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國家能最先成為第六個常任理事會國?

一塵大師1


目前地球人沒有一個國家能成為聯合國安理會第六個常任理事國!不管是印度,還是德國,或者日本、巴西。

原因很簡單,沒有一個國家願意把自己手中的權利稀釋,多分給其他國家!目前有四個國家有實力有意願入常,德國日本印度和巴西。但印度入常,我方和約翰牛不會同意;日本入常,我方跟毛熊都不會同意;德國入常,白頭鷹和高盧雞不會同意;巴西入常,不光五常,估計德國日本印度也不同意,所以就捆綁在一起入常,但幾率更小!

核心原因就是入常必須遵從大國一致原則,任何五常都有一票否決的權利,有這個規則在,就沒有任何可能在和平時期加入安理會成為第六個常任理事國。


維達說


就目前世界各國綜合實力而言,最有可能成為第六常任理事國的國家是“岡比亞”,原因如下:

1、岡比亞只需派遣1000人左右的海軍陸戰隊,就可以完全遏制中國的軍事行動;

2、岡比亞可以在24小時內,協助臺灣完成對中國大陸的全面軍事佔領;

3、岡比亞的人民軍三天就可攻佔蘇聯全境;

4、岡比亞正考慮出兵,攻佔整個北美大陸;

5、岡比亞議會擬派遠征軍,欲橫掃歐洲大陸!

6、岡比亞通過法案,將歐亞大陸化為自己殖民地!

綜上所述,世界任何國家或組織,都無法與岡比亞抗衡!





金鋼大棒子


當初羅斯福提出聯合國想法的時候,本來常任理事國只有美蘇英三巨頭的。老羅為了戰後遏制日本、抵禦蘇聯,為自己多加一個跟班強烈要求把中國加進來。斯大林和丘吉爾死活看不起中國,認為中國的實力無法與常任理事國這一地位相稱,因而不同意。後來拗不過羅斯福,丘吉爾退而求其次,為了平衡和增強自己的話語權,要求把法國加進來(美國人同樣死活瞧不上戴高樂)。蘇聯人也想照方抓藥,但是手頭沒有合適的隊友,只得作罷。

因此五常的國際地位雖然是我們在反法西斯戰爭中依靠頑強的毅力、不屈的精神以及巨大的犧牲的體現,但是公允的說,這些並不足以確保得到世界最高安全決策者的殊榮地位,羅斯福對中國的特殊好感以及美國認為拉上中國有利於自己的國家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原因----雖然沒過幾年中國就赤化了。

綜上,美英蘇三巨頭成為戰後秩序的決策者是沒有任何質疑的,中國和法國各有缺陷,因此都頗有幸運的感覺。當然如果非要用“五”這個數,也只有這幾個國家才夠格。

二戰結束那麼多年,很多國家對原有國際秩序心存不滿,希望聯合國常任理事國能夠順應時代,改革自身體制----呼聲最高的就是增加常任理事國數量。有此野心的無非德日印巴四國,但德日兩國有歷史問題,雖然戰爭結束七十多年了,但大家仍有較深的懷疑,他們自身也明白,所以動作謹慎,一直以國際社會模範生的形象示人,不敢太迫切,因此兩國短時間內不會有希望。巴西地處偏遠,國家實力不足,影響力不夠,野心並不大,就是湊熱鬧的。真正勢在必得的是印度,不論從體量、實力、潛力、文化各方面,都具有相當的實力,自己更是野心勃勃,多次要求各國表態,頗有非我莫屬之勢。

但是改變既有國際秩序哪是容易的,程序上的問題足夠我們周旋相當長時間,因此短期內(十幾年)不可能有實質性變化的可能


子非魚焉知魚咋想


目前五大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分別是:

美利堅合眾國(美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


俄羅斯聯邦(俄羅斯)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

法蘭西共和國(法國)


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5大戰勝國。首先可以肯定的答覆是絕對不可能增設席位的。但既然問題問了增設情況,那麼就假設一下吧!

