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廉價的海鮮有哪些?

浪跡199923693


生活在海邊的人,有這個便利,能買到很多的便宜海鮮,甚至有不需買的,直接撿海,只要能吃的都不要錢。我就見識過他們的真功夫,我們一起去象山海邊,我在岸邊景緻沒看過來,她在下面礁石砸著牡蠣,砸開一個,趴上去吸食一個,吸溜聲清脆悅耳。


我們這些內陸人就沒那個福氣,儘管市場也有很多鮮活的海鮮,卻都用不到“廉價”二字,除非冰鮮和乾貨,再就是網上找來想要的,也以冰鮮乾貨為主。

不買鮮活海鮮也不是完全的嫌貴,內陸人平時吃到的少,也可以說改開前就沒吃過。再者不大會做,即便有了也是淡水魚一樣做法,表現不出海鮮的特色。就像我做大黃魚,至今還是喜歡鯽魚一樣的做法,煎煎燉了,感覺不出和鯽魚有什麼不同,除了肉多一些,小刺少一些,甚至還不如鯽魚味鮮,起碼鯽魚可以野生鮮活著做來。至於貝類、蝦類、軟體類,吃著更少了,平時都是內地青蝦和螃蟹。


但是海鮮確實很獨特,對內地生活的我們同樣有很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吃過正宗海鮮美食後,那個“吸髓知味”的感覺特別強烈。最喜歡的船民的海鮮做法,用我們的俗話說,“白水熬螺螄”,除了蔥姜鹽,沒有任何的香料,原始古樸,真正的原滋原味。
不過畢竟一方水土一方人,平時也就網上買些海產品,有的做調料,再就是是用來換換口味。經常買的有:

  1. 蝦皮。這東西買著貴,用著便宜,因為每次用量很少。做素湯沒它不出彩,我常做紫菜蛋花湯,給了蝦皮,就有了靈魂,而且做起來超級簡單,開水一衝就成。
  2. 海米。做冬瓜白菜,有了海米直接上檔次,不僅好看,味道一絕,關鍵也是做著簡單。想想海米冬瓜,牛肉冬瓜、豬肉冬瓜根本不可比,火腿冬瓜才行。
  3. 乾貝。買點普通乾貝,嚐個鮮就好。
  4. 小黃魚。這個常賣,主要是受清蒸鮮貨小黃魚的誘惑。我摸索著把冰鮮小黃魚清蒸出鮮貨味道。很簡單,涼水解凍化冰,收拾好了擺盤子裡,蒸鍋水開放進去加蓋5分鐘就好,端出撒蔥花,澆熱油,淋生抽即成。
  5. 鯧魚。這個也是清蒸的多,有時候煎煎燉了,味道也很好。和大黃魚一樣,刺少,有孩子吃飯上這個合適,不擔心卡著喉嚨。
  6. 大黃魚。清蒸過,也網購過鮮貨,從大連當天到鄭州,儘管都是養殖的,20元一斤的價格不算貴,想想快遞費佔了多少。我的體會清蒸沒有跨燉好吃,當然海邊就不這樣做了。
  7. 小公魚。燒鹽菜是一絕,江南淮南的普遍做法,等同酸豆角肉末,下一切飯。
  8. 帶魚。基本都是紅燒,想著油炸不健康,再說燒著也簡單。
  9. 如此等等,在內地買這些海鮮,很方便,線上線下都很多,比較而言算是便宜,和市場鮮活淡水魚價格基本相當。

普濟


生蠔最便宜了,哈哈。

昨天是清明假期的最後一天,老公帶著全家來到海邊玩,下午去菜市場淘海鮮,看到七八攤賣生蠔,每攤都有一大袋放著開殼。

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太貴了沒底氣問)問其中一攤價格,她說:3元一公斤。我以為聽錯了,再問,確實是3元一公斤,1.5一市斤。

頓時覺得天旋地轉,日月生輝,百花齊放,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嗚嗚,我真的沒想到會這麼便宜。那還有什麼好說的,100斤生蠔走起來,帶回去分贓。

圖片是我昨天回來跟生蠔死磕的結果,個頭不算小,一斤7-8個的樣子吧。不會開生蠔,弄得滿手傷痕,生蠔裡面的水一流出來鹹得傷口火辣辣,一邊開生蠔一邊拿水龍頭衝手,但還是覺得甘(走)之(火)如(入)飴(魔)。

味道好極啦😁









YY286469348


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一波,座標山東諸城,不靠海,距離海六十幾公里,去海邊頗為方便,市內還有國內最大的旱路碼頭,接觸海鮮可能會比普通人多一點吧。

封海前經常去膠南買海鮮,說下最便宜的海鮮!

