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天津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2018年)》白皮書

天津法院知識產權

司法保護狀況

(2018年)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最重要的內容,也是提高經濟競爭力的最大激勵。司法保護是知識產權保護的最終環節和最後救濟途徑,知識產權權利人日益把司法保護作為維護權益最值得信賴的途徑。一年來,天津法院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主導作用,依法履行審判職責,通過嚴格公正司法,救濟權利,定分止爭,宣示規則,激勵和保護自主創新,規範市場競爭,促進了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水平的提升。


一、嚴格公正司法,服務保障創新發展

天津法院始終堅持以執法辦案為第一要務,依法公正高效審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及時保護知識產權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切實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發揮司法裁判的規範指引作用,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8年,天津法院共新收各類知識產權案件4952件,審結4410件(含舊存,下同),比2017年分別上升82.33%68.26%。其中,新收知識產權民事案件4764件,審結4234件,同比分別上升84.72%和70.31%;新收知識產權刑事案件182件,審結175件,同比分別上升35.82%和30.6%;新收知識產權行政案件6件,比2017年多3件,審結1件。

其中新收一審專利、技術秘密、計算機軟件等技術類民事案件183件,同比上升7.65%;新收一審著作權糾紛案件2984件,同比上升65.87%,佔新收一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總量的74.51%;新收一審商標權糾紛案件765件,同比上升200%,佔新收一審民事案件的19.1%。與2017年同期相比,著作權、商標權糾紛案件數增長較快,佔比較大,技術類案件呈穩步上升態勢。

收藏!《天津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2018年)》白皮書

收藏!《天津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2018年)》白皮書

收藏!《天津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2018年)》白皮書

收藏!《天津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2018年)》白皮書

收藏!《天津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2018年)》白皮書

一是積極發揮民事審判的主渠道作用,不斷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2018年,全市法院新收知識產權民事一審案件4005件,同比上升72.93%,佔全部新收一審案件的95.9%,審結3503件,同比上升57.23%;新收知識產權民事二審案件758件,審結728件,分別同比上升194.94%和186.61%;新收知識產權民事申請再審案件1件,審結3件,分別比上年少5件和1件。

民事案件中,一審專利、技術秘密、計算機軟件等技術類案件新收183件,同比上升7.65%。注重依法加大對關鍵核心技術、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保護力度,以嚴格的保護優化科技創新法治環境,堅定創新創業者的信心與勇氣。積極應對“互聯網+”對著作權保護帶來的新挑戰,加強對數據庫、文化創意、動漫遊戲、體育賽事、微電影、短視頻等領域的保護,新收一審著作權糾紛案件2984件,同比上升65.87%,佔新收一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總量的74.51%,有力推動了新興文化產業和文化業態的發展。依法懲處不誠信的商標攀附、仿冒搭車行為,促進品牌的培育創新並形成品牌優勢,增強了市場主體的核心競爭力和發展原動力。新收一審商標權糾紛案件765件,同比上升200%,佔新收一審民事案件的19.1%。

二是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刑事審判的懲治和震懾功能,嚴厲打擊知識產權犯罪行為。天津法院積極參加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製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全市法院新收一審侵犯知識產權罪案件165件,同比上升39.83%。其中,假冒註冊商標罪案件17件,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案件8件,侵犯商業秘密罪案件1件;新收涉及侵犯知識產權的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案件62件,涉及侵犯知識產權的非法經營罪案件75件。在一審審結的知識產權刑事案件中,以侵犯知識產權罪判決的案件27件,同比上升22.73%,生效判決人數58人,同比上升23.4%;以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判決的案件57件;以非法經營罪判決的案件75件。依法審結緒某某、張某某等六人侵犯商業秘密案,對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攜帶技術參數圖紙等商業秘密離職並使用所掌握商業秘密的犯罪行為給予嚴厲打擊,向社會傳遞出依法保護知識產權、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的強烈信號。

三是依法履行對知識產權行政行為的審查職能,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天津法院注重發揮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主導作用,依法規範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行為,監督、促進依法行政。2018年,全市法院共受理知識產權行政案件6件,均系對專利行政管理行政處罰決定不服提起的訴訟,審結1件。依法審結的天津市綠能建材製品廠不服專利侵權糾紛案件處理決定案,對被控侵權產品是否落入涉案專利權的保護範圍及行政機關作出處理決定書的程序合法性予以嚴格審查,依法認定被控侵權產品沒有落入涉案專利權的保護範圍但相關行政行為程序違法。通過司法審判,積極引導知識產權行政執法機關的調查取證、證據審查、侵權判定、責任承擔等處理標準與司法標準相一致。有力推動行政機構改進工作、規範行政執法行為。


