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農業的發展,你覺得走合作化道路好,還是家庭農場好,哪種模式更有前景?

古道浪人ZWR


關於未來農業的發展,無論是合作社還是家庭農場,最終都是通過規模化經營實現規模效益。

糧價逐漸走低 小農種植收益下降明顯

從目前大的趨勢來看,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的15年的保護期逐漸結束,從2016年開始我國就實施了包括玉米在內的糧食供給側改革,包括託市收購數量及價格均較往年出現大幅下降,大豆和玉米更是直接退出了國家政策性收儲序列,國內糧食價格開始朝著與國際接軌的方向邁進。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注意到由於糧價下跌,而同期其他商品價格整體繼續保持上漲,導致農戶的種糧收益下降明顯,在此背景下,如何通過規模經營實現規模效益,成為解決農民種糧收益問題的有效途徑。

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的區別

單從字面上,這兩個區別就能很輕易的分辨出來。

合作社,就是大家在一起合作的意思,通過統一種植、管理、銷售,較低成本,提高市場抗風險能力。其特點是平均每個個體的投入成本低、便於買方進行議價交易,但缺點就是由於是大家按照比例分配利益,所以單個個體增收有限。

而家庭農場,顧名思義就是以家庭為主進行的農業生產,通過土地流轉實現規模種植,簡單點就是種養大戶的升級版。其特點是起步階段投入高,但獲得收益全歸家庭所有,收益要大於一般的個體農戶。

沒有優劣 只有適合自己的道路

理論上講,無論哪一種都比現在的小農經濟要好上一些,如果資金充足,家庭農場無疑是見效最快的,如果資金有限,大家在一起聚力也是很好的手段。

另外,這兩年國家在規模化經營方面有專門的補貼資金,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多多關注下,實現自己種植方式的轉變。


每日糧油


1.集體經營的道路

以前走過,人民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白天下地幹活,晚上回來記工分。事實證明,大多數沒有搞好,走回頭路肯定是行不通的。個別有特例,如南街村,華西村,但這些成功的,都是有村辦企業來支撐的。僅靠農業,就那麼多土地,不可能大家都致富。

2.農民專業合作社

專業合作社是一條比較好的發展農業的路子。但也是有條件的:一是,必須有一個願意為大家服務,帶領大家一起致富的好帶頭人,出面組織大家一起致富。二是,有一個經營項目,或者有一條致富的路子,也就是說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這個“專業”很重要。例如,是搞種植,養殖,農機,還是農產品加工,農產品運銷等,要有一個與當地情況相符合,而且能夠盈利的專業來搞。三是,專業合作社的規章定得好,執行有保障,措施能落實,社員能配合。有了這幾條,我想合作社會搞好。

3.家庭農場

家庭農場也是一個比較好的經營模式,它不需要分配製度,也不需要大家都要遵守的規章制度,家長說了算。但也是有條件的:一是,家庭農場規模足夠大,如果規模不夠大,就不可能有較好的效益。對於種植業,就涉及到土地轉讓流通的問題,能不能流轉到足夠規模的土地,是家庭農場經營首先要解決的。二是,家庭農場的主人要有足夠的經營能力和管理水平,否則即使規模足夠大,也不可能收到好的效益。三是,如果家庭農場是養殖業,或者農產品加工業,就要做好環境保護工作,不能造成環境汙染,才能得到長遠發展。四是,如果家庭農場能夠得到政府部門的支持,就更加有了保障。


4.農業公司+農戶

涉農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也很好。但也是有條件的:一是,當地有涉農公司,例如糖廠、果汁廠或者其他涉農企業。二是,公司與農戶每年簽訂農產品供貨合同,種植戶的銷路和收入才能有保障。

如果國家有計劃地在農產品集中產區,建設一些涉農企業,並組織企業與農戶簽訂供貨合同,將會帶動農民增收,而且企業的原材料也能夠得到保障。

5.在企業或經營場所附近的農戶

如果農戶附近有企業或者經營場所,而這個企業或經營場所又能夠招收農民做工人,那麼,這些地方的農民會非常幸運,也都能較快地致富。因為,這些農民可以在企業上班,業餘時間就把自家那一畝三分地種了,掙錢種地兩不誤。

為此,建議在農民聚集區,國家和相關部門應該建設一些用工企業或者經營場所。例如,建設一些用工多的輕工業企業,興建養老機構或者培訓機構,甚至可以在農村荒坡等地修建別墅等居住小區,附近的農民既可以在這些地方打工上班,又可以抽空種地。同時,可以有效緩解城市用地緊張的局面。

