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護送周平王東遷後,如何逐步消滅西戎統一關中的?

cjdjyhggg


秦國本是周的一個附庸國,在與西戎的長期戰爭中,逐漸成大壯大。秦國的歷史,就是一部鐵血交織的歷史,我就來說說秦國是如何消滅西戎的。

第一,從亡國到復國

西周宣王六年(公元前822年),秦國第四任君主秦仲在與西戎的戰爭戰死,西戎攻入秦國,秦國淪陷。此時距秦國開國僅僅五十年左右。

秦仲的五個兒子逃到京城,向周宣王求助。周宣王慷慨地撥出一支七千人的部隊,助秦國復國。秦仲長子,史稱秦莊公,憑著借來王師,把西戎人趕出秦地,收復故土,再建家園。為了復仇,他讓三個兒子立下誓言:“西戎殺我的祖父,我若不手刃西戎之王,絕不歸來。”

秦莊公在位四十四年,幾乎都在第一線與西戎作戰。在秦莊公之前,秦國只是一個武力平平的小國,沒有光榮的歷史,沒有赫赫的戰功。秦莊公給秦國帶來雄心,帶來不可動搖的復仇觀念。他是秦國鐵血兵團的締造者和精神領袖,也是秦國曆史上第一位傑出的君主。

第二,從秦襄公到秦文公

秦莊公去世後,秦襄公繼位。

秦襄公七年(公元前771年),爆發“驪山之亂”,西周滅亡。秦襄公感念昔日周室的恩德,護送周平王遷都洛邑。作為回報,周平王把秦襄公封為諸侯,並承諾:只要秦襄公能把犬戎(西戎的一支)擊敗,岐山以西的土地就歸秦國所有。

為了得到岐山以西的土地,秦人與犬戎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戰爭。公元前766年,秦軍兵臨岐山,秦襄公病逝於前線,在位時間共計十二年。

襄公未竟的事業,由兒子秦文公繼續完成。

經過十幾年艱苦卓絕的奮戰,到秦文公十六年(公元前750年),秦國終於擊敗西戎,收復了被西戎人佔領的周王室的土地。秦文公遵照與周王室的約定,岐山以西的土地歸秦國所有,岐山以東的土地,秦國歸還給周王室。

從秦莊公經秦襄公到秦文公,歷經三代共計七十二年的時間,秦國在與西戎的戰爭中成長壯大。自秦文公之後到最後秦統一中國的數百年間,秦國一直保持著國力的強盛,是一等的強國。

第三,從秦憲公到秦武公

秦文公死後,秦憲公繼位。

秦憲公在位的十二年裡,秦國多次發動對西戎的戰爭,並取得了勝利。隨著秦國的強大,西戎蠻族已經無法抵擋秦人兇狠的進攻了。

憲公二年(公元前714年),秦軍大舉進攻西戎蠻族大首領亳王所盤踞的蕩社,並於次年剷平蕩社。西戎軍隊被打得大敗,亳王落荒而逃。憲公十二年(公元前704年),秦軍進攻蕩氏,消滅這支西戎部落。

秦文公之後,秦武公繼位開疆拓土。

秦武公初即位時(公元前697年),便發動對彭戲氏(西戎的一支)的戰爭,一直追擊到華山之下;十年後,秦武公重拳再度出擊,討伐戎人的分支邽戎、冀戎,逐一擊破之。秦在與西戎的百年戰爭中,已是佔盡優勢。

秦國在西方的戰鬥,無形之中對捍衛中原文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驪山之變後,西戎崛起,對中原華夏族構成嚴重威脅,如果不是秦國人以拼命三郎的勇氣與戰鬥精神遏制並削弱西戎,西戎蠻族的勢力早已經滲透到中原地帶了。

第四,秦穆公贏得對西戎的徹底勝利

秦穆公即位初年(公元前659年),便發動討伐茅津之戎的戰爭。十一年(公元前649年),戎人進攻周都洛邑,秦國與晉國聯合出兵討伐戎人,保衛周王室。後來秦穆公全力向中原擴張勢力,與戎人的關係相對緩和,秦、戎一百多年的戰爭也告一段落,雙方甚至互派使節往來。

