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十二大傳世國寶,六件為禁止出境展覽文物,三件來於劉勝墓


一、中山靖王劉勝金縷玉衣。該文物1968年5月出土於河北省滿城縣中山靖王墓,是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現收藏於河北博物院。該衣通長188釐米,玉片有綠色、灰白色、淡黃褐色等,共計二千四百九十八塊,金絲重1.1千克。

二、西漢長信宮燈。西漢青銅器,1968年出土於中山靖王劉勝妻竇綰墓。該文物2010年作為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展品展出。宮燈燈體為一通體鎏金、雙手執燈跽坐的宮女,神態恬靜優雅,燈體通高48釐米,重15.85公斤。現收藏於河北博物院,為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現收藏於河北博物院,是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三、西漢銅錯金博山爐。薰香用具,1968年出土於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墓。通高26釐米,器型似豆形,蓋肖博山,通體錯金。爐盤上部和爐蓋鑄出高低起伏的山巒。爐蓋上因山勢鏤孔,雕塑出生動的山間景色,神獸出沒,虎豹奔走,輕捷的小猴或蹲踞在巒峰高處、或騎坐在獸背上嬉戲玩耍,獵人手持弓箭巡獵山間。爐柄透雕成三龍出水狀,以龍頭擎託爐盤。工藝精湛,裝飾華美,舉世聞名。


四、錯金銀虎噬鹿銅屏風座。戰國時期的傢俱構件,1977年出土於平山縣三汲村戰國中山王墓,長51釐米。猛虎身軀渾圓、色彩斑斕,弓身右曲,三足著地,一爪騰起,正將捕捉的小鹿送入張開的巨口之中。老虎的兇猛與小鹿的弱小形成鮮明對比。典型的戰國時代風格。動物腹下刻有銘文,說明製作時間及官匠姓名。

五、戰國錯金銀四龍四鳳銅方案。1977年平山縣三汲村戰國中山王墓出土。案面已朽,僅存案座,邊長47.5釐米。底部是兩雄兩雌跪臥的梅花鹿,四龍四鳳組成案身。四龍獨首雙尾,上吻托住斗拱,雙尾向兩側盤環反勾住頭上雙角。四鳳雙翅聚於中央連成半球形,鳳頭從龍尾糾結處引頸而出。集鑄造、鑲嵌、焊接等多種工藝於一體,複雜精巧,無以復加。現收藏於河北博物院,是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六、戰國中山王鐵足銅鼎。此鼎為奉祀宗廟的禮器,1977年出土於平山縣三汲村戰國中山王墓,高51.5釐米,腹徑65.8釐米。中山王鼎為王墓中同時出土的九件列鼎中的首鼎,銅身鐵足,圓腹圜底,雙附耳,蹄形足,上有覆缽形蓋,蓋頂有三環鈕。鼎身刻有銘文469字,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鐵足銅鼎,也是銘文字數最多的一件戰國青銅器。現收藏於河北博物院,是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七、透雕龍鳳紋銅鋪首。燕國宮門構件。1966年出土於易縣燕下都遺址,長74.5釐米,獸面為卷眉,凸目,捲雲鼻,飛卷的鬍鬚間露出獠牙,口銜八稜形環。獸額上站立花冠尖喙、展翅欲飛的鳳鳥。兩條長蛇纏繞鳳鳥雙翅,曲頸回首奮力掙扎。鋪首兩側各有一條攀龍。龍頭、鳳首和蛇頸均為圓雕,通身雕細密的羽紋和捲雲紋。器形巨大,紋飾華麗,形象生動,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八、北齊文宣帝高洋墓墓道壁畫。1989年磁縣灣漳村高洋墓出土,長37米、最深處8米。墓道呈斜坡狀,在墓道兩側和底部地面都彩繪圖案,面積約320平方米。地面繪蓮花和纏枝花卉組成的裝飾圖案,東西兩壁繪製106個真人大小的儀仗人物和41個祥禽瑞獸。內容豐富,技藝高超,代表了北朝時期繪畫藝術的最高水平。

九、白石彩繪散樂圖浮雕。墓葬牆面裝飾品,1995年曲陽縣西燕川村王處直墓出土,長136、高82釐米。由15人組成,表現了樂隊吹奏表演的熱鬧場面。右邊第一人著男裝,可能是樂隊指揮。12名演奏者皆為女子,身著窄袖襦衫,長裙曳地,分前後兩排,所持樂器有箜篌、箏、琵琶、拍板、座鼓、笙、方響、篳篥、橫笛等。樂隊指揮下方有孝子2人。盛唐風格,國內僅見。


十、元青花釉裡紅鏤雕蓋罐。1964年出土於河北保定永華南路元代窖藏,通高42.3釐米。罐體使用彩繪、鏤雕、堆貼等多種裝飾技法,共有11層紋飾。腹部作四組菱花形開光,開光內鏤雕四季花卉和山石,枝葉用青花渲染,花朵和山石用釉裡紅塗繪。青花色澤濃豔,釉裡紅顏色純正,藍紅輝映,工藝高超,為元代青花瓷器代表作。此類形制的文物世界僅存4件,其中兩件流失到國外,一件存放在北京故宮博物院。

十一、定窯白釉刻蓮瓣紋龍首淨瓶。1969年出土於河北定州淨眾院塔基地宮,現藏定州市博物館。高60.5釐米,口徑2釐米,足徑10.1釐米。淨瓶又叫軍持,起源於佛教的發源地印度,後隨佛教傳入中國,是佛教僧侶隨身攜帶的用於貯水淨手用的器皿。定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以燒白瓷著稱。淨瓶形體高大,為定窯瓷器彙總尺寸最大的一件,實屬罕見。該文物是中國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

十二、鏤雕東王公西王母紋玉座屏。東漢時期玉器珍品,現藏於定州市博物館,此器於1969年出土於河北省定州市北陵頭村中山穆王劉暢墓,高16.9釐米,長15.6釐米,黃色,夾雜有褐斑。它由鏤空的兩側支架和上下兩塊屏板鉚合而成,紋飾精美,將神話中的人物、景色和動物巧妙地組合一起,是東漢時期玉器中的珍品。該文物是中國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