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的未来会怎样?听听专家怎么说

2016年12 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标志着研学旅行我们国家的全面推进。无疑,这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必将给现行教育带来巨大冲击和种种启示。

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实践,人们对研学旅行的认识不断深入。有人说,研学旅行是教育的一次革命;也有人说,研学旅行打通了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有效连接的通道……可以说对研学旅行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那么,研学旅行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活动形式?它有哪些特殊的地方?我们该如何将其与学校教育对接?今天,小编整理了全国各地相关部门领导,对研学旅行问题的解读和探讨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启示。

研学旅行的未来会怎样?听听专家怎么说

研学旅行的意义与价值何在?

田征(西安市教育局局长):

我们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教育即自然,从我们教育的实际现状出发,我个人认为:我们的教育其实是一个大教育的概念,研学旅行只是其中的一个探索方式,是大教育的社会化;过去我们经常感觉素质教育推进困难,而研学旅行就是使素质教育的推进实践化。最近,大家都在热议核心素养,其实这也是在面对学校普遍以升学率和分数来评价学生的现状下提出的。

我们认为,研学旅行也是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是将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体验化,是对现有教育生态的一次革新。因此,我个人认为,研学旅行是教育的革命。

冯军(北京市海淀区旅游委主任):

作为一个旅游委的主任,对于研学旅行我也一直在思考,怎么才能更接近它的本源?我们平常在提到学习的目标时,经常会听到“发现自己”“改造自己”“成就自己”这样一些目标,其实这也是研学旅行的目标。

在北京有一个叫刘一州的孩子,他在六年级时发现了一种新的物种——某种甲虫。他是如何做到的?因为他在自己的爱好的推动下,持续地参加一些专业的动物学研究方面的研学旅行;在专业的老师乃至是科学家的带领下,不断求索,最终在六年级时发现了一个新的物种,据此他在上大学时被保送到北京林业大学,之后又成了动物学的研究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是研学旅行催发他“发现”了自己的爱好、兴趣、未来和幸福。我想,这个案例可谓形象地表述了研学旅行的意义所在。

韩凤举(山东曲阜市文物局副局长):

曲阜从2006年开始举办首届孔子修学旅游节,当时我们还没有提出研学旅行的概念,所以相当于把日本、韩国的修学旅行概念拿过来,利用曲阜作为孔子家乡的文物旅游资源,特别是传统文化的集结地,连续举办了10年的修学旅游节。

今年因为国家旅游局把曲阜三孔定为国家级的研学旅游基地,所以我们今年改成了“2016年国际孔子研学旅游节”。作为景区管理者,我的亲身体会是,要做好研学旅行,首先学校领导和教育部门要重视,因为学校是研学旅行的组织者;其次家长要支持,家长对孩子外出旅游修学要放心,要支持。再次旅游部门或景区要积极协助。研学旅行不同于其他团队旅行,也不同于亲子游、自驾游,它的特点和核心是:它是由学校组织的学生集体的外出旅游活动。应该说,研学旅行和旅游团队的不同在于,它塑造的现场教育是对校园教育和课本教育的一个很好的补充,非常有现实感。

研学旅行的未来会怎样?听听专家怎么说

曹鹏程(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

研学旅行用当下一个比较时髦的话来说,就是旅游+教育。我觉得它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从根本上说,我觉得研学旅行要解决的就是我们学生的生活能力。就像雷夫老师讲到的,就是要教会我们学生会生活。目前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很多的理念,但我觉得这个理念也好,那个理念也罢,最根本的是要让我们的下一代将来步入社会后能独立生活,既生活得幸福,也能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关于研学旅行的目的,可以说陶行知用他的名字回答了我们——那就是“行知”,在行动中探索,在实践中获得真知。作为一个青少年的研究者,我有一个感受,青少年长大的过程是一个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个是实践性、体验性。它是在体验中长大,成年人不能代替他的成长,就不能代替他的体验。第二,群体性。他一定不是孤独地长大,一定是跟伙伴跟同龄人在一起交流长大。而研学旅行最显著的特点,恰恰就是一个群体的外出的实践,是体验性的活动。这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个方式和一种途径,所以我认为,研学旅行的价值是,它把学生从单纯的书本学习、封闭性的学习,带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而且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世界。

刘强佳(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校长):

我觉得研学旅行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把它作为课程。即把它作为具有综合性、创造性、实践性的课程来开发。第二,把它当作一种课堂。即当作一种没有校门,没有围墙,没有教室的更广阔的课堂来开发,让学生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第三,把它当作一种手段运用。即让学生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去参与,去体验,去总结,去反思,由此提升学生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这样的核心素养,让我们的学生赢在研学旅行的路上。

研学旅行的未来会怎样?听听专家怎么说

研学旅行中教育和旅游如何深入协同、有机结合

田征:

