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考研擇生,特別看重第一學歷(大學),該怎麼辦?

書海縱橫


大家好,我是有溫度有靈感的高校人才真經,關注高校師生的成長和發展。針對大家關心的第一學歷問題談談自己的體會。

第一學歷問題常出現在兩種情況下,一是招聘,二是研究生複試。前者是由用人單位自行決定,所以往往表現得很直白,有第一學歷要求直接就提出來,第一學歷不好的同學可能連面試機會都沒有;而後者因為國家有明確的規定,所以往往表現的更含蓄,儘管考生可以通過筆試獲得複試的機會,但最後結果卻常常會有明顯的第一學歷偏好。雖然兩種情況略有不同,但本質都是“學歷歧視”,其出發點都是對非名校畢業生整體培養質量的不信任。

作為負責招聘工作的人事工作者,我們曾經對這種“學歷不信任”進行過簡單的統計研究,從上百個留校工作的高校教師來看,第一學歷對高校教師後面的發展影響並不是很大,相反,最後學歷,即博士畢業學校對他們的影響更明顯一些。但是,這種調查只是單純的一個樣本採集,其科學依據不是很充足,而且,統計的高校教師都是博士畢業,最後學歷和第一學歷之間距離比較遠,也就是說,即便是第一學歷一般的人,通過努力,是可以實現趕超的。所以,我們也傾向性地認為,在招聘中不應該將第一學歷作為限制條件。

但是,把這個結論放到研究生招生考試中,顯然就不太適合了。由於研究生培養期一般是3年,比較短(相對教師職業發展來說),因此研究生要更快進入角色取得成績,最重要的一個素質就是專業基礎。這也是導師面試最看重的一點。研究生考試,尤其是複試,就是為了反映學生本科階段的學習情況,特別是專業基礎的紮實情況。而專業基礎的學習,不僅僅是課本和試題,更取決於各類實踐、實習、實驗、競賽,甚至是老師的一堂精彩的專業前沿講座。這些方面正是名校和普通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差距所在。簡單來比,一個從大三開始進實驗室的人和一個從未進過實驗室的人比,一個在國家專業技能大賽中獲獎的人和一個從未參加競賽的人比,孰強孰弱,導師們一眼就能看出來。因此,研究生招生過程中,把第一學歷作為一個隱性條件來考慮是有道理的。


前幾天我們去學院調研,也和學院老師交流了研究生考試的一些情況。很多老師感慨,現在的研究生考試有不合理的地方,最明顯的就是按初試分數來確定複試人選(可能有的學校政策不一樣),結果進入複試的一大半是非211高校的,反倒是很多211高校的被擠出去了。雖然這也是公平的體現,不過複試的時候就明顯發現,很大一部分非211高校考生,從大三開始複習考研,很多專業課程設計、實習等都是馬馬虎虎混過去的,有的學校甚至都沒有開設,一些專業常識甚至都沒聽說過。用一些老師的話來說:有的考生連面試官問的是什麼都不知道。所以,最終複試結果很可能出現10個考生,其中3個211考生均錄取,另外7個非211考生只錄取2個,給人一種“歧視”的感覺。但其實,“歧視”的不是學歷,而是你的專業素質。

因此,我做一個最誠懇的建議:不要去責怪社會上這樣那樣的歧視,要想不被歧視,只有摘掉自己身上那個被歧視的標籤。對於考研的學生來說,不管你來自什麼學校,只要你能展現出足夠強大的專業素質,對本專業的基礎知識能運用自如,都可以征服導師們,因為導師們要的並不是你們的名,而是你們的實。


高校人才真經


大家好,我是⭐高校專業那些事⭐

今天,咱們也來聊聊這個第一學歷問題。





雖然英雄不問出路 但是會問你是不是名校畢業。。。



第一學歷的問題,不單單是考研。而是貫穿人生的整個過程。。。

比如考研,考博,就業,升職。。。職稱,,甚至你評院士。。別人都會注意你的第一學歷。。

從以下幾點來分析

  1. 什麼是第一學歷,用人單位眼中的第一學歷,有何區別。
  2. 重視這個有何道理?
  3. 實際研究生招生,用人單位錄用有沒有規則,潛規則。。
  4. 如何面對,怎麼提前應對。。。

第一學歷是什麼?

