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整天玩遊戲,不好好讀書,我帶頭讀書,能把他教育好嗎?

尋日常樂點享美好生活


看得出來,這位家長是位盡心的好家長,通過觀察孩子沉迷遊戲、不愛讀書的狀態,深度思考且勇敢地反省自身,並準備用積極的行為給孩子以正向身教,真的非常可貴。

這位家長現在的疑慮我非常理解,是因為沒親身經歷過,所以對能不能達到期望的結果有擔心,有懷疑。

孩子不主動學習的原因,源於滿足自我實現需求的內在動機缺失或不足

馬斯洛把人性需求分為五層,人的學習是為了滿足最高層次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要,孩子不愛學習是因為他的底層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緣故。

  • 家長提供的吃飽穿暖滿足了孩子的第一層生理需要。
  • 家長提供的呵護照顧滿足了孩子的第二層安全需要。
  • 情感和歸屬需要、被尊重需要是最容易被家長忽視的,也是最容易引發孩子心理問題的第三、第四層人性需求。
  • 第五層自我實現的需求要靠主動學習來滿足,前面4層但凡有一定程度的缺陷,主動學習便無所說起。

改變孩子的第一步:瞭解孩子,學習和孩子的相處之道

孩子終日玩遊戲,不愛讀書不是孩子的錯,是孩子內心力量虛弱,不知道沒節制玩遊戲的壞處,只貪圖遊戲的短暫快樂體驗帶給自己的滿足感,通過玩遊戲逃避現實壓力,孩子其實很可憐。

建議家長閱讀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畢淑敏《破解幸福密碼》,通過讀書認識自己、瞭解孩子,學習和孩子如何相處,學習和孩子一起成長,當孩子認可家長是好家長的時候,孩子會認真聽取家長的所有建議。

改變孩子的第二步:家長“會愛”自己,才真正“會愛”孩子,當孩子的內心被“愛和自由”填充,內心有了力量,才會奮力向上生長

我們的孩子靈性十足,我們做為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被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模仿在行為上,像複印件一樣,好的壞的、對的錯的、得體的不得體的,通通不加甄別,照單全收。

我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際遇,過往的開心與不開心都鐫刻在了生命裡,家長不可能也做不了“完人”,可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為了孩子,我們該更努力一點,爭取讓自己的今天比昨天更好,今年比去年更好,未來五年比過去五年更好,這個好不單指物質收入,更多是內心世界的力量感。

建議閱讀武志紅《為何家會傷人:揭示家庭中的心理真相》、劉良華《新父母學校》、薩提亞《新家庭如何塑造人》,讀書的好處是學習悅納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當家長活成一道光,自然會照亮孩子前行的路,孩子內心有了力量,自然會奮力向上生長。

改變孩子的第三步:細節決定成敗,良性互動幫助孩子建立有益於成長的思想,繼而影響行為,形成良好習慣,提高各種能力。

建議閱讀尹建莉《自由的孩子最自覺》、《從“小”讀到“大”》、《一週一首古詩詞》。

結束語

當鞋合腳時,腳就被忘記了。也就是說,真正的教育是一種潛教育,當孩子意識到他在接受教育的時候,教育的意義已經失去。造成教育青少年障礙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教育實踐在他們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進行,而就孩子的本性而言是不願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的。 ——曹暉

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德國卡爾·西奧多·雅斯貝爾斯


阿娥微解讀


很高興作為孩子的家長,能夠意識到玩遊戲影響孩子學習,你想讓孩子進步,也願意陪他讀書,從這一點,不難看出,你想讓孩子變得優秀。


不知道你家孩子多大了,玩遊戲有多長時間了,有些遊戲玩得久了,就想毒品一樣,一天不碰心裡難受。你家孩子是玩手機遊戲,還是電腦遊戲,我覺得能讓人沉迷的遊戲,一般是網絡遊戲。你應該小孩子談談,告訴孩子,你當前的任務是讀書,玩遊戲只能當成業餘愛好,有時間可以適當玩一下,但不能佔據你生活的大部分時間。今天你不努力學習,將來你就要努力找工作,我們只有讓自己變得足夠優秀,足夠強大,將來才有可能出人頭地,過我們自己想過的生活。


我佩服這位家長,做這樣的決定,確實需要點勇氣。因為有些習慣平時養成了,突然要改變,就得逼自己去做,就比如說讀書,很多時候,我們下班了都是抱著手機,刷微信,刷抖音,又或者是玩遊戲,而很少有人會去看書。而孩子有這樣的家長自然也不會差,我們以身作則來教育孩子,雖然不一定教育的很優秀,但是你會看到他的進步,因為有這樣一位家長願意陪著你慢慢學習,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茜茜談育兒


能,只要你能下定決心。每個人的立場角度不同,你是作為父母,大人的視角,大人面對的是什麼,生活壓力、養家餬口;孩子面臨的是童真,學習、快樂學習生活,沒有那麼大的壓力煩惱。他們這個年紀就是對新鮮食物好奇,喜歡玩的年紀。

孩子向父母學習,無非就是看父母怎麼說怎麼做,如果家庭環境是一個愛學習的環境,孩子有可能喜歡學習。


恩師學堂


有點晚了。在他兒童時期這樣做,沒有問題,如今他已然被遊戲吸引,就不容易用一件事去吸引。你可以也去打打遊戲,尋找他被吸引的原因,或者和他有話聊。若你可以級別打的比他高,那他對你五體投拜,其他就都好辦了。說白了,現在的年齡階段。是讓他對你服氣。看看《大宅門》裡白景琦在學習時,碰到了季先生,才變了個樣子,否則也是頑童一枚。所以你得讓自己成為季先生一樣的人才行。


笑了194202


這個方法很好的,耳濡目染嘛,家長做帶頭示範,家長愛學習了,那孩子愛學習的,家長愛讀書了,孩子也愛讀書的。家長學習是為了成長,孩子讀書同樣也是成長,如果孩子專是遊戲,遊戲會讓人上癮的,沉溺遊戲,那將來前途都會耽誤掉的,所以要讓孩子直接戒掉遊戲那是不可能的,只能讓他轉移視線和注意力轉到他感興趣的地方,那閱讀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


勵志語錄和創業思維


讓小孩少量的玩遊戲,能讓他學會各種遊戲技巧,還能開發他的智力讓他變聰明。小孩看見我喜歡讀書也能調整他對讀書的愛好。


鶻鵃27


我覺得還是要從本質上去改變孩子。孩子愛打遊戲,你可以和他探討下他喜歡怎樣的遊戲,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你可以可以嘗試著玩下,然後告訴他玩遊戲的利弊。當然,不能全盤否定孩子。那樣,他會樂於接受的。


點點86643


我認為,你要和孩子有共同興趣點,而不是用單純讀書的行為來感染他。因為你讀書和他沒有關係,他不會關注你做的事情。最好發現他感興趣的事情,找共同話題,再決定和他一起做一件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