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順到底算不算是一個正統朝代?

喝聲將軍提防提防


民國曆史學家孟森在《明史講義》中提到:“中國自三代以後,得國最正者,惟漢與明。”什麼樣子才算“正”?孟先生給出的解釋是“匹夫起事,無憑藉威柄之嫌;為民除暴,無預窺神器之意。”


漢朝的開國君主劉邦和明朝開國之君朱元璋都是起於低微,一開始並不是自帶主角光環,而且他們反抗的暴秦和異族統治者元朝,兩條都符合。

漢高祖劉邦

明太祖朱元璋

我們再來看一下其他的朝代為什麼不正。

魏晉自不必說,都是強權欺負孤兒寡母,篡位而得的天下,他們“借威柄,預窺神器”兩條都佔了;

南北朝時期,北朝是異族入侵,按照古代傳統思想,以夷犯夏則是“預窺神器”,而且之後北朝的朝代更迭也都是強臣欺負前朝皇帝,篡得天下,北齊,北周莫不如是。

隋朝,唐朝雖然是不錯的朝代,文治武功,但是這也掩蓋不了他們篡奪政權的起家黑歷史,隋朝和唐朝都是篡了自己的君主兼親戚的大權。

之後朱溫的梁朝,五代十國,趙匡胤的黃袍加身建立宋朝,都犯了“借威柄,預窺神器”的禁忌,所以得國也不正。

元清自不必提,以外族入侵,取得天下,元清窺視神器已久,宋無暴戾而被徵,清則趁明順之爭而漁翁得利。

原本,李自成的大順朝可以成為第三家得國最正的王朝。

崇禎年間,明朝政府由於關外建州女真起事,為應付遼東的局勢開徵遼餉,原本就已經不堪重負的百姓紛紛起事,李自成就是其中一員,李出身於底層的郵差,符合出身低微一說,而且李自成起義之初並沒有想過一定要做皇帝,他開始想的只不過是活下去而已,順帶便帶著周圍的老百姓活下去。

而且,當時明朝在內外的雙重壓力之下,也採取了一些對百姓不友好的政策,而且地方官員以及權奸的胡作非為,漸漸失去了百姓的擁護,一個漢人出身的新領袖出現正好符合大家的期望,而且李自成軍紀嚴明,秋毫無犯,儼然一派開創新朝的局面。

可惜,在進入北京之後,李自成沒有處理好吳三桂的招撫問題,使得吳三桂聯合清軍入關,沒有做好準備的李自成一敗塗地,後來雖然輾轉抗清,終究不敵,令人扼腕嘆息。

李自成出身低微,“匹夫起事,無憑藉威柄之嫌”,在明末百姓深受政府盤剝之苦時起義,“為民除暴,無預窺神器之意,”原本能夠成為得國最正的第三例,可惜因為自己的大局觀不足而導致痛失好局。

大順朝僅僅存在了一年多的時間,而且在其最鼎盛時期也並沒有完全統一,甚至連傳統漢族領地都沒有完全佔領,所以無論從時間還是空間上來說,都很難將大順朝說成是一個正統的王朝。


天涯看點歷史號


簡單說來不算,準確地說,也不算!

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的農民軍浩浩蕩蕩殺進北京,明朝皇帝崇禎自縊,明朝宣告滅亡。

崇禎自縊後,李自成成為北京的主人,城頭的大旗也由大明換成了大順,一個新的王朝開始了。

但是,這樣一個取代明朝的政權,卻不被史學家承認,在歷史上也是唐宋元明清一筆帶過,非常沒有存在感。

這是為什麼呢?“靜Yes”認為有以下原因:

1、時間太短

從李自成進入北京到灰溜溜地撤出來,前後一共用時42天,總共1000多個小時。

這樣一個1000多個小時的政權,在5000年曆史長河中,真的能排得上號嗎?

