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考研择生,特别看重第一学历(大学),该怎么办?

书海纵横


大家好,我是有温度有灵感的高校人才真经,关注高校师生的成长和发展。针对大家关心的第一学历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第一学历问题常出现在两种情况下,一是招聘,二是研究生复试。前者是由用人单位自行决定,所以往往表现得很直白,有第一学历要求直接就提出来,第一学历不好的同学可能连面试机会都没有;而后者因为国家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往往表现的更含蓄,尽管考生可以通过笔试获得复试的机会,但最后结果却常常会有明显的第一学历偏好。虽然两种情况略有不同,但本质都是“学历歧视”,其出发点都是对非名校毕业生整体培养质量的不信任。

作为负责招聘工作的人事工作者,我们曾经对这种“学历不信任”进行过简单的统计研究,从上百个留校工作的高校教师来看,第一学历对高校教师后面的发展影响并不是很大,相反,最后学历,即博士毕业学校对他们的影响更明显一些。但是,这种调查只是单纯的一个样本采集,其科学依据不是很充足,而且,统计的高校教师都是博士毕业,最后学历和第一学历之间距离比较远,也就是说,即便是第一学历一般的人,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赶超的。所以,我们也倾向性地认为,在招聘中不应该将第一学历作为限制条件。

但是,把这个结论放到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显然就不太适合了。由于研究生培养期一般是3年,比较短(相对教师职业发展来说),因此研究生要更快进入角色取得成绩,最重要的一个素质就是专业基础。这也是导师面试最看重的一点。研究生考试,尤其是复试,就是为了反映学生本科阶段的学习情况,特别是专业基础的扎实情况。而专业基础的学习,不仅仅是课本和试题,更取决于各类实践、实习、实验、竞赛,甚至是老师的一堂精彩的专业前沿讲座。这些方面正是名校和普通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差距所在。简单来比,一个从大三开始进实验室的人和一个从未进过实验室的人比,一个在国家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奖的人和一个从未参加竞赛的人比,孰强孰弱,导师们一眼就能看出来。因此,研究生招生过程中,把第一学历作为一个隐性条件来考虑是有道理的。


前几天我们去学院调研,也和学院老师交流了研究生考试的一些情况。很多老师感慨,现在的研究生考试有不合理的地方,最明显的就是按初试分数来确定复试人选(可能有的学校政策不一样),结果进入复试的一大半是非211高校的,反倒是很多211高校的被挤出去了。虽然这也是公平的体现,不过复试的时候就明显发现,很大一部分非211高校考生,从大三开始复习考研,很多专业课程设计、实习等都是马马虎虎混过去的,有的学校甚至都没有开设,一些专业常识甚至都没听说过。用一些老师的话来说:有的考生连面试官问的是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最终复试结果很可能出现10个考生,其中3个211考生均录取,另外7个非211考生只录取2个,给人一种“歧视”的感觉。但其实,“歧视”的不是学历,而是你的专业素质。

因此,我做一个最诚恳的建议:不要去责怪社会上这样那样的歧视,要想不被歧视,只有摘掉自己身上那个被歧视的标签。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不管你来自什么学校,只要你能展现出足够强大的专业素质,对本专业的基础知识能运用自如,都可以征服导师们,因为导师们要的并不是你们的名,而是你们的实。


高校人才真经


大家好,我是⭐高校专业那些事⭐

今天,咱们也来聊聊这个第一学历问题。





虽然英雄不问出路 但是会问你是不是名校毕业。。。



第一学历的问题,不单单是考研。而是贯穿人生的整个过程。。。

比如考研,考博,就业,升职。。。职称,,甚至你评院士。。别人都会注意你的第一学历。。

从以下几点来分析

  1. 什么是第一学历,用人单位眼中的第一学历,有何区别。
  2. 重视这个有何道理?
  3. 实际研究生招生,用人单位录用有没有规则,潜规则。。
  4. 如何面对,怎么提前应对。。。

第一学历是什么?