第一、第二學歷的區分原為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

以前(計劃經濟背景下)普通初中、普通高中、普通高校(含普通中等專業學校)的上級是各省市第一教育局,畢業時頒發的學歷是由第一教育局頒發,稱之為第一學歷;成人高中、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成人高考等其它繼續教育形式則是由各省市第二教育局負責,頒發的學歷則稱為第二學歷,第二學歷指的是這種非脫產學習形式獲取的學歷。第一學歷與第二學歷是同一層次的二種類型的學歷。

現在大家眼中的第一學歷,就是你獲得中專,大專,本科學歷的層次。


分為:中專,自考,成教,網絡教育 ,大專,本科。

這裡面分為幾個層次:

  1. 非全日制學歷:自考 成教,網絡教育,這個地位最低因為這個是非全日制,
  2. 中專
  3. 大專
  4. 三本地位最低
  5. 二本
  6. 一本地位高
  7. 211/985最高。其中這裡面也分清華北大地位最高,華東五校次之。。
  8. 現在叫世界一流建設大學A,世界一流建設大學B,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只要你有上面說的經歷。那就是你的第一學歷。

比如你是自考考了大學研究生。,你的第一學歷仍然是非全日制的自考

你三本考研進了清華北大,你的第一學歷是三本。

你本科畢業直接讀研,你第一學歷是研究生。

如果你本科畢業,工作後後讀了研究生。你第一學歷還是本科。

用人單位眼中的第一學歷。

上面說了那麼多廢話,其實用人單位不一定都去了解,也不想知道。

用人單位就看你是不是211/985,你本科是不是211/985,如果不是。

那不好意思,回去等通知吧。

研究生招生規則。

有規則的地方就有潛規則。

潛規則就是名校看見本科階段不是211,或者其他非全日制的就要歧視你,收拾你。複試故意讓你滾蛋。



不但非211受歧視,其實就是211考名校也被歧視。。

其實清華不單單是性別歧視,他也院校歧視。。雖然北郵已經很厲害了。。

現在考名校,最大的困難不是初試 而是怎麼過複試,初試可以憑努力,複試基本就看自己本科畢業院校牌子了。。

考清華北大研究生,基本上非211本科基本為0。而前些年,三本考入北大清華研究生都常見,現在三本考985難度都很大了。。

看看本科畢業成為的出院士,看是211/985多,還是普通院校多。

也有很多非211啊。

怎麼應對,有沒有那些第一學歷不咋樣的牛人:

中專,專科,自考,非211,這位哈工大牛人都佔了。


高會軍(1976.1- )男,1976年1月10日生,漢族,黑龍江省集賢縣人

1991.09—1995.07 陝西第一工業學校 機械製造專業 中專(現陝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1995.07—1998.09 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機電一體化工程專業 本科;

1998.09—2001.03 瀋陽工業大學 電機與電氣專業 碩士;

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哈工大理學院院長,哈工大智能控制與系統研究所所長,哈工大校人事處副處長

2014年世界最具影響力科學家之一,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特聘教授,IEEE Fellow。 2018年5月,入選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

應對方法,本科能211/985 ,絕不非211,絕不讓步。當然專業不能太垃圾。

或者學歷儘量高。。。


高校專業那些事


這個問題,在考研中是很普遍的。

現在考研中對第一學歷,雖然在招生簡章上沒有明確指出,只要是本科學歷均可以報考。但是在複試的時候,還是很明顯的,比如,一個普通學校的學生,一個211甚至985大學的學生。在考試成績相同,甚至211.985學校的學生初試成績稍微低點。一般老師還是會選擇211/985學校的學生,這個是不了避免的。所以要說怎麼看待這個問題,那只有自己不斷努力了。第一,發文章。本科期間如果能有科研文章的話,考研是很加分的。第二,參加本專業的比賽,如果能獲獎,複試時也是非常加分的。第三,就是初試成績特別好,第一或第二名,這種情況一般學校也就沒辦法,第一學歷歧視了。

