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坐擁1億用戶,當年比微信還火,如今悄然摘牌

近日,老牌互聯網企業天涯從新三板摘牌,這一舉動悄無聲息,並沒有引起什麼波瀾。

早於如今的B站、豆瓣和新浪微博,天涯作為中國互聯網的初代“網紅”,曾是無數吃瓜群眾開啟“八卦精神”的啟蒙,巔峰時期註冊用戶一度超過1億人。而關於此次摘牌的理由,公司公告說得很清楚,“根據業務發展及長期戰略規劃的需要”,在停牌了兩年多之久後,這個一手曾捧紅了芙蓉姐姐、當年明月等知名網紅的社交網站如今黯淡地離開了資本市場,實在讓人有些唏噓。

曾坐擁1億用戶,當年比微信還火,如今悄然摘牌

天涯崛起

天涯社區成立於1999年3月,31歲的邢明辭去了公務員職務,帶著炒股積累到的第一桶金——2000萬,在海口創辦了天涯社區,名字取自海南的“天涯海角”。

在運營上,早期天涯奉行無為而治,版主都是從網友中義務招募,甚至到在Alexa全球排名上升到三五百名的時候,依然只有幾個人在維護。正是由於這樣的治理權力完全下放,最早期的天涯網友構成了天涯論壇的初始基因。

2000年開始,天涯社區迅速崛起,隨著寧財神《天涯這個爛地方》、慕容雪村《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等優質內容的在天涯論壇的發表,天涯迅速火了起來,用戶量也因此迅速積累。

曾坐擁1億用戶,當年比微信還火,如今悄然摘牌

在覆盤天涯經歷時,創始人邢明坦誠,天涯最大的弱勢,就是商業敏感性太差。2004年,邢明拒絕了包括新浪和搜狐在內的收購建議,僅僅依靠控制成本,度過了那一年的互聯網寒冬。

2006年,天涯終於拿到來自聯想和清科的天使投資;2007年,拿到谷歌和聯想的融資。然而這一次融資,卻也對天涯後續發展埋下了隱患。

2009年,中國推出創業板,天涯作為當時最大、最有影響力的網絡言論平臺,很有希望獲得首批創業板上市資格。彼時谷歌宣佈退出中國,邢明順勢提出回購天涯股份,希望將公司的海外架構拆除,以求上市。卻不曾想,和谷歌的談判曠日持久,持續了三年。三年之後,天涯已經錯失了登陸創業板的最好時機。

回想起10年前的那個時刻,邢明心中或許還是有懊惱的吧。如果當年赴美上市成功,天涯的今天會是怎樣?邢明也曾反思,在融資上的遲緩,導致了天涯最終沒有成為一家超級公司。天涯,確實錯過了太多機會。

曾坐擁1億用戶,當年比微信還火,如今悄然摘牌

掛牌三年 融資一億

2010年,國內移動互聯網興起,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紛紛崛起,天涯流量開始出現下滑。

留給天涯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被互聯網浪潮裹挾著,2015年8月,天涯社區步履蹣跚地登上了新三板,估值10億元。選擇在新三板掛牌,其實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解決流動資金的需求。畢竟在掛牌前兩年,天涯已經出現了連續大幅虧損,補血非常必要。但不管怎樣,經歷多番折騰的天涯終於還是登上了資本市場。

幸好掛牌之後,天涯順利融到了救命錢。只不過比想象中的,要難一點。

掛牌3年,天涯僅通過增發融資1億元,估值21億元。

但是融資並沒有解決天涯根本的問題,天涯仍然在持續虧損中,一直沒有扭虧為盈。2016年5月,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為填補監管空白出臺通知,掛牌新三板的網絡視聽節目持證機構,需經過申報審批,已在新三板掛牌的天涯,則需要停牌重新履行申報審批手續。

曾坐擁1億用戶,當年比微信還火,如今悄然摘牌

2016年底,天涯開始停牌。2019年4月,苦苦掙扎的天涯正式告別新三板。

像天涯社區這樣曾經廣受歡迎最終卻逐漸消失在人們視野裡的老牌互聯網企業還有很多,曾經風靡一時的人人網、開心網就是例子。

曾經處於巔峰的天涯實現了用戶裂變式的增長,但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屏幕越來越小,用戶習慣也隨之改變。天涯社區沒有及時調整產品和技術,錯過了諸多時機,當再想去追趕時,才發現早已落於人後,為時晚矣。

曾坐擁1億用戶,當年比微信還火,如今悄然摘牌

天涯社區在2017年半年報中表示,虧損主要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公司處於業務轉型期,近幾年來,天涯社區也確實多次嘗試轉型。2016年下半年,邢明看中橫空出世的區塊鏈,希望藉助區塊鏈的技術來解決原來天涯社區沉積已久的問題,定下通過區塊鏈重構天涯的戰略。然而,通過區塊鏈轉型的希望又一次化為了泡影。

從新三板摘牌之後,天涯該何去何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