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員說:開飛機比開車容易

最近民航圈有條飛行員開車的帖子很火熱,網上一直流傳著這麼一個段子,大意如下:

“一天小明當飛行員的朋友小南找他借車,小明把車借出後一直非常擔心,朋友很好奇就問他。小明回答,我就是怕他超車的時候,不從左超,也不從右超,而是直線加速,然後拉起方向盤……”

但在實際中真相是否真的如此呢,以下幾條內容來與大家分享:

1.每次加油都不想給錢,只想籤個字就走人

機長表示每次執飛的時候加油都是機組簽字即可,而且每次加油都是以噸位來算的。飛的多的時候,偶爾開下車,還要付錢確實有點不習慣呢。

科普:一般來說飛機加油量是由當次航程的執行油量和備份油量兩部分組成。其中每項加油量都有詳細的算法,如飛機的等待油量、盤旋油量等都會被計算在內,最終油量由飛行性能室制定,但是一般機組對加油問題有決定權。有些機組會在油量的基礎上多加點油,以備不時之需。當然了,同樣只要簽單就行了!

飛行員說:開飛機比開車容易

2. 遇到紅燈時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想轉一圈

機長表示,在一路紅燈的堵車高峰期確實會有這個想法,平時降落的時候如果碰到暫時降落不了就很自然的就開始繞圈飛行,但是開車堵在路上的時候真是…耳邊只能反覆迴響起那個動人的旋律:“我想飛的更高”……

科普:一般來說飛機起飛到平流層的時間大概在20-30分鐘左右,降落的時間和起飛時間基本相當。和大家平時購物一樣,飛機等待起飛和降落也都是要排隊的,有的時候起飛的時間等的過長了,飛機就可能延誤了。同樣的道理,如果降落的時候還沒排上隊,就可能需要多在機場上空轉悠幾圈,這樣解釋是不是很形象呢!

飛行員說:開飛機比開車容易

3.右座沒有人就覺得不對勁

想大部分朋友應該還沒進過真正的機艙,但