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相聲演員的水平被過分吹捧了?而哪些相聲演員的水平卻被過度貶低了?

侃聊天下


郭德綱說過“相聲行業裡龍蛇混雜,濫竽充數者居多。”因為相聲入門的門檻太低,是個人只要會說話都能進來,但是進來了才會被驚得目瞪口呆,原來說相聲是如此艱難。要想在相聲行業裡生存,不是耍奸打滑能對付的,需要刻苦努力練好紮實的基本功,還要有極高的悟性和聰穎的睿智,然後一步步的攀登,要想成為相聲大師真的比登天還難。



有些相聲演員自己本身能力不足,但是因為與某位著名藝人有著千絲萬縷的私人關係,便被這位著名藝人在許多場合下把這位相聲演員的相聲水平過分吹捧,使人們誤以為這位相聲演員功底深厚、才藝雙絕,並且還得到了不可思議的褒獎。這位相聲演員就是德雲社的謝金,郭德綱老師的師叔,剛剛才榮獲《相聲有新人》全國第二名。

謝金論人品我會給予稱讚,陽光帥氣的大男孩,平常待人處事中規中矩,有些許靦腆不得罪人,算是德雲社眾多弟子裡的一股清流。以他這樣和氣老實的心態,想在德雲社裡獲得一席之地感覺有點難。因為德雲社裡所有的相聲演員,已經被觀眾貼上了賤怪賴壞的標籤,謝金的相聲卻與此類標籤無緣。但是他太想出名,所以他要在《相聲有新人》裡突破自己,也做一個有標籤的相聲明星。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謝金從小在家庭的薰陶下老實本分,本性不是一個活潑張狂的人。在舞臺上與觀眾沒有眼緣,太單調不喜慶,現在為了出名要如此改變性格實屬不易。所以他在這幾場相聲的演出中,表現的過分呆板、過分誇張,時不時還發出一段歇斯底里的喊叫聲,真是太難為他了,為了出名也是拼了。他雖然在節目中的表現差強人意,但是因為有高人扶持,只經過了兩次淘汰賽就登上了全國相聲大賽前兩名的爭奪戰,看來是運氣大於實力,關係大於運氣。


反觀相聲新勢力的竇晨光,小夥子年輕有為,功底深厚,說學逗唱的能力極強。但是因為他太年輕沒有名氣,所以在《相聲有新人》裡,大家都認為他說相聲的水平不怎麼樣,是個軟柿子,基本上如果有選對手比賽的,非他莫屬。誰知這小夥子來者不懼從容對待,一句“無所謂”便顯得氣場強大,一連比賽七局,最後過關斬將終於進了全國四強,郭德綱老師都說他是打著進來的。
竇晨光還淘汰掉了郭德綱老師曾經的弟子李寅飛,這位還是被《相聲有新人》的選手們選為奪冠第一人的。不知那些曾經過分貶低竇晨光相聲水平的人現在作何感想。最後送相聲新人竇晨光一句話:“鮮衣怒馬繁花閱盡,願您歸來還是少年。”


深瞳觀娛


如果提到相聲,大家第一個可能想到的就是郭德綱和德雲社。

沒錯,現在的德雲社在曲藝界可謂是如日中天,無人能撼其地位。郭德綱的相聲水平不可否認,無論是說、學、逗、唱,還是表演過程中的“墊話”、“瓢把兒”、“正活”、“底”,他都拿捏得當,把控現場氛圍和節奏也是挑不出絲毫缺點。然而,他的徒弟們卻並沒有網傳的那麼優秀,就拿張雲雷來舉例吧。



其實粉上張雲雷的“德雲女孩”大多都是衝著他的顏值去,論起他的相聲水平可以說連岳雲鵬也不如,他比較擅長的反而是唱。張雲雷的“唱”涉及的曲目和類型在德雲社僅次於郭德綱,他從小就在郭德綱身邊耳濡目染學會了各種小曲小調,加上自身優厚的嗓音條件,被郭德綱調侃為“太平歌詞老藝術家”。雖然這是一句玩笑話,但若沒有堅實的基礎,恐怕郭德綱也不敢誇大其詞。說句實話,如果沒有張雲雷,現在誰又知道《探清水河》?又有幾個人能對《鎖麟囊》張口就來呢?



