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西安的電子科技大學、長安大學遷到鄭州,會不會更加受到當地的支持?

8390825


一定不會。作為陝西人,我絕不是站在地域攻擊的角度,而是對河南當地某些政府一種憤恨的態度。為什麼呢?河南在外的名聲不好眾所周知,但河南政府沒有責任嗎?

他們的責任就是:從未對教育、對科學真正重視過。

遠的不說,就拿最近的來說。西湖大學的現任校長,原清華副校長施一公,河南人對吧。施一公先生能夠帶頭在杭州建立一所大學,並豪言“五年超清北”,為什麼不在老家河南建大學呢?

施一公先生有苦衷啊,他看透了河南的教育環境,坦言道:

“河南發展教育,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河南有一大批在海外的科學家,各領域的專家、教授,如果有合適的政策和環境,他們中很多人會願意回到河南,幫助家鄉做建設。但是現在很難,即使有配套政策,軟環境和文化氛圍還是比較差。

這些話表明了,本地連現有的教育、教學環境都沒有辦法建設好,又怎還能要求外地的大學遷入呢?遷入之後,一樣被這幫人搞廢、搞臭。


我們再拿遠點的來說。上世紀70年代,出於備戰考慮,中央對北京的重要部門實施戰略疏散,包括許多大學。其中,中央擬定將中國科技大學疏散到鄭州。——但,被拒絕了。當時河南省委書記劉建勳以鄭州無法負擔大學供給等為由,堅決不要。而與此同時,經濟還不如河南的安徽合肥——搶著要!於是,中國科技大學順理成章落戶合肥。

後來,戰備威脅消除,外遷機構陸續回京,而中國科技大學則永久落戶合肥。再於是,合肥成了“

國家四大科教基地 ”之一,欽定的。


我們再拿數據來說明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如果說有些人喜歡比較GDP是拿總量來比較的,但拿教育的投入一定是比較人均的。原表名應該是《各省基礎教學階段生均投入排名》。

這個數據也許不準確,但差異卻是顯而易見的。河南基礎教育投入——不僅是倒1,而且離倒2還差距還挺遠。

另外,我們必須提一點,河南對科學的認知、對民生的態度很令人懷疑。就拿造像來說,花2億為建造老子銅像,花1.2億建造宋慶齡像,花2.8億建造中原大佛像,建造黃帝、炎帝巨像。——似乎在這裡仍然有著“ 越大越好、越貴越好 ”的思維。

(下圖是河南1.2億建造的宋慶齡像,隨後又被拆除)

河南這個地方在歷史科學方面,其手段讓人震驚。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尚沒有結論,他就拿“二里頭”定論一樣地說這就是“夏都”;從某本書上看到“有熊”兩個字,立即說是“黃帝故里”,然後製造“傳說”。

對待歷史,不是通過科學的考證,而是通過某些政府層面的鼓動,群眾不明就裡地跟進宣傳

從整個教育環境、科學環境來說,河南整體上還是相當差的,從政府層面,到普通民眾層面,再到千千萬萬的學子層面。

我希望同胞們多多研究一下德國是怎麼在拿破崙的鐵蹄下崛起的,並將自己的反思感想付諸實踐。別說自己窮,連飯都吃不起——

(下圖是普魯士教育改革的領袖人物威廉·馮·洪堡 和 亞歷山大·馮·洪堡 兩兄弟)

1807年的時候,普魯士連國家都快要亡了,從國王到人民,自上而下地開始了影響世界的教育改革。

如果真正重視教育的話,用不著別人給你大學,把你自己的河南大學、鄭州大學重點抓起來。如果你不重視教育,給你再好的大學也沒有用。中央下放大學,千載難逢,而你呢?——給你一座大學,你說你還要吃飯……


安若凡


我覺得不會,估計和現在相比不會有太大變化,很可能會不如現在。

很可能會成為三個臭皮匠,加上河南大學,四個可以湊一桌打麻將。

不知道最近怎麼了,很多提問有把某某高校弄到鄭州會咋樣,甚至鄭大和河南大學合併後,能否超過哪個名校,有些問題讓河南人感覺到了深深的惡意啊。

第一、河南當地對高等教育的建設一般,不夠敏銳

高等教育的發展有3個特別重要的階段,我覺得河南都沒抓住。從高校排名上來看,除了鄭大和河大還能看一下,其他學校的排名在全國來說,差太多了。前十都348名了。

我們山東也不算好的,至少前幾名是看的過去的,前十至少在前200名。

1、一個是50年代的院系大拆分

當初河南大學也是被拆分的一個,後期衍生出了眾多高校,但是河南是隻出不進,不像其他省份,你拆了我的,其他的也給我補進來一些。還有就是在河南當地拆分出來的河南農業、河南師範等學校後期發展也是一般,但是拆分到外地的比如中南政法、華中師範等發展就很迅速。

