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市一幼:緊扣“精準”要求 下足“繡花”功夫 紮實推進援彝“傳幫帶”

四川新聞網德陽4月25日訊(張麗娟 文/圖)“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為切實落實援彝幫扶工作,引導優質學前教育資源向貧困地區輻射,根據德陽市旌陽區教育局工作安排,4月15日至4月26日, 德陽市第一幼兒園行政張麗娟奔赴越西縣旌陽幼兒園,進行了為期兩週的幫扶工作。

德陽市一幼:緊扣“精準”要求 下足“繡花”功夫 紮實推進援彝“傳幫帶”

瞄準短板,聚焦問題。為達到“幫到實處、扶到點上、共同成長”的幫扶目標,到園後,張麗娟老師就與幫扶園園長從園所環境創設、課程設置、教師隊伍建設、一日生活各環節等方面,全面仔細地進行了溝通,並針對幼兒園急需優化的晨鍛大循環及集體教育活動制定了個性化幫扶方案。

靶向教研,對症下藥。聽評課作為教師的基本教育能力,能充分體現教師的教育素養,也是教師間互相學習、切磋教藝、研究教學的重要措施。為了更好地將《指南》精神融入到教學活動中,提高教師聽課評課的有效性,張麗娟老師深入淺出地講授了怎樣聽課及如何評課,將評課“評什麼”、“怎樣評”“評價依據”等梳理出了一套完整的框架,解決了教師們每到聽評課時盲目且泛泛而談的問題。

德陽市一幼:緊扣“精準”要求 下足“繡花”功夫 紮實推進援彝“傳幫帶”

現場培訓,精準發力。一日之計在於晨,晨間鍛鍊活動是幼兒一日活動的重要環節。也是確保幼兒每日兩小時戶外活動的基本途徑。針對晨鍛形式單一的現象,張麗娟老師“以晨間大循環的組織與實施”為主題,親身示範,帶領全員教師開展了數次教研,就場地佈置、器材優化、循環路線、動作指導、安全站點、指導要求等各方面進行了研討。現在,每天都能參與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戶外體能大循環運動,在活動中不僅增強了幼兒的身體素質和自信心,還激發了幼兒與他人合作的意識,並在運動中獲得了健康,獲得了積極的、愉快的情感體驗,並從中找到了快樂。

德陽市一幼:緊扣“精準”要求 下足“繡花”功夫 紮實推進援彝“傳幫帶”

把脈課堂,問診教學。為了更好地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師們教育教學組織能力,張麗娟老師深入課堂,積極聽課、評析,幫助執教教師“查找病結、開出良方、對病下藥”。使老師們重新審視活動,並針對遊戲化教學進行深度思考,明確瞭解決的辦法,明晰了今後教學的工作方向和側重點,教學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

示範課堂,引領成長。為了讓老師進一步領會美術領域的核心價值,張麗娟老師組織了大班美術活動《創意花瓶》示範課。活動中,張老師以幼兒的年齡特徵、生活經驗、情感體驗為基礎,充分尊重幼兒的自發表達與表 ,鼓勵大膽創作,讓幼兒在欣賞美、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過程中切實體驗到了藝術活動的樂趣。為現場聽課教師探索多形式,多途徑開展美術活動打開思路。

期間,旌陽區區委書記鄧平率隊到越西縣旌陽幼兒園向支教教師詳細瞭解幫扶工作開展情況,對前期取得的成效給予了充分認可,並期望支教教師堅守崗位、主動作為,繼續高質量完成援彝任務。

結對幫扶,帶著責任、帶著期待、帶著祝願,德陽市第一幼兒園將繼續書寫幫扶新篇章,助力越西縣旌陽幼兒園快速發展,讓更多孩子享受優質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