海虹-最便宜的貝類,我們這賣這個的通常用鐵鍬,剛下市十塊錢六斤,然後八斤,十斤這樣子,五塊錢一家人吃不完的樣子!


扇貝海蠣子花蛤也不貴,十塊錢二斤半的樣子,


海瓜子也很便宜,我們通常買了打湯下麵條吃!


蠣蝦,出水死,所以走不遠,個頭也不是很大,一般就15一斤,大個頭就貴些,說基圍蝦好吃的我就呵呵了,我還沒碰到過比蠣蝦好吃的蝦,嗯,我窮沒吃過很多蝦!

黃尖子也叫毛口,最有魚味的魚沒有之一,個頭不大,刺多,煎至酥卷煎餅吃,無敵了,應該是最便宜的魚之一,不適合小孩子吃,價格不超過十塊,膠南買過鮮的二塊一斤

帶魚,我們叫刀魚,好吃,煎著吃,我的最愛之一或者煎煎單身聚會加點醬燜茼蒿,好吃到無敵!買過四塊一斤的鮮貨,稍微大點漂亮的就賣15 一般就這個價格,很好的過20。

鮁魚,鮁魚餃子不說了,最愛吃的水餃,比啥都好吃,紅燒,煎,燜都好吃,一般價格十塊出頭,越大越貴,買過六塊一斤,一斤三個那樣的,自己吃很好。圖二油鮁,血便宜,以前海邊沒人吃都淹鹹魚,賣小菜的二三塊錢一個鮁魚都是油鮁!



小黃花 為啥把他列進來,我買過二塊錢一斤的鮮貨,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金鯧 12-18一斤,一條一斤的樣子,比銀鯧便宜多了,銀鯧一斤的得過百,吃著也還不錯的








梭子蟹 皮皮蝦 15-35都買過,超過40就不捨得買了




國粹1074工作犬舍


看了幾個回答都比較贊同,再補充幾個廉價又好吃的海鮮,座標上海。


我對廉價海鮮的定義是:價格便宜、好吃,而且要市場上經常買的到。


【豆腐魚】浙江寧波地區叫做龍頭烤,南方叫九肚魚。它的水分很多,摸上去軟軟的像沒骨頭一樣,肉質非常細嫩鮮美,菜市場也就幾塊錢一斤。常見的做法有椒鹽、做豆腐湯等,但我覺得最好吃的做法還是和豆腐一起紅燒,和花甲、螺絲、花生米一起堪稱下酒菜四大金剛。



【文蛤】小海鮮中的文蛤這麼重要的品種怎麼可能錯過?毫不誇張的說,文蛤是所有貝類中味道最鮮美、最好吃的,沒有之一!菜市場的價格大概10來塊一斤。


文蛤的外殼呈扇狀,上面有像釉彩一樣的花紋,看著有一種“文氣”。它的肉質白嫩,含有蛋白質10%,脂肪1.2%,碳水化合物2.5%,還含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鐵以及維生素等成份,是貝類海鮮中的上品。



文蛤好吃不只是我一個人這麼覺得,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在蘇州吃到文蛤以後御封它為“天下第一鮮”。從此這個雅號就一直流傳至今,聞名於世。


而且文蛤的燒法也特別簡單,因為它本身就非常鮮美,所以不需要任何調味。文蛤吐沙以後放在清水裡加上幾片薑片和少許料酒,燒到殼張開馬上關火起鍋即可。而且文蛤不僅是肉好吃,它燒出來的湯也特別鮮美,而且是一種沒有添加的自然鮮味!



【黃泥螺】作為一個寧波籍上海人,黃泥螺是我從小吃到大的下飯菜,主要是在早上和泡飯一起吃。


黃泥螺是一種生活在海邊灘塗上的貝殼類軟體動物,蠶豆大小,用鹽和酒醃製以後有一種特別的香味,尤其是帶黃的大泥螺,軟的黃再上脆的肉,那口感和味道真的是不輸大閘蟹。


不過過去幾十年由於海邊灘塗的汙染,好的黃泥螺價格也是水漲船高,很難再算廉價小海鮮了。



奶爸高大福


海鮮也分三六九等,但是在大廚眼裡,他們都是大自然的饋贈,廉價不等於難吃,把最普通的食材做出最美的味道才是真功夫。

來自大連的青口,帶著風韻的肥美。加上少許的白葡萄酒和蔥花香菜,保證停不下來。青口貝,即翡翠貽貝,我們大連那邊稱其為“海虹”。這個季節也就論鐵鍬賣,一大堆不到十元錢。