答案是否定的。

事實上,在歷史上,也有兩個不被承認的王朝,一個是兩漢之交,王莽的“新朝”。另外一個,是唐朝時期武則天的“武周”王朝。

這兩個王朝,時間都超過了15年,但是,即使比李自成的大順王朝長這麼多,在歷史上,這兩個王朝也不被人們所接受。我們稱呼這兩個王朝時,習慣說兩漢、盛唐。

所以,這個才1000小時的大順王朝,真的排不上。

什麼?李自成進北京前也算,那就是從正月算起,就算從正月初一開始算,這個王朝也只有100多天,如果連李自成退出北京後和清朝鬥爭直到犧牲,前後加起來也不到一年時間。

況且,李自成1644年6月3日在北京稱帝,次日便退出北京,這樣算來,李自成在位的時間更是短得可憐。

所以,如此短的一個王朝,不可以算正統王朝。

2、沒有進行新政權建設

一般而言,作為一個新的王朝,進行新的國家機器構建是很有必要的。

即使像魏晉南北朝、兩宋這樣的分裂時期,中原大地出現兩個甚至更多皇帝,大家還是要爭一下正朔的。

畢竟從秦始皇開始,中華帝國就確定了大一統的基本基調,如果出現兩個甚至更多並立政權,那麼爭取封建正朔就很有必要了。

因為這涉及到皇位的合法性,以及民心的向背,所以但凡每個新王朝建立,都會第一時間爭權封建正朔,以期儘快爭取民心,穩定新政權。

但是作為農民的李自成,並沒有這樣的覺悟。

進入北京,逼死崇禎,對東北虎視眈眈的滿清沒有敏感性也就算了,對於江淮以南的南明,李自成也沒有進行拉攏或者爭取,導致李自成成為眾矢之的。

那麼,李自成在幹什麼呢?追餉,因為對老百姓許下了三年不納糧的承諾,因此李自成要想來錢,必須從明朝的大臣們身上下手,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追餉運動開始了。

追餉運動開始,一時間北京城內雞飛狗跳,很多大臣被活活折磨而死,李自成集團得到7000萬兩白銀,但是也敲響了自己的喪鐘。

隨著招降吳三桂的失敗,一片石大戰的失敗,早已完成政權建設的清軍和南明迅速聯手,對尚未進行政權建設的李自成進行瘋狂追擊,李自成只好在稱帝一天後,匆忙退出北京,從此一敗再敗。

可以說,沒有進行政權建設是最大的敗筆,也是大順無法成為王朝的原因。

3、居無定所,流寇不足以建立王朝

我們看到,歷朝歷代,即使是典型的農民起義建立的王朝,比如西漢、東漢、明朝,他的實際創立者也早已擺脫了農民的流寇思想。

比如朱元璋,在所有王朝建立者中出身最低,但即使是這樣,他也沒有將農民起義者的流寇思想貫徹地從一而終。

因為,流寇思想從來就不能成事!

陳勝吳廣起義,規模何其浩大,被70萬奴隸擊敗後迅速灰飛煙滅‘黃巢起義一度打進長安,但從來不建立自己的根據地,結果唐僖宗集結力量反撲,黃巢只好撤出長安,沒有根據地的黃巢只好一路被追殺,直到山東泰山被殺。

所以,沒有根據地,農民起義永遠就是流寇集團!

而李自成,由於缺乏眼光,最主要的是缺乏一批得力的謀士,決定了李自成終歸是流寇集團。

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將西安作為西京,這並沒有什麼問題。關鍵是李自成拔師東征後,西安基本就被放棄了。要知道,朱元璋在進攻元朝前,已經穩紮穩打,擊敗陳友諒、張士誠,成為江淮地區的主人,有了根據地,保證了朱元璋進可攻,退可守。

而李自成的行為無疑就是斷了自己的後路,這不是背水一戰,這是自尋死路。李自成的百萬大軍走到哪裡,哪裡就是大順根據地,先前打下來的帶去因為沒有經營,很快陷入敵手,李自成始終被包圍著。

