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旅行的未來會怎樣?聽聽專家怎麼說

2016年12 月,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發佈了《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標誌著研學旅行我們國家的全面推進。無疑,這是我國基礎教育領域人才培養模式的重大創新,必將給現行教育帶來巨大沖擊和種種啟示。

經過一段時間的活動實踐,人們對研學旅行的認識不斷深入。有人說,研學旅行是教育的一次革命;也有人說,研學旅行打通了校內教育和校外教育有效連接的通道……可以說對研學旅行提出了許多真知灼見。

那麼,研學旅行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活動形式?它有哪些特殊的地方?我們該如何將其與學校教育對接?今天,小編整理了全國各地相關部門領導,對研學旅行問題的解讀和探討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啟示。

研學旅行的未來會怎樣?聽聽專家怎麼說

研學旅行的意義與價值何在?

田徵(西安市教育局局長):

我們說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會,教育即自然,從我們教育的實際現狀出發,我個人認為:我們的教育其實是一個大教育的概念,研學旅行只是其中的一個探索方式,是大教育的社會化;過去我們經常感覺素質教育推進困難,而研學旅行就是使素質教育的推進實踐化。最近,大家都在熱議核心素養,其實這也是在面對學校普遍以升學率和分數來評價學生的現狀下提出的。

我們認為,研學旅行也是培養核心素養的有效載體,是將學生核心素養形成體驗化,是對現有教育生態的一次革新。因此,我個人認為,研學旅行是教育的革命。

馮軍(北京市海淀區旅遊委主任):

作為一個旅遊委的主任,對於研學旅行我也一直在思考,怎麼才能更接近它的本源?我們平常在提到學習的目標時,經常會聽到“發現自己”“改造自己”“成就自己”這樣一些目標,其實這也是研學旅行的目標。

在北京有一個叫劉一州的孩子,他在六年級時發現了一種新的物種——某種甲蟲。他是如何做到的?因為他在自己的愛好的推動下,持續地參加一些專業的動物學研究方面的研學旅行;在專業的老師乃至是科學家的帶領下,不斷求索,最終在六年級時發現了一個新的物種,據此他在上大學時被保送到北京林業大學,之後又成了動物學的研究生。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是研學旅行催發他“發現”了自己的愛好、興趣、未來和幸福。我想,這個案例可謂形象地表述了研學旅行的意義所在。

韓鳳舉(山東曲阜市文物局副局長):

曲阜從2006年開始舉辦首屆孔子修學旅遊節,當時我們還沒有提出研學旅行的概念,所以相當於把日本、韓國的修學旅行概念拿過來,利用曲阜作為孔子家鄉的文物旅遊資源,特別是傳統文化的集結地,連續舉辦了10年的修學旅遊節。

今年因為國家旅遊局把曲阜三孔定為國家級的研學旅遊基地,所以我們今年改成了“2016年國際孔子研學旅遊節”。作為景區管理者,我的親身體會是,要做好研學旅行,首先學校領導和教育部門要重視,因為學校是研學旅行的組織者;其次家長要支持,家長對孩子外出旅遊修學要放心,要支持。再次旅遊部門或景區要積極協助。研學旅行不同於其他團隊旅行,也不同於親子游、自駕遊,它的特點和核心是:它是由學校組織的學生集體的外出旅遊活動。應該說,研學旅行和旅遊團隊的不同在於,它塑造的現場教育是對校園教育和課本教育的一個很好的補充,非常有現實感。

研學旅行的未來會怎樣?聽聽專家怎麼說

曹鵬程(北京市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

研學旅行用當下一個比較時髦的話來說,就是旅遊+教育。我覺得它對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實踐能力將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所以從根本上說,我覺得研學旅行要解決的就是我們學生的生活能力。就像雷夫老師講到的,就是要教會我們學生會生活。目前我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很多的理念,但我覺得這個理念也好,那個理念也罷,最根本的是要讓我們的下一代將來步入社會後能獨立生活,既生活得幸福,也能為國家為社會做貢獻。

孫雲曉(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專家):

