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心有餘政策不足:沙特能否真正引領中東可再生能源發展?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國,近期制訂了雄心勃勃的可再生能源計劃以滿足地區的電力需求。但鑑於該國項目延遲的歷史記錄以及國內缺乏有利的投資支持政策,人們對該國宏偉戰略能否實現仍存有疑問。

中東地區發力可再生能源的不僅僅只是沙特阿拉伯。考慮到中東地區經濟的增長勢頭,預計未來幾年這一地區的電力需求將同步飆升。儘管該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但電力供應對海灣國家來說仍是一個主要問題,燃油發電仍然是主要電源。

中東各國的可再生能源案例

根據評級機構穆迪的數據顯示,沙特阿拉伯的經濟預計2020年將增長2.7%。而據分析公司S&P Global Platts Analytics預計,到2030年,沙特的電力需求將繼續以3.3%的速度增長。迫在眉睫的電力危機促使人們更快地認識到,在能源結構中納入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將是可選的解決方案。

阿聯酋國民銀行(Emirates NBD)大宗商品分析師愛德華•貝爾表示:“該地區人口增長速度遠超全球其它地區,並將在未來十年中進一步保持快速增長。現有的電力基礎設施也需要擴大和改造以滿足人口增長的需求,因此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顯然是有意義的。”

沙特阿拉伯一直在推動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沙特阿拉伯今年早些時候宣佈,計劃在未來10年開發和安裝60GW的可再生能源,其中包括40GW的太陽能,從而將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提升至200GW。按照該國計劃,到2030年,約30%的電力將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其餘將由天然氣和核能提供。沙特阿拉伯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增長(單位MW)

中東地區的其他國家也制訂了可再生能源的雄偉計劃。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發佈的最新的海灣合作報告,科威特制定的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佔比目標是到2030年達到15%,而阿曼的目標是到2035年佔比10%。

沙特阿拉伯能源部還設定了一箇中期目標,即到2024年開發27.3GW的可再生能源,其中20GW將來自太陽能。貝爾表示:“考慮到國內電力需求的壓力,以及國際上呼籲沙特能源結構清潔化的輿論壓力,不得不制訂宏大的可再生能源目標。然而這些目標有些過於雄心勃勃,可能更大程度上是一個招標、建設和交付項目的能力問題,而不是缺乏資本或太陽能輻射的‘資源’問題。”

今年,沙特阿拉伯發佈了2019年上半年計劃招標的7個光伏項目的徵求意向書,總容量為1.51GW,預計將吸引15.1億美元的投資。沙特阿拉伯能源部長哈立德·法利赫今年1月曾表示,今年將有大約12個可再生能源項目列入投資規劃,其中包括4個光伏公園,以及位於拉貝和吉達的300MW太陽能發電站。

沙特阿拉伯能源、工業和礦產資源部可再生能源項目負責人Turki M Shehri表示,“若以此前的兩個項目(Sakaka 300MW光伏項目和Dumat Jandal 400 MW陸上風電項目)為評估基準,預計每100MW太陽能光伏項目所需的資本支出為1億美元,每100MW陸上風電項目的資本支出為1.25億美元。2018年,這兩個項目吸引了8億美元的資本投資。”

阿布扎比投資7.65億美元開發了100MW的Shams 1項目,這是海灣地區首個集中太陽能發電項目。

除了太陽能,中東國家也越來越多地將風能作為一種發展選擇。阿曼已經擁有海灣地區第一個陸上風電場,裝機容量50MW,但也一直在考慮開發海上風電場的可能性。

補貼及成本問題

在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方面,中東各國政府面臨的最大障礙之一,是其政府需要提供的鉅額補貼。2018年,沙特居民的用電成本為每度電0.18-0.30里亞爾,約合0.042 - 0.071歐元。這會影響可再生能源開發商的利潤率,因此開發供消費者使用的可再生能源並不具有經濟可行性。

目前,由於發電成本高於消費者電費,沙特阿拉伯正試圖通過提高電費和燃料價格,這才能最終有望使消費者電費達到與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持平甚至略低的水平,但仍需考慮到使用可再生能源所需的基礎設施。