總之,在選擇報考學校時,還是要多蒐集信息,儘量避免選擇對第一學歷有歧視的學校。



一長串名字


關注近幾年考研學生的心得和反饋,在複試中,名校考研擇生,對於第一學歷的看中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普通院校的學生考取211/985的研究生時,除了客觀原因之外,被刷掉的幾率要比本科階段是211/985的學生大。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也沒辦法改變的情況下,我覺得能做的就是極力的先做好自己,把自己最優秀的一面給到面試官,這裡課代表有以下幾點建議:

全方位複習專業課

對自己所報的專業有清晰的認識,尤其對於跨考的學生來說,專業課的複習一定要走心再走心,不要敷衍和騙自己。直接看書不行的話,去網上買大綱類的輔導資料,幫助複習。複試時,老師一方面看中的是學生的潛力,另一方面對於學生本科階段和考研期間的學習程度很看重,所以這個時候一定要重視專業課。

考前聯繫導師

對於部分人來說,這點可能沒多大用,最多能給自己點心理安慰,但是如果你運氣好,碰見了一個比較好的導師,在靠前還能夠給你一些建議和麵試技巧,能夠讓你對複試有一些底氣。

這裡有個技巧,很多人說,其實不太出名的導師,相對來說對你會更客氣,更願意幫你的,比較熱心,能夠給你一些考前輔導,當然這也是需要看人的,沒準你運氣不好,遇到的老師就是不想搭理你呢。

獲取必要信息,熟悉複試流程

在參加複試之前,就一定要獲取到該校複試安排的相關信息,主要留心這幾項:

時間安排(什麼時候考、要考幾天、提前安排好住宿)

考試內容及科目(要不要筆試、要不要英語面試)

地點(提前去踩點)

……

對於這些關鍵信息的捕獲一定要準確,從細節開始重視這次考試,要知道跟自己競爭的是比你還有秀的211/985的學生。

對於複試流程,最好也能提前去排練,進去之後先幹什麼再幹什麼,怎麼自我介紹,面試官提問道自己不熟悉或者不擅長的時候怎麼回答,怎麼避免太緊張導致的忘詞,等等。

複試相比於筆試,受客觀因素影響很大,能不能考好一定程度上真的有運氣存在,但是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表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把該得的分得到最高,把自己最出色的一面表現出來,也能夠彌補在學歷和學校之間的短板。


高校課代表


既然是考名校的研究生,競爭肯定是異常激烈的,那就必須證明你比那些來自名校的考生更優秀。怎麼證明你比別人更優秀?


首先是你的初試成績。如果你的第一學歷學校不是特別突出,那就意味著你必須要付出比別人多百倍、千倍的努力,提升自己的初試成績,你要通過你的初試成績,把來自名校的考生PK下去,這樣才會讓招生導師第一眼看過後認為你很優秀。如果你的初試成績沒有很優秀,那當然會看你來自哪個學校,因為招生老師根本不認識你,只能先通過你的初試成績,再通過你來自哪個學校來進行預先判斷。這些都是正常的規則。


然後,就是複試成績。如果你通過初試,複試的時候表現特別好,超過了來複試的大部分學生,給一些複試老師留下深刻印象,讓他們認為你的學習能力、研究能力還不錯,這樣當然也會有導師選擇你。


所以,如果想考名校的研究生,首要要做的就是學習、學習、不停地學習,時刻在心裡比較自己如今的水平是否能比過那些來自名校的考生,你要心裡知道來自名校的考生本身學習能力都是很強的,你需要達到什麼樣的水平才有可能超越他們,不只是要超越幾個人,而是要超越大部分人。當你完成了初試,就要全力準備複試。複試也同樣要比別人成績優異。


總之,你需要做的只有努力學習,提高成績,沒有其它辦法,因為你不可能改變你的第一學歷學校,只有通過成績證明自己。


考研的同學們,都抓緊時間學習起來吧!不管自己的出身怎麼樣,拿成績說話!祝福你們考研成功!


