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西安的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迁到郑州,会不会更加受到当地的支持?

8390825


一定不会。作为陕西人,我绝不是站在地域攻击的角度,而是对河南当地某些政府一种愤恨的态度。为什么呢?河南在外的名声不好众所周知,但河南政府没有责任吗?

他们的责任就是:从未对教育、对科学真正重视过。

远的不说,就拿最近的来说。西湖大学的现任校长,原清华副校长施一公,河南人对吧。施一公先生能够带头在杭州建立一所大学,并豪言“五年超清北”,为什么不在老家河南建大学呢?

施一公先生有苦衷啊,他看透了河南的教育环境,坦言道:

“河南发展教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河南有一大批在海外的科学家,各领域的专家、教授,如果有合适的政策和环境,他们中很多人会愿意回到河南,帮助家乡做建设。但是现在很难,即使有配套政策,软环境和文化氛围还是比较差。

这些话表明了,本地连现有的教育、教学环境都没有办法建设好,又怎还能要求外地的大学迁入呢?迁入之后,一样被这帮人搞废、搞臭。


我们再拿远点的来说。上世纪70年代,出于备战考虑,中央对北京的重要部门实施战略疏散,包括许多大学。其中,中央拟定将中国科技大学疏散到郑州。——但,被拒绝了。当时河南省委书记刘建勋以郑州无法负担大学供给等为由,坚决不要。而与此同时,经济还不如河南的安徽合肥——抢着要!于是,中国科技大学顺理成章落户合肥。

后来,战备威胁消除,外迁机构陆续回京,而中国科技大学则永久落户合肥。再于是,合肥成了“

国家四大科教基地 ”之一,钦定的。


我们再拿数据来说明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如果说有些人喜欢比较GDP是拿总量来比较的,但拿教育的投入一定是比较人均的。原表名应该是《各省基础教学阶段生均投入排名》。

这个数据也许不准确,但差异却是显而易见的。河南基础教育投入——不仅是倒1,而且离倒2还差距还挺远。

另外,我们必须提一点,河南对科学的认知、对民生的态度很令人怀疑。就拿造像来说,花2亿为建造老子铜像,花1.2亿建造宋庆龄像,花2.8亿建造中原大佛像,建造黄帝、炎帝巨像。——似乎在这里仍然有着“ 越大越好、越贵越好 ”的思维。

(下图是河南1.2亿建造的宋庆龄像,随后又被拆除)

河南这个地方在历史科学方面,其手段让人震惊。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尚没有结论,他就拿“二里头”定论一样地说这就是“夏都”;从某本书上看到“有熊”两个字,立即说是“黄帝故里”,然后制造“传说”。

对待历史,不是通过科学的考证,而是通过某些政府层面的鼓动,群众不明就里地跟进宣传

从整个教育环境、科学环境来说,河南整体上还是相当差的,从政府层面,到普通民众层面,再到千千万万的学子层面。

我希望同胞们多多研究一下德国是怎么在拿破仑的铁蹄下崛起的,并将自己的反思感想付诸实践。别说自己穷,连饭都吃不起——

(下图是普鲁士教育改革的领袖人物威廉·冯·洪堡 和 亚历山大·冯·洪堡 两兄弟)

1807年的时候,普鲁士连国家都快要亡了,从国王到人民,自上而下地开始了影响世界的教育改革。

如果真正重视教育的话,用不着别人给你大学,把你自己的河南大学、郑州大学重点抓起来。如果你不重视教育,给你再好的大学也没有用。中央下放大学,千载难逢,而你呢?——给你一座大学,你说你还要吃饭……


安若凡


我觉得不会,估计和现在相比不会有太大变化,很可能会不如现在。

很可能会成为三个臭皮匠,加上河南大学,四个可以凑一桌打麻将。

不知道最近怎么了,很多提问有把某某高校弄到郑州会咋样,甚至郑大和河南大学合并后,能否超过哪个名校,有些问题让河南人感觉到了深深的恶意啊。

第一、河南当地对高等教育的建设一般,不够敏锐

高等教育的发展有3个特别重要的阶段,我觉得河南都没抓住。从高校排名上来看,除了郑大和河大还能看一下,其他学校的排名在全国来说,差太多了。前十都348名了。

我们山东也不算好的,至少前几名是看的过去的,前十至少在前200名。

1、一个是50年代的院系大拆分

当初河南大学也是被拆分的一个,后期衍生出了众多高校,但是河南是只出不进,不像其他省份,你拆了我的,其他的也给我补进来一些。还有就是在河南当地拆分出来的河南农业、河南师范等学校后期发展也是一般,但是拆分到外地的比如中南政法、华中师范等发展就很迅速。