第一、第二学历的区分原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

以前(计划经济背景下)普通初中、普通高中、普通高校(含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的上级是各省市第一教育局,毕业时颁发的学历是由第一教育局颁发,称之为第一学历;成人高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等其它继续教育形式则是由各省市第二教育局负责,颁发的学历则称为第二学历,第二学历指的是这种非脱产学习形式获取的学历。第一学历与第二学历是同一层次的二种类型的学历。

现在大家眼中的第一学历,就是你获得中专,大专,本科学历的层次。


分为:中专,自考,成教,网络教育 ,大专,本科。

这里面分为几个层次:

  1. 非全日制学历:自考 成教,网络教育,这个地位最低因为这个是非全日制,
  2. 中专
  3. 大专
  4. 三本地位最低
  5. 二本
  6. 一本地位高
  7. 211/985最高。其中这里面也分清华北大地位最高,华东五校次之。。
  8. 现在叫世界一流建设大学A,世界一流建设大学B,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只要你有上面说的经历。那就是你的第一学历。

比如你是自考考了大学研究生。,你的第一学历仍然是非全日制的自考

你三本考研进了清华北大,你的第一学历是三本。

你本科毕业直接读研,你第一学历是研究生。

如果你本科毕业,工作后后读了研究生。你第一学历还是本科。

用人单位眼中的第一学历。

上面说了那么多废话,其实用人单位不一定都去了解,也不想知道。

用人单位就看你是不是211/985,你本科是不是211/985,如果不是。

那不好意思,回去等通知吧。

研究生招生规则。

有规则的地方就有潜规则。

潜规则就是名校看见本科阶段不是211,或者其他非全日制的就要歧视你,收拾你。复试故意让你滚蛋。



不但非211受歧视,其实就是211考名校也被歧视。。

其实清华不单单是性别歧视,他也院校歧视。。虽然北邮已经很厉害了。。

现在考名校,最大的困难不是初试 而是怎么过复试,初试可以凭努力,复试基本就看自己本科毕业院校牌子了。。

考清华北大研究生,基本上非211本科基本为0。而前些年,三本考入北大清华研究生都常见,现在三本考985难度都很大了。。

看看本科毕业成为的出院士,看是211/985多,还是普通院校多。

也有很多非211啊。

怎么应对,有没有那些第一学历不咋样的牛人:

中专,专科,自考,非211,这位哈工大牛人都占了。


高会军(1976.1- )男,1976年1月10日生,汉族,黑龙江省集贤县人

1991.09—1995.07 陕西第一工业学校 机械制造专业 中专(现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1995.07—1998.09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机电一体化工程专业 本科;

1998.09—2001.03 沈阳工业大学 电机与电气专业 硕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工大理学院院长,哈工大智能控制与系统研究所所长,哈工大校人事处副处长

2014年世界最具影响力科学家之一,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IEEE Fellow。 2018年5月,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

应对方法,本科能211/985 ,绝不非211,绝不让步。当然专业不能太垃圾。

或者学历尽量高。。。


高校专业那些事


这个问题,在考研中是很普遍的。

现在考研中对第一学历,虽然在招生简章上没有明确指出,只要是本科学历均可以报考。但是在复试的时候,还是很明显的,比如,一个普通学校的学生,一个211甚至985大学的学生。在考试成绩相同,甚至211.985学校的学生初试成绩稍微低点。一般老师还是会选择211/985学校的学生,这个是不了避免的。所以要说怎么看待这个问题,那只有自己不断努力了。第一,发文章。本科期间如果能有科研文章的话,考研是很加分的。第二,参加本专业的比赛,如果能获奖,复试时也是非常加分的。第三,就是初试成绩特别好,第一或第二名,这种情况一般学校也就没办法,第一学历歧视了。

总之,在选择报考学校时,还是要多搜集信息,尽量避免选择对第一学历有歧视的学校。



一长串名字


关注近几年考研学生的心得和反馈,在复试中,名校考研择生,对于第一学历的看中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普通院校的学生考取211/985的研究生时,除了客观原因之外,被刷掉的几率要比本科阶段是211/985的学生大。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也没办法改变的情况下,我觉得能做的就是极力的先做好自己,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给到面试官,这里课代表有以下几点建议:

全方位复习专业课

对自己所报的专业有清晰的认识,尤其对于跨考的学生来说,专业课的复习一定要走心再走心,不要敷衍和骗自己。直接看书不行的话,去网上买大纲类的辅导资料,帮助复习。复试时,老师一方面看中的是学生的潜力,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本科阶段和考研期间的学习程度很看重,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重视专业课。

考前联系导师

对于部分人来说,这点可能没多大用,最多能给自己点心理安慰,但是如果你运气好,碰见了一个比较好的导师,在靠前还能够给你一些建议和面试技巧,能够让你对复试有一些底气。

这里有个技巧,很多人说,其实不太出名的导师,相对来说对你会更客气,更愿意帮你的,比较热心,能够给你一些考前辅导,当然这也是需要看人的,没准你运气不好,遇到的老师就是不想搭理你呢。

获取必要信息,熟悉复试流程

在参加复试之前,就一定要获取到该校复试安排的相关信息,主要留心这几项:

时间安排(什么时候考、要考几天、提前安排好住宿)

考试内容及科目(要不要笔试、要不要英语面试)