神秘的動物世界


雖然說現在國家一直在強調公平,但在考研複試過程中,因為成績是根據導師主觀評定出來的,不完全公平現象還是客觀存在的

我們無法去改變這種現象,但是我們能夠改變自己。我們能夠通過增強自身的實力,來與這種不公抗衡

只要你足夠優秀,我相信肯定會有導師要你的

加油💪


櫻木考研


沒辦法啊

這麼想這個問題吧

每個學校選擇研究生的時候都想要最好的

如果條件允許,不少於三十分鐘的面試可以更加充分的瞭解一個學生的素質

但是,以現在的招考比例而言這是不現實的

同時,以現在中國考試學的發展

筆試結果的參考價值並不高,最多作為“門檻”

所以,在只有5~10分鐘的面試的條件下

學校當然更加相信一個在名校呆了四年的人,而不是在普通學校呆了四年的人

比如說實話,我也想去港大/港中大讀博士,即使他們現在瘋狂吃老本,在傳播學專業水成這個樣子,可他們對大陸學生就是要求本科211,那我也只能選擇其他學校

所以,抓住能抓住的,改變能改變的,其他的跟你無關,回頭去打臉的感覺不是更爽嗎?


亂七八糟扯淡學研究員


我先先入為主地給名校下個定義,就是985院校+部分知名211。

1. 我們從哪些途徑,瞭解到目標院校有學校歧視或者歧視程度如何?

(1)網上對該學校考研的風評,不過別完全當真,否則你會發現似乎啥學校都不可報。要考慮到: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一般也只有那些被刷下來並覺得自己被歧視的考生才會在網上表達對該院校的看法。但是,通過這一渠道,你起碼有個直覺上的感知。如果某所學校惡評如潮,那大概應該避坑;如果某所學校有些許壞評,那大概還是可以報的;如果某所學校完全沒好評也沒惡評,呃,你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有一種叫做刪帖公司的。

(2)諮詢該學校的考研學生,最好考上考不上都問一下。這一塊你就需要充分利用考研幫、考研論壇之類平臺。當然,如果你有認識的信得過的人考過你的目標院校,問他們是最直接的。

(3)登陸你目標院校的官網,主要看那些副教授和剛晉升教授的老師,網上搜一下有沒有這些老師的評價,或者去問知道的人。為啥呢,因為面試你的大概率是這些老師。你說會不會有大牛來面試你?額,雖然你可能以後比大牛厲害,但大牛起碼才沒那麼多閒工夫。

(4)尤其是中等水平的985和211,你要關注網絡上有沒有關於這些學校在考研初試有壓分的嫌疑。如果有,嘿嘿,他們大概率會把你打掉,然後歡迎那些很好的學校考研沒過調劑來的。

這四個步驟不一定全面,其實也很繁瑣,但也就一天兩天就能準備,我們一定要做好篩選工作,俗話說:“寧可愁了買,不可買了愁”。

2. 名校為啥會多少有些學歷歧視?