關於研學旅行的目的,可以說陶行知用他的名字回答了我們——那就是“行知”,在行動中探索,在實踐中獲得真知。作為一個青少年的研究者,我有一個感受,青少年長大的過程是一個由自然人變成社會人的過程,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這個過程有兩個顯著的特點:第一個是實踐性、體驗性。它是在體驗中長大,成年人不能代替他的成長,就不能代替他的體驗。第二,群體性。他一定不是孤獨地長大,一定是跟夥伴跟同齡人在一起交流長大。而研學旅行最顯著的特點,恰恰就是一個群體的外出的實踐,是體驗性的活動。這是青少年健康成長不可缺少的一個方式和一種途徑,所以我認為,研學旅行的價值是,它把學生從單純的書本學習、封閉性的學習,帶到了一個更廣闊的世界,而且是一個必不可少的世界。

劉強佳(四川省鄰水實驗學校校長):

我覺得研學旅行要解決三個問題。第一,把它作為課程。即把它作為具有綜合性、創造性、實踐性的課程來開發。第二,把它當作一種課堂。即當作一種沒有校門,沒有圍牆,沒有教室的更廣闊的課堂來開發,讓學生學到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第三,把它當作一種手段運用。即讓學生在研學旅行的過程中去參與,去體驗,去總結,去反思,由此提升學生的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這樣的核心素養,讓我們的學生贏在研學旅行的路上。

研學旅行的未來會怎樣?聽聽專家怎麼說

研學旅行中教育和旅遊如何深入協同、有機結合

田徵:

大家都知道,研學旅行是在旅遊中受教育,所以研學旅行中的旅遊跟教育密切相關,但我們要看到,旅遊和旅行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從旅遊的“遊”和旅行的“行”這個字面上講,也就是從行為意義上看,旅遊的“遊”是在行動中游樂、玩耍,側重行動意義。而“行”則側重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體驗。

從行為意義的功能上看,旅遊體現為休閒性,旅行主要體現主題性。從行為趨向來看,旅遊主要是休閒,調節生活。而研學旅行主要是教育的主題體驗,主題交流。

另外,從行為的價值上看,旅遊更多的是在豐富經歷,研學旅行則主要是增益學生的能力。因此我們可以說,兩者不同,但又是有機聯繫在一起的、相輔相成的。

馮軍:

我們的研學旅行以在校學生為主要服務對象,可以說它的服務範圍是精準化的。與此對應,它的組織也應該是標準化的。而這個標準化,要有旅行社的組織保障才能實現。我們知道,成功的研學旅行一定佔有了豐富的專業前沿的資源,通過這些資源,打造豐富生動的前端的研學產品。

因為真正研學旅行的價值,是在研學的深度上。比如說,北京市海定區有78所大學,200多個科研院所,這些資源如果不能作為產品和項目,那只是一個資源而已;而很多研學教育機構,把我們潛在的科技資源變成了研學旅行產品,把科技資源、旅遊資源和學校教育成功地結合了起來,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

韓鳳舉:

曲阜作為旅遊城市,我們有一個宣傳口號——“走近孔子,遊學曲阜”。通過這個口號我們可以感覺到,遊客來到曲阜,走進孔子故里,不光觀賞古建築的表面,也希望走進孔子的精神世界。就是說,來到這裡,除了輕鬆休閒,還有學的興趣。

另外,作為三孔景區,我們還有一個口號——“遊三孔,知天下”。就是說,我們希望遊客們來到這裡,除了“遊”,還要“知”,增長知識,瞭解中國傳統文化。

目前,我們就圍繞研學旅行,針對學生推出了成人禮、拜師禮、開筆禮等古代禮儀形式,以及再現古代城市管理的晨鐘暮鼓、孔府戲臺等。我想,這種旅遊和國學的結合,對提高孩子們的國學素養無疑有很大的幫助。

研學旅行的未來會怎樣?聽聽專家怎麼說

曹鵬程: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重要的是先做起來,在做的過程中遇到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從管理的層面上說,無論教委也好,旅遊行政機關也好,都要從政策環境、制度環境等方面積極創造條件。