大家都知道,研学旅行是在旅游中受教育,所以研学旅行中的旅游跟教育密切相关,但我们要看到,旅游和旅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从旅游的“游”和旅行的“行”这个字面上讲,也就是从行为意义上看,旅游的“游”是在行动中游乐、玩耍,侧重行动意义。而“行”则侧重让学生有针对性地体验。

从行为意义的功能上看,旅游体现为休闲性,旅行主要体现主题性。从行为趋向来看,旅游主要是休闲,调节生活。而研学旅行主要是教育的主题体验,主题交流。

另外,从行为的价值上看,旅游更多的是在丰富经历,研学旅行则主要是增益学生的能力。因此我们可以说,两者不同,但又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相辅相成的。

冯军:

我们的研学旅行以在校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可以说它的服务范围是精准化的。与此对应,它的组织也应该是标准化的。而这个标准化,要有旅行社的组织保障才能实现。我们知道,成功的研学旅行一定占有了丰富的专业前沿的资源,通过这些资源,打造丰富生动的前端的研学产品。

因为真正研学旅行的价值,是在研学的深度上。比如说,北京市海定区有78所大学,200多个科研院所,这些资源如果不能作为产品和项目,那只是一个资源而已;而很多研学教育机构,把我们潜在的科技资源变成了研学旅行产品,把科技资源、旅游资源和学校教育成功地结合了起来,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韩凤举:

曲阜作为旅游城市,我们有一个宣传口号——“走近孔子,游学曲阜”。通过这个口号我们可以感觉到,游客来到曲阜,走进孔子故里,不光观赏古建筑的表面,也希望走进孔子的精神世界。就是说,来到这里,除了轻松休闲,还有学的兴趣。

另外,作为三孔景区,我们还有一个口号——“游三孔,知天下”。就是说,我们希望游客们来到这里,除了“游”,还要“知”,增长知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目前,我们就围绕研学旅行,针对学生推出了成人礼、拜师礼、开笔礼等古代礼仪形式,以及再现古代城市管理的晨钟暮鼓、孔府戏台等。我想,这种旅游和国学的结合,对提高孩子们的国学素养无疑有很大的帮助。

研学旅行的未来会怎样?听听专家怎么说

曹鹏程: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重要的是先做起来,在做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从管理的层面上说,无论教委也好,旅游行政机关也好,都要从政策环境、制度环境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

从2013年开始,可以说从国务院到相关部门,都给我们的研学旅行在制度层面做了很多工作,颁发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作为各省市和地方各部门,我们需要进一步地把这些制度进一步细化,使之真正落实下去。另外,政府部门还要有意识地培育一些真正有信誉、高水平的,优质的专注学生研学旅行的第三方平台。反过来,我们也希望这些做研学旅行业务的企业,能拿出更多高质量的研学产品,来供我们的学生和学校选择。

孙云晓:

老百姓最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比如说我们的很多父母一到假期就希望孩子出去开开眼界,但这些父母又不愿意把孩子交给旅行社,他们要交给一个懂教育的、专业的、最适合孩子发展的机构。

这反过来也说明了研学旅行跟旅游不同,因为它是一个青少年的发展机会,它需要探索,需要让孩子们过他的团体生活,因此需要选择更适合他们的内容,而不能选择贵重化的,成人化的,非物质化的内容,这是研学旅行和旅游的区别所在,也是它的特质所在。

刘强佳:

对这个问题,我认为教育部门和旅游部门无疑应该密切合作,着重解决四个方面问题。

第一要确立主题,使研学旅游具有教育性。这个主题可以根据学生核心素养,或根据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而定,保证它的教育性。

第二要合理规划,保证它的系统性。比如从幼儿园到高中基础教育全覆盖跨越15年,这15年的研学旅行内容就要做系统性的考虑。

第三要强化管理,要确保它的安全性。开展研学旅行,校长的责任太大,风险也太大。按照主管部门要求,这种活动必须要报批,但往往学校的方案报给教育局后,得到的批复是“不同意”,因为有安全风险。因此,要开展研学旅行,一定要强化管理。比如活动的方案、安全的预案、学生意外伤害保险、研学旅行的环节、人员负责等,都必须做细做实,以确保师生安全。

第四要自愿选择,保证它的多样性。比如我们学校每年暑假就面对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孩子,提供很多项目和多条线路,让学生自由选择,以保证它的多样性。

研学旅行的未来会怎样?听听专家怎么说

研学旅行的未来形态会怎么样

田征:

研学旅行有很多形式,比如日本以学校为主导的修学旅行,美国的夏令营等。中国的研学旅行将来主要会是什么形式,我想这不是最主要的问题,问题的关键是我们一定要改变目前圈养式的教学和封闭式的办学模式。我们一定要积极推进研学旅行这种具有革命性的教育改革。有人说,研学旅行是高利害、高风险的教育行动。但从我们西安四年来的实践看,我们感觉它也是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教育行动。