(1)某種蜜汁優越感……我這樣說不一定對哈,但我曾經在課堂上聽到老師說了一句話:我們就是喜歡自己學校的學生,哪怕差一點也行。這個老師的行為只代表他個人看法,但是多少也能反映一些名校老師的心態。我本科就是比較靠前的985高校,有時候我挺無語的。我們學校那些,得去考研,而且,還考不上或者在調劑的邊緣試探的,真的平時很差,掛科掛了好幾門的人很多。憑什麼說他們這些微積分或者數分可以掛科的人,會比普通本科那些學習很努力拿了很多獎項的學生強呢?不可理喻,這是赤裸裸的出身論。但很可惜,這種現象長期存在。

(2)名校保研比例大。像北大清華,保研比例好像超過50%了吧。我們這些次一些的,保研比例也佔本科人數的30%左右。而且,近年來有一種趨勢,就是保研比例擴大。這麼一來,考研錄取比例就會縮小,我保送的那一年,產業經濟學最後就剩下一個非保研名額。而大家也知道,這些年考研人數卻越來越多。所以,老師們的選擇空間就大。試問,誰不想選個考研成績又好,說話又好聽(劃掉),教育背景又比較比較完美的學生呢?

(3)惡習……常年累積的惡習……我一直很贊同一句話,那就是應該不拘一格降人才。

3.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學校歧視?

(1)避坑或者,先考個特別拔尖的初試成績。當然,在我看來,避坑靠譜點……初試成績第一被各種理由刷的大有人在,大家多關注新聞。我想說的是,二戰甚至三戰,無論是在經濟上、精神上,對自己的壓力都是很大的,而且還會錯過正常的“進步”年齡。所以,起碼不要讓自己,縱然萬般努力,結果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起碼,你得避開那些筆試會壓分的學校……或者避開那些複試面試分數佔比過高的院校……
(2)假如你還是執意要去目標院校,又恰好目標院校有歧視傾向,那你必須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才能(論文,研究項目,先進研究方法的掌握等),並表達會讀博的願望(你懂得……當然話不能說滿),這是一個小技巧。

(3)還有一點,就是在面試時,展現出一點乖巧的形象。據我觀察,謙虛的學者,到底還是少,人往往都是恃才傲物,並同時討厭別人恃才傲物。要知道你被錄取的話,很可能就會成為面試你的那些老師的學生,跟他過2-3年。性格問題,一定得注意,起碼得忍一下……其他的如果以後還有具體的好點子,我會隨時補充。


應總鵬


考研說難很難,說不難也不難,簡單來說,如果當初沒過一本線,就要付出當初高中兩倍至幾十倍的努力。

大學成績導師一般是不看的,沒時間,人家才不管你曾經考的怎麼樣,你初試成績和複試筆試成績高,就證明你專業知識達標了。

如果,本科學校一般,成績也一般的話,要麼努力去考一次上岸,要麼早點放棄早實習早工作。(不要把最好的年華浪費在考試上。。。)

如果家裡經濟條件好的話,本科學校一般,但成績很好(均分85以上),建議出國,很容易申請國外qs世界排名前50的學校,沒必要在國內擠獨木橋。


行知考研人


除了拿出比他人很多的努力,別無他法。名校就是特別注重第一學歷,甚至985-211名校錄取研究生的時候就是歧視雙非大學。但是,如果你在考研的筆試成績中獨佔鰲頭或者排名靠前,那麼機會也是存在。畢竟考研逆襲的例子也時有發生,但是,雞湯少喝,多去了解一下人家的付出有多大。

少打遊戲少刷劇,遠離朋友圈。既然選擇名校為考研目標,那就要做好攻堅戰的決心。一年365天,幾乎天天學習15個小時以上。學會分解目標,制訂計劃,盲目的頭腦發熱,一時的血氣之勇,是不會讓你在考研中勝出的。

另外,第一學歷不僅在考研的時候影響很大,甚至即便考研成功,進入名校,畢業後找工作也會是一大硬傷,同等學歷之下,企業更喜歡錄用第一學歷優秀的人才,畢竟高考的水分太少太少。

所以,如果你想證明自己比第一學歷高的人優秀,單純的成績可不夠。多去參加專業相關的比賽活動,獲得更多的相關證書,一些有意義的實踐公益等等,才是你取勝的王道。這不僅是對第一學歷不高的研究生有用,對抱怨高考發揮失常,進入非名校的本科生來說,也是逆襲的路子。

最後,下圖內容一定要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