丹東海鮮在五月份左右是一個旺季,黃蜆子、白蜆子、沙蜆子,這些貝殼類都不貴,而且味道非常鮮美。辣炒花蜆子也就是十元錢一盤。

新鮮安康魚,兩元五一斤,沒聽錯,我問了三遍,可惜不會做也沒敢買這麼醜的魚,廚師說這個魚非常好吃,類似豬皮凍的口感,肉又有點像牛蛙肉,魚皮粘粘的吃起來很像肉皮,魚肝很細膩。鮟鱇魚的魚肝還被稱為是“海中鵝肝”。

魚鍋餅子最早在山東的膠東沿海,魚鍋餅子裡面的魚,一般都是雜拌魚,大小還不能一樣,這一堆有七八種魚,通常根據時令選擇最新鮮的魚類。五元錢一斤的雜拌魚估計是最便宜的海鮮了。



遼瀋美食


本人也不算是生活在海邊的吧,距離海邊一百公里,不過因為長大以後加上工作的關係,活動半徑把渤海海邊包括進來了。

第一便宜的我想應該就是海虹了,一兩塊錢一斤,漁民也有管這個叫淡菜的,用水一煮就可以吃了,確實很新鮮,但我不是特別喜歡吃,只能說一般,便宜絕對便宜。

第二便宜的應該是花蛤了,海邊有趕海的,賣給販子,不到兩塊一斤,販子按大小挑揀一下兩塊到五塊不等的價格賣出去。我很喜歡吃,用蒜,辣椒熗鍋,然後加點蒜蓉辣醬,美味,孩子也特別喜歡吃,我一到海邊去,孩子就要求買點。價格不貴。

第三,應該是蟶子了,這個我很少買,但是也不是很貴幾塊錢吧。

第四梭子蟹,本地海里現在過度捕撈的,量不多,這兩年價格就很貴了,25到50一斤吧,但野生的味道絕對是好的。現在很多梭子蟹都是山東那邊養殖運過來的了,除非在海邊漁船買,否則個大的全是養殖的!

第五,應該是紅腿蟹了,學名不知道,但蟹鰲非常硬,蒸熟了吃蟹腿老費勁了,不過肉確實是緊實的不行,比梭子蟹好吃的不是一點半點!當然價格也是略貴了!

第六,海鱸魚價格一二十一斤,個頭不是很大的那種啊,可以承受,海捕當天做,新鮮,好吃,比冷凍的好吃太多。

第七,應該是鮁魚了,我小時候吃的最多的應該就是鮁魚了,說不上喜歡吃,因為做不好很腥。但自從我吃到了,新鮮的鮁魚,我簡直認為這不是鮁魚,好吃絕對的好吃,而且價格不高,畢竟有冷凍鮁魚在那比這著呢!但我能買到的鮁魚個頭小,因為相熟的漁船都不是走遠海的。大的鮁魚抓不到,就算小的也不多

第八,黑頭魚,海邊大量存在的魚,在這邊海邊下鉤就能上魚,但八成都是這魚,蒜瓣肉,味道還行,小的價格便宜,但大個的價格也絕對夠意思的。

第九,也是我童年最重要的海貨皮皮蝦登場,雖然以前也吃螃蟹,不過皮皮蝦以他味美價廉的優勢充斥了我童年對海鮮的大量記憶,那時村裡來賣皮皮蝦的,都是你買了,給你現場煮了帶回去,好吃。

對了,還有就是牡蠣了,便宜,新鮮,幾十塊一大桶。

能常見的就是以上這些了,價格都是能接受的,工薪階層可以經常享受的海貨了。











小狼的神話


很多啊幾十種至少。隨便說幾個。座標浙江。
淡菜,又叫海虹,青口。可以燒湯,可以蔥油,可以清蒸,還可以汆水以後用鹽,黃酒醃著吃


。我們這裡一般10塊三斤。
本地牡蠣,一般都生吃或者蒸著吃。也有拿來做湯的。南方一般帶殼的不多,現在大超市多了,也逐漸多起來。我們這裡活的帶殼的,盒馬賣30塊不到一袋,一袋6個。
牡蠣肉菜場賣20一斤。北方一般10塊三斤左右,但北方冰的居多。
鮟鱇,有的地方也叫魔鬼魚,蛤蟆魚。10塊不到一斤。老闆會給你弄好。一般紅燒,肝很好吃。屬於純野生產品。高檔日料店也有拿來做刺身,不過不多見,主要處理起來麻煩。