有這種底蘊,如果河南政府也好好發展下,河南可能還是一個高等教育大省。

關於211評選的事情,咱就不說了,畢竟歷史太久遠,也不好說。

2、一個是2000左右的院校大合併

在這個時間段是很多高校飛速合併,並且實現了一個快速改變的一個事情,用人家學校官網的介紹就是,我們直接走上了快車道。河南雖然有一定動靜,但動靜不夠大,效果也不夠明顯。

比如人家浙江,就把當初從浙大分出去的幾個學校都合併回來,就是整了個巨無霸,導致浙江就1個985,但是效果好啊,浙大現在全國排名多好看。

同時人家湖北的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都是合併後快速發展的。

3、雙一流的評選

在雙一流的評選上,河南也表現很一般,又浪費了一次機會。你看人家南京和上海,卯足了勁的讓更多學校入選,畢竟這可是實打實的經費,教育部不會拖欠你的。地方政府有時窮,是會拖欠的,據說安徽政府承諾中科大的錢都沒到位。

同樣的在此次中表現不佳的還有山西、山東等等幾個省份。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你對高等教育付出多少,它就給你什麼樣的回報。當然這方面也有好的案例,就是人家上海、廣東、浙江和江蘇等省份。

第二、河南一所211都沒建設好,何況再加2所僧多粥少

這麼多年了,河南省僅有的一所211鄭州大學的建設,也一般吧,不算多好。

有人會說了,那不是鄭州大學入選了一流建設高校B類學校。我覺得這更多的是政策照顧啊,你讓一個全國每年高考人數排名第二的大省,這麼寒酸,教育部也說不過去啊。

如果再把那兩個學校弄過來,以河南政府捉襟見肘的程度,估計也不會有什麼好結果。要麼鄭大一家獨大,要麼最後成為三個臭皮匠。

長安大學是教育部和交通部共建高校,不是隻指望陝西政府的;西軍電是教育部直屬的高校,所以大部分款項也是教育撥款的,當地政府是錦上添花。

第三、從目前的發展形勢來看,很多人覺得鄭州應該還不如西安呢

以我身邊的學生為例,大部分人更想去西安上學,也不想去鄭州上學,所以鄭州在生源的選擇方面,還不如西安呢。


煮酒論高考


大家好,我是⭐高校專業那些事⭐

首先先說,我相信當地政府會大力支持。

我看了其他人的答案。要麼是惡意嘲笑,什麼清華北大搬鄭州,或者無聊看笑話

或者信誓旦旦的相信政府一定會支持。卻沒有一個人拿出一個證據或者一個具體案例。

其實這個問題我不想回答。和另一個答案衝突。不過既然大家想看看。那我就給幾個例子讓大家看看。。




一個院士。鄭州市給500萬。其他省裡的另算。


鄭州大學新校區。。

2000年,鄭州大學合併之前就把地規劃好了。三校實質合併後,就立刻對新校區展開建設。。當年貸款幾十億。。。好像最後。。不了了之。


在西區給了8000畝,這魄力多大?現在那個省有這麼大魄力?

現在鄭州大學的迅速發展得力與一個整體校區。

有了一個整體校區才能談發展。。 你問問全國其他省份有沒有這麼大力度。

山東大學現在是不是扔在支離破碎狀態,現在還在章丘總校區,青島分校區,濟南中心校區,威海搖擺,而無奈的變成了加州大學模式。要是當年濟南學鄭州直接給八千畝地,還有今日之山大困境?山大的精力卻用在校區上了。。。



長春市在吉林大學十來個校區裡面是不是事實?


蘭州大學直接新校區弄到50公里外山窩裡。。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弄到長安縣天天被地痞流氓欺負是不是事實?

人比人氣死人。

你比較比較就知道鄭州對高教的支持態度了。

為了發展高等教育,擴展新校區。不得不違法佔地。

為了給華北水電,中醫藥大學等十幾個高校發展不得不先暫後奏的批了龍子湖校區。。。

結果呢,觸怒zhongyang,guowuyuan開常委會集團被通報jinggao處分,責成向河南省書記省長國務院檢討。。。

另外直接給河南幾個副省級領導被警告。撤職。。



。。其他層面幹部被處分的更是數不勝數。

你說鄭州對教育重視不重視?

我只說河南省為了發展高等教育而不得不超常規的去跨越式發展,從而搭進去幾個高級幹部,全國絕無僅有。那個省?那個縣有?

你們光讓河南種地。河南的地用來蓋大學都不。。。不允許不知道是何道理。。


沒有這些用地 哪裡來的河南大學龍子湖新校區?

哪裡有地去搞加州大學分校?

這些人都是河南的歷史功臣,為了河南的高等教育,直接把自己仕途廢了

河南人民會記住你們的。。

鄭州對雙一流建設支持。


2017年的7月,為了支持雙一流建設,鄭州拿出了最大的誠意,雖然鄭州大學是省裡的大學



鄭州市人民政府與鄭州大學校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鄭州市財政每年投入鄭州大學“雙一流”建設的專項資金是2億元,每年都是2億元,用於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專項課題的支撐注意是專項經費。。

每年給2億。兩億能辦多少事了。你知道當年985經費是多少?