今後聯合國如改革,增加常任理事國席位,則由印度、巴西、德國、日本這4個申請國家中產生。我們先來看這幾個國家的基本情況——

日本:位於東亞,國土面積37多萬平方公里,人口1.2億多,全球第3大經濟體,二戰戰敗國,安保受美國保護,有美國駐軍。日本基本不可能成為常任理事國。原因:美、中、俄3國都不會答應,一票否決掉。

德國:位於西歐,國土面積35多萬平方公里,人口8200多萬,全球第4大經濟體,二戰戰敗國,安保受美國保護,有美國駐軍。德國基本不可能成為常任理事國。原因:西歐小地方已有兩大常任理事國,且英、法都想主導歐洲事務,美、英、法都不會答應,一票否決掉。

巴西:位於南美,國土面積85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2億多,全球第9大經濟體。巴西有較小可能成為常任理事國。原因:南美洲中還沒有常任事國國家,國家對外政策較中立,除美國想獨霸整個美洲外,其它無明顯反對國家。

印度:位於南亞,國土面積近300萬平方公里,人口近13.4億,全球第6大經濟體。印度有可能成為常任理事國。原因:印度與美、中、俄、英、法都比較友好,是最大不結盟運動國家,沒有反對國家。

縱上所述,如改革聯合國增設常任理事國席位,那麼印度會是第6國,巴西將是第7國;而日本、德國基本不可能入席位。


經天緯地安邦定國


全世界只有五個國家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這既是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國地位的肯定,也是勝利國的戰爭勝利果實,中俄美英法擁有常任理事國席位是對第二次世界大戰蓋棺定論的結果。

現在沒有哪個國家有成為第六個常任理事國的可能,首先五個常任理事國就不會願意把決策權拿出來分享,常任理事國席位的擴大,意味著五個常任理事國國家在聯合國權利的分散。

常任理事國是二戰勝利對五個國家的肯定,雖然現在是和平時期,但有些國家沒有經過二戰的洗禮就想和五個國家分享常任理事國的決策權,這顯然不能令五個國家信服。

常任理事國是個封閉的最高決策圈,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撬開這個封閉的決策圈,日本想成為常任理事國,但日本沒有對二戰罪行認罪,日本至今還在供奉二戰期間日本的戰犯,日本進入常任理事國只是痴心妄想,沒有亞洲國家的理解和支持,日本是永遠當不上常任理事國的,中俄就會斷然一票否決的。

德國有意大利的堅決反對,巴西有阿根廷的堅決抵制,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死敵,如果印度想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那印度先要從巴基斯坦的屍體上跨過去。

美國表面上支持所有國家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美國給德國日本許諾,給印度巴西拋媚眼,其實美國是超級國際大忽悠,美國是最不可能把決策權力拿出來分享的,美國是給這些國家開了一個天價的空頭支票,是美國不可能兌現的空頭支票,美國是用空頭支票在這些國家中買好。

德日印巴,這些國家面對的阻力是不可逾越的,即使有個別國家擺平了外部阻力,到了五個常任理事國的核心決策層這裡,就是永無休止的扯皮時間了,也就是垃圾時間,五個常任理事國會相當默契的認真討論的,但就是永遠沒有討論結果,只剩下在外面苦苦等的傻天真了。


松間山水畫


常任理事國還是保留奇數好,雖然一票否決制,但是,從習慣上講有比。萬一那一天以少數服從多數,這不就有了依據啦。然而,為了提高聯合國的效率,常任理事國應該改革,首先從數量上著手既從五個減少到三個,英法被改革掉。究其原因,英法人口少,國土面積小,兩個自然小國主持大國的事情,於理不通,這是其一。根據多年的經驗,英法沒個性,處處跟著美國屁股後面跑,助紂為虐,打打殺殺無正義可言。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等侵略者面貌,可見一斑這是第二。英法在聯合國安理會只是充數,湊熱鬧,開會熙熙攘攘沒見到拿出過一件好事出來,失去常任理事國應有的作用這是第三。五個常任理事國歐洲佔有三席,分配不均衡,代表性差這是第四。根據上述四要點,我認為從精減機構來說,保持三席即可,既中,俄,美三國足矣!