不過,張雲雷也就擅長唱,相聲表演可要講究很多東西。最考驗一個相聲演員天賦的就是看他的臨場反應能力。從張雲雷現掛能力就看出了他的缺點,每次遇到觀眾在臺下刨活,他也只能尷尬的笑笑,很多時候還是九郎幫他圓過去的。至於貫口等其他技能,張雲雷在德雲社眾師兄弟內更算不上頂尖。張雲雷的相聲水平的確被有點高估了。



現在輩分比較高的相聲演員基本都有自己輝煌的過去,即便如今的名聲有些臭大街,那也不能否認他的專業水平和對相聲所做出過的貢獻。我知道的有兩位相聲演員的水平被低估。

1.高峰。

高峰也是德雲社的成員,但他可不是郭德綱的徒弟,而是地位崇高的德雲社總教習,德雲社招收新學員,也必須要他點頭才可以。


高峰的相聲猶如細火燉雞湯,不加佐料,平淡如水。你需要耐心和靈敏的五官才能品嚐出他的滋味。說實話,我覺得他是德雲社內功底最深的相聲演員,但又說不上他哪裡好。對高峰的印象是“一個長相似雷軍的中年油膩大叔”,但又不反感,感受到的全是親和力。


高峰的相聲風格在整個德雲社獨樹一幟,顯得格格不入。在岳雲鵬等新一代演員創作“騷浪萌”等迎合娛樂口味的相聲風格時,高峰一直秉承著傳統藝術的傳揚,雖然看起來效果不明顯,但正如同他本人一樣,時間久了,大夥也就發現他獨有的魅力了。毫不誇張的說,在如今所有的中年相聲演員中,我只在他身上看到了老一輩藝術大師的風範。

2.楊振華

很多人對楊振華這個名字很陌生,但是、金炳昶的名字在東北相聲界早已家喻戶曉。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的名氣和實力甚至超過了馬季。



馬季的相聲以歌頌型為主,而楊振華則主打諷刺效果,針砭時弊。他創作了許多經典的相聲作品《下棋》、《計劃生育》等。不過後來慢慢主流相聲壟斷了所有資源,楊振華的風頭就輸給了馬季,連中國相聲十大家之一的稱號都不曾入選,實在可惜。


一家之言,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聞香識電影


郭德綱及其德雲社,已經吹上天了,曹雲金,因為苗阜,姜昆,被嚴重貶低。



潘龍江紅塵情歌創作人


這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對於相聲這門藝術來說也是如此。提問者大概內心有一個答案,只是想找到一些和自己有同樣想法的人罷了。

每個演員都有自己的受眾人群,在那些認可他的人眼中,給他多高的評價都不為過,但跳出這個圈子,多麼惡毒的評論都有。

比如鋼絲會覺得郭德綱是大師,但曲藝界的高雅人士會覺得郭德綱就是三俗代表;

曹雲金的粉絲也覺得他相聲水平高不可攀,但在德雲社粉絲眼中曹雲金就是個欺師滅祖的混混;

連何沄偉也有自己的粉絲群,在這個一百多人的圈子裡,何沄偉就是相聲界的大拿。

所以不同的人,不同的審美體系下,這個答案永遠不一樣。

在我看來,沒有必要把範圍拓展的太寬泛,中國相聲歷史是一筆糊塗賬,因為這行門檻低誰張著嘴都能進來啃一口蛋糕,而且十二門功課每個人都有自己專長的項目,要簡單說誰被高估,誰被低估過於簡單粗暴。我覺得可以就在德雲社內部進行一個評判,也不用扯太遠,就用年輕一輩來評判。