然而,由於崤山之戰的慘敗,秦國向東擴張之路被晉國死死壓制,秦穆公不得不把目光又一次對準西戎。

穆公三十六年(公元前624年),秦將孟明視揮師討伐西戎,生擒西戎王。西戎之勢力遭到如日中天的秦軍的毀滅性打擊,秦軍橫掃西戎,戰果巨大,拓地千里,吞併多個西戎國(部落),使秦國成為西部名符其實的霸主。

秦國究竟吞併多少個西戎小國呢?史料有不同的說法。《史記》中的《秦本紀》記為“益國十二”,這個說法與《韓非子》一書的說法是一致的。但在《史記》的另幾篇裡,卻有不同的說法,比如說《匈奴列傳》中稱“八國服秦”,《李斯列傳》中稱“並國二十”;《漢書》中的《韓安國傳》則稱“並國十四”。儘管記載不同,都可以看出秦國的赫赫戰功。

至此,秦國在與西戎的戰爭中,贏得了徹底勝利。從公元前822年秦仲亡國,到公元前624年秦穆公霸西戎,秦與西戎的戰爭,幾乎整整持續了兩百年之久。


君山話史


秦人此後世代為周王室養馬並在戍邊對抗西戎。秦最初的領地為甘肅東南部,興盛於陝西關中一帶。


空頭支票

西周末年,犬絨攻入鎬京,秦菲子舉國護送平王安全到達洛陽,因為護送有功,秦國正式被封為諸侯,但是周天子已經沒什麼土地可以送給秦國了,



於是許諾秦國,只要他把犬戎戰領的土地收回來,就封給他。雖說是空頭支票吧,但從法理上,西戎那塊全部是秦國的。



被逼無奈

中原國家是看不起秦國的,一個是出身,另一個是地理位置。

秦國向東發展沒有空間,只能向西發展。


赳赳老秦

秦襄公不到三年,就把西犬戎族殺的七零八落將犬戎族所侵佔原周朝的土地全部收回,並消滅了附屬犬戎的十二個小國,正式成為西北地區方園千里的大國,在搶地盤之中,秦襄公於西戎作戰中又戰死了。



經過秦人的連續打擊,西戎分裂成幾十個小國家。按理來說這正是秦人痛打落水狗,開疆拓土的大好時機。但是秦襄公之後的八代君主大部分是碌碌無為。

到了後九代也就是秦國第14代秦君的時候,秦穆公橫空出世,西戎依舊是一盤散沙。秦穆公積極向西發展,調集秦兵進軍西戎,迅速消滅了綿諸,並乘勢先後征服了20多個戎狄小國。至此秦國,獨霸西戎,勢力伸展到渭河與黃河流域,


王朝興替


秦國能在平王東遷之後滅犬戎,統一關中,得益於秦國出了一個厲害的國君——秦武公。

公元前704年,秦武公的父親秦憲公攻滅蕩社戎(犬戎的一支),佔領了關中中部。

在後來國內的權力鬥爭中,秦憲公被殺,秦武公曆經波折即位。

公元前697年,秦武公即位,時年14歲。就在秦武公即位第一年,他與當時掌權的三位大庶長統兵東進,攻打關中東北的彭衙戎。彭衙戎也是犬戎的一個分支,他們的勢力範圍在洛水中上游。

彭衙一戰,毫無懸念,首戰即決戰,秦國一舉拿下彭衙。

秦武公繼續領兵南下,沿途見到小城就攻佔,見到小股戎人就斬殺,一直到達華山腳下才讓秦軍歇氣。

攻打彭衙戎,秦人被秦武公的神勇所鼓舞,秦武公在秦軍中的影響迅速形成,秦武公得到秦軍廣泛的擁戴。

經過一番雷霆攻勢,秦國基本控制除河西外的關中,佔據西周在關中的所有區域。

秦武公即位第一年,秦國的疆域就達到了一流強國的水準,在四大強國中面積僅次於楚國。秦國不聲不響控制了關中大部分地區。

公元前688年,秦武公親自領兵反攻秦邑,滅犬戎的部落邽戎、冀戎。這樣,各個犬戎基本被秦國消滅了。

到33歲秦武公死的時候,秦國基本上完成了統一關中的大業。





文藝星空2020


秦國本來是西域的一個周朝附庸。其先人是給周王養馬的,表現出色,受封秦地。秦國消滅西戎統一關中的歷史,是一段征伐史,也是一段勵志史,更是一段血淚史!