從2013年開始,可以說從國務院到相關部門,都給我們的研學旅行在制度層面做了很多工作,頒發了比較明確的規定。作為各省市和地方各部門,我們需要進一步地把這些制度進一步細化,使之真正落實下去。另外,政府部門還要有意識地培育一些真正有信譽、高水平的,優質的專注學生研學旅行的第三方平臺。反過來,我們也希望這些做研學旅行業務的企業,能拿出更多高質量的研學產品,來供我們的學生和學校選擇。

孫雲曉:

老百姓最能夠回答這個問題。比如說我們的很多父母一到假期就希望孩子出去開開眼界,但這些父母又不願意把孩子交給旅行社,他們要交給一個懂教育的、專業的、最適合孩子發展的機構。

這反過來也說明了研學旅行跟旅遊不同,因為它是一個青少年的發展機會,它需要探索,需要讓孩子們過他的團體生活,因此需要選擇更適合他們的內容,而不能選擇貴重化的,成人化的,非物質化的內容,這是研學旅行和旅遊的區別所在,也是它的特質所在。

劉強佳:

對這個問題,我認為教育部門和旅遊部門無疑應該密切合作,著重解決四個方面問題。

第一要確立主題,使研學旅遊具有教育性。這個主題可以根據學生核心素養,或根據學校辦學理念、育人目標而定,保證它的教育性。

第二要合理規劃,保證它的系統性。比如從幼兒園到高中基礎教育全覆蓋跨越15年,這15年的研學旅行內容就要做系統性的考慮。

第三要強化管理,要確保它的安全性。開展研學旅行,校長的責任太大,風險也太大。按照主管部門要求,這種活動必須要報批,但往往學校的方案報給教育局後,得到的批覆是“不同意”,因為有安全風險。因此,要開展研學旅行,一定要強化管理。比如活動的方案、安全的預案、學生意外傷害保險、研學旅行的環節、人員負責等,都必須做細做實,以確保師生安全。

第四要自願選擇,保證它的多樣性。比如我們學校每年暑假就面對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各學段孩子,提供很多項目和多條線路,讓學生自由選擇,以保證它的多樣性。

研學旅行的未來會怎樣?聽聽專家怎麼說

研學旅行的未來形態會怎麼樣

田徵:

研學旅行有很多形式,比如日本以學校為主導的修學旅行,美國的夏令營等。中國的研學旅行將來主要會是什麼形式,我想這不是最主要的問題,問題的關鍵是我們一定要改變目前圈養式的教學和封閉式的辦學模式。我們一定要積極推進研學旅行這種具有革命性的教育改革。有人說,研學旅行是高利害、高風險的教育行動。但從我們西安四年來的實踐看,我們感覺它也是高品質、高附加值的教育行動。

目前,西安已經把學生的綜合素質,或者研學旅行作為一個考試科目,完全納入到中考招生的錄取總分之中,且由先前的50分、70 分提高到現在的100分。西安是教育部首批研學旅行試點市,目前已經鋪開進行了了3年多時間,由先試點到全面推開,我們兩批次確定了166個試點學校,進而在小學、初中、高中全面推開。截至現在,我們有1000多所學校、60餘萬學生參與了這項活動,基本建起了比較成熟的運行機制,實現了研學旅行的課程化,在政府保障、接待服務、安全保障、評價激勵等方面都獲得了豐富的經驗,得到了全社會的支持。毫不誇張地說,西安已經形成了具有我們中國特色的研學旅行模式。

馮軍:

未來的研學旅行一定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行動。何謂中國特色?實際上就是發展不平衡導致的差異性。所以,最基本的一個特色就是百花齊放,各得其所。前面講到,北京市海淀區有著強大的硬件資源,除此之外,我們還有五百個院士,他們的背後是中國最強大的大腦集團。如何把這種資源轉化成產品,我想大家會有很多的探索。