當一片石大戰失敗,李自成才體會到沒有根據地的狼狽,結果被吳三桂窮追猛打,逃竄到九宮山後被地主武裝殺害。

所以,李自成的大順,只能和陳勝吳廣起義建立的“張楚”以及黃巢建立的“大齊”政權歸為一類。

他們,註定不是中國的正統朝代!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枚酷愛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說大順之前先了解一下它的由來,這個政權是明代末年由李自成李闖王創立的,於崇禎十七年也就是一六四四年建國,年號為永昌,李自成在北京故宮登基稱帝,但一天後便被入關的清軍從北京敗退,走前還把北京紫禁城的皇極殿一把火給點了,永昌二年即為1645年李自成兵敗於潼關,隨後放棄了西安城,東下湖廣進行周旋,四月在在湖北通城縣九宮山廟內遭被當地鄉勇殺死。

短暫的猶如曇花一現的大順朝從建立到李自成死亡竟然不到一年的時間,在中國歷史上並不把它作為一個正統的朝代看待的,畢竟它不具備正統朝代的所有特徵。第一,他只是建立了一個政權,但沒有穩定的統治時期,這個政權從誕生到滅亡一直處於戰爭狀態,對打下來的城池並沒有一個很好的穩定治理及設計完整的政府機構。第二,李自成的政權僅僅算一個過渡性的軍事集團,並沒有對明代“改朝換代”,而且也沒有被廣泛的認可為合法的國家,在大順朝存在的同時,同時南明政權,大清政權都存在,而且他的兄弟部隊-張獻忠部,也在四川成立了大西政權,張獻忠自己也稱帝了,所以在四個的政權同時存在的亂世,李自成的大順僅僅是一方諸侯而已,萬萬算不得一個正統朝代。


(謝謝觀看)


老豬的碎碎念


不算,為啥不算,因為大清不承認,大清入關就祭拜孔子,祭拜明朝皇帝,繼承中華正統。同一時期,不可能有兩個中國,古代也是,就算有幾個政權,那也只能有一個正統,那大順和大清,肯定是大清是正統了。

你又會問,歷史就是勝利者寫的,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清朝講大順不是正統就不是正統了?他講他自己是正統就是正統了?不僅你不服,李自成也不服了,明朝是我滅的,崇禎是我逼死的,繼承明朝那我大順是無縫對接來。

那我告訴你,歷史就是勝利者寫的,勝利的王朝講大順是啥就是啥。如果大順但是擊敗滿清統一全國了,那清朝也就是一方勢力割據,瞬間消失在人們的眼中。

為啥宋朝偏安一隅,甚至南宋偏安的連中原都掌控不了,為啥後世歷代都認為宋代是正統,人家遼,金不比你宋朝在中國控制的地盤大,那就是因為勝利者繼承的問題了,中國只有一個,勝利者必須要繼承一個朝代,才算是中原正統王朝,百姓才能認可,皇帝才算天下之主,所以蒙元皇帝就要為宋朝建史,繼承宋朝,明朝又認元朝為正統,清朝又認明朝為正統。

大順就沒有了


曹小翔xixi


明末取義領袖李自成建立大順王朝,應該不能算正統王朝,其理由如下。

一,古代歷史學家認為,一個朝代滅亡,需滿足首都淪陷,統治者,即皇帝死亡或投降,兩個條件缺一不可,李自成攻佔明朝都城北京,祟禎皇帝自殺,明朝滅亡可以確定。

二,新統治者建立政權時間應達到十年以上,中央政府機關齊全,地方省,縣,鄉等應建立基層政府部門。新皇帝能有效管理國家才能正統王朝。

三,在一般情況下,中國三個最重要的城市,北京市,西安市,南京市,我們把這三個市在地圖上用直線連接起來,組成一個三角形,三角形中間,是中國中原核心地帶,包括北京市,河北省,河南省,陝西省,山西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蘇省,安微省,浙江省等廣大地區,如果新統治者皇帝,能把北京市,西安市,南京市,或中原河南洛陽市,開封市,如果一個朝代以上面任何一個市作為都城,控制三角中間部分地區,時間十年以上才能算正統王朝。如果遠離這個三角形中間地帶,只能算地方割據或土匪。如歷史上,北宋王朝,南宋王朝算正統王朝,遼國,金國,西夏國不能算正統王朝。

