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盒子CEO劉夜:保持好奇心的“極客”創業者

文 / 李輕侯

“不被嘲笑的夢想,不值得被堅持。”這是作業盒子CEO劉夜非常喜歡的一句名言。在他看來,一個人的夢想,如果大家都覺得很好的時候,往往會犯錯。因為一個具有創新性的夢想,不可能最開始階段就被大多數人所接受。

作業盒子CEO劉夜:保持好奇心的“極客”創業者

2014年劉夜創辦作業盒子時,曾有兩個被同行吐槽的嘲笑點。其一,當同行都在瞄準學生做掃題,作業盒子卻選擇公立學校面向教師,被指又笨又慢;其二,大多在線教育公司都已經到了C輪融資,作業盒子進入的與之近似的領域,才剛剛拿到天使輪。

然而,好飯不怕晚,作業盒子一路直追。今年4月,作業盒子獲得了1億美元C輪融資,增速名列前茅。目前,作業盒子累計註冊學生用戶超過2700萬,日均採集學習行為數據超過1億條。劉夜認為作業盒子能活下來的主要原因是做出了用戶需要的東西,並且能夠高效實現需求。

劉夜稱自己離在線教育一直很近,在線教育是基於大規模的數據化和自動化,目前在線教育領域做得出色的都不是教育行業出身。劉夜在計算機工程、數據學科、產品等方面的多年積累,對他做好作業盒子起著核心保障。

好奇心驅動,激情做燃料

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當劉夜把作業盒子在互聯網教育領域做得風生水起之時,他也經歷了十餘年連續創業的兜兜轉轉。平常人或許很難想象,劉夜創業的項目兩隻手未必數得過來,旅遊電商、可視化線上平臺、基於手機的點餐、企業社交、效率工具……

之所以能做這麼多次創業的嘗試,與他從小就具有的強烈的好奇心不無關係。當然,成功很多時候是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創業十餘年,劉夜坦言踩過很多坑,有些創業項目本身沒錯,但是進入的時間點不好,導致最終沒能做成。

作業盒子CEO劉夜:保持好奇心的“極客”創業者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一個從不犯錯誤的人,實際上是從未嘗試過任何新事物。好奇心驅動下的劉夜,正是一個特別喜歡嘗試新事物的人。

小時候學計算機編程、游泳、吉他、聲樂、寫作;大學時候金融專業的他參加計算機比賽,學動畫;工作後學習滑雪、高爾夫;橫向上,他持續關注和學習物理學、量子力學、相對論、哲學、認知學、心理學、數據、自動化……劉夜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嘗試了很多興趣和方向,並且在其中很多方向都收穫了不俗的成績。中國高山滑雪精英聯賽亞軍、動畫大賽冠軍。

之所以能夠有出色的表現,因為劉夜在每項興趣上都滿懷激情的投入,小學在游泳隊時,教練讓他每天至少打挺200下,他會打500下;後來學高爾夫,教練說每天至少練200個球,他每天會至少練1000個球。除了請國家級教練,他課下也會自己鑽研,研究高爾夫和高山滑雪的技術動力學理論原理,學習高爾夫動力學全英文原版教材,對國外幾套揮杆體系的慕課如數家珍。

現在凌晨後回到家,劉夜還雷打不動地,少則看半小時,多則看一兩個小時書。

站在“米”字路口,勤于思考是指南針

劉夜覺得,作為創業者的焦慮,不是站在十字街頭,而是米字路口。

創業者每天在做選擇,並且時常會有無數選擇,甚至即使不做出選擇也是一種選擇,那意味著選擇停在原地。選擇多了,創業者總會思考自己選擇的對不對?想做出最聰明的選擇,或者說想比對手做出更加聰明的選擇,這必然會讓人焦慮。

不過,焦慮在這裡並非消極詞彙,相反劉夜將焦慮視為一種良好的品格,“沒有焦慮,就不會有真正的思考。焦慮會促使人應對環境變化,並做出調整,而且往往由焦慮帶來的思考,一般都比較深刻。不焦慮的人,容易沉溺在自己的舒適區,錯失重大機會。”

作業盒子CEO劉夜:保持好奇心的“極客”創業者

從事了競爭激烈的互聯網教育後,劉夜很大的焦慮是每天站在米字路口的方向選擇。對米字路口的焦慮,劉夜認為沒有別的方法,只有每天多工作幾個小時,每天多思考幾個小時,每天少睡幾個小時。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把眼前的問題解決好,儘可能做出更正確的選擇。

起初作業盒子目標學生階段包括了中學和小學,但逐漸劉夜聚焦到小學。他發現,中學生很多是住校學習,和老師面對面溝通的時間更多,作業電子化難度較大,且難以做得有趣味,相反小學生大量練習場景是在家中完成,離老師較遠,需要更多的監督,並且小學作業更容易做到趣味性。

高效狂人:員工喜歡老闆逼著自己優秀

“我覺得我應該是效率狂”,劉夜如此表達對效率的追求,“我給員工提的工作,比如他說要一天完成,我告訴他要一個小時做完。但這麼要求的前提是,我一定可以在更短時間內把它做完,否則不會提這種要求。”

舉個例子,以前融資時要向投資人提供大量的投資報告,經常涉及到極複雜的Excel分析報表。負責此事的員工做得慢,劉夜會親自上陣表演“神奇的Excel魔術”,這種教學演示時,還通常會喊來很多想要學習的員工一起觀摩學習。

早期,劉夜還曾親自做很多前端的工作,對效率不夠高的前端員工,他也會給對方“表演”一翻,幫助其如何提升高達五倍的效率。

作業盒子CEO劉夜:保持好奇心的“極客”創業者

前段時間,劉夜在去公司的首汽約車上接到投資方的演講需求,要他講一講作業盒子的策略和打法。僅剩的十幾分鍾車程中,他用手機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到了公司將這一氣呵成的作品,給到下屬做成幾十頁的PPT。

劉夜看來,員工還是喜歡老闆逼著自己優秀,“我相信員工不希望老闆比自己笨,卻整天提的要求還挺高。我提出高要求的同時,至少告訴員工,他有能力做到更快更好。我要讓每個人重新認識自己,挖掘大家的潛能。”

在劉夜的帶領下,作業盒子成為了高效且快速成長的互聯網教育公司,為學生群體提供了高效的學習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