太行愚叟1


印度、巴西、日本與德國都有可能成為第六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建立聯合國之前,美國總統羅斯福就已經提出了世界警察的概念。最終,美國、我國、蘇聯、英國與法國成為了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不過,隨著世界的發展,原有的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已經難以體現當今世界各國的綜合國力排名。依據綜合國力的高低,印度、巴西、日本與德國都有可能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1.印度。印度GDP總量為2.7萬億美元,人口超過了13億,領土面積298萬平方公里。印度的經濟總量將要超過法國與英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更為重要的是,印度人口龐大,人口紅利還沒有充分釋放。近幾年,印度的GDP增長率一直在5%以上。印度龐大的人口總量決定了其經濟增長還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根據世界銀行的預測,印度可能在2050年之前成為僅次於我國與美國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以印度的人口及經濟潛力,如果聯合國安理會進行改革,印度是最有資格成為第六個常任理事國的國家。2.巴西。巴西GDP總量為2.06萬億美元,人口總量為2.08億,領土面積為851萬平方公里,是拉丁美洲第一經濟大國,第一人口大國,第一領土大國。巴西擁有豐富的媒體、鐵礦、石油與水資源,拉丁美洲曾經流傳一句話,如果上帝是人類,他一定是巴西人。可見,大自然對巴西的厚愛。巴西的經濟總量排行世界第8名,經濟潛力十分巨大。巴西也是金磚國家之一,同時還是G20成員。毫無疑問,巴西也有可能成為聯合國下一個常任理事國。

3.日本。日本的GDP總量超過了5萬億美元,人均GDP也超過了30000美元。日本的綜合國力已經超過了英國與法國,但由於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日本在政治與軍事上受制於美國。不過,日本一直在聯合國框架內表現積極,圖謀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例如,日本長期承擔大量聯合國會費,一直僅次於美國。直到今年,我國承擔聯合國會費的規模才超過日本。如果聯合國安理會要增加常任理事國席次,日本無疑也是最有競爭力的國家之一。

4.德國。德國的GDP總量近4萬億美元,人口超過了8000萬,是歐盟27個成員國中的經濟引擎。與日本一樣,德國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因此沒能夠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不過,德國對二戰的反思比轎徹底,軍國主義的餘毒基本肅清,在國際上的形象比日本好得多。目前,德國的綜合國力也超過了英國與法國,成為了歐洲第一經濟大國。特別是,德國已經連續多年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順差國,財政盈餘每年都在1000億美元以上,是發達國家中經濟發展最健康的國家。以德國的綜合國力, 也極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歡迎大家留言,你認為印度、巴西、日本與德國哪一個會成為下一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美國觀察室


沒有哪個國家能隨隨便便成為第六個常任理事國,為什麼?你看看前面五個國家怎麼成為常任理事國的,美、俄、英、法、中這五個國家可是二戰時期的戰勝國,這是和二戰法西斯國家打出來的,是作為二戰主要戰勝國在戰後重新建立國際秩序的主要力量。


在這裡面美國和俄羅斯的實力我想都不必說了吧,軍事實力上核武器可以把地球毀滅好幾次。再說說英國,雖然已經從世界第一的位置上落下來,但實力還是可以碾壓世界上大多數國家。

80年代的馬島海戰還能實施遠程作戰。法國實力也是可以的,其核技術方面還是非常先進的,而且軍事實力也很強,利比亞戰爭推翻卡扎菲就是法國主導實施行動的。


最後說說中國,先是在朝鮮半島硬懟西方以美國為首的十幾個國家,還不落下風,打個平手。後又指導越南打擊法國,北方硬抗俄國珍寶島事件,南面又支援越南抗擊美國入侵,在西藏痛扁號稱世界第三的印度阿三,79年小弟越南老是搞摩擦又予以自衛反擊。所以才能夠在70年代取代老蔣成為常任理事國,這都是靠硬實力打出來的。要不然你覺得怎麼會剛好是這五個國家成為常任理事國而不是非洲或者美洲一個貧窮國家來當。

所以說哪個國家要想成為常任理事國,首先要問問這五個國家常任理事國同意不同意。基本至少要和這五個國家中的一個到兩個國家或者五個幹一架,把人家給打服,這才有可能會有成為理事國的資格。