秦國力量的萌發

周厲王的時候,西戎反叛了周王,周厲王的兒子周宣王封凡是秦國的首領秦仲為大夫,讓其攻打征伐西戎,於是,秦國和西戎幾百年的戰爭史開始了!

前821年,秦莊公(說是莊公,其實還不是諸侯,也就是一個首領而已)大敗西戎,周宣王十分高興,封其為西陲大夫,再次把犬丘(現在的咸陽一帶)封給秦國。

經過一百多年和西戎的打打小小的戰爭,秦國付出了幾代人的努力,甚至秦仲還戰死在戰場之上。過程十分艱難,秦人歷經荊棘霜露,歷經慘談經營,終於適應了西陲惡劣的環境,國力逐漸穩固下來,此時的秦國,雖然還不是諸侯,但是已經具備了諸侯的實力

只是,再等待一個機會!

秦國的兩次機會

很快,機會來了,還不是一個。

前771年,周幽王由於烽火戲諸侯,喪失了很多諸侯的支持,導致被西戎滅亡。王子宜臼召集大家勤王。此時的秦襄公即可響應,率領 軍隊到鎬京勤王,和遠道而來的衛武公、晉文侯、鄭武公等一起打敗了西戎,擁立宜臼為天子,繼位為周平王。

由於這個擁立功勞,平王記住了秦。

一年之後,平王決定遷都,秦襄公又是派兵護衛者之一。

平王十分感謝,於是正式封秦國為伯爵國!

周平王還拉著秦襄公的手說:“戎人不講道義,侵奪我岐山、豐水的土地,秦國如果能趕走戎人,這些土地就歸秦國!“

雖然這只是平王的一個口頭承諾,因為大家都知道平王為什麼遷都,就是對這塊土地喪失了信心。但是,秦國沒有喪失信心!

鋒芒初現

秦襄公不是周平王。

秦襄公送走了平王之後,審視了一下週圍的環境,到處都是戎、狄部落,秦國要生存下去,必須打敗戎、狄,壯大自己,拓展疆土。

但是,這一切需要實力說話,最初幾年,秦人連年用兵,但是卻不斷失敗,最後到秦襄公逝世時候,也沒有完成征伐戎、狄的目標。

他死後,他的兒子文公繼位,文公也是以為很有作為的國君。

在位期間,對內,整頓吏制,設置史官,明確獎懲,建築城邑,此時的秦國已經逐漸穩定下來,開始從事農業生產。對外,文公同樣派兵不斷攻打西戎,前750年,西戎兵大敗逃走,周朝故地的地盤很多被秦國繼承。文公還把岐山以東的土地獻給了周天子。

瘋狂的武公

等到了文公的孫子武公繼位之後,秦國在西戎的表演開始瘋狂起來。


前697年,武公率軍討伐西戎彭戲氏,勢力到達華山腳下。
前688年,武公征服邽、冀兩地的西戎族,設置兩個縣。

前687年,武公征服了杜、鄭兩地的西戎族,設置為兩個縣。同時,滅亡小虢國和小鄭國。這兩個國家是虢國和鄭國在平王東遷之後留在關中的小宗,佔據了十分肥沃的土地,他們滅亡之後,關中一帶已經沒有周王的親族了。

之後的武公更加開掛,先後幹掉、征服了綿諸、邶戎、義渠戎、翟戎和貘戎等,勢力東到了渭水流域,並且開始在汧、渭之間修築新都的建設。

但就在這個時候,三十三歲的武公死了,臨死前,他並沒有立自己的兒子而君,而是選擇了自己的弟弟!

