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高質量發展巡禮】拼了!營口為打造營商環境一年問責45人

“誰破壞營商環境就砸誰飯碗”、“打擊新衙門作風”……為了打造對標先進城市的營商環境,營口市出臺了一個個的“高壓”政策,一切都是為了讓這個城市發展的更迅猛。

4月24日,在遼寧省委網信辦組織的“遼寧高質量發展”媒體行活動中,二三里資訊感受到營口這種“時不我待”的決心。營口市政府副秘書長,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營口片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張東對媒體說:“還是要繼續解放思想,探索自貿區的制度創新工作。”


【遼寧高質量發展巡禮】拼了!營口為打造營商環境一年問責45人


對標先進城市

二三里資訊瞭解到,2018年11月,營口制定出臺了《營口市對標先進工作實施方案》,以制度為引領,督促各級各部門積極搶抓遼寧與江蘇對口合作的有利契機,精準聚焦長三角、珠三角等南方先進地區,主動對接、對標一個南方先進地區,“一對一、點對點”地開展對標先進各項工作,學習引入南方先進經驗。

目前,全市61家單位全部進行了對接,推動形成了具有營口特色的營商環境建設文化,進而在全市營造了 “人人、事事、處處都是營商環境”的良好社會氛圍。

便捷、讓企業再便捷一些

打造營商環境就是讓企業能夠把更多的時間和成本用在企業發展,創造更多就業上。

為此,營口市把“放管服”改革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核心任務,大力推進 “五個一”工程,通過打造“一套標準、一個流程、一個窗口、一張網、一批項目”,進一步優化行政審批流程,真正實現減事項、減次數、減材料、減流程、減時間。

在保留部門監管職權的前提下,將原屬於各業務部門的269項審批權限,集中至行政審批局統一行使,實現了“一枚印章管審批”,並對國土、公安等特殊審批權限推行部門派駐模式,由業務部門派遣專業人員進駐行政審批服務大廳集中辦理。

截至目前,市縣行政審批一體化格局已基本形成,所有區縣均成立獨立行政審批局,市本級91.2%的行政許可事項進駐政務服務中心,全市審批環節壓減29%,行政許可要件壓減19%,審批時限壓縮50%以上,審批效率平均提高80%。


【遼寧高質量發展巡禮】拼了!營口為打造營商環境一年問責45人


自己說好可不算數

為了評估營商環境建設發展情況更加客觀和準確,營口市與世界排名前十的諮詢公司合作,對營口市營商環境進行“第三方評估”。

嚴格按照國務院“六個一”總體要求,營口市結合“第三方評估”提出的弱項短板和區域實際,印發了《做好“第三方評估”建議優化提升工作方案》,強力推進弱項短板補足補齊。通過兩年的努力,在營口市開辦企業刻章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費用壓減53%;不動產登記和繳稅事項辦理壓縮至5個工作日,縮短83.3%;“消防審批綠色通道”審批壓縮至10個工作日,縮短50%;企業平均接電時間壓縮12天,縮短13.3%,探索實施“16+X”集成化綜合執法,將16個領域的579種處罰文書、891條處罰程序,統一整合為64種執法文書、68條執法程序,做到執法主體、流程、文書等“十個統一”,實現“一支隊伍、一次出動、全面體檢、綜合防範”。

嚴厲打擊新衙門作風

針對“門好進、臉好看、事難辦”等問題,營口市強化了明察暗訪。

營口市營商局副局長鄒積志告訴二三里資訊:我們針對機關幹部“管卡壓”“推繞拖”“門好進、臉好看、事難辦”“飯不吃、禮不收、事不辦”“辦事難、辦事煩、辦事慢”等機關頑疾和微笑不辦事、客氣不擔當、熱情不服務的新衙門作風,持續加大營商環境建設監督檢查力度,始終保持明查暗訪高壓態勢。2018年全市共組織明查暗訪26批次,發現12類183項問題,編髮營商環境建設通報21期,約談3次,處理問責45人。年初以來,累計開展明查暗訪14次,發現違反工作紀律等4類問題共35個,並對相關情況進行了全市通報

2018年,營口全年受理營商環境投訴案件80件,截止目前辦結72件,辦結率90%。年初以來共受理32件,辦結9件,其餘案件正在加速辦理中。


【遼寧高質量發展巡禮】拼了!營口為打造營商環境一年問責45人


樹立誠信 從償還政府欠款60多億開始

良好的營商環境,誠信是不可或缺的要素。為此,營口市抓住政務誠信這個社會信用建設的“牛鼻子”,在全市開展嚴厲整治政府失信行為專項行動,加快推進清理償還政府欠款專項工作,制定了2018—2019年度還款計劃,2018年清理償還政府欠款60.85億元。

營口市制定並印發了《關於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實施方案》,建立健全了聯合獎懲工作機制,構建聯合獎懲大環境,推動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向社會化、常態化、市場化、全民化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