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一幼:紧扣“精准”要求 下足“绣花”功夫 扎实推进援彝“传帮带”

四川新闻网德阳4月25日讯(张丽娟 文/图)“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为切实落实援彝帮扶工作,引导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辐射,根据德阳市旌阳区教育局工作安排,4月15日至4月26日, 德阳市第一幼儿园行政张丽娟奔赴越西县旌阳幼儿园,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帮扶工作。

德阳市一幼:紧扣“精准”要求 下足“绣花”功夫 扎实推进援彝“传帮带”

瞄准短板,聚焦问题。为达到“帮到实处、扶到点上、共同成长”的帮扶目标,到园后,张丽娟老师就与帮扶园园长从园所环境创设、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一日生活各环节等方面,全面仔细地进行了沟通,并针对幼儿园急需优化的晨锻大循环及集体教育活动制定了个性化帮扶方案。

靶向教研,对症下药。听评课作为教师的基本教育能力,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教育素养,也是教师间互相学习、切磋教艺、研究教学的重要措施。为了更好地将《指南》精神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师听课评课的有效性,张丽娟老师深入浅出地讲授了怎样听课及如何评课,将评课“评什么”、“怎样评”“评价依据”等梳理出了一套完整的框架,解决了教师们每到听评课时盲目且泛泛而谈的问题。

德阳市一幼:紧扣“精准”要求 下足“绣花”功夫 扎实推进援彝“传帮带”

现场培训,精准发力。一日之计在于晨,晨间锻炼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幼儿每日两小时户外活动的基本途径。针对晨锻形式单一的现象,张丽娟老师“以晨间大循环的组织与实施”为主题,亲身示范,带领全员教师开展了数次教研,就场地布置、器材优化、循环路线、动作指导、安全站点、指导要求等各方面进行了研讨。现在,每天都能参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户外体能大循环运动,在活动中不仅增强了幼儿的身体素质和自信心,还激发了幼儿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并在运动中获得了健康,获得了积极的、愉快的情感体验,并从中找到了快乐。

德阳市一幼:紧扣“精准”要求 下足“绣花”功夫 扎实推进援彝“传帮带”

把脉课堂,问诊教学。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们教育教学组织能力,张丽娟老师深入课堂,积极听课、评析,帮助执教教师“查找病结、开出良方、对病下药”。使老师们重新审视活动,并针对游戏化教学进行深度思考,明确了解决的办法,明晰了今后教学的工作方向和侧重点,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

示范课堂,引领成长。为了让老师进一步领会美术领域的核心价值,张丽娟老师组织了大班美术活动《创意花瓶》示范课。活动中,张老师以幼儿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情感体验为基础,充分尊重幼儿的自发表达与表 ,鼓励大胆创作,让幼儿在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切实体验到了艺术活动的乐趣。为现场听课教师探索多形式,多途径开展美术活动打开思路。

期间,旌阳区区委书记邓平率队到越西县旌阳幼儿园向支教教师详细了解帮扶工作开展情况,对前期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认可,并期望支教教师坚守岗位、主动作为,继续高质量完成援彝任务。

结对帮扶,带着责任、带着期待、带着祝愿,德阳市第一幼儿园将继续书写帮扶新篇章,助力越西县旌阳幼儿园快速发展,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