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歲的她登頂世界第一後卻狀態低迷,問題到底出在哪?

接連擊敗名將小威廉姆斯

科維託娃,獲得美網、澳網兩個大滿貫單打冠軍,一年時間之內從世界排名70名開外到登頂第一,接替李娜成為亞洲網球女單第一人日本選手大坂直美的崛起之勢正如她酷似偶像小威的球風,銳不可當。

21歲的她登頂世界第一後卻狀態低迷,問題到底出在哪?

然而在澳網女單奪冠後,大坂直美的狀態直線下降,迪拜賽首秀就失誤連連,被法國選手梅拉德諾維奇爆冷橫掃出局;在之後的印第安維爾賽也未能完成衛冕,在第四輪以0-2的比分不敵瑞士選手本西奇;進入到邁阿密賽後也以1-2的比分敗在謝淑薇拍下。

21歲的她登頂世界第一後卻狀態低迷,問題到底出在哪?

在場下,這位年僅21歲的年輕球員也談到了登頂第一給自己帶來的心理壓力

“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這麼消沉,我覺得自己腦子裡不對勁,好像把自己關進了一個怪圈:要麼贏球,要麼去死。

“我覺得我到現在還沒有完全適應世界第一的新身份,因為去年我的排名跟現比簡直相差太遠,人們根本不會去在意我,我那時感到很輕鬆。

21歲的她登頂世界第一後卻狀態低迷,問題到底出在哪?

外部與內部期待帶來的壓力,是運動員發揮失常的重要原因之一。全體日本國民的期待,大眾媒體的全方面關注和質疑,評論區裡的負面聲音,領獎席上聽到的噓聲……這些對於一個21歲的年輕女孩來說,的確是難以獨自消化的。和功勳教練巴金的“分手”事件被鬧得沸沸揚揚,更是讓她覺得無所適從。

21歲的她登頂世界第一後卻狀態低迷,問題到底出在哪?

走出低潮,重新找回享受比賽的心態,在如今群雄竟起的女網格局中穩固自己的地位——這是大坂直美在和新教練的合作中希望達成的最佳結果。

不良情緒是體育路上的“攔路虎”

良好、穩定的心理素質是運動員必須具備的能力,然而各種不可控的因素、強大的對手、外界的期待總會使運動員的心理受到影響,在賽場上發揮失常,甚至長期被不良情緒拖累,成績一落千丈。

21歲的她登頂世界第一後卻狀態低迷,問題到底出在哪?

其實這不僅僅是職業運動員要面對的問題,許多練體育的孩子,最初都有著滿腔的熱情和興趣,達到一定水平後,家長通常也會支持孩子去參加一些比賽。由於青少年的心理狀態和技術水平並不穩定,很多孩子在比賽中會因為各種原因發揮失常,輸掉比賽,有的孩子幾次受挫就不願意參加比賽了。

這些孩子如果沒能及時調整好心態,繼續閉門造車,隨著和同齡人的差距進一步拉大,孩子甚至會對這項運動產生厭惡,抗拒訓練,從此一蹶不振。

認知到不良情緒的危害,明確青少年運動員不良情緒的來源,才能為青少年運動員提供相應的心理支持。以下是幾種比賽過程中常見的不良情緒:

01

對比賽結果期望過高

運動員在比賽中對成績的期望過高,

會加重心理負擔,使得焦慮水平超過比賽的正常需求。在這種心理狀態下的運動員會出現恐懼、擔憂和緊張的情緒,注意力過度分散或過度狹窄,無法集中到正確的目標上,影響對賽程或對手的判斷。同時,恐懼、緊張的心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肌肉的協調性,使得動作的精確度下降。

21歲的她登頂世界第一後卻狀態低迷,問題到底出在哪?

02

過於追求控制感

不可控因素是競技體育中難以避免的難題,即使運動員的技術再精湛,也無法100%地掌握賽場,如果運動員不能很好地應對暫時的挫折,或者比賽進程與與預期不符時,如果運動員期待去控制過多的因素,無法保持冷靜,就很容易變得衝動,對後面的比賽失去信心,不能冷靜思考並作出有效的決策。有的運動員在一次失誤後因求勝心切,總想著彌補之前的過失,往往會陷入惡性循環,越打越急躁,越打越糟糕。

03

擔心外界的想法

對青少年運動員而言,家長和教練的期望是一種很大的負擔。在比賽過程中如果帶著患得患失的心態,過於關注家長、教練或者觀眾對自己的評價,總是認為別人在評價自己的表現,運動員就無法集中注意力,從而增大失誤的幾率,影響比賽成績。

21歲的她登頂世界第一後卻狀態低迷,問題到底出在哪?