阿卜杜拉國王石油研究中心表示:“電力和燃料市場的有效價格信號,肯定能在吸引更多可再生能源投資方面發揮作用。然而發展的速度取決於其他因素,例如支持這些項目的監管框架和融資機制。”

包括巴林在內的一些中東國家正在制定激勵政策,首先降低工業用戶使用光伏太陽能而非天然氣的成本。這是第一步,但當前居民用電價格與可再生能源盈虧平衡點或利潤平衡點之間的差距遠遠大於工業用電。巴林石油部長謝赫•穆罕默德•本•哈利法•阿勒哈利法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巴林政府正在制定相應的市場激勵政策。如今,商業用戶通過購買和安裝光伏電池版已經可以獲得比電網更便宜的電力供應。”

對於沙特阿拉伯,工業用電價格在2018年並未提高,這意味著要想實現太陽能發電在電力行業的成本競爭力,需要在民用、農業和商業領域實施更為深刻的改革。

吸引投資

儘管在沙特評論家兼記者賈馬爾•哈蘇吉被殺後,投資者是否會繼續抱有足夠的興趣,業界仍存有疑問,但分析師表示,投資者對沙特阿拉伯的信心依然強勁,對商業投資也越發理性。

Wood Mackenzie董事戴維•林登表示:“鑑於該國風電和太陽能發電拍賣已經成功進行,且各項目的選址都經過仔細規劃,我們預計這些項目均能實現。由於沙特以前出臺的計劃與此次計劃的組織方式不同,因此會凸顯出執行層面的問題。”

在沙特阿拉伯的最新一輪可再生能源項目拍賣中,有超過16家外國企業參與了競標,這再次證明了沙特市場的吸引力。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沙特在項目的材料使用和員工構成方面均有較高的本地化要求,因此外商企業普遍對項目的運營的收益頗感擔憂。(沙特要求項目至少需要使用30%的當地材料,限制了項目開發中的進口材料數量。)

沙特阿拉伯的可再生能源計劃對其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於地方政府的好處是將有助於創造就業機會,降低失業率。而不斷增長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將侵佔石油發電在能源結構中所佔的份額,從而釋放出更多原油用於出口,因此從經濟的角度講,有吸引力的國際油價預計將加速沙特的能源轉型進程。

要獲得消費者的認可,沙特需要提供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配套基礎設施,制定合理的定價結構,這一點至關重要。沙特正努力確保通過超大規模的批量生產以獲得廉價的太陽能電池板和風機。為此,沙特與中國隆基光伏和韓國OCI已達成了20億美元的協議,使其在太陽能電池板定價上更具競爭力,從而進一步推動太陽能技術的開發。該協議將使沙特阿拉伯擁有完全一體化的太陽能設備製造能力,可行性研究預計將於今年上半年完成。

沙特阿拉伯在過去可再生能源項目上的經驗值得警惕。沙特去年3月與日本軟銀集團簽署的一項200GW的超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協議,如建成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項目,將使沙特的發電能力提高近兩倍,但該項目幾乎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

沙特目前正與潛在的合作伙伴徵集建議或進行談判,由公共投資基金(PIF)和沙特阿拉伯投資總局(SAGIA)牽頭組織,合作伙伴包括但不限於軟銀能源。最近,PIF和SAGIA發佈了一份徵求意見書,邀請有資格的企業提出計劃,在沙特建造年生產能力1至2GW的太陽能光伏組件製造基地。

經歷了動盪的2018年,投資者對沙特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熱情似乎並沒有減退。沙特過去有多家政府機構涉及可再生能源項目,但自2017年以來,它們全部統一歸口受能源、工業和礦產資源部的監督和領導。Shehri表示:“這種統一意味著沙特能夠在一年內順利部署兩個總計700MW的項目,而以往這一過程通常需要近5年的時間。”

沙特阿拉伯可再生能源未來的發展速度將取決於協議的落實速度以及能否儘快通過能夠吸引國外投資者的支持性立法。這些項目的規模和開發時間表並非是天方夜譚,但如果沙特方面不採取積極行動,不進行有利於吸引外國投資者的政策性改革,比如修改項目相關的本地化要求,其可再生能源宏偉藍圖的實現將大打折扣。

更多光伏行業資訊請訪問https://www.solarbe.com/查看

全球電力乾貨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