比如,大家都知道,圓明園現在只有遺址,能看到的就是一些殘垣斷壁。而我們的郭黛姮教授帶著團隊做了20年,最後把圓明園數字復原了。也就是說,數字化的圓明園已經誕生了。如何把它和研學旅行結合起來呢?他們做了很好的嘗試,就是把數字資源拿出來,編成了“歷史也有範兒”這樣一個研學旅行產品,讓孩子們既可在過程中瞭解優秀的傳統文化,看到the Garden of Gardens的歷史原貌,還能感受到現代復原科技的強大。

另外,孩子們能參加如此高端、接近實戰的最高等級的專家教授的團隊指導,他們的未來學習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所以我想,研學旅行要儘量挖掘高端的資源,體驗最先進的科技。

目前,我們的研學旅行已經不講線路了,我們已把所有的現在學校需要的內容做成了500個模塊,只要需要,就可以點菜式搜索,並自主選擇研學旅行線路,而不僅僅是看某一條線路。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特色就是我們自身發展所需要的、有用的、高端的、先進的模式。

研學旅行的未來會怎樣?聽聽專家怎麼說

曹鵬程:

如何創建中國研學旅行的特色?我想以北京市為例,大致要做好這麼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立足自身優勢。舉個例子說,北京的優勢是什麼?是我們的科技教育和文化。北京有91所普通高校,150餘家科研院所,175個公立博物館,500餘傢俬立博物館,還有7處世界文化遺產和2處世界地質公園。應該說,科技教育文化,就是我們北京開展研學旅行的重點。

二是做好服務保障。研學旅行的一個推進難點就是安全責任太大,導致各部門顧慮重重。能不能通過保險的形式或其他什麼形式解決這個問題?我想政府和保險部門可以做一些探討。

三是打造特色優勢產品。正如馮主任所談到的,作為北京來說,我們將會積極地培育更多的有特色的研學旅遊的平臺和企業,為學校和孩子們提供更好的服務。

孫雲曉:

對於研學旅行的未來形態,我的看法是,研學旅行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不可替代的一種方式。它是大勢所趨,但在推進中一定要制度化,要有制度保障。另外就是要常態化、多樣化。這就是它的未來趨勢和特點所在。

劉強佳:

關於研學旅行的未來走勢,我想先談一談我們目前的做法。我們學校於2004年創辦, 2005年開始帶領學生參加研學旅行,目前累計已有 1萬多人次參加了這一極具意義的教育行動。總體來說,我們的研學旅行有幾個特色:

一是利用紅色資源開展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利用我們學校地處鄧小平故居的優勢,每年組織學生“走進鄧小平故里”“尋覓華鎣山游擊隊足跡”研學旅行。

二是挖掘家鄉的人文自然資源,開展“探究華鎣山大峽谷”“考察護城河”等活動,教育學生熱愛自然,保護環境。

三是每年組織學生拉練,小學生走15公里,中學生走30公里,培養他們堅忍不拔、鍥而不捨的品質。

四是每年暑假開展勵志修學活動,到北京、上海、陝西、內蒙和海南等地,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

五是每年寒假參加國際冬令營,組織學生遠赴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臺灣、粵港澳等地區,開展文化交流,培養國際視野,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六是組織高中學生參加京津冀名校體驗遊活動,

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等,感受名校魅力,打造 “以名校制,做名校人”特色活動。

七是組織學生到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知名高校,參加他們學科夏令營的暑期學校,培養學生自我發展,追求卓越的品質。

應該說,我們選擇的研學旅行活動,都是基於學校辦學實際,未來無論如何,我想我們的研學旅行也必然還要緊扣學校辦學目標,聚焦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為造就更多的未來建設者而努力。

新教育新生態,研學旅行作為一種教育形式的新嘗試,正在全國範圍內逐漸鋪開。我們相信,一次難忘的研學活動,也許就將改變一個孩子的一生。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孩子,走出封閉的課堂,來到廣闊的社會,感受藍天曠野,經受風吹雨打,磨鍊意志,鑄造心性,走上更為豐實的人生旅途。

海南三亞研學旅行,商務合作—微博:@李可為-三亞會獎旅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