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旺蒼的“土貨”走出山門變“山珍”

24日清晨,四川省旺蒼縣大兩鄉幸福村,菌農們忙著給幹木耳進行品控分揀、裝袋打包。村支書龔林安說:“這些產品將通過縣上電商平臺銷往各地。”

近年來,旺蒼黃茶、杜仲雄花、木門醪糟……這些曾經名不見經傳的深山“藏品”,隨著農村電商的興起,被推向了全國各地。

“線上線下”模式助力“土貨”出山

“在浙江省仙居縣成立了旺蒼農特產體驗店後,像蜂蜜、臘肉、木耳、香菇、茶葉等多宗本土特色農副產品,順利走出山門,並深受仙居廣大顧客好評。”某電商負責人柳文茂說,如今越來越多的農戶主動與他聯繫,讓更多家鄉味道走出大山。

通過東西部扶貧協作平臺,去年,該縣在仙居縣設立“旺蒼縣農特產品體驗店”,運用“電商+扶貧”的理念,依託電商平臺和體驗店開展農特產品線上線下銷售,目前,銷售額已達20萬元,為農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

“除了建設體驗店,今年,旺蒼還將在浙江省仙居縣設立270餘個村級電商‘扶貧專櫃’,展示銷售旺蒼農特產品。”旺蒼縣商務部門相關負責人昝明介紹說。

大兩鄉新華村四組村民譚德榮家的5畝天麻地,由於雨水好,今年將有個不錯的收成。他原本還為銷路發愁,不料村裡農村電商服務站的工作人員上門來,一次性全部預定了。

“往年都要背到集鎮擺攤出售,價格又低,有時候一兩個月都賣不完。”譚德榮感嘆道,沒想這些山貨還可以在網上賣出去。

“農產品銷售,一直是旺蒼縣北部山區的一塊短板。”大兩鄉黨委書記李鈺平說,“近年來,通過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採取‘互聯網+農產品’的銷售模式,為農產品出山構建大通道。”“通過電商平臺,全鄉蜂蜜、臘肉、幹筍、天麻等十餘種農副產品今年銷售額預計達到60餘萬元,人均增收300元。”他說。

目前,該縣培育扶持了60餘家網店,全縣農特產品網絡銷售額已達500多萬元,不僅帶動了全縣電商發展,而且拉動了貧困戶致富增收。

預計到2019年,旺蒼縣鄉鎮電商服務站將實現全覆蓋,村級電商服務點在行政村的覆蓋率達50%以上,在貧困村的覆蓋率達100%。

打造精品,讓“旺蒼造”享譽全國

“想不到我們這偏遠農村產的椪柑通過電商公司統一包裝後,能在網上賣出好價錢!”化龍鄉長樂村農戶鄧海高興地說,去年,自家種植的椪柑在當地零賣才1.5元一斤,通過打包在電商銷售,卻高達5元一斤。

椪柑在全國各地都有栽培,但唯獨旺蒼種植的椪柑,又大又甜,通過“郵樂購”電商平臺銷售後,受到各地消費者的青睞。

皮薄、個大、脆甜……得益於果農的精心呵護,統一的綠色種植管理理念,是旺蒼椪柑享譽全國的原因。

“不僅在源頭上提高品牌競爭力,我們還針對電商平臺銷售的土特產做了統一包裝設計,實現流通商品化,產品優質化,重量標準化,質量等級化,實行統一管理、統一購銷,真正架起農戶與市場之間的重要橋樑。”旺蒼縣郵政電商平臺負責人趙飛說。

為保證農產品質量,該縣將建設具有溯源功能的電子商務農產品質量保障體系,對本土農產品質量進行統一認證,統一監管,打擊製售假冒偽劣產品、虛假宣傳等行為;為消費者提供健康、安全、可信的優質商品。

打開山門唱山歌!品牌戰略、互聯網思維讓旺蒼山歌越唱越響。目前,全縣已創建有機農產品品牌15個,1家企業註冊商標獲評“四川省著名商標”,1家企業農產品獲評“四川省名牌農產品”。“米倉山茶”成功註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被批准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被評為“四川十大名茶”,品牌價值達44.68億元。(周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