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規劃司:油氣產量扭轉三年頹勢,可再生能源消納持續向好

10月29日上午,國家能源局召開新聞發佈會,發展規劃司副司長宋雯對三季度我國能源形勢進行了彙總。他在會上從五個方面對我國三季能源發展形勢進行了彙總。據她介紹,我國油氣增儲上產取得重大進展,油氣產量扭轉三年下滑的局面。可再生能源消納也同樣持續向好,棄風率、棄光率同比分別下降3.5和1個百分點。

發展規劃司:油氣產量扭轉三年頹勢,可再生能源消納持續向好

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副司長 宋雯

宋雯介紹說:“我國能源發展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契機,持續改善供給質量,優化供給結構,加強重點領域改革,強化能源立法和監管,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以能源轉型促進穩投資、穩增長。前三季度,能源發展主要有五個特點。”

特點一:能源供給保障能力持續提升

前三季度,我國無論化石能源還是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都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能源供應能力持續走強。宋雯指出:“前三季度,國內原油產量達1.43億噸,同比增長1.2%,扭轉了連續三年下滑態勢;天然氣產量127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9.5%,較上年同期加快3.3個百分點。煤炭優質產能有序釋放。新核准現代化大中型煤礦40處、建設規模1.96億噸。電力供應能力進一步增強。新增發電裝機6455萬千瓦,其中,水電280萬千瓦,風電1308萬千瓦,光伏發電1599萬千瓦,核電409萬千瓦,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佔新增裝機的56%。”

特點二:綠色低碳轉型深入推進

儘管我國前三季度油氣產量大增,但整體看,能源結構依然在向綠色、低碳方向調整和過渡。宋雯說:“我國非化石能源裝機和發電比重進一步上升。至9月底,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非化石能源裝機佔比達到37.2%,發電量佔比達到28.2%,比上年同期分別提高0.8個百分點和1.5個百分點。

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和佔比不斷提高的同時,可再生能源消納狀況也在持續向好。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印發的《關於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的通知》,為進一步完善新能源發電項目競爭性配置機制提供了政策支持。

宋雯說:“前三季度,全國主要流域有效水能利用率95.9%,同比提高3.3個百分點;全國棄風率4.2%,同比下降3.5個百分點;棄光率1.9%,同比下降1個百分點。用電結構持續優化,二產用電佔全社會用電比重為67.1%,比上年同期降低0.9個百分點;三產和居民生活用電比重為16.8%和15%,比上年同期分別提高0.7和0.2個百分點。”

特點三:能源補短板力度不斷加大

去年冬季採暖季,我國北方大部分煤改氣地區出現了天然氣供應局部緊張的情況,為避免今年同樣出現類似問題,在能源補短板方面,國家要加大力度。宋雯指出:“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加快。2019年度互聯互通重點項目紮實推進,“全國一張網”加快形成。儲氣能力建設加快推進,遼河雙6儲氣庫項目注採井擴容上產工程已開工,文23儲氣庫一期工程進入全面注氣階段。電力通道建設紮實推進。

在彌補電力外送通道的短板方面,宋雯介紹說:“我們核准了陝北至湖北、四川至江西等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全國首條跨省區配網聯絡線建成投運,打破浙滬跨省供電區域配網剛性隔絕。前三季度,全國跨區送電401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5%。補短板領域投資大幅增長。前三季度,油氣開採業投資同比增長38.8%,較上年同期加快28個百分點。可再生能源發電投資同比增長40%。”

特點四:能源民生保障持續改善

除了在源頭加大儲氣力度,確保採暖季天然氣供應,在能源民生保障環節,對農村電網改造和營商環境改善電力供應方面,國家也做出了相應部署,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宋雯說:“我們要全力做好今年供暖季天然氣保供。摸底今冬明春天然氣供需情況,努力增產增供,進一步增加資源供應,千方百計落實氣源;加快儲氣能力建設,發揮好調峰保供作用,確保民生用氣需求。”

“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加快實施。下達農網改造升級中央投資計劃361億元,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140億元,安排“三區三州”中央預算內投資90.8億元,比上年增長48.6%。進一步壓實各省、電網企業責任,加強督促落實,確保今年完成改造任務。”

“獲得電力”優質服務水平持續提升。世界銀行發佈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顯示,我國“獲得電力”指標排名由第14名提升到第12名,位居國際先進水平。深入開展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整治。對農村用電、用氣公共基礎設施使用與服務中涉及的7類問題進行專項治理,處理相關投訴舉報事項994件。”

特點五:能源體制機制改革穩步推進

能源行業體制機制改革是一個永恆的話題。無論是電力市場化改革還是油氣管網改革亦或是儲能領域的試點工作都卓有成效。宋雯說:“我們推動了全國8個電力現貨市場試點省份全部開展了結算試運行。14個地區開展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改革試點。前三季度,全國市場化交易電量1.83萬億千瓦時,約佔全社會用電量34%。

油氣體制改革有序推進,印發《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監管辦法》,修訂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取消外商油氣勘探開發限制。能源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截至目前,我國以電化學儲能為代表的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138萬千瓦。“互聯網+”智慧能源穩步推進,全國首個城市能源互聯網綜合試點項目在浙江落成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