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小學生有補課的必要嗎?很多家長的水平完全可以教導孩子啊?

量力而活


小學生補課家長主要是出於三種心理。第一是不要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總想讓孩子多學一點,學點知識,學點奧數,學點才藝,學點興趣。這些都沒錯,但是有了第二個心理,事情就變得一發而不可收拾了。

第二是攀比心理,你家孩子可以補課,我家孩子也要補,你家孩子學吉他,我家孩子學鋼琴,不但不能輸在起跑線,也不能輸在補習班,你出二千,我出五千,使得補課市場水漲船高,家長壓力山大,學生壓力山大。

第三是家長太忙,沒時間管孩子,就把孩子送去補習班,又有人管孩子,還可以管作業,把補習班老師當保姆了,反正給孩子花錢請老師了,孩子學習怎樣,自己心安了。


阿明老師說教育


說實在的,小學的知識確實沒有什麼難度,只要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家長都能應付。我孩子一直都是我在輔導,只是到了四年級才給他報了一個奧數班。因為我小時候沒有學過,但奧數是小升初擇校時必考的內容,所以就給他報上了。

現實是仍然有許多小學生被送進了補課班,我覺得可能是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吧:

首先,家長工作忙,沒有時間和精力親自輔導孩子。家長們上班早出晚歸的很辛苦,下班回到家已經精疲力盡了,還有一大堆的家務事要做,忙得團團轉。他們既不是鋼鐵俠也不是超人,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想輔導孩子學習那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其次,孩子對輔導班的盲目崇拜和對自己父母的不屑一顧。我們都知道“書非借不能讀也”,也常聽家長們說“別人家的孩子”如何,這會兒輪到自己被嫌棄了。孩子會覺得父母講得不對,只有花了錢去輔導班聽人家老師講才對。可憐天下父母心,只要孩子願意學,多花點錢也值了。

其三,跟著老人一起生活的孩子,老人輔導不了只好交給輔導班。有很大一部分的孩子父母在外地工作,看似簡單的小學課程老人們輔導起來也是力不從心。在這種情況下,又不想耽誤孩子所以只能給孩子報補課班了。


其四,我覺得就是被忽悠的了。每天接孩子放學時校門口都會有許多輔導班在發廣告做宣傳,他們講得天花亂墜。一些家長經不住業務員的忽悠,就給孩子報了班。


悟小品


我感覺小學的文化知識能勝教的家長並不多,不是有意製造恐慌.二年前,我曾經把二年級的一道奧數題拿到辦公室給我們中隊的民警小夥子們做,四人都是28歲~35歲的80、90後的高材生,有1人江蘇警官學校畢業的,有2人南京森林公安大學畢業的,更有1人瀋陽公安大學畢業的,結果半小時下來沒1人答案正確,信不信由你們;不知有沒有人聽說,做老師的家長很少指導自家的孩子,都把孩子交給其他她老師教,不知啥原因?


CGQ654321


我是一名初中老師,我的孩子小學沒有上過什麼補習班,我從個人的角度來講,小學真的沒有必要去補課。很多受過一定教育的家長只要花點時間花點心思還是可以幫助孩子的。

現在有些家長經常在網上報怨小學老師把活都交給了家長,家長要上班還要照顧孩子輔導孩子,那要老師做什麼?其實這句話一半是對的,但不能完全理解老師的用意。

家長怎麼做可以讓孩子順利度過小學時光呢?而且不用去補習班,我的經驗如下,僅供參考,不喜勿噴。

首先家長要有先前意識。就是當你的孩子三歲要去幼兒園了。你不要只關注哪家幼兒園好,你應該提前半年或是更早,在家訓練孩子自己獨立的吃飯,自己上廁所,把孩子在幼兒園可能遇到的問題提前在家練習,指導孩子應該怎麼做,怎麼向老師報告等。

還有幼兒園會有學習的知識,家長可以提前買幾本資料,在家陪孩子提前熟悉一下。我家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我就買了一些書本,將一些常識性的東西通過遊戲的方式告訴孩子。

等孩子上小學了,作息規律與幼兒園又不一樣了,所以在暑假要有提前意識,把一年級可能要上的內容瞭解一下,不一定要教孩子多少知識,有時教的也不專業,但是可以提前把課文讀給孩子聽,可以訓練孩子如何堅持坐四十分鐘不講話不做小動作。還有十以內二十以內的加減法,也可以提前通過遊戲的方式向孩子灌輸,增加他對數的概念。

當孩子考試成績不好時,也不要慌張,把試卷找到,瞭解一下孩子錯在哪裡?同樣類型的錯誤,可以再找五道或是十道題讓他練習,真到他明白過來。也就是錯什麼,練什麼。如果是粗心,就提醒他細心,如果是不認真,就警告他認真,如果是不會,就反覆做相關的題直到他會。這樣的題在書店有賣的,也可以從網上找,家長抄下來。

比如我兒子數學總是計算出現錯誤。那我每天讓他做五十道一百以內的加減法,每次都標上用時,試題都是自己提前抄在本子上,每天都標上日期,直到他次次全對才停下來。

小學時,可以淡化成績,不要圍著成績轉,而應該更多的關注孩子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如果自己文化水平不行,可以多向老師或是其他學生家長講教,自己不會抄寫題目,可以去書店買幾本資料,把同類型的標出來,讓孩子寫。還有要多與孩子溝通,不要用成績來衡量孩子,小學的成績有時真的帶有迷惑性。

有的家長認為自己工作忙,學習知識就應該是老師來完成的。我想說的是如果你這樣想,那老師不可能把所有的孩子都教到一百分的,如果你能接受這個現實,可以容忍你孩子的平庸,我想老師也不會為難你的。