地点(提前去踩点)

……

对于这些关键信息的捕获一定要准确,从细节开始重视这次考试,要知道跟自己竞争的是比你还有秀的211/985的学生。

对于复试流程,最好也能提前去排练,进去之后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怎么自我介绍,面试官提问道自己不熟悉或者不擅长的时候怎么回答,怎么避免太紧张导致的忘词,等等。

复试相比于笔试,受客观因素影响很大,能不能考好一定程度上真的有运气存在,但是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把该得的分得到最高,把自己最出色的一面表现出来,也能够弥补在学历和学校之间的短板。


高校课代表


既然是考名校的研究生,竞争肯定是异常激烈的,那就必须证明你比那些来自名校的考生更优秀。怎么证明你比别人更优秀?


首先是你的初试成绩。如果你的第一学历学校不是特别突出,那就意味着你必须要付出比别人多百倍、千倍的努力,提升自己的初试成绩,你要通过你的初试成绩,把来自名校的考生PK下去,这样才会让招生导师第一眼看过后认为你很优秀。如果你的初试成绩没有很优秀,那当然会看你来自哪个学校,因为招生老师根本不认识你,只能先通过你的初试成绩,再通过你来自哪个学校来进行预先判断。这些都是正常的规则。


然后,就是复试成绩。如果你通过初试,复试的时候表现特别好,超过了来复试的大部分学生,给一些复试老师留下深刻印象,让他们认为你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还不错,这样当然也会有导师选择你。


所以,如果想考名校的研究生,首要要做的就是学习、学习、不停地学习,时刻在心里比较自己如今的水平是否能比过那些来自名校的考生,你要心里知道来自名校的考生本身学习能力都是很强的,你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才有可能超越他们,不只是要超越几个人,而是要超越大部分人。当你完成了初试,就要全力准备复试。复试也同样要比别人成绩优异。


总之,你需要做的只有努力学习,提高成绩,没有其它办法,因为你不可能改变你的第一学历学校,只有通过成绩证明自己。


考研的同学们,都抓紧时间学习起来吧!不管自己的出身怎么样,拿成绩说话!祝福你们考研成功!


神秘的动物世界


虽然说现在国家一直在强调公平,但在考研复试过程中,因为成绩是根据导师主观评定出来的,不完全公平现象还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无法去改变这种现象,但是我们能够改变自己。我们能够通过增强自身的实力,来与这种不公抗衡

只要你足够优秀,我相信肯定会有导师要你的

加油💪


樱木考研


没办法啊

这么想这个问题吧

每个学校选择研究生的时候都想要最好的

如果条件允许,不少于三十分钟的面试可以更加充分的了解一个学生的素质

但是,以现在的招考比例而言这是不现实的

同时,以现在中国考试学的发展

笔试结果的参考价值并不高,最多作为“门槛”

所以,在只有5~10分钟的面试的条件下

学校当然更加相信一个在名校呆了四年的人,而不是在普通学校呆了四年的人

比如说实话,我也想去港大/港中大读博士,即使他们现在疯狂吃老本,在传播学专业水成这个样子,可他们对大陆学生就是要求本科211,那我也只能选择其他学校

所以,抓住能抓住的,改变能改变的,其他的跟你无关,回头去打脸的感觉不是更爽吗?


乱七八糟扯淡学研究员


我先先入为主地给名校下个定义,就是985院校+部分知名211。

1. 我们从哪些途径,了解到目标院校有学校歧视或者歧视程度如何?

(1)网上对该学校考研的风评,不过别完全当真,否则你会发现似乎啥学校都不可报。要考虑到: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般也只有那些被刷下来并觉得自己被歧视的考生才会在网上表达对该院校的看法。但是,通过这一渠道,你起码有个直觉上的感知。如果某所学校恶评如潮,那大概应该避坑;如果某所学校有些许坏评,那大概还是可以报的;如果某所学校完全没好评也没恶评,呃,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叫做删帖公司的。

(2)咨询该学校的考研学生,最好考上考不上都问一下。这一块你就需要充分利用考研帮、考研论坛之类平台。当然,如果你有认识的信得过的人考过你的目标院校,问他们是最直接的。

(3)登陆你目标院校的官网,主要看那些副教授和刚晋升教授的老师,网上搜一下有没有这些老师的评价,或者去问知道的人。为啥呢,因为面试你的大概率是这些老师。你说会不会有大牛来面试你?额,虽然你可能以后比大牛厉害,但大牛起码才没那么多闲工夫。

(4)尤其是中等水平的985和211,你要关注网络上有没有关于这些学校在考研初试有压分的嫌疑。如果有,嘿嘿,他们大概率会把你打掉,然后欢迎那些很好的学校考研没过调剂来的。

这四个步骤不一定全面,其实也很繁琐,但也就一天两天就能准备,我们一定要做好筛选工作,俗话说:“宁可愁了买,不可买了愁”。

2. 名校为啥会多少有些学历歧视?