以上個人觀點,供參考。


清閒老農劉振營


未來農業的發展,應該是家庭農場方式更有前景,但是家庭農場經營過程之中個體之間會出現合作化的交叉模式。我國的土地政策是家庭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農民對土地有使用權和經營權,有權利決定土地耕作的作物種類和耕作模式。

當前農業困境,農村土地分散經營與先進生產力推廣到底有沒有矛盾。

我們非常羨慕國外大地塊兒的機械化耕作,一個人掌控著數百畝地,只需要在控制室裡點擊幾個按鈕就可以輕鬆實現播種、澆水、施肥、收穫等農業生產過程,但這種大規模機械化之所以在我國難以推廣,其一是沒有那麼大地塊兒,其二是農業起步投入資金巨大風險高。分散經營力量小,但因小而巧,也要看到我國農業機械化進程非常快速。

農產品價格低、品質競爭力差與農業產能低下互相影響,農民種田興趣低。

我國農產品價格的週期性、人工干預性很明顯,導致農產品價格坐過山車,忽高忽低豐年歉收、欠年不收現象挫傷農民種田積極性,特別是近幾年農資產品價格一路走高,不斷壓縮農產品利潤空間;農產品價格低誘發農民不願在農業投入,結果導致農產品品質下降,使農產品在市場上失去競爭力,價格只好走低,重新影響農民種田積極性。

資本湧入當前農業,或許並不是為農業發展,但受傷害的還是農民。

很多資本看到了當前農業的困境,主動為農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但是資本把土地兼併承包之後,農民發現這些“新地主”並不是為了發展農業,更多的是為了貼合國家的某項政策,導致很多農民短期喪失了土地承包權,想收回土地就要違約,不收回土地意味著短期失去生活依靠。很多農民手裡的土地不願意輕鬆出手,就是擔心受傷害。

既要看到當前農業困境,也要看到農民正在摸索適合自己的農業道路。

當年農業現代化雖然和國外有差距,但也要看到新農業技術和微型農業機械在不斷的開發推廣,有效解放人力資源;同時新的農業技術在不斷提高,農產品無論是在產量還是品質上都得到大幅度提升,綠色有機逐漸成為健康飲食的首要條件;現代化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有效彌補了耕地不集中的困境,再一次調動農民搞農業種植的興趣和信心。

敲個黑板:家庭農場產業模式有效適應了市場需求規律,市場需求什麼的農產品,家庭農場就生產什麼樣的農產品,良好的經濟效益提升了農民科技種田,科技興農的信心;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機械發展雖然是生產力的一個層面,但不是決定性層面,科學技術才是軟實力,才是興農助農好幫手。


海棠小醉


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四屆人大提出到八0年農業基本實現機械化的宏偉目標。

解放前,土地集中在少數人手中,農民或有少量土,人民飢寒交迫。新中國成立後,農民分得了土地,由於生產資料短缺,農民單幹依然困難,有農戶互相幫助耕種一一互助組成立,嚐到甜頭的農戶進一步組織,成立農業社(初級社),高級社,到五八年建立一一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建立是順應農民對農業發的需求而成立的。(中央隨後推廣)

人民公社使農民能在力所能及下參加集體勞動。沒有勞動力的農戶有選擇性的輕勞動。

人民公社在集體主義旗幟下,共同亨有社會主義勞動成果,基本解決中國農民吃飯問題。農民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熱情高漲。積極義.務參加農田水利建設。到七十年中期,建成水庫八萬四千座,配套水利設施十四萬公里。培育成功雜交水稻,加上幹座化肥廠的建成。農業豐產的基本條件全部完成,剩下的就是全面推廣。

從七十年代後期,糧食生產連年增產,延續到今天仍然未止。

今天農業生產的成就是在毛主席領導下前三十年,艱苦奮鬥,勒緊褲帶餓肚子,節衣縮食,從牙縫裡省出來的,是集體主義成果。農戶單打獨鬥水利設施是不可能完成的!充分體現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分田單幹,農田水利在退化,原自灌田,現在要機械抽水,有的無水可灌了)

中國幾千年農業模式,己經無需證明,走集體集約化的,農場式(公社)的道路是有發展前景的。

農業機械化,現代化都需要土地的成片耕作。減少農業勞動力的需求,剩餘勞力發展鄉鎮企業,裝大集體經濟,使富餘勞力就近就業。農業,農村,農民將有更大獲得感,發家致富的同時,幸福感更是外出打工所不能比擬的!