超過n多985專項經費。

西安交大 15億(12億+3億) 教育部撥款+陝西省撥款
  • 中山 6.7億+6.7億 (共13.4億)
  • 天大 6.5億+6.5億 (共13)
  • 華東師大 4億+4億 (共8億)
  • 華南理工 3.3億+3.3億 (共6.6)
  • 電子科大 3.6億+1.3億 (共4.9億)
  • 中國海大 2.5億+0.4億+1.6億 (共4.6億)
  • 西北農林 2+2億 (共4億)

你問問西安市政府。每年給交大多少支持?給西電多少支持。別說2億了,二百萬都沒有。

到目前為止。西安市對雙一流建設表態了沒有?沒有吧。其他省會城市表態了沒?沒有吧。

所以鄭州對高教是非常支持的。

省裡呢,3年40億。專項經費支持雙一流。。

其他省有沒有這個力度?


陝西省呢。給那麼多部署高校多少經費?



陝西:12億。。七個211。

而河南省40億,兩個高校。。。

我估計陝西的高校都想跑了。。。

我相信西電來鄭州。至少砸他20億絕對沒有問題。不用可憐兮兮的7家部署分那12億。。。

換不如鄭州一年給鄭大的多。

誰力度大?

謝謝大家。歡迎評論


高校專業那些事


那是自然的,多災多難的大河南雖然為國家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骨子裡的性格從來只做不說,打碎了牙往肚子裡咽,以強大的包容心立足中原。河南作為文化歷史名省,也許國家為了保障天下糧倉的戰略,在經濟發展政策上無法給河南太多,各大名校名專業也都紛紛被全國名校划走。可是河南從來不缺砥礪奮進的精神,國家給了一個鐵路線,我們建成了全國最大的火車編組站,全國各省會全部直達。鄭鐵拆分,國家補償了高速政策,我們又建成了全國最高的高速里程,全省各縣均有高速口。國家給了新鄭機場,我們不僅建成國際化機場,還創造了航空物流港。給了一個鄭東新區,數年時間我們已經打造瞭如意湖,北龍湖,象湖和鄭汴新區的長遠規劃。由於名校匱乏,河南學子一直忍受著高分低校的不公平,希望有朝一日樓主的想法可以實現,相信河南會繼續負重前行,繼續創造奇蹟般的發展速度。


NovA


首先,河南在人口基數非常大的情況下,高等教育資源非常匱乏,僅有鄭州大學一所211工程學校。其他學校綜合實力在全國排名中都不靠前。常年本科上線率低於很多省份,尤其是一本上線率。河南學子對高等學校的熱切期盼已經很久了。

其次,近些年河南在中原城市群,國家航空港等各種政策的支持下開始大力發展各個方面,使得河南需要大量的高等人才做支撐,高等教育的匱乏使很難在此方面費盡苦心,所以全省都高度重視高等教育的寶貴資源,各種政策也非常傾向於高等教育。

所以,若題主提到的兩個學校遷往河南,那肯定會被非常歡迎,並被在高等教育中作為重中之重。

但是,顯然從目前來說,這件事情還是不可能的。所以,作為一個河南人,河南的大學生,還是希望河南努力爭取國家政策的同時,依靠自己努力奮鬥,爭取在高等教育這一方面結出累累碩果。


就是不服軟


西交,西工大,西電,西農,長安大學,第四軍醫大那個不是搬到西安的?本土就倆211,陝師大還有西北大學~陝師大還是專科變的。所有到陝西的大學全部退步!c9的西交,第一批211的西工大,力壓成電的西電,被兩個211南農和華農碾壓的西農。教育部直屬的6大師範的陝師大被南師大和湖南師大各種揍。陝師大和長安大學也是唯二在學科評估中沒有a評分的教育部直屬高校!當然鄭州也是垃圾,就一個211的鄭大這麼多年的建設一個學科a都沒!以前的醫學和化學響噹噹的專業,現在也沒打出自己的旗號。鄭州不注重教育,給了也白搭。況且陝西也不會給,留到陝西也是沒落。還不如給杭州呢,陝師大並進杭州師範。長安大學並進杭州工業大學~對了把西建也。給杭州工業大學得了,畢竟建築八校之一


Mr二二一


河南人真是搞笑?這些大學裡有百分之一的人願意去,就算你贏……!!!


手機用戶22676378202


把發這個問題的孫子送到動物園更合適,mdzz,天天在這裡挑事



行走的王哥


河南不需要外面的大學遷過來,只有能把當初從河南大學拆分出去的院系和挖走的人才還給我們就好了


Bravo東東冬


這幾個都是河南人民當年不要的,所以才去西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