最被低估的是郭麒麟,最被高估的是張雲雷。

郭麒麟的相聲被外界評價為不好笑,或者就是靠老爹的名氣吃飯,這對於他來說是十分不公平的。郭麒麟走的傳統路數,包袱比較溫,而且鋪墊會比較長,容易給觀眾一種慢節奏的感覺,和他父親那種火爆風格形成鮮明對比。但這並不是水平低,或者真的不好笑,純粹就是欣賞習慣罷了,如果對高峰的相聲能夠認可,那麼郭麒麟也是可以接受並認同的。他並非水平低,而是他選擇了一條最穩健的路,一步一步的在前行,相比現在火極一時的張雲雷孟鶴堂,郭麒麟興許才是笑到最後的那一個。

我說張雲雷被高估,主要就是針對他的無腦粉絲們,什麼“太平歌詞老藝術家”、“萬寶曲庫”,這些都是老郭用來當包袱砸掛的,結果被粉絲拿來當寶一樣供著。張雲雷作為一個相聲演員,最吃虧的就是開門柳,說和逗直到迴歸才重新打基礎。而郭德綱和王慧都不算是專業的戲曲人士,王慧雖然算是大鼓名角兒,但年紀輕輕就半隱退狀態,而且也僅限於這一個門類,而且張雲雷在大鼓方面也沒有過深的學習和發展,郭德綱就更不用說,他對戲曲基本上就是高級票友的級別,所以他能給張雲雷提供比較專業指導的,就是太平歌詞罷了。但太平歌詞本身並沒有多大藝術魅力,只是一個撂地引客的手段罷了,如今相聲變成舞臺藝術,太平歌詞也就顯得很陳舊和無趣,就算是張雲雷粉絲也沒幾個真的希望他上臺唱幾個小時太平歌詞的,基本都是想聽流行歌曲。所以張雲雷的發展一直被粉絲需求所限制,在相聲方面有點尷尬,但又不能真的轉型做歌手,那樣只會透支他的人氣,跟蔡徐坤吳亦凡那些小鮮肉一樣的結果。所以張雲雷如今是被過分吹捧的,他的人氣和相聲水平並不等同,屬於需求和業務完全走歪的類型。萬幸張雲雷自己比較理性,沒有被粉絲的狂熱衝昏頭腦,自己努力在鑽研相聲業務,他將來能在這行業走多遠,取決於他到底想當相聲演員還是偶像,到底要狂熱的追星粉還是相聲觀眾。


鹹魚茶館


我是70年代生人,我跟郭德綱同齡,我是南方人,讀小學的時候,村部剛剛買了唯一的一臺黑白電視機,,看電視📺就像過年一樣熱鬧,但每當屏幕上出現兩個穿長袍馬褂的人在的吧的吧拌嘴的時候,小孩子就都跑開了。一直到讀了初中,看了84年的春節聯歡晚會,才知道那是個有趣的節目,那玩意兒叫“相聲”,從此迷上了相聲,迷上了馬季趙炎,姜昆李文華,馮鞏牛群,笑林,師勝傑,侯耀文……那時候是錄音機播放卡式磁帶,聽了一遍又一遍,總能帶給我們一整天的快樂,可能那時候還沒有現在這麼多的段子手吧,那些包袱總能讓我們開懷大笑😂!2012年的時候無意間在一個音響店裡買了一張郭德綱相聲的碟,第一次聽老郭的相聲感覺笑料百出,也能讓我開心一下,美中不足的就是各種損於謙老師的,反反覆覆的損,有些過於成人用品,少兒不宜,但總體還是可以接受的。後來的新生代演員的相聲我也聽過,能記得上名字的不多,多是相互貶損各種賣萌耍寶,好像是跟從前的不一樣,但相聲畢竟是個新生的曲藝形式,也就100多年曆史,我們不必爭論何為正統何為非主流,讓它自然發展,不需要用條條框框束縛起來,個人認為,德雲社的那個叛徒說的相聲也是不錯的,我的在吐槽大會上聽到他說了一段,不錯👍能讓我們開懷大笑的相聲都算是好的,反之,不管怎麼耍寶撓癢癢的逗我,我都笑不出來的,不管你是什麼名角,都不能算是好相聲演員,個人看法!