有这种底蕴,如果河南政府也好好发展下,河南可能还是一个高等教育大省。

关于211评选的事情,咱就不说了,毕竟历史太久远,也不好说。

2、一个是2000左右的院校大合并

在这个时间段是很多高校飞速合并,并且实现了一个快速改变的一个事情,用人家学校官网的介绍就是,我们直接走上了快车道。河南虽然有一定动静,但动静不够大,效果也不够明显。

比如人家浙江,就把当初从浙大分出去的几个学校都合并回来,就是整了个巨无霸,导致浙江就1个985,但是效果好啊,浙大现在全国排名多好看。

同时人家湖北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都是合并后快速发展的。

3、双一流的评选

在双一流的评选上,河南也表现很一般,又浪费了一次机会。你看人家南京和上海,卯足了劲的让更多学校入选,毕竟这可是实打实的经费,教育部不会拖欠你的。地方政府有时穷,是会拖欠的,据说安徽政府承诺中科大的钱都没到位。

同样的在此次中表现不佳的还有山西、山东等等几个省份。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对高等教育付出多少,它就给你什么样的回报。当然这方面也有好的案例,就是人家上海、广东、浙江和江苏等省份。

第二、河南一所211都没建设好,何况再加2所僧多粥少

这么多年了,河南省仅有的一所211郑州大学的建设,也一般吧,不算多好。

有人会说了,那不是郑州大学入选了一流建设高校B类学校。我觉得这更多的是政策照顾啊,你让一个全国每年高考人数排名第二的大省,这么寒酸,教育部也说不过去啊。

如果再把那两个学校弄过来,以河南政府捉襟见肘的程度,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要么郑大一家独大,要么最后成为三个臭皮匠。

长安大学是教育部和交通部共建高校,不是只指望陕西政府的;西军电是教育部直属的高校,所以大部分款项也是教育拨款的,当地政府是锦上添花。

第三、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很多人觉得郑州应该还不如西安呢

以我身边的学生为例,大部分人更想去西安上学,也不想去郑州上学,所以郑州在生源的选择方面,还不如西安呢。


煮酒论高考


大家好,我是⭐高校专业那些事⭐

首先先说,我相信当地政府会大力支持。

我看了其他人的答案。要么是恶意嘲笑,什么清华北大搬郑州,或者无聊看笑话

或者信誓旦旦的相信政府一定会支持。却没有一个人拿出一个证据或者一个具体案例。

其实这个问题我不想回答。和另一个答案冲突。不过既然大家想看看。那我就给几个例子让大家看看。。




一个院士。郑州市给500万。其他省里的另算。


郑州大学新校区。。

2000年,郑州大学合并之前就把地规划好了。三校实质合并后,就立刻对新校区展开建设。。当年贷款几十亿。。。好像最后。。不了了之。


在西区给了8000亩,这魄力多大?现在那个省有这么大魄力?

现在郑州大学的迅速发展得力与一个整体校区。

有了一个整体校区才能谈发展。。 你问问全国其他省份有没有这么大力度。

山东大学现在是不是扔在支离破碎状态,现在还在章丘总校区,青岛分校区,济南中心校区,威海摇摆,而无奈的变成了加州大学模式。要是当年济南学郑州直接给八千亩地,还有今日之山大困境?山大的精力却用在校区上了。。。



长春市在吉林大学十来个校区里面是不是事实?


兰州大学直接新校区弄到50公里外山窝里。。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弄到长安县天天被地痞流氓欺负是不是事实?

人比人气死人。

你比较比较就知道郑州对高教的支持态度了。

为了发展高等教育,扩展新校区。不得不违法占地。

为了给华北水电,中医药大学等十几个高校发展不得不先暂后奏的批了龙子湖校区。。。

结果呢,触怒zhongyang,guowuyuan开常委会集团被通报jinggao处分,责成向河南省书记省长国务院检讨。。。

另外直接给河南几个副省级领导被警告。撤职。。



。。其他层面干部被处分的更是数不胜数。

你说郑州对教育重视不重视?

我只说河南省为了发展高等教育而不得不超常规的去跨越式发展,从而搭进去几个高级干部,全国绝无仅有。那个省?那个县有?

你们光让河南种地。河南的地用来盖大学都不。。。不允许不知道是何道理。。


没有这些用地 哪里来的河南大学龙子湖新校区?

哪里有地去搞加州大学分校?

这些人都是河南的历史功臣,为了河南的高等教育,直接把自己仕途废了

河南人民会记住你们的。。

郑州对双一流建设支持。


2017年的7月,为了支持双一流建设,郑州拿出了最大的诚意,虽然郑州大学是省里的大学



郑州市人民政府与郑州大学校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郑州市财政每年投入郑州大学“双一流”建设的专项资金是2亿元,每年都是2亿元,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专项课题的支撑注意是专项经费。。

每年给2亿。两亿能办多少事了。你知道当年985经费是多少?