(1)某种蜜汁优越感……我这样说不一定对哈,但我曾经在课堂上听到老师说了一句话:我们就是喜欢自己学校的学生,哪怕差一点也行。这个老师的行为只代表他个人看法,但是多少也能反映一些名校老师的心态。我本科就是比较靠前的985高校,有时候我挺无语的。我们学校那些,得去考研,而且,还考不上或者在调剂的边缘试探的,真的平时很差,挂科挂了好几门的人很多。凭什么说他们这些微积分或者数分可以挂科的人,会比普通本科那些学习很努力拿了很多奖项的学生强呢?不可理喻,这是赤裸裸的出身论。但很可惜,这种现象长期存在。

(2)名校保研比例大。像北大清华,保研比例好像超过50%了吧。我们这些次一些的,保研比例也占本科人数的30%左右。而且,近年来有一种趋势,就是保研比例扩大。这么一来,考研录取比例就会缩小,我保送的那一年,产业经济学最后就剩下一个非保研名额。而大家也知道,这些年考研人数却越来越多。所以,老师们的选择空间就大。试问,谁不想选个考研成绩又好,说话又好听(划掉),教育背景又比较比较完美的学生呢?

(3)恶习……常年累积的恶习……我一直很赞同一句话,那就是应该不拘一格降人才。

3.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学校歧视?

(1)避坑或者,先考个特别拔尖的初试成绩。当然,在我看来,避坑靠谱点……初试成绩第一被各种理由刷的大有人在,大家多关注新闻。我想说的是,二战甚至三战,无论是在经济上、精神上,对自己的压力都是很大的,而且还会错过正常的“进步”年龄。所以,起码不要让自己,纵然万般努力,结果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起码,你得避开那些笔试会压分的学校……或者避开那些复试面试分数占比过高的院校……
(2)假如你还是执意要去目标院校,又恰好目标院校有歧视倾向,那你必须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才能(论文,研究项目,先进研究方法的掌握等),并表达会读博的愿望(你懂得……当然话不能说满),这是一个小技巧。

(3)还有一点,就是在面试时,展现出一点乖巧的形象。据我观察,谦虚的学者,到底还是少,人往往都是恃才傲物,并同时讨厌别人恃才傲物。要知道你被录取的话,很可能就会成为面试你的那些老师的学生,跟他过2-3年。性格问题,一定得注意,起码得忍一下……其他的如果以后还有具体的好点子,我会随时补充。


应总鹏


考研说难很难,说不难也不难,简单来说,如果当初没过一本线,就要付出当初高中两倍至几十倍的努力。

大学成绩导师一般是不看的,没时间,人家才不管你曾经考的怎么样,你初试成绩和复试笔试成绩高,就证明你专业知识达标了。

如果,本科学校一般,成绩也一般的话,要么努力去考一次上岸,要么早点放弃早实习早工作。(不要把最好的年华浪费在考试上。。。)

如果家里经济条件好的话,本科学校一般,但成绩很好(均分85以上),建议出国,很容易申请国外qs世界排名前50的学校,没必要在国内挤独木桥。


行知考研人


除了拿出比他人很多的努力,别无他法。名校就是特别注重第一学历,甚至985-211名校录取研究生的时候就是歧视双非大学。但是,如果你在考研的笔试成绩中独占鳌头或者排名靠前,那么机会也是存在。毕竟考研逆袭的例子也时有发生,但是,鸡汤少喝,多去了解一下人家的付出有多大。

少打游戏少刷剧,远离朋友圈。既然选择名校为考研目标,那就要做好攻坚战的决心。一年365天,几乎天天学习15个小时以上。学会分解目标,制订计划,盲目的头脑发热,一时的血气之勇,是不会让你在考研中胜出的。

另外,第一学历不仅在考研的时候影响很大,甚至即便考研成功,进入名校,毕业后找工作也会是一大硬伤,同等学历之下,企业更喜欢录用第一学历优秀的人才,毕竟高考的水分太少太少。

所以,如果你想证明自己比第一学历高的人优秀,单纯的成绩可不够。多去参加专业相关的比赛活动,获得更多的相关证书,一些有意义的实践公益等等,才是你取胜的王道。这不仅是对第一学历不高的研究生有用,对抱怨高考发挥失常,进入非名校的本科生来说,也是逆袭的路子。

最后,下图内容一定要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