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南朝皇帝蕭寶卷在皇宮內建市場

南齊是南朝的第二個朝代,為蕭道成所建,定都南京。蕭寶卷是南朝齊的第六位皇帝,他碌碌平庸、奢侈無度、貪圖玩樂、行為奇葩,竟在皇宮裡建起一座市場,讓潘貴妃充當管理市場的官員,自己當跟班的隨從。

三千粉黛寵愛一人

齊明帝蕭鸞有兩個兒子,因為長子蕭寶義有殘疾,難以繼承帝位,所以蕭鸞於494年冊立蕭寶卷為皇太子。蕭寶卷做太子後,就不愛學習,常常通宵達旦地玩耍,最愛玩的是和侍衛們一起挖洞捉老鼠的遊戲。

公元498年,齊明帝蕭鸞去世,太子蕭寶卷繼位後,狎匿群小,荒嬉無度,但是自從將潘玉兒納入宮中,封為貴妃,後宮三千佳麗他都拋在腦後。真是一物降一物,後宮中,蕭寶卷時常以奴僕自居,為潘玉兒端茶送水,捏腳捶背。他們出外遊玩時,他讓美人坐在舒適的轎子裡,自己卻騎著馬,像個隨從似的跟在後頭。

蕭寶卷之所以專寵玉兒,是因為玉兒有一雙“三寸金蓮”。潘玉兒,亦稱潘玉奴,本名俞尼子,後改姓潘,她能歌善舞,才藝雙全, 美豔動人,妖冶風流,皮膚吹彈可破,尤其是她的一雙纖纖玉足,柔弱無骨,狀如春筍,美妙無比,讓蕭寶卷愛不釋手,甚至又吻又咬。

有時,蕭寶卷把潘玉兒的美足咬疼了,她便用杖怒擊其背,毫不留情。蕭寶卷不僅不發火,還總是一副順從樣兒,乖乖受罰。蕭寶卷特意在玉壽殿的地上貼上純金打造的花瓣,讓潘玉兒赤腳在花瓣上行走。潘玉兒體態輕盈,婀娜多姿,彷彿踏著金蓮的仙女。蕭寶卷在一旁看得神魂顛倒,讚不絕口:“仙子下凡,步步生蓮。”

在皇宮裡建市場

潘玉兒的父親原是個小商販,經常走街串市販賣東西,潘玉兒打小就跟隨父親生活長大,習慣了市井生活。蕭寶卷知道了她的出身後,為博得美人歡心,就命人在皇宮中修建一座集市,讓太監宮女們充當集市上的小商小販和趕集上店的百姓。集市上天天人來人往,川流不息,叫賣聲、吵鬧聲響成一片,生意紅火。

可潘玉兒還是高興不起來,蕭寶卷見狀也是愁眉不展,就問道:“愛妃,你怎樣才能高興呢?”潘玉兒說:“臣妾從小就跟隨父親在街市上混,經常受市場管理員的欺負,臣妾想當一回管理員。”

蕭寶卷聽了,忙說:“寡人當多大的事呢,這還不簡單。”他吩咐太監拿來市場管理員的衣服讓潘玉兒穿上,自己扮演潘玉兒的跟班,並安排太監和宮女在市場上發生糾紛打架。

這一天,潘玉兒身著管理員服裝,神氣活現地走在集市上,蕭寶卷拎包跟在後邊,猶如秘書一般。正走著,前邊圍著一堆人,爭爭吵吵,潘玉兒厭煩地說:“前邊為何爭吵?”蕭寶卷連忙跑到前面,分開人群,將兩個爭吵的男女帶到潘玉兒面前:“是這兩個狗男女在打架呢,請大人裁決。”

潘玉兒板起面孔問起案由,這對太監宮女跪在地上一五一十地交代。潘玉兒轉臉給皇帝使了個眼色,說道:“掌嘴。”蕭寶卷立即走過去,打了太監宮女兩巴掌。潘玉兒大聲問道:“以後還敢欺行霸市,強買強賣嗎?”二人磕頭答道:“老爺,饒了小的吧,我們再也不敢了。”潘玉兒聽後哈哈大笑。

潘玉兒特別喜歡這樣的遊戲。蕭寶卷為更加討好潘玉兒,還在宮中挖了條河,在碼頭處建了酒家和肉店,潘玉兒學卓文君當壚賣酒,蕭寶卷就在她對面的肉鋪裡賣肉,玩得不亦樂乎。為了讓花園綠樹成蔭,蕭寶卷命人從各處挖來參天大樹,為此不惜破門入戶,強行搶奪。對此,大臣們怨聲載道,百姓們也編了歌謠來諷刺他們:“閱武堂,種楊柳,至尊屠肉,潘妃沽酒。”

眾叛親離死於非命

蕭寶卷視百姓如草芥,對文武大臣也動輒大開殺戒。他的表兄弟江祏、江汜因多次對他勸諫,他懷恨在心,將二人殺死。鎮軍司馬曹虎,家中多財,蕭寶卷殺了曹虎,吞沒了他的財物。他貪圖玩樂,不理朝政,結果眾叛親離。

蕭寶卷瘋狂的亂砍濫殺引起大臣們的驚懼。為求自保,紛紛起兵造反。499年11月,齊太尉陳顯達在江西起兵。500年3月,平西將軍崔慧景叛變,與徐、兗二州刺史江夏王蕭寶玄聯合起兵圍建康。陳顯達、崔慧景雖先後兵敗被殺,但在朝野上下卻引起了震動。

500年11月,雍州刺史蕭衍與呂僧珍等率領萬人在襄陽(今湖北襄樊一帶)起兵。面對險峻形勢,蕭寶卷卻不知末日將臨,仍沉溺於嬉戲玩樂。蕭衍的軍隊已攻打到南京城外。蕭寶卷聽到城外的鼓聲傳來時,竟穿上大紅袍,登上景陽樓屋頂看熱鬧,流矢射傷了他的腿腳。最終,蕭衍軍攻入建康城,蕭寶卷聽到軍隊闖進來的聲音,連忙從北門溜出,宦官黃泰平舉刀砍傷了他的膝蓋,他摔倒在地,罵道:“奴才要造反嗎?”另一名宦官張齊不由分說一刀砍下他的頭。蕭衍掌權後,授意宣德太后褫奪蕭寶卷的帝號,蕭寶卷被追廢為涪陵王,不久追封為東昏侯。

502年,蕭衍廢黜齊和帝,自行稱帝,建立南朝梁政權,也就是梁武帝。梁武帝聽聞潘玉兒美貌無比,想納她為妃。侍中、領軍將軍王茂勸說:“使齊朝滅亡的就是這個女人,您如果留下她,恐怕要招來外界的議論。”梁武帝忍痛割愛,賜給將軍田安啟為妻。潘玉兒哭道:“以前受君主恩遇,如今怎麼能匹配給下人。我只有一死了之,決不再受辱。”沒想到潘玉兒一個纖弱女子為了愛情,竟有視死如歸的勇氣,在大婚之夜自縊身亡。(鄭學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