收藏!《天津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2018年)》白皮書


二、服務保障大局,積極營造有利創新的法治環境

知識產權保護是積極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方面。天津法院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審判的職能作用,多措並舉,保護和激勵創新創造,積極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一是出臺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舉措,激發各類主體的創新發展活力。貫徹落實《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關於營造企業家創業發展良好環境的規定》,結合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實際,制定《關於依法保障企業家合法權益營造創新創業發展良好法治環境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加強對關鍵核心技術和基礎前沿領域技術成果的保護,加強品牌商譽保護,重視新興文化產業和文化業態的著作權保護,探索建立知識產權非訴行政強制執行綠色通道,打造全方位、立體化的保護網絡。天津一中院、濱海新區法院分別發佈助力“雙萬雙服促發展”活動的12條措施、“全力保障和服務民營經濟健康發展”10條措施,對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以知識產權保護推動創新成果產業化作出明確規定。

二是服務保障自貿區建設,促進平行貿易發展。天津高院成立專門課題組針對自貿區平行進口存在的知識產權法律問題和風險進行調研,完成了《自貿區平行貿易所涉知識產權法律問題的調研報告》,並將調研成果及時轉化為《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涉平行進口商標侵權糾紛案件的審判指引(試行)》,就涉平行進口商標侵權案件審理原則和思路、侵權判定標準、指示性合理使用抗辯等予以規範,不僅統一了裁判標準和司法尺度,而且為相關從業人員提供了行為指引,有效促進了天津自貿區平行貿易的健康發展。濱海新區法院積極從審判角度協助做好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對象查詢考核工作,為監管機構檢驗政策試驗情況和改進管理決策提供了有益參考。

三是主動延伸司法服務職能,多種形式助力企業發展。天津法院結合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知識產權強市的要求,加強與行業協會、高新科技企業等的交流互動,主動了解市場主體的知識產權司法需求,拓展司法保護空間。高院組織召開服務民營企業發展座談會,瞭解並積極回應民營企業的司法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務。與市知識產權局共同組織召開座談會,全面瞭解科技創新企業知識產權保護需求,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深入遠大集團、天地偉業數碼科技有限公司以及自貿區部分企業調研,與知識產權權利人和企業家面對面交談,為企業講解經營中易發的商業秘密洩露、商標權利衝突、著作權侵權等知識產權風險,對企業加強知識產權管理、構建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提出意見和建議。


收藏!《天津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2018年)》白皮書


三、堅持改革創新,不斷提升知識產權審判專業化水平

改革創新是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事業持續發展的動力,是推進知識產權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天津法院嚴格按照司法改革的部署要求,積極探索,全面加強知識產權審判專業化建設。

一是推進天津知識產權法庭建設,優化天津法院知識產權管轄。在市委的領導和大力支持下,經最高人民法院批覆,2018年3月1日,華北地區第一家跨行政區域審理知識產權案件的專門機構——天津知識產權法庭成立。天津知識產權法庭除了受理發生在天津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轄區範圍內有關商標、著作權、不正當競爭、技術合同糾紛的第一審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由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法院管轄的除外)外,集中管轄天津市轄區內全部專利、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技術秘密、計算機軟件、涉及馳名商標認定及壟斷糾紛的第一審知識產權民事和行政案件;以及不服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法院審理的第一審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上訴案件。天津知識產權法庭的設立將有效提升技術類案件的審判質效,對推動我市提升創新經濟的綜合能力具有積極的保障和促進作用。

二是全面深化知識產權審判“三合一”工作機制,進一步強化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合力。與市檢察院、市公安局共同出臺《關於辦理知識產權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建立了知識產權刑事司法保護溝通協調機制,明確了知識產權刑事案件範圍、管轄,對知識產權刑事案件的偵查、批捕和起訴的程序環節進一步規範,並提出確保執法水平的組織保障措施,有效解決了制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髮展的制度瓶頸,使知識產權審判“三合一”工作機制得到全面落實。

三是積極探索知識產權訴訟制度改革,進一步提高知識產權糾紛解決效率。全面推進案件繁簡分流機制建設,出臺《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簡易程序審理部分知識產權民事糾紛案件的審判委員會紀要》,根據案件事實、法律適用等因素,綜合考慮案情複雜程度,對訴訟標的額在10萬元以下且案件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係明確、爭議不大的著作權、商標權糾紛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同時推進裁判文書繁簡分流,做到簡案快審,繁案精審,進一步提高了知識產權糾紛解決質效。濱海新區法院互聯網庭審系統初見成效,2018年使用互聯網庭審系統開庭、調解兩百餘次,極大地便利了當事人,獲得了當事人的一致好評。積極推進知識產權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建設,暢通訴訟與仲裁、調解的對接機制,促使各類糾紛解決方式各得其所、各盡其能、多元共治、形成合力,進一步提升知識產權糾紛解決效率。2018年,全市知識產權一審民事案件,調解結案178件,調解率為5.08%;撤訴結案(含按撤訴處理)2698件,撤訴率為77.02%;調解、撤訴率達到了82.1%,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取得了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四是著力加強審判能力建設,知識產權審判研究取得豐碩成果。