李自成建立的大順朝,主要是李自成建立大順朝不到一年就滅亡了,還沒有有效建立中央政權,地方也沒有建立政權,所以大順朝不能算正統王朝。

中國歷史上,秦朝,漢朝,三國,兩晉,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這些朝代被歷史學家稱為正統王朝。


蔡哥談


歷史上其實一直都不把大順當作正統朝代。


明朝末年國庫空虛,全國上下腐敗嚴重。由於蝗災再加上苛政嚴重,大量來自川陝地區的農民發生了民變。這些農民剛開始各自為戰,嚴重拖累了明朝的軍力。

這些農民軍的領袖高迎祥在1636年戰死,而其手下的李自成,接過大權成為新的闖王。在李自成的率領下,農民軍可謂是勢如破竹。在1641年攻破洛陽,殺死福王朱常洵。而此舉對於農民軍尤其重要,李自成從這裡拿到了大批的糧餉。

在1643年10月李自成攻破潼關,次月就佔領了西安。而作為其對手的張獻忠,雖然同樣是農民軍領袖,但是主要在南方發展。他控制了湖廣地區,轉而進攻四川,是為大西爭權。

李自成在1644年宣佈在西安建國,國號大順,年號永昌。崇禎17年3月先後攻破大同、宣府等地,並且於3月17日兵臨北京城下,第二天即攻克北京城。第三天崇禎皇帝自殺,明朝宣告正式滅亡。

然而李自成雖然攻破了北京城,但是沒有對吳三桂採取相應的措施,最後致使其引清兵入關。李自成於4月21日進攻吳三桂,但是最後以失敗告終。八天之後,李自成在武英殿匆忙地繼承了皇位,當天晚上燒燬所有宮殿,準備向西轉移。

其實在大順軍建國之初,其軍事力量還是相當之強。大順軍曾經在潼關準備與清軍決一死戰,一開始主要由於清軍的主力以及大炮未到,清軍並沒有佔到多少優勢。

1645年清軍主力到達,他們用紅衣大炮打開了潼關。而面對這樣的情況,李自成採取流竄躲避的方法。想通過襄陽進軍湖北,然後與明朝總軍兵左良玉匯合。然而還沒有展開下一步軍事部署,左良玉便病死。

1646年4月李自成的軍隊,在武昌地區被清政府擊潰。李自成被迫退往江西,又被清軍追上打敗。把李自成最後被明朝地方武裝擊殺於湖北通山縣南九宮山,而大順政府也宣告破產。

而在中國歷史上,滿足什麼樣的條件才算是正統王朝?

我們先看一下什麼是朝代的滅亡?按照司馬遷自己的定義,需要滿足首都淪陷,統治者死亡或者投降。兩個條件缺一不可,通常都是同時達到。當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禎皇帝自殺,明朝則宣告滅亡。

而李自成建立的大順為什麼不被承認?

先不說別的,李自成的大軍連自己的首都都沒有。雖然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在這裡繼承了所謂的爭權,但是僅僅一天時間就跑了。這樣怎麼算得上是正統?


再者在通常的情況下,我們把中國三個重要城市——北京,南京,西安連在一起,幾乎成為了一個正三角形。而中國歷史上,但凡把手腳伸到這個三角形當中的,修史的時候才能被納入正統王朝。遠離這個三角形的,都是被人為割據或者土匪。

而至於大順政府完全是沒有坐穩的政權,更何況一世而亡,國內各種局勢混亂。就好比在亂世裡面拉了一批人,就隨便的自我宣佈皇帝,正史怎麼可能會承認這種?