目前,西安已经把学生的综合素质,或者研学旅行作为一个考试科目,完全纳入到中考招生的录取总分之中,且由先前的50分、70 分提高到现在的100分。西安是教育部首批研学旅行试点市,目前已经铺开进行了了3年多时间,由先试点到全面推开,我们两批次确定了166个试点学校,进而在小学、初中、高中全面推开。截至现在,我们有1000多所学校、60余万学生参与了这项活动,基本建起了比较成熟的运行机制,实现了研学旅行的课程化,在政府保障、接待服务、安全保障、评价激励等方面都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得到了全社会的支持。毫不夸张地说,西安已经形成了具有我们中国特色的研学旅行模式。

冯军:

未来的研学旅行一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行动。何谓中国特色?实际上就是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差异性。所以,最基本的一个特色就是百花齐放,各得其所。前面讲到,北京市海淀区有着强大的硬件资源,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五百个院士,他们的背后是中国最强大的大脑集团。如何把这种资源转化成产品,我想大家会有很多的探索。

比如,大家都知道,圆明园现在只有遗址,能看到的就是一些残垣断壁。而我们的郭黛姮教授带着团队做了20年,最后把圆明园数字复原了。也就是说,数字化的圆明园已经诞生了。如何把它和研学旅行结合起来呢?他们做了很好的尝试,就是把数字资源拿出来,编成了“历史也有范儿”这样一个研学旅行产品,让孩子们既可在过程中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看到the Garden of Gardens的历史原貌,还能感受到现代复原科技的强大。

另外,孩子们能参加如此高端、接近实战的最高等级的专家教授的团队指导,他们的未来学习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所以我想,研学旅行要尽量挖掘高端的资源,体验最先进的科技。

目前,我们的研学旅行已经不讲线路了,我们已把所有的现在学校需要的内容做成了500个模块,只要需要,就可以点菜式搜索,并自主选择研学旅行线路,而不仅仅是看某一条线路。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特色就是我们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有用的、高端的、先进的模式。

研学旅行的未来会怎样?听听专家怎么说

曹鹏程:

如何创建中国研学旅行的特色?我想以北京市为例,大致要做好这么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立足自身优势。举个例子说,北京的优势是什么?是我们的科技教育和文化。北京有91所普通高校,150余家科研院所,175个公立博物馆,500余家私立博物馆,还有7处世界文化遗产和2处世界地质公园。应该说,科技教育文化,就是我们北京开展研学旅行的重点。

二是做好服务保障。研学旅行的一个推进难点就是安全责任太大,导致各部门顾虑重重。能不能通过保险的形式或其他什么形式解决这个问题?我想政府和保险部门可以做一些探讨。

三是打造特色优势产品。正如冯主任所谈到的,作为北京来说,我们将会积极地培育更多的有特色的研学旅游的平台和企业,为学校和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孙云晓:

对于研学旅行的未来形态,我的看法是,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可替代的一种方式。它是大势所趋,但在推进中一定要制度化,要有制度保障。另外就是要常态化、多样化。这就是它的未来趋势和特点所在。

刘强佳:

关于研学旅行的未来走势,我想先谈一谈我们目前的做法。我们学校于2004年创办, 2005年开始带领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目前累计已有 1万多人次参加了这一极具意义的教育行动。总体来说,我们的研学旅行有几个特色:

一是利用红色资源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我们学校地处邓小平故居的优势,每年组织学生“走进邓小平故里”“寻觅华蓥山游击队足迹”研学旅行。

二是挖掘家乡的人文自然资源,开展“探究华蓥山大峡谷”“考察护城河”等活动,教育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三是每年组织学生拉练,小学生走15公里,中学生走30公里,培养他们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品质。

四是每年暑假开展励志修学活动,到北京、上海、陕西、内蒙和海南等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五是每年寒假参加国际冬令营,组织学生远赴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台湾、粤港澳等地区,开展文化交流,培养国际视野,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

六是组织高中学生参加京津冀名校体验游活动,

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感受名校魅力,打造 “以名校制,做名校人”特色活动。

七是组织学生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参加他们学科夏令营的暑期学校,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追求卓越的品质。

应该说,我们选择的研学旅行活动,都是基于学校办学实际,未来无论如何,我想我们的研学旅行也必然还要紧扣学校办学目标,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造就更多的未来建设者而努力。

新教育新生态,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教育形式的新尝试,正在全国范围内逐渐铺开。我们相信,一次难忘的研学活动,也许就将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出封闭的课堂,来到广阔的社会,感受蓝天旷野,经受风吹雨打,磨炼意志,铸造心性,走上更为丰实的人生旅途。

海南三亚研学旅行,商务合作—微博:@李可为-三亚会奖旅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