04

缺乏動力

一場完整的比賽,需要運動員具有足夠的耐力和毅力。有的孩子會因為前面部分成績不理想,就自暴自棄;有的孩子滿足於現狀,缺乏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或者潛意識裡恐懼成功,這也會導致比賽動力的缺失。

如何克服不良情緒?

為了克服不良情緒,在比賽中有更好的發揮,大坂直美等職業球員更多地是尋求專業教練、心理輔導師的幫助。然而對於廣大練體育的孩子來說,大張旗鼓地組建一支專業的團隊,顯然是很不現實的。一般情況下,家長才是“情緒教練”的不二人選。

21歲的她登頂世界第一後卻狀態低迷,問題到底出在哪?

以下是幫助青少年運動員克服不良情緒的幾個對策

01

尋找有效的放鬆技巧

在平時的訓練中,家長就要有意識地讓孩子體驗緊張的情緒,並嘗試不同的方法保持鎮定,找到最有效的、最適合孩子的方式。例如用適當的線索提醒自己調節呼吸節奏,情緒起伏時進行積極的自我談話,比賽間隙與他人溝通來緩解緊張心理等等。

02

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

思維決定行為,消極的思維會在潛意識裡導致錯誤的動作。家長要引導孩子在比賽中始終保持積極的思維模式,在平常的訓練中不斷練習,對消極思維形成用積極思維替代的條件反射。具體到實踐層面來說,就是

讓孩子多想“我要做到某一點”,而不是“我不要出現某種失誤”。

21歲的她登頂世界第一後卻狀態低迷,問題到底出在哪?

03

訓練像比賽,比賽像訓練

在平時的訓練中,就要讓孩子用對待比賽的態度認真面對,體驗比賽中的緊張情緒,達到對緊張情緒的“免疫”的效果。

可以讓孩子寫出可能引發緊張情緒的所有因素,按照從輕到重排列並加以練習,或者在訓練中假想自己處於落後狀態,學習如何消除緊張,保持鎮定。到了比賽時,要學會放棄對比賽結果的過分期待,只想著把訓練的水平發揮出來,這就是所謂的“訓練像比賽,比賽像訓練”。

04

比賽不是人生的全部

對於勝負欲過強的青少年,家長應該向他灌輸一個觀念——比賽不是人生的全部。具體來說,注重培養孩子多元化的興趣愛好,重視文化課成績,鼓勵孩子多交朋友等都是有效的方法。另一方面,要讓孩子明白一點:不論比賽打得是好是壞,父母都會一如既往地支持自己。有了這樣的心理支撐,孩子在比賽過程中就能卸下沉重的心理包袱,毫無負擔地享受比賽的過程。

21歲的她登頂世界第一後卻狀態低迷,問題到底出在哪?

05

保持享受比賽的心態

比賽結果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在比賽中如果孩子竭力控制比賽中的所有因素以達到預期效果,結果往往適得其反。賽前就要讓孩子對比賽做最壞打算,接受賽場上的不利情況和不理想結果,順其自然地對待每一場比賽。

一般來說,比起在訓練場上才能接觸到的教練,陪伴孩子成長的父母對孩子的心理狀況會更加了解。通過觀察、談話,明確孩子不良情緒的來源,並將心理訓練貫穿於日常的技術訓練和比賽中,才能最大可能地避免不良情緒對孩子的傷害,讓孩子在體育路上走得更遠。

與此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培養起來的沉穩心態冷靜思維,也會讓孩子未來的人生受益匪淺。

[1]維基百科. 大坂直美[2019-04-10]

[2]新浪體育. 大坂直美坦言比賽態度不端正 或是生悶氣的關係(2019-01-06)

[3]騰訊新聞. 大坂直美登世界第1後首秀輸球 否認換教練所致(2019-02-20)

[4]搜狐體育. 大阪直美與教練分手:“可以有”還是“必須有” (2019-02-22)

[5]網易體育. 大坂直美:拋開衛冕壓力 只想去贏得另一座冠軍(2019-03-09)

[6]騰訊體育. 印第賽王薔負外卡選手無緣八強 大坂直美完敗衛冕夢碎(2019-03-13)

[7]新浪看點. 驚險守住世界第1!大坂直美陽光雙賽陷低迷 兩對手卻錯失逆襲良機(2019-03-30)

歡迎諮詢:400-997-2700

佰特菲國際是中國“體育+教育”(WeChat ID:bt-future)雙A理念的首創者,通過為中國青少年提供高爾夫、網球等運動項目的培訓、賽事、留學及大學校隊申請等服務,將體育+教育相結合的菁英培養模式在中國進行普及和推廣,讓更多孩子擁有強健的體魄和健全的人格。旗下有佰特菲國際高爾夫學院和黑馬網球俱樂部等實體培訓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