開

欽北區法院黨組成員、行政審判庭庭長梁業盈展示壯語測試合格證書和壯漢雙語法官證書

廣西首批壯漢雙語法官工作試點地區

南寧市武鳴區

柳州市柳城縣

防城港市上思縣

欽州市欽北區

貴港市覃塘區

百色市靖西市和田林縣

河池市東蘭縣和大化縣

來賓市忻城縣和武宣縣

崇左市寧明縣

名詞解釋:雙語幹部

雙語幹部不等同於民族幹部,在新時代新階段新形勢下,專指我國民族地區兼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通話、規範漢字)及當地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各級黨政機關公務員、參公人員和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

壯漢雙語法官要能在審判中熟練運用普通話和當地通用壯語,具備雙語庭審駕馭能力,以及運用雙語對法律條文、術語進行互譯互用的能力,因此參評者需通過壯語應用能力測試和庭審能力考核兩大關卡,達到政治、語言和能力標準,才能被評為壯漢雙語法官。

 文件解讀

《廣西壯族自治區壯漢雙語法官評定辦法(試行)》有哪些特點?

我區有漢、壯、苗、瑤等12個世居民族,其中壯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有1804萬人,主要居住在南寧、柳州、防城港、欽州、貴港、百色、河池、來賓、崇左9個地市。壯語是壯族人民世代使用的母語,主要分佈在全區80個縣(市、區)。從調研的情況看,壯族群眾聚居地區對壯漢雙語法官存在較大需求。

我區《壯漢雙語法官評定辦法》在最高人民法院評定辦法的基礎上,根據壯語分佈使用的實際情況作了針對性的修改、調整。如只對壯語的聽說能力進行測試,對壯文的讀寫能力不做要求;同時確定在自治區一級制定統一的壯語言測試標準、要求及試題,分縣級實施,測查法官能否會聽、能講當地壯語,不測試標準壯語;對於法官雙語庭審能力的考核,採取錄製庭審視頻,組織評委統一評審的方式,以提高工作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