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資市場競爭激烈、賒銷嚴重......他為何有勇氣迎難而上?!

《北方農資》記者 崔志欣

近年來,農資市場風雲變幻,政策調整、行業整合、電商湧起......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許多老一輩的經銷商開始感到茫然、被動和無奈。經銷商如何取得農民信任,如何擺脫賒銷、業績增長緩慢等困局,去拓展更大的市場?

農資市場競爭激烈、賒銷嚴重......他為何有勇氣迎難而上?!

侯金鵬

河北省南皮縣新世紀農資商城總經理侯金鵬告訴記者:“現如今,農資行業發生根本性改變,農資營銷要立足農業生產,轉變經營模式,由單純農資產品銷售轉變為提供技術與服務支持。不管從經營利潤出發,還是從農民本質需求出發,未來農資經營就是要拼技術、拼服務。

侯金鵬今年33歲,在農資行業中屬於年輕一代。他父親從2005年開始經營農資門店,憑藉優質產品和誠信經營,在當地農資市場已經站穩腳跟。2008年侯金鵬大學業後,就回來幫助父親管理農資門店。在日常經營和管理過程中,他發現父親的門店存在兩大問題:一是賒銷嚴重,一年到頭見不到錢;二是門店顧客並沒有隨著時間積累而日漸增多,反而還呈現出減少趨勢。窮則思,思則變,變則通。侯金鵬暗下決心:一定要改變。

產品質量好 賒銷自然能減少

“賒銷一直是農資界的普遍現象,大家都不願意賒銷,可是又都在拼著命賒銷。雖然每天貨賣出去不少,但對賬時卻見不到錢,年底還要不回來帳,全家人都發愁,年也過不好。”侯金鵬說道,經過較長時間的觀察和了解,他發現不管是基層代理商還是農民,賒銷歸根結底是因為農資市場競爭激烈和信任缺失。


農資市場競爭激烈、賒銷嚴重......他為何有勇氣迎難而上?!


農資銷售行業競爭激烈,賒銷成為最低級的競爭手段。還沒到用肥季節,一些經銷商就送貨上門,連欠條也不用打,來年統一收錢,無形之中助長了賒銷盛行。再加上農資經營行業良莠不齊,有一部分經銷商投機取巧,利用假冒偽劣農資坑農害農,農民迫不得已才會採用先使用後付款的方式,來抵禦上當受騙狀況的發生。

瞭解到賒銷形成的主要原因後,侯金鵬就開始在產品質量方面下工夫,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建立品牌意識,嚴把質量關,選擇主打產品吸引眼球。如今農資市場異常混亂,大多農資店產品全而不專,容易讓人眼花繚亂,無從選擇。選擇一款好產品打入市場,產品效果好,農民用著放心,即使貴點,也不願意冒著減產甚至失收的風險去試用其他產品。第一年看到效果,第二年自然就放心買單,賒銷也會相應減少。

轉變思維 方可贏在未來

侯金鵬介紹說,當地主要種植大田作物,雖然農民的專業就是種地,但在他看來,農民並不“專業”。比如小麥,什麼時候施什麼肥,哪個階段打什麼藥,農民往往是“跟風行動。”正是瞭解到這一點,侯金鵬通過參加各種專業知識講座、上網學習等,瞭解全新的經營模式,掌握大量的專業技術知識,每年花費在學習上的費用都要一兩萬元。

通過向農民講解專業技術知識做鋪墊來賣產品,為門店的經營發展開闢出一條全新道路。


農資市場競爭激烈、賒銷嚴重......他為何有勇氣迎難而上?!


舉辦知識講座

“傳統的農資經銷商銷售模式單一,老一輩的經營理念只適合當時的市場。思維決定成敗,現在

農資銷售行業已經到了急需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只有改變傳統的經營模式,推進自身向現代農業綜合服務商轉變,才能不被市場所淘汰。”侯金鵬說道,目前他在各個地區有50多個基層代理商,既然要轉型,就要帶著大家一起轉。為此,侯金鵬還專門租用一間會議室,為基層代理商開課,講解各種農技知識,培訓施肥用藥方法與技巧。他認為,只有真正掌握農業技術知識,才能切切實實去為農民服務。


農資市場競爭激烈、賒銷嚴重......他為何有勇氣迎難而上?!


農資市場競爭激烈、賒銷嚴重......他為何有勇氣迎難而上?!


組織觀摩會

侯金鵬說,今年是他向農業綜合服務轉型的第二年,為了能讓農民掌握更多專業技術知識,去年一年他通過各個基層代理商,組織大型專業知識講座以及觀摩會60餘場,今年計劃組織100場,甚至更多。現在農民都會用微信,侯金鵬每天還會在微信群裡講解各種技術知識,有人提問也會耐心解答。專業技術讓人信服,產品自然賣的動,銷量好的時候,農藥主打產品賣出去4000件,肥料售出4000餘噸。

真正的銷售始於售後。肥料撒到地裡,就要對農民負責。如果農作物長勢不好,農民對肥料不認可,侯金鵬就第一時間帶著基層代理商去田間地頭,幫助農民分析原因,即使不是肥料的問題,他也積極的幫助農民去解決。正是這種良好的售後服務,也為門店帶來一大批忠實粉絲。

談到農資門店未來的發展時,侯金鵬表示,經歷過前兩年的迷茫和困惑期,現在他堅信,只有靠技術和服務取勝,才能最終贏得客戶,贏得市場。未來他還會繼續帶領基層代理商,朝著向現代農業綜合服務轉型的道路上大步向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