武的諡號含義是“威彊敵德曰武。與有德者敵。克定禍亂曰武。以兵徵,故能定。 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誇志多窮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窮極。”

秦武公短短十幾年,東擋西殺,開疆闢土,諡為“武”實至名歸。

這個時候的秦國,已經擁有了關中之地。

稱霸西戎

等到了秦武公的侄兒秦穆公繼位的時候,秦國的霸主地位開啟了。

秦穆公最大的優點就是喜歡人才,秦國由於地處偏僻,人才匱乏,於是秦穆公就到處訓人,憑藉著禮賢下士的做法,他找到了百里奚、蹇叔、來丕豹、由余、公孫枝等謀臣,找到了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等大將,文武一心,上下一起,東進滅掉了滑、芮、梁國,再被晉國壓制住東進之路後,秦穆公掉頭往西。

當時的西戎,還有很多小國,隴山以西有昆戎、綿諸、翟,涇北有義渠、烏氏、朐衍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還有陸渾之戎。這些原始的部落依舊給秦國後方造成了很大的不穩定。

秦穆公採取了先弱後牆,逐漸征服的辦法,先滅掉了天水附近的綿諸戎,也就是在這裡獲得了由余這個某臣。由余對於滅掉西戎十分重要,因為他在戎地生活了二十幾年,十分熟悉,可以知己知彼,在由余的幫助下,秦穆公先後滅掉了二十幾個西戎小國,開闢國土千餘里。連周王都對他進行了擂鼓獎勵。

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秦穆公霸西戎”。

之後,秦國又回過頭來,南攻蜀國,東勝強晉,埋骨殽山,東方誠服。

此時的秦國,南至秦嶺,西達狄道(今臨洮),北至朐衍戎(今鹽池),東到黃河、關中已經全歸屬了秦國!


桃花一簇開無竹


秦國並未能消滅西戎,秦滅六國前期的秦昭王時代西戎出身的義渠戎仍然十分強大,經常與秦國發生衝突,這足以證明秦未能滅西戎。

不過,秦國征服西戎,或者說秦霸西戎是確實存在的,這個過程大致用了二百多年的時間。

自西周中期,戎患便成為了西周最大的威脅,甚至西周的滅亡,周天子的沒落都與西戎有著直接關係。

周孝王時,秦國先祖秦非子因養馬有功被賜姓贏封於秦,從此秦人開始了與西戎的鬥爭。

秦非子死後,又傳了兩代,生活在秦邑,由於西戎的侵擾雙方矛盾,傳至第四代秦仲時雙方矛盾已不可調和,戰爭不斷。加上此時的西周無力抵抗西戎,周厲王、周宣王時重用秦仲,命其抵抗西戎,周宣王封秦仲為大夫,僅兩年後,秦仲便在與西戎的戰爭中戰死沙場。

秦仲的死對周宣王震驚很大,他召見了秦仲的五個兒子,一方面給予撫慰,另一方面繼續鼓勵他們與西戎作戰。由秦仲長子繼承大夫之位,並晉封為西垂大夫,賜士兵七千總覽西戎事務,這邊是秦莊公。此外,周宣王還將秦人故地犬丘賜給秦人。這一系列舉措使秦人大受鼓舞,更加賣力的為周王室抵禦西戎。

秦莊公死後,太子世父讓位給弟弟秦襄公,自己則居住在前線犬丘,發誓要打敗西戎為祖父秦仲報仇。

可是,此時西戎正盛,世父多次遇險,甚至還被西戎俘虜。秦襄公無奈之下值得改變政策,開始與西戎和親,試圖從內部瓦解西戎。

正在此時,申侯聯合西戎攻入鎬京,西戎盤踞鎬京,西周滅亡。

太子姬宜臼號召諸侯勤王,秦襄公響應號召勤王,趕走西戎,輔助太子繼位,是為周平王。周平王遷都洛邑,秦襄公一路護送,周平王將岐山以西千里沃野賞賜給秦襄公,從此秦國位列諸侯。

此後一百多年秦國一直以西戎作戰,不斷收腹失地,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中秦國強大起來,到了秦穆公時已有了與爭霸中原的實力,但秦穆公時正是晉國結束內亂崛起之時,一直未能如願稱霸中原。晚年的秦穆公轉而經略西戎,任用由余的策略兼併西戎十二國,稱霸西戎。

秦穆公雄才大略,任用百里奚,由余,開啟秦國任用客卿的先河。直到此時秦國才算擁有了西戎千里之地,不過西戎仍未被滅,而是退居深處,以圖再起。


野史著作郎


讓河南人與之通婚



夢迴當年長安


公元前638年,強大的秦國,聯手晉國,強行把九支犬戎全部遷至洛邑一帶,這是犬戎最後的落腳地。從此,犬戎就在這個新的家園裡,傳種接代,繁衍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