超过n多985专项经费。

西安交大 15亿(12亿+3亿) 教育部拨款+陕西省拨款
  • 中山 6.7亿+6.7亿 (共13.4亿)
  • 天大 6.5亿+6.5亿 (共13)
  • 华东师大 4亿+4亿 (共8亿)
  • 华南理工 3.3亿+3.3亿 (共6.6)
  • 电子科大 3.6亿+1.3亿 (共4.9亿)
  • 中国海大 2.5亿+0.4亿+1.6亿 (共4.6亿)
  • 西北农林 2+2亿 (共4亿)

你问问西安市政府。每年给交大多少支持?给西电多少支持。别说2亿了,二百万都没有。

到目前为止。西安市对双一流建设表态了没有?没有吧。其他省会城市表态了没?没有吧。

所以郑州对高教是非常支持的。

省里呢,3年40亿。专项经费支持双一流。。

其他省有没有这个力度?


陕西省呢。给那么多部署高校多少经费?



陕西:12亿。。七个211。

而河南省40亿,两个高校。。。

我估计陕西的高校都想跑了。。。

我相信西电来郑州。至少砸他20亿绝对没有问题。不用可怜兮兮的7家部署分那12亿。。。

换不如郑州一年给郑大的多。

谁力度大?

谢谢大家。欢迎评论


高校专业那些事


那是自然的,多灾多难的大河南虽然为国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骨子里的性格从来只做不说,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以强大的包容心立足中原。河南作为文化历史名省,也许国家为了保障天下粮仓的战略,在经济发展政策上无法给河南太多,各大名校名专业也都纷纷被全国名校划走。可是河南从来不缺砥砺奋进的精神,国家给了一个铁路线,我们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火车编组站,全国各省会全部直达。郑铁拆分,国家补偿了高速政策,我们又建成了全国最高的高速里程,全省各县均有高速口。国家给了新郑机场,我们不仅建成国际化机场,还创造了航空物流港。给了一个郑东新区,数年时间我们已经打造了如意湖,北龙湖,象湖和郑汴新区的长远规划。由于名校匮乏,河南学子一直忍受着高分低校的不公平,希望有朝一日楼主的想法可以实现,相信河南会继续负重前行,继续创造奇迹般的发展速度。


NovA


首先,河南在人口基数非常大的情况下,高等教育资源非常匮乏,仅有郑州大学一所211工程学校。其他学校综合实力在全国排名中都不靠前。常年本科上线率低于很多省份,尤其是一本上线率。河南学子对高等学校的热切期盼已经很久了。

其次,近些年河南在中原城市群,国家航空港等各种政策的支持下开始大力发展各个方面,使得河南需要大量的高等人才做支撑,高等教育的匮乏使很难在此方面费尽苦心,所以全省都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宝贵资源,各种政策也非常倾向于高等教育。

所以,若题主提到的两个学校迁往河南,那肯定会被非常欢迎,并被在高等教育中作为重中之重。

但是,显然从目前来说,这件事情还是不可能的。所以,作为一个河南人,河南的大学生,还是希望河南努力争取国家政策的同时,依靠自己努力奋斗,争取在高等教育这一方面结出累累硕果。


就是不服软


西交,西工大,西电,西农,长安大学,第四军医大那个不是搬到西安的?本土就俩211,陕师大还有西北大学~陕师大还是专科变的。所有到陕西的大学全部退步!c9的西交,第一批211的西工大,力压成电的西电,被两个211南农和华农碾压的西农。教育部直属的6大师范的陕师大被南师大和湖南师大各种揍。陕师大和长安大学也是唯二在学科评估中没有a评分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当然郑州也是垃圾,就一个211的郑大这么多年的建设一个学科a都没!以前的医学和化学响当当的专业,现在也没打出自己的旗号。郑州不注重教育,给了也白搭。况且陕西也不会给,留到陕西也是没落。还不如给杭州呢,陕师大并进杭州师范。长安大学并进杭州工业大学~对了把西建也。给杭州工业大学得了,毕竟建筑八校之一


Mr二二一


河南人真是搞笑?这些大学里有百分之一的人愿意去,就算你赢……!!!


手机用户22676378202


把发这个问题的孙子送到动物园更合适,mdzz,天天在这里挑事



行走的王哥


河南不需要外面的大学迁过来,只有能把当初从河南大学拆分出去的院系和挖走的人才还给我们就好了


Bravo东东冬


这几个都是河南人民当年不要的,所以才去西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