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司法局開展法律扶貧“六進”攻堅行動

法治扶貧進村組 助力脫貧奔小康

——武威市司法局開展法律扶貧“六進”攻堅行動

本網訊(通訊員 何虎基)為充分發揮司法行政在精準脫貧中的職能作用,實現司法行政工作與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度融合,武威市司法局提出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統開展法治扶貧“六進”攻堅行動,為助力全市如期實現全面脫貧提供優質高效法律服務。

一是開展法律援助進村組。對全市322個建檔立卡貧困村所有涉法涉訴案件進行排查登記,按規定對符合援助的貧困戶,集中指派律師定點上門開展法律援助。對排查出的援助案件在全市範圍內建立臺賬,實行銷號管理,破解貧困戶無錢打官司和因訴訟返貧的難題。實現貧困戶涉法涉訴案件法律援助全覆蓋,同步實現法律顧問貧困村全覆蓋。

二是開展矛盾糾紛化解進村組。對所有貧困村的人民調解委員會優先落實三項經費。市縣鄉三級司法幹警全體進村入戶,對各類矛盾糾紛進行地毯式排查,集中化解一批重大矛盾糾紛。特別是對信訪積案要進行全面化解,對立案糾紛要進行全面化解,對社區矯正、刑滿釋放、安置幫教等重點人員要逐級落實幫教措施,對涉黑涉惡線索要全面清倉見底。

三是開展以案釋法進村組。積極推廣“楓橋經驗”、馬錫五審判法和馬有信工作法,開啟村頭調解庭、法律援助庭,把人民調解和法律援助服務到田間地頭,讓人民群眾參加旁聽,以案釋法。在貧困村積極開展扶貧政策和《憲法》《婚姻法》《農村土地承包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環境保護法》等農村常用實用法律講座,增強普法的實效性。

四是法治示範創建進村組。堅持德治與法治相結合,幫助指導貧困村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助力鄉村文明大提升。完善“四議兩公開”制度,積極創建民主法治示範村,在貧困村營造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濃厚法治氛圍。要建強司法所,做實村調委,創建平安村,做到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門,確保群眾如期致富奔小康。年內計劃創建20個“三無”(無刑事案件、無集體信訪、無治安案件)民主法治示範村。

五是開展法律顧問進村組。組織全市100名律師對全市322個建檔立卡貧困村進行法律顧問包乾,每個律師負責3個村法律顧問工作。包乾律師要對所包村的村務和落實扶貧產業政策情況開展一次法律體檢,形成體檢報告。積極為貧困戶提供涉及土地承包法、婚姻家庭、勞資糾紛、徵地拆遷等方面的法律服務,引導群眾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六是法治文化進村組。推進貧困村法治宣傳陣地建設,在貧困村建設法治文化廣場示範項目。積極開展送法治圖書下鄉活動,在每個貧困村建設一個“農家法治書屋”,為貧困群眾學習法律知識提供便利條件。在每個貧困村培養髮展不少於2名具有一定法律常識、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維的明白人,引領帶動貧困群眾不斷提升法律素養。(武威市司法局辦公室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