高院出臺《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涉平行進口商標侵權糾紛案件的審判指引(試行)》,知識產權審判規則體系漸趨完備,裁判標準更加統一。以問題為導向,以解決疑難複雜問題為宗旨,提煉總結審判實踐經驗,精選寫作團隊,組織撰寫和編纂《審判指導叢書:法官智典(知識產權卷)》。知識產權理論研究成果豐碩,先後完成最高法院司法研究重大課題《中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戰略研究》和司法案例研究課題《互聯網新型不正當競爭法律規制案例研究》,承擔的天津市法院系統重點案例調研課題《互聯網新型不正當競爭法律規制案例研究》被評為優秀。多篇論文被各類期刊雜誌刊載,一中院知識產權庭的《2018年著作權典型案例及評析》發表於《中國版權》,兩篇案例被收錄於《中國知識產權審判年度典型案例評析(2018年卷)》。二中院知識產權庭的兩篇案例被《中國知識產權》雜誌收錄。

審判隊伍的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國際化建設全面加強,高院黃硯麗法官被評為第四屆全國審判業務專家,高院劉震巖、裴然法官,一中院雷豔珍法官被評為第一屆天津法院審判業務專家。和平法院知識產權庭被評選為全國知識產權審判先進集體,高院董聲洋、一中院雷豔珍、二中院胡浩、濱海新區法院張寶霞被評為全國知識產權審判先進個人。高院、一中院、和平法院的知識產權審判團隊被評選為天津法院2018年度優秀、先進民事審執團隊。高院知識產權庭被評為2018年度全市法院系統案例工作先進集體,高院張軍強被評為2018年度全市法院系統調研工作先進個人,高院王倩、二中院龐振被評為2018年度全市法院系統案例工作先進個人。

四、強化司法價值引領,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影響力不斷提升

天津法院積極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知識產權司法全過程,通過開放發展,發揮司法價值價值引領作用,以法治力量為社會主流價值觀提供保障。

一是持續推進知識產權審判精品戰略,發揮司法裁判的示範引導作用。面對大幅增長的知識產權案件,天津法院注重通過裁判明確劃定知識產權權利邊界和競爭行為邊界,為市場主體的創新行為、競爭行為提供明確清晰的規則指引。天津碎易得環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與碎得機械(北京)有限公司等專利權權屬糾紛案、天津那是生活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與上海珂蘭商貿有限公司知識產權合同糾紛案入選2017年度中國法院50件典型知識產權案例。《紅巖》作者繼承人訴某美術出版社、某網絡有限公司著作權侵權糾紛案、天津雅迪實業有限公司訴某機電有限公司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案入選天津法院2018年度十大影響性案例。天津市靜海縣瑞和如家快捷賓館與和美酒店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上訴案獲評2018年度天津法院優秀裁判文書、優秀庭審評比二等獎,裁判文書入選首屆全國法院“百篇優秀裁判文書”。

二是講好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故事,積極傳遞司法正能量。認真貫徹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要求,以“4·26世界知識產權日”為契機,組織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宣傳月”系列活動。天津高院召開天津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新聞發佈會,全面公開天津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情況和典型案例;一中院召開知識產權審判新聞發佈暨疑難案例專家評議會,二中院向社會通報了2017年知識產權糾紛案件尤其是專利等技術類案件審理情況、案件特點、反映的問題以及該院相應對策和取得的成效;濱海新區法院發佈《濱海新區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2015年-2017年)》白皮書,既做到了保障人民群眾對知識產權審判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又起到了以案釋法、提高全社會知識產權法治意識的積極作用。

三是不斷豐富活動形式,提高知識產權審判的輻射力。注重精選典型案件、新類型疑難案件進行公開庭審,以更直接的方式展現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全過程,放大司法裁判的社會效應。高院和中級法院的院庭長擔任審判長審理知識產權案件;濱海新區法院組織知識產權庭審觀摩,天津海關、濱海新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工作方面的執法人員、院校師生代表、媒體記者等參加。高院知識產權庭參加天津市廣播電臺經濟頻道主辦的《今晚有說法》欄目直播,介紹天津法院知識產權案件審理的基本情況和特點。和平區法院與和平區市場與質量監督管理局聯合在濱江道商業區開展知識產權普法宣傳活動,向社會公眾宣傳和講解知識產權法律,營造尊重創新、保護知識產權的社會氛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