鑫翔不鏽鋼


岳雲鵬是一個嚴重被高估的相聲演員。他是個很努力的人,和自身相比已經進步的一塌糊塗,但礙於天資侷限無法超過準一流相聲演員,說學逗唱裡學和逗不錯,說的水平一般,真實水平在二流中屬於不錯的,也就是中上水平。但現在的人氣是超一流的,我判斷今後會被趕超。

高峰是個嚴重被低估的相聲演員,名氣有,但遠沒有德雲社那些徒弟大。但真實水平非常出色,很有馬派的風格,同時也由於心無旁騖,肯鑽研,對相聲由衷的喜歡,現在的水平已經可以比肩少郭爺和蘇文茂,說學逗唱無一不精


Fei


現在哪裡有姜昆打壓別人,網上到處所見都是蜂擁而上打壓姜昆吧。說到電視相聲,新相聲,馬季,姜昆是數一數二的。著急,電梯奇遇,特大新聞,虎口遐想,樓道曲,送春聯,琢磨,如此照相,如此要求,嚴重警告等等,塑造的人物鮮活,故事有趣,諷刺到位,至今也立得住,栩栩如生。說到傳統相聲,姜昆雖不擅長,但也至少在公開表演場合說過五段傳統相聲,說過《八扇屏》渾人,說過幾回《大相面》,說過《金剛腿》,說過《怯剃頭》,說過《論富貴》。雖非所長,總體上還是說得中規中矩。在學方面也學過花鼓戲,黃梅戲,越劇,粵語,滬語,地方吆喝,山東快書等,還挺不錯。主持過正大綜藝風靡全國,模仿宋世雄解說惟妙惟肖。而打壓姜昆的那位,俗不俗,段子散亂先不談,那其實是要穴。就說他的學地方方言,學地方戲尤其南方方言,戲曲能力也不如姜昆,也不會學粵語,滬語,越劇,唱歌等,而且唱什麼說什麼都是一股尖利的評戲味。所謂唱就是調式簡單,不需唱功的太平歌詞一說更是用來迎合新奇,自我標榜的工具。


自己133126


這個不太好回答,我只能憑我第一感覺,孟鶴堂被高估了,趙偉洲被低估了,其實郭德綱的對口水平如果和馬志明比,他當然是高估了,就比如於謙的捧哏水平放在整個相聲歷史中,也算被低估了。



米蘭麥兜


別的相聲團隊我也沒怎麼看,拿德雲社來說,就可見一斑!

首先名過其實的有兩位,張雲雷,郭德綱經常掛在嘴邊的“少年太平歌老藝術家”稱謂!粉絲追捧他德藝雙馨!但他除了唱功還可以(師兄弟有很多唱功好的),其他的不足掛齒!靠漂亮的臉蛋兒,走偶像路線爆紅!郭麒麟,少班主。老郭憑自己的勢力和聲望力捧!又上綜藝,又是商演,又是電影電視劇的。鑑於自身能力不夠,老郭玩兒命地捧,也是不溫不火,主要還是太年輕!

而被忽視的第一是李雲天,他的能耐相當了得,說學逗唱在同門中的佼佼者,也許太四平八穩了,還沒火起來。再有劉筱亭,年紀輕輕,身上頗有馬三立的範兒,假以時日,這個小孩定會了得!岳雲鵬欣慰收個好徒弟!


聽山者686


就從相聲這門手藝來說,張雲雷被嚴重高估,不懂相聲的才粉他,而郭麒麟被嚴重低估,相聲是門手藝,功底很重要,郭麒麟使的是老活,穩,以後走的長遠,好苗子。當然,和小郭還年輕,路很長,天津北方曲校的小夥伴們,學傳統相聲的好苗子也很多。。。總之,張雲雷幹嘛都行,就別說他是說相聲的,老郭教自己孩子用的是正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