董五52969043


我認為農業最終要走合作社道路,而且是全流域,全社會的大合作之路。人是區別於其它動物的高級動物,獲取食物是動物的本質特徵,鳥為食亡,這是低等動物的基本特徵,人為財死,這是人區別於低等動物的特徵。原始社會也叫原始共產主義社會,人類通過區域內的合作獲取獵物,是小合作的方式。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產生,中國是文明古國,智慧的中國人建立於社會主義社會,人民公社在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下發揮了具大的作用,戰天鬥地人們克服了重重難關。如果沒有當年肩挑背扛的水利設施,也不可能有分田到戶後的糧食豐收。鳥是動物中的適應能力最強的,能適應環境的變化尋找到食物,有些動物通過冬眠被動生存,人類變成主宰世界是走了一條大協作之路。人民公社制度是生產力水平較為低下時好的社會制度,分田到戶是生產力水平發展到一定程度適合國情的制度。現如今糧食的問題解決了,"鳥"不會為食而亡,但是有人會為財去拼命,這些為財去拼命的人有後顧之憂,總在擔心沒有飯吃,拼命掙錢。共產主義社會是人類的終極目標,這個目標有一個指標能實現就是物質的極度豐富,農民掙不到錢了就是物質豐富的指標,農民如果能掙大錢是歷史的倒退,大合作之路是歷史的必然。


袁冬清1


未來的農業只有靠集約化經營,企業化管理來發展的道路。這實際上就是集體化,合作化,家庭農場,承包大戶等。總之,無論什麼形式,辦法就是是一個,把分散給農戶的小片土地集中起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按照共產黨人的初心,應該是走集體化,或合作化道路。可當下,農村的體制走集體化,合作化有很大的難點。一是農民的集體思想意識,二是需要堅強的領導人,

我還有個很大膽的想法,就是由國家把土地収歸國家,組建國家所有的農業企業。然後根據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分別組建特色,專業企業集團。我國農業系統有很多專家,學者,和工程技術人員和各級領導和管理人員,改制這些人都是骨幹,只於農民可以變為農業工人。這是我的設想,至於具體實施方案,如果大家有興趣,我可以去繼續探討,論述。


秦耕心田111382171


中國農業1949年,產糧只三千萬噸,餓夫遍野。新中國成立後,走土改、社會主義道路,到1978年三十年,糧食產到七億噸,農民還不富裕。改革開放,開始搞包產、土地分到戶,單幹、鄉社分家,工、商、學、科、付、牧、農、漁,獨立發展,取得偉大成績。四十年過去啦,富的富、窮的窮,農村貧困、農業機械化現代化,沒有完全解決。小平同志涗:"貧窮,不是社會主義"。這個名言,可以檢討過去,也可以總結現在,更可以奮鬥將來。我們一定要,按毛主席的教導,我們肯定,只能肯定正確的東西,不能肯定一切; 我們否定,只能否定錯誤的東西,不能否定一切。現在很多人都談外國,當然各有各的歷史,不能照般。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比如美國農業800萬人中,500萬人是全方位、全過程,服務於農業的,機械化現代化公司業績,他們的服務不是靠漲價、靠變換方式方法,而是靠擴大範圍、擴大服務深度、廣度,靠現代化不斷更新,已經走向第四代的人工智能,在線服務啦! 如果,靠賺農民的錢,農民供不起,早就垮臺啦! 日本小農多,核心組織是完全服務扵農業,並為保障農民利益服務的"農會“,並從工、商、科、學、新技術、招工、都服務,從中解決自身的經營發展問題,如果叮著農戶賺錢,大家早就垮臺啦! 各國情況不同,只能參考! 我們的農村組織,管什麼呀,服什麼務呀? 農民擺個地攤攤,賣點小菜,都要收十塊錢的管理費囉! 這是中國!


永柏惠遠


中國農業的未來在於農產品質量的國家監管力度,如果讓化肥農藥濫用的情況繼續發展,農產品質量無法擠身於國際市場,國內滯銷一片的市場環境下,誰種地誰虧。

反觀外國農產品竟佔據我國農產品高端市場,供不應求,新西蘭奇異果,美國車釐子,蛇果,為什麼中國就沒有與之匹敵的農產品呢?除了有些人有崇洋媚外的思想外,人家的質量確實過得硬。

堂堂一個人口大國,食品監管,農產品質量監管卻形同虛設,那裡出現重大問題就一陣風,不出問題就過蒙,只要吃了馬上不死人就是合格的,真正的綠色食品沒有人敢做出來,因為成本高,無法與價廉物美的消費思維的市場溶和,劣幣驅逐良幣是大中國的特色,什麼不看只看現在的醫院,那個醫院不是人滿為患,掛號排隊,交費排隊,取藥排隊。床位緊張。這些都是吃出來的問題,誰來真正重視?