史之策


我認為不算,大順頂多算是明朝和清朝朝代更迭期間的一個政權罷了,它雖然直接導致了明朝滅亡(不算南明的話),但大多數時間都只是個流亡政府,且存在時間較短,所以算不上一個正統朝代。

如何定位一個正統朝代

怎樣的朝代才能被稱為正統,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評價標準。我認為,一個政權必須要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才能被算作正統朝代。

1、穩固的統治。哪怕沒能統一天下,哪怕偏安一隅,但政權的統治至少要足夠穩固,也就是說你建立的朝廷至少要站的住腳,有穩固的統治區域和子民,而不是敵人以來你就跑了。

2、完善的政權。也就是說你在稱帝之後,至少要建立完整的官僚體系,朝中得有文武百官,地方得有各級官員,否則你就是個“皮包公司”、孤家寡人而已。

3、廣泛的認可。這點極為重要,也就是說你的統治至少要得到一個或幾個其他政權的支持和認可,這可以是周邊國家,也可以是亂世的其他政權。

4、承上啟下的作用。這個主要是三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亂世,是指後世的認可程度,例如三國時期的曹魏,由於他上乘東漢、下啟西晉,所以後世一般認為曹魏是三國時期的正統。這也是五代十國時期的朱梁能夠被後周太祖郭威承認的原因。

大順算不算正統朝代

如果用以上四點來衡量的話,大順顯然算不上一個正統的朝代。原因如下:

1、統治不夠穩固。雖然在一段時期內大順的地盤也很大,但是統治並不穩固,統治區域變化極大。

2、政權不夠完善。李自成在被吳三桂和多爾袞戰敗後,逃回北京城倉促登基,由於追兵尾隨而至,因此又迅速退出北京城。因此李自成雖然稱帝,但他的官僚體系並不完善。

3、沒有獲得認可。不論是明朝還是後金,或者周邊國家,哪怕是張獻忠的大西政權,都沒有承認李自成的統治地位。

4、沒能承上啟下。這也是致命的一點,大順雖然滅亡了明朝,但它並沒能啟下,後世一般認為清朝是直接繼承明朝統治的,而並不是繼承於大順政權。

同理,張獻忠的大西政權、洪秀全的太平天國等都不能被稱為正統朝代,哪怕是比大順政權存在感更強的新朝(王莽)、西夏等都沒能被認定為正統朝代,更何況是大順政權。


香茗史館



李自成之大順最多隻是明末清初的過渡政權罷了,並非正統朝代。

先說說大順政權,很多人可能對於這個政權並不熟悉。但它的建立者是大名鼎鼎的李自成。

李自成是明末清初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擁有毀滅舊世界的能力,卻沒有維護新世界秩序的能力。所以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帝身死以後,當天下很多人認為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將是下一個朝代之時,結果山海關一戰以後,李自成敗於吳三桂與清軍聯手從此一蹶不起,次年窩囊死去,令人大跌眼鏡,大順政權也隨著他的死而滅亡。

為什麼大順並非正統朝代呢

首先按照成王敗寇來說。(來自今日頭條宋安之首發)明朝之後的大一統朝代清朝。

而且明末清初中間並沒有諸如南北朝或者五代十國的長時間亂世,像南北朝還有五代十國這些亂世不說有沒有大一統王朝,還是有著正統王朝之分的。


明朝亡於1644年,清朝從關外一方割據勢力成為全國性的朝代時間也是1644年。

也就是說明清之間的交替沒有割據的亂世,只有幾大勢力短暫爭鋒混戰的1644年。結果是清朝從入關開始就牢牢佔據先機,像是開掛一般,先是遷都北京並且修明史,在1645年就徹底打的李自成的大順、張獻忠的大西兩個政權灰飛煙滅。而南明最強大的弘光政權也被攻滅。最後李自成和張獻忠與南明殘餘勢力聯合在一起在南方苦苦抵抗清軍數十年而被清朝統一中國。

