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看電子書還是紙質書,兩者有什麼不同的體驗?

謀子


我比較喜歡看電子書,因為現在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只要隨身攜帶一部手機,就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隨時隨地都能看電子書,比如排隊的時候,等車的時候,乘公交車、乘地鐵的時候,晚上睡覺前,早上醒來時……所有碎片化的時間都可以看一會兒電子書,紙質書就沒有這麼方便。

看電子書和紙質書,兩者的體驗確實是不一樣的:

1、看電子書比看紙質書更方便,但經常看電子屏幕更容易傷眼睛。

2、看紙質書比看電子書更有儀式感,紙質書能給人一種特有的讀書的感覺。而看電子書會給人感覺像在消遣,像在玩手機,哪怕你看的是經典名著。我家裡人就經常數落我說天天玩手機,其實我是經常在手機上看電子書!

3、我看電子書比看紙質書的時候更能堅持把書讀完,因為電子書會顯示我一本書看完了多少,如果沒有讀完,就像有任務沒有完成一樣,電子書也會標記我讀完了那幾本書,給人一種成就感。紙質書我經常是看了幾頁就堅持不下去了。

4、看電子書可以隨時在“書”上寫電子讀書筆記,看紙質書我一般捨不得在書上做標記,也懶得在記事本上手寫讀書筆記。


承客黃小榮


如果不考慮成本的話,我更喜歡紙質書


首先,電子書會分散注意力,讀書是一種享受,能沉浸在一本書的情節中,更是一件幸福的事。讀紙質書,我們只能雙手捧著書,把自己代入書中,可是如果讀電子書,可能會遇到各種情況轉移我們的注意力,比如,如果是手機閱讀,可能會有電話、微信、各種通知的干擾,一不注意我們就會偏離了看書的目標,轉到其他事情上面,這種感覺就像正在做一個好夢,生生被人打斷,何其殘忍。即使目前有得閱讀器在隔絕干擾這塊做的很好,但是由於電子書就像一個圖書館,選擇的範圍大了,選擇的難度也就大了,往往會造成這本書看一會,那本書看一會,最終回頭想想,什麼收穫也沒有。


其次,讀書不同於學習,學習具有目的性和功利性,而讀書,僅僅是為了讀書。讀書是對靈魂的放逐,在世間各種紛擾中,還能有一種方式能讓自己靜下心來,去尋找靈魂上的安寧,這麼神聖的事情顯然要有儀式感,古人讀書之前都需要焚香淨手,端衣正帽,一系列準備工作完成後,才凝神斂氣地坐下來開始讀書。其實這個儀式是給自己的一種心理暗示,告訴自己,馬上要進行一件神聖的事情,心要靜下來了。雖然說現在社會,簡化了這些繁瑣的流程,但是,這種莊重應該深入每個愛讀書人的骨子裡,而紙質書,顯然更符合這種儀式感。可以想象,焚完香淨完手,端好衣正好帽,凝神斂氣之後,打開電子書甚至是手機,這種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儀式感瞬間被破壞殆盡。

最後,意境。古人常說“紅袖添香夜讀書”,紅袖添香所營造的那種溫馨的情調和令人心醉的氛圍實乃讀書的另一大樂趣,但是,這裡的“香”不僅僅是紅袖之香,更有書墨之香。讀書,本來就是讀者和作者進行跨越時空的交談,這種交談越真實,就會越深刻。相比較冰冷的電子書來說,散發淡淡墨香味的紙質書更加真實,更有人性,也更加能激發閱讀者的興趣。


聽超哥說


其實更喜歡看紙質書,因為紙質書,感覺對於讀一本書這件莊嚴的事而言更具儀事感!

尤其喜歡新書的那股書香,聞到就有種莫名的喜悅!

請到某段精彩之處,可以用筆畫下標記,夾個書籤或折個角,方便下次查閱!

電子書的好處就是不佔地方,對於四處奔走的人來說甚是方便,就是批註後,下次要找就有點不容易了,沒有翻紙質書快呀!

而且要麼在手機上看,要麼電腦上看,不時會彈個消息出來,容易擾亂正在看書的情緒。

所以新媒體的文章都非常短,而格式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包括內容表達都做了很多優化,就是怕大家不完啊!


微觀文娛


我覺得紙質書更加有感覺,我比較喜歡去圖書館看書,更有感覺


沫月俞


電子書,容量大,攜帶方便,佔用空間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