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企業者必備的6種稅務籌劃攻略,幫你合法節稅50%以上!

2019,企業者必備的6種稅務籌劃攻略,幫你合法節稅50%以上!

稅務籌劃是在法律許可的範圍內合理降低納稅人稅負的經濟行為。企業稅務籌劃作為一項“雙向選擇”,不僅要求企業依法繳納稅款以及履行稅收義務,而且要求稅務機關嚴格“依法納稅”。企業稅務籌劃在減輕企業稅負、獲取資金時間價值、實現涉稅零風險、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在企業實際生產經營的過程中,可採用以下方法進行稅務籌劃。

2019,企業者必備的6種稅務籌劃攻略,幫你合法節稅50%以上!

1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開展稅務籌劃

選擇投資地區與行業

開展稅務籌劃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投資於不同地區和不同的行業以享受不同的優惠政策。

目前,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形成了以產業優惠為主、區域優惠為輔、兼顧社會進步的新型稅收優惠格局。

目前我國的西部大開發或者少數民族自治區都出臺了一些稅收優惠政策,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將企業註冊到有稅收政策的低稅區,不僅最節稅而且合理合法。這裡以把企業註冊到上海工業園區為例【Tel:156-8317-4870】,園區對註冊企業增值稅以地方留存的40%~70%扶持;企業所得稅以地方留存的40%~70%給予扶持;

個人獨資企業(營改增)小規模的可以申請核定徵收,核定個稅稅率為2%;總稅負最高5.2%。

2019,企業者必備的6種稅務籌劃攻略,幫你合法節稅50%以上!

舉個例子

某製造業企業,2019年收入總額500萬,成本200萬,費用90萬,相關稅金10萬,上一年度沒有損失。假設適用稅率為25%,應稅所得率為10%。

按照查賬徵收,企業所得稅=(500-200-90-10)*25%=50萬

按照核定徵收,企業所得稅=500÷1.03*2%=9.71萬

節稅40餘萬

2019,企業者必備的6種稅務籌劃攻略,幫你合法節稅50%以上!

2合理利用企業的組織形式

開展稅務籌劃

在有些情況下,企業可以合理利用企業的組織形式,對企業的納稅情況進行籌劃。例如,企業所得稅法合併之後,遵循國際慣例將企業所得稅以法人作為界定納稅人的標準,原內資企業所得稅獨立核算標準不再適用,同時規定具有法人資格的分支機構應彙總到總機構統一納稅。不同組織形式分別使用獨立納稅和彙總納稅,會對總機構的稅收負擔產生影響。企業可以利用新的規定,通過選擇分支機構的組織形式進行有效的稅務籌劃。

企業從組織形式上有子公司和分公司兩種選擇。其中,子公司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能夠承擔民事法律責任與義務的實體;而公司是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需要由總公司承擔法律責任和義務的實體。企業採取何種形式需要考慮的因素主要包括:分支機構盈虧、分支機構是否享受優惠稅率等。

2019,企業者必備的6種稅務籌劃攻略,幫你合法節稅50%以上!

3、 利用折舊的方法

開展稅務籌劃

折舊是為了彌補固定資產的損耗而轉移到成本或期間費用中計提的那一部分價值,折舊的計提直接關係到企業當期成本、費用的大小、利潤的高低和應納所得稅的多少。折舊具有抵稅作用,採用不同的折舊方法,所需繳納所得稅稅款也不相同。因此,企業可以利用折舊的方法開展稅務籌劃。

4利用存貨計價的方法

開展稅務籌劃

存貨是確定構成主營業務成本核算的重要內容,對產品成本、企業利潤及所得稅都有較大的影響。企業所得稅允許企業採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者個別計價法確定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但不允許採用後進先出法。

選擇不同的存貨發出計價方法,會導致不同的銷貨成本和期末存貨成本,產生不同的企業利潤,進而影響各期所得稅額,企業應根據自身所處的不同納稅期以及盈虧的不同選擇情況選擇不同的存貨計價方法,使得成本費用的抵稅效應得到充分的發揮。

2019,企業者必備的6種稅務籌劃攻略,幫你合法節稅50%以上!

5、利用收入確認時間的選擇

開展稅務籌劃

企業在銷售方式上的選擇不同對企業的資金流入和企業收益的實現有著不同的影響,不同的銷售方式在稅法上確認收入的時間也是不同的。通過銷售方式的選擇,控制收入確認的時間,合理歸屬所得年度,可在經營活動中獲得延緩納稅的稅收收益。

6、利用稅費扣除標準的選擇

開展稅務籌劃

費用列支是應納稅所得額的遞減因素。在稅法允許的範圍內,應儘可能地列支當期費用,減少應繳納的所得稅,合法遞延納稅時間來獲取稅收利益。

企業所得稅允許稅前扣除的費用劃分為三類:

一是允許據實全額扣除的項目,包括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企業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有關規定提取用於環境保護、生態恢復等方面的專項資金,向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等。

二是有比例限制部分扣除的目,包括公益性捐贈支出、業務招待費、廣告業務宣傳費、工會經費、三項基金等,企業要控制這些支出的規模和比例,使其保持在可扣除的範圍內,否則,將增加企業的稅收負擔。

三是允許加計扣除的項目,包括企業開發研究的費用和企業安置殘疾人員所支付的工資等。企業可以考慮適當的增加該類支出金額,以充分發揮其抵稅的作用,減輕企業稅收的負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