可以說清朝足夠強悍,短時間內戰勝所有對手,並沒有造成南北對峙的割據情況,使其他更具正統性的王朝都被消滅,只剩下它一個政權統一中國,所以是為正統的朝代。

像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張獻忠的大西政權、南明小朝廷自然不屬於正統朝代了。

而且李自成的大順政權滿打滿算也就是存在一年多點,沒有固定疆域沒有穩定的朝廷機構。(來自今日頭條宋安之首發)最多也就是一度佔據北方半壁江山,並沒有徹底消滅南明朝廷,統一中國。說它是明清之間的過渡政權都是不錯的了。


宋安之


李自成的大順當然不能算是一個正統朝代了,張獻忠的大西也不算正統朝代。

就連南明弘光、隆武、邵武、永曆四朝都不能算是正統朝代,更何況李自成的大順和張獻忠的大西?

1644年清朝己經入主中原了,只有大清才是歷史承認的正統王朝,由於南明沒能守住半壁江山,而是很快滅亡了,並沒有形成割據局面,情況和南宋大不相同,所以南明四帝都不能算是正統朝代。

存在於歷史夾縫當中時間極短暫,幾乎不被歷史承認的尷尬皇帝和朝代還有好幾個,王莽的新朝,武則天的大周,黃巢的大齊,李自成的大順,張獻忠的大西,洪秀全的太平天國。

但是在《中國歷史大系表》中,這些被邊緣化存在時間短暫的皇帝和其年號會被專門列出來,以記錄其確實存在過。


西賊聞之心膽搖


在我們看來,每一個朝代的更替肯定是要發生大規模的戰爭才行,就算是一個朝代,帝王和帝王之間還是要有競爭的呢。那麼你們知道麼,其實明朝和清朝之間夾雜著一個朝代,但是歷史上對這個朝代沒有進行任何的記載,所以我們才以為,明朝之後就是清朝了。之所以會演變成這樣,只是因為在崇禎年間發生了一件小事,也是因為這件特別不起眼的小事,才催生了一個王朝出來。

事情是這個樣子的,那是明朝末年,李自成打敗了大明,他也自己成立了一個朝代,並且改了國號,他把這個朝代稱作是大順。然而,我們卻不知道有這麼一個國家的誕生,只知道在明朝之後只有清朝了。實際上,清朝是被催生出來的,當時皇太極雖然也在帶兵打仗,可他們還沒有佔領足夠的優勢,要說在戰場上有優勢的,自然就是明軍了。

明軍有一個將領名字叫做孔有德,他曾經帶著很多的人去支援。他帶領的這些人裡面有一些都是普通士兵,就算是將士比較堅強,士兵也一定都有不怎麼給力的,尤其糧草不足的時候。他們打仗打到一半,卻發現糧草快沒有了,士兵也非常的飢餓,有很多人就去問孔有德什麼時候能夠來糧食。孔有德沒有得到上級派發糧食的命令,所以只能讓這些士兵自己去解決食物的問題。

那麼自己解決的話,士兵肯定不會用買的,他們就只能用搶的。他們走到了一戶人家,看到這裡養著很多的雞,其實雞是一種所有人都會吃的家禽,從古到今都不怎麼值錢。可他沒有想到的就是養雞的這戶人家,可是朝廷當中的官員呢,也是名門望族來頭不小。據說,他們家有14個都是中過進士的人,名字叫做王象春。

士兵在搶雞的過程當中,看到了王象春的蝦仁,下人對著那些士兵辱罵不止,這讓士兵特別的惱怒,就直接把下人給捅死了。在下人死了之後,這事兒也傳到了王象春的耳朵裡,就連孔有德的上級也知道了這件事。然而,當時是不能隨意殺士兵的,所以孔有德逼不得已,就只能投靠皇太極。

明朝時候所擁有的武器都是非常厲害的,所以孔有德不僅帶著士兵去投靠皇太極,而且還帶來了很多武器,因此皇太極才可以打敗李自成,並且成立了大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