山中茅店


聯合國安理會現在有五個常任理事國,分別是中國、俄羅斯、美國、英國、法國,這五個席位是聯合國建立時就確定了,自從那以後聯合國安理會就沒有再增加常任理事國的席位。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既是大國地位的體現,也是一個國家實力的象徵,尤其是對安理會決議擁有一票否決權,這令很多沒有進入安理會常任理會國的國家很羨慕。

隨著世界經濟和政治格局的發展變化,一些國家經濟實力變得日益強大,國際影響力也日益擴大,他們開始對原來建立的國際秩序提出挑戰,要求聯合國安理會改革的呼聲日益高漲。這其中以印度、日本、德國、巴西四國的呼聲最高,為了能夠儘快進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這四個國家還抱團成立了一個“四國集團”,試圖通過集體的壓力使聯合國儘快啟動改革。

儘管聯合國改革的呼聲很高,但是呢聯合國改革遲遲不見動靜,這是為何呢?

這說明現有的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對聯合國改革未達成一致意見,因為對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改革,意味著接納新的成員加入,那麼新的成員加入就會對現有的國際秩序形成挑戰或衝擊。或者說,本來五個大國就可以決定的事情,現在需要更多的國家來決定,這是對現有國家在安理會權力的削弱或稀釋,影響大五個大國的核心利益,所以五個大國就比較慎重,沒有切實可行的方案,很難達成一致意見。

如果下一步聯合國安理會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要增加常任理事國的名額,也不會只增加一個。如果只增加一個,那麼將這個名額給誰呢?估計沒有獲得名額的國家都會跳起來。所以,如果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擴容,那麼將會有一批國家進來,很有可能在保留目前五個名額的基礎上按照各個大洲分配名額,總數將達到10個左右。那麼至於誰會成為第六個常任理事國就已經不重要了,第六個和第十個是同樣的結果。

現在安大洲分佈來看,歐洲3個(英、法、俄),亞洲1個(中國),北美洲1個(美國),那麼將會增加非洲、南美洲、大洋洲的名額,也會調整國家眾多的亞洲和非洲的名額,因此在這幾個大洲中,綜合實力強,具有代表性的國家成為下一批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機會要大。

當然,如果目前的五個常任理事國就安理會改革始終達不成一致意見,或者不同意安理會改革,那麼其他國家要想成為常任理事國也只能是奢望。以現有國家的力量,要想撼動五常大國的地位還是比較困難,畢竟五常國家都是實力超群的世界大國,在綜合實力排名來看也都是世界前十的國家。所以,要想聯合國安理會改革,還是要以實力來說話。


銘蘇先生


根本就沒有哪個國家能成為第六個常任理事國。

常任理事國全稱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聯合國下屬權力最大,也是唯一一個可以易聯合國名義對其他國家實施武力打擊的機構。戰後這種行為一共出現兩次,一次時朝鮮戰爭,另一次是第一次海灣戰爭。

常任理事國最大的權力有兩個,一個是一票否決權。安理會講究大國一致原則,想在安理會通過某項決議,需滿足兩點要求,第一,五大常任理事國無一反對票,可以贊成,也可以棄權,但不能有反對票,一旦出現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反對票,哪怕其餘四個常任理事國和十個非常任理事國都贊成,這項決議都不能通過。這個權力是巨大的,再好的關係也不會希望多一個擁有這種制衡權力的國家。

另一個是核武發展權,包含彈道導彈等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雖然全球事實上的擁核國家不只五個,但能做到三位一體全球核打擊能力的只有這五個。其中英法兩國還只是虛有其表,所謂真理只在民兵,白楊,東風之中,這句話不是虛言。多一個常任理事國,也就意味著多一個國家有資格發展這樣的核武打擊能力。沒有誰希望如此。

最後想說一下,世界上最脆弱的關係不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是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今天是盟友,明天是敵人,後天又是盟友,這種情況翻翻歷史比比皆是,沒有哪個政治家會認為自己國家與哪個盟友的關係可以萬古永存。常任理事國的權力太大,估計五超過都恨不得再少一兩個,怎麼會讓這種席位增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