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江蘇等8省新高考方案定了,有哪些信息必須關注?

閃閃的紅星\n


河北等八省新高考方案定了,有哪些信息必須關注?

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是第三批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的8個省份,昨天也就是2019年4月23日教育權威部門正式公佈了具體改革方案。這對將來要參加新高考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變革,因為直接關係到每個考生的切身利益。那麼這次發佈的普通高考綜合改革的相關內容中有哪些信息必須關注呢?本文就帶領大家一起做個梳理。

第一、招錄新機制

普通高校統一考試招生錄取將採取“兩依據、一參考”的新機制,也就是依據統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因為廣大考生關注更多的是高考,同時學業水平測試和綜合素質評價也沒有太大的變化,因此接下來我們重點介紹和高考有關的信息。

第二、要關注三個時間節點

①2018年秋季入學的學生,到2021年施行新的高考招生錄取制度,也就是說從2021年開始“新高考”。

②2020年起,合併本科一批、二批錄取批次,普通高考招生錄取分為本科提前批、本科批、高職(專科)提前批、高職(專科)批。這個消息直接關係到現在17年入學的學生,請大家注意。

③選考科目,原則上是高考報名時最終確定,不過,考慮到現實情況,很多學校會事先讓學生選科並組班上課,所以這個時間節點不太重要,但是它告訴我們就算選科後悔了,也沒關係,直到高考報名之前都有更改的機會,當然前提是你有足夠的能力和信心。

第三、學生選科組合

這8個省份實行“3+1+2”模式,其中的“3”是語文、數學、外語(每個考生必選科目,其中數學不再分文理科,使用同一張試卷),“1”指物理或歷史(將來分這兩個序列編制招生計劃、劃線、投檔),“2”指化學、生物、地理、思想政治中的任意兩門。這種選科方式共有12種組合方式,事實上有些學校因為場地、師資力量等限制,再結合學生模擬選科的意願,又縮減為6或7個組合,筆者所在的學校就是這樣的。

第四、學生高考文化成績如何組成

學生的高考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考生選擇的3科成績組成。其中語文外每科滿分150分、其他三科每科滿分為100分。其中語文、數學、外語、物理(歷史)以考生原始成績計入總分,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等4門學科中的2科,以等級賦分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具體的賦分規則及成績轉換方法,詳見下面的截圖所示。

第五、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的考試形式

高中學業水平測試考試分為合格考和選擇考,合格考覆蓋國家規定的所有科目,即語數外理化生政史地音體美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等14個科目。合格考有全省統一組織考試,分別安排在5月和12月,即我們平時所說的學業水平測試。選擇考的科目為考生從4門中選出的2個科目,這兩科安排在高考同期進行。

第六、高考時間及時長

高考時間依然定於原來的6月份,只是考試科目不再是原來的語文、數學、外語、和文綜(理綜)等4科,而是語數外再加上物理或歷史,和其他選考的2個科目。語數外時長、分值不變,選考科目時長為90分鐘、卷面分值100分(物理和歷史採用原始成績,另外兩科按等級賦分)。也就是說每個考生要參加6科考試,整體考試時間比以往增加了120分鐘。

第七、高考志願填報及錄取

考生在志願填報時採取“專業(類)+學校”的方式,不再設專業調劑志願(具體批次設置、志願數量等另行公佈)。學生可以選擇不同高校的同一專業,也可以選擇同一高校的不同專業,還可以選擇不同專業下的不同高校,在專業選擇方面最大限度讓考生按照自己的專業理想來選擇。

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旨在從根本上解決“一考定終身”的弊端,本次改革是一次綜合、系統、全面的改革,有利於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科學選拔培養各類人才和維護社會公平、構建更加公平公正、科學合理的考生招生制度。因為處在新舊交替的時期,提醒廣大考生密切關注和自己相關的政策和動向,以便在將來的學習中做出更加合理的選擇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