月亮魚,也是純野生魚類。價格大約10快左右一斤。紅燒,魚肝味道不錯。
黑鯧魚,也叫鴨蛋鯧,銀鯧替代品。

一般食堂多采購。10塊以下一斤。紅燒或者抱鹽以後晾乾油炸。
青佔魚,1~5塊一斤。同事老爸是船老大,小青佔魚都1塊1斤賣人做飼料。一般紅燒或者燒鹹菜。馬鮫魚替代品。

秋刀魚,10塊不到一斤。每次看到吃日料自助的人排隊等烤秋刀魚,都在想,這幫人是不是傻的……

蝦皮紫菜湯。蝦皮一般50左右一斤,紫菜100左右一斤。放上來不是因為便宜,而是因為一斤蝦皮和紫菜燒湯,每天吃可以吃一個月。相對算是便宜的海鮮。
帶子,感覺像大號的淡菜。五六年前去廈門,那裡超市賣4塊一個。現在想來價格也貴不到哪裡去。一般蔥油。


白瓜子,也叫海子(不是海瓜子)。幾年前也就三四塊一斤,白灼或蔥油。
從來不吃。
外海魷魚。個頭大,肉粗。前幾年超市賣五六塊一斤。食堂採購對象,家庭基本不吃。紅燒。


紅頭魚,也叫紅鐵頭,鐵頭魚。北方賣的貴,南方便宜,幾塊錢一斤。紅燒或者燉豆腐。從來不吃。

暫時想到那麼多。歡迎大家交流。


西索的蘋果


都給我讓開!

對於普通人或者內陸城市地區的人,生活中吃的最多的海鮮應該就是海帶了。(別跟我槓吃的鹽最多…還有紫菜…)

作為土生土長“中東”海濱城市連雲港人,對海鮮也就是跟你日常去菜場買菜一樣,只要要賣菜的就有賣海鮮的,畢竟我們附近這裡有國內八大漁場之一的海州灣漁場,也因為盛產黃魚、帶魚、魷魚、梭子蟹、海螺、對蝦等幾十種種海產品而聞名全國。(據說國內五成海鮮出自連雲港)。

海州灣漁場同時也是江蘇省唯一的海參、鮑魚、扇貝等珍貴海產品的產地,中東部省份的海鮮食材大都是從連雲港發過去的。

對於連雲港本地人來說,一般海鮮食材其實基本上也就算個家常菜,因為產地優勢,所以大部分海鮮食材都是比較便宜而且也更新鮮。

每個縣區鄉鎮村大小農貿都有各自海鮮水產品區,因為有規格大小,所以價格也不一樣,常見的魷魚價格10幾元~20幾元一斤,還有帶魚、花甲、毛貝、小梭子蟹…都非常的便宜吖,種類真的是太多了。

突然覺得生在連雲港很幸福!








小圖河


生活在海邊的人是幸福的!至少我認為是這樣,大海的景色總是讓人流連忘返,不管開心還是惆悵,海浪總會讓你的心情更加愉悅。當然除了海邊美景,還讓人津津樂道的自然是海鮮美食。

翻了翻手機正好有幾張照片,可以對您的問題略做解答,對了我是煙臺人,在煙臺有各種時令海鮮,因為水溫較低,北方海鮮的味道比南方也更加美味。吃海鮮要在對的時候吃到對的東西,比如螃蟹什麼時候最肥美,什麼時候能吃到帶籽的爬蝦(皮皮蝦,蝦爬子),什麼時候鮁魚能下船,甚至產地這都是有講究的。看我大煙臺的海水👍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94828b861eee5340a12c8e2ff0f61611\

哥的八哥瞎想


不知道其他地方的價格如何?我覺得沿海地區的大部分海鮮都挺便宜的。

海鮮主要就圖個鮮字,在很多地方價格較貴的原因在於海產品對於保鮮的要求高,需要冷藏運輸,所以價格貴。另外鮮活的海產品禁不起長途運輸,損耗率較高,自然價格就上去了。其實除了少數高端海產品,大部分的海鮮都是比較實惠的。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們這邊靠海,除了禁漁期品種少一些,常年海鮮不斷。另外沿海的灘塗發展海水養殖,主要品種有蟶子,牡蠣,青蟹,對蝦等。豐富的選擇,充足的供應不僅保證了數量,價格自然也就不貴。

當然高端的海鮮價格還是非常貴的,比如東海野生大黃魚,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消費的起,偶爾吃到就覺得很幸福了,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