無論是合作社還是家庭農場,有人認真做都是好模式,可是補貼不只是按規模拿,真正的補貼應該是用在產品質量上,按產品質量合格的產量發放補貼才是天經地義,把農產品質量標準與國際市場質量標準接軌,生產不合格產品的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堅決取締,產品不準上市場銷售,只要大家都看到生產優質農產品的效益了,生產積極性就調動起來了,農產品國內多了出口也行呀,那裡還有滯銷?

當種地的農民能在家裡養家餬口了,土地就利用起來了,鄉村振興才會真正的落到實處,還希望在鄉村種地的農民的子女上學國家能夠有保障,鄉村已經沒有學校了,進城上學還要高價,有點歧視農民的味道。希望有政策讓農民子女與城裡人子女同校同樣收費標準。讓農民有尊嚴地當好農民。


生態農業8


這個問題問得好,我是農村的,所以提問這些問題我是非常感興趣。

要說未來農業發展,覺得走合作化道路好,還是家庭農場好,哪種模式更有前景?

那自然是合作化道路了,得根據當地建設開發來看才能決定,有些地方太偏僻了也是很難做到兩者之間一處的。合作化渠道商當然更有前途,農場是以旅遊景點之一而設計,要不然很難做,未來農業發展是越來越好,現在科技發達地區更加容易開發,好處可多了,那麼、楠楠我就來分析分析農業化跟農場有啥不同,哪種更有前景!

農業發展趨勢合作化

現在這幾年農業發展趨勢非常之快,機器化時代省了很多人工種植,從有些戶人家一開始種幾畝產到幾十畝,因為以前沒有機器化都是人工種植,做不了那麼多,現在農業方面做什麼離不開機器,又快又好,展出效應。像種稻谷呀,甘蔗呀,葡萄啊等很多種植,隨著時代發展,通過網絡平臺進行推銷農產品,全國各地都知道,也就不擔心種多賣不出去了,所以農業發展非常有前景,如果能走合作化道路更加好,準確的說你只管種,根本不需要擔心賣不出去,這就是優質。

家庭農場前景

農場較為吃勁,如果在當地,地方有旅遊景點,那是可以的,農場在管理方面花費不少的,比農業花費相對來說多一些,人工三天兩頭就要去整理,比如種沃柑,放肥料,修剪葉枝等,打農藥,除草,這些花費很多人工,其實都可以做,得看所在地區適不適合種植才是關鍵,陽光充足,土肥好就行,完全可以做,不過自己也要懂得管理,只有自己懂了才能去教別人。事實上,兩者合一,才是最完美的。可做農業跟農場一起,投資也不少的,做的多也要有長期的工人管理才行,一旦投入進去後是不可能鬆懈!

大家都知道,現在網絡發達,農業也好,農場等等,可通過網絡營銷推廣出去,農業+農場,兩者都是不錯的,非常有前景。也不用擔心賣不出去,比如說,在網上自己註冊個自媒體賬號,開個店鋪,把農產品發上去,即可通過自己店鋪進行銷售。現在網絡時代,每個人都是離不開的,人人都能看到,作為農民一員的我,希望大家多多產出農作物,年年來個大豐收!

文:曾用名,(楠楠)。


鄉村大山楠楠


農業不是靠國家補貼來支撐的,這個補貼只能充分體會到黨和國家對農業的關心,而不是靠套取國家補貼來建設農村發展農業,因為這個補貼對於那些思想不純,等到天上掉金餅的人是一項發家治富的衣靠,這是我個人不正確的看法。 要想正興農村農業生產必靠集體化才能走出這坎,因為集體化的優點有很多。例如:1.田塊大片,有利於現代科學種田管理。2.人多力量大,古語說的好:十個臭皮匠頂個褚褐亮,大家一起獻計獻策,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團結一條心,拼死拼命種好田。3.有利於規劃,規模種植,有利於農產品網絡銷售。4.不管是大型,小型水利還是其它建設只要一聲令下,男女老少齊上陣,不需要國家投資一些不必要的資金 。5.有利社會治安穩定,特別是有利於社會和諧。根據以上條件我個人認為還是走集體社會主義大道好,是否正確望大家評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