作為家長辛苦工作最終還不是為了孩子嗎?其實只有剛開始辛苦一點,把孩子領上路後就輕鬆多了。到了初中你想輔導都難。

再說一次,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源小米


我在大學工作,周圍數學專業的孩子很多也是在外面補習數學。有人好奇,大學數學老師這麼垃圾嗎?要別人教自己孩子數學?不是能力的問題,要從兩個方面看。一方面因為是老師所以大家知道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在知識獲取過程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郭德綱開玩笑說過一個猴一個拴法,你不同的年齡段的孩子教育方法和心理把控不一樣,再加上為人父母有的時候角色會有影響。再有就是知識的系統性,大學數學老師如果沒有專門花時間和心思去研究和思考很難把補課班的培養模式和技能技巧搞清楚,另外教育過程要嚴格的執行時間和內容的規劃,這個自律狀態需要一定的代價才能保持,有的時候工作一忙不能保證,所以家長更多的是錦上添花,而不是畫龍點睛。

說點題外話,你會發現老師家的孩子一般學習成績不差主要是因為知識分子家庭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以及學習環境比一般家庭好些,比如我們家不看電視,孩子的知識和眼界基本通過書籍獲得,手機和計算機是允許孩子玩的,畢竟信息時代信息工具必不可少,但是這些東西使用都有嚴格的時間管理和內容管控。有人擔心孩子萬一自己開發新的娛樂天地你怎麼管。其實一個孩子是學霸還是學渣真的和孩子尤其是小孩子關係不大,父母才是根源。如果有人說誰誰的孩子上清華北大,爹媽都是文盲,那一定錯過了關鍵的劇情,比如爹媽也許是文盲,但是爹媽一定有規律的生活習慣,不打牌,耐心細緻,做事有條理有技巧且專注等等等等,這對文盲父母沒上清華是因為他們不懂課本的知識,但是從意志品質看沒準這對父母麻省斯坦福級別的!青出於藍,這藍怎麼也要有點青學習和繼承的東西。


DOS4204053888


很多家長都覺得小學知識沒啥難的,自己就能輔導。事實上真讓你做一套小升初數學試卷,你能考多少分?能否在規定時間90分鐘內做完?

不妨做幾道填空、判斷題試試:

1、一個兩位小數,若去掉它的小數點,得到的新數比原數多47.52,這個兩位小數是( )

2、乙比甲少20%,那麼甲比乙多( )

3、如果甲三角形與乙三角形的底邊長之比是2:1,高之比是1:3,那麼甲△與乙△的面積之比是( )

4、判斷 0除以任何數都得0( )

最小的偶數是2( )

上面的都是真卷裡的題,會做的舉手🙋🏻

五六年級數學,大部分家長還真輔導不了!


監委那些事兒



卓玉成器


先不談小學生有沒有補課的必要,家長的水平完全可以教導孩子,這個需要打上一個疑問號。教孩子和教會孩子是兩個概念,從一定角度講,家長輔導孩子,對於家長的教育水平是個考驗,拿小學數學來講,知識內容結構是簡單,重點是學習過程一點都不簡單。我是王老師,專注於小學數學!

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面臨很多次的數學思維飛躍,比如從加減到乘除,從整數到小數、分數,從算術思維到代數思維。所以輔導方法要結合孩子思維發展特點,循序漸進,逐步培養。比如低年級小學生還不能進行真正的邏輯推理,需要實物情景+問題串的啟發式引導他思考。中高年級抽象思維萌芽和發展階段,逐步學會歸納和演繹思維的方法和步驟。這些對於成人來講,幾乎是自動化的行為,不能簡單化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面臨的認知挑戰和困難。

很多家長在低年級碰到數學題就教孩子用方程解應用題,殊不知簡易方程的認知和理解需要經歷很多數學概念的認識,比如未知數,等量關係,等式的性質等等,其實孩子很難理解並去運用,需要一定的知識準備。方程是順勢思維,過早接觸,容易限制其他思維的發展。

比較簡單的測試方法是,你講一遍,讓孩子在白板上轉化角色給你講一遍。形成自己的解題策略才能舉一反三。至於補不補課,家裡補還是外面補,完全是家長的個人消費行為,多關注孩子的認知難點,採用科學的方法引導,補習班也不是萬能鑰匙!

學習更多好玩有趣的數學學習方法


一學堂王老師


我覺得小學生有沒有補課的必要,需要看具體情況來看。

首先,小孩子如果學習不太好,要分析原因,通常是因為知識有漏洞,跟不上當前的學習節奏,上課聽不懂,做作業也不會,孩子容易產生挫敗感,進而會產生厭學或混日子情況,這種情況下要及時找解決方法,幫助孩子提高的學習成績和找回學生的自信。

學生的成績不好,需要解決,可以家長來解決,但通常很多家長因工作問題不能及時幫助孩子,或者家長對知識已經忘記,不能清楚的正確教孩子,或者請家教老師成本更小情況下,可以選擇去補習。

總之發現情況後應該儘早幫助孩子建立起對學習的興趣,糾正學生的學習方法,查缺補漏知識缺點,選擇提高方式不重要,應儘快幫助孩子改變和樹立學習自信。

 




數學小張


看學生的年級和科目,小學階段英語還是有必要補的,學生上了中學後可以根據自身的弱勢科目針對性補課。

很多家長對學科知識點是懂的,但是不懂講課的方式和技巧,無法給學生很好的闡述清楚。這裡面是有授課邏輯的,而且很多家長在給孩子輔導作業的時候很急躁,這樣既影響親子關係又對學生幫助不大。

所以也有相當大一部分家長是老師也會送孩子補課。這並不衝突,相反是維護親子關係的一種方式。畢竟輔導家庭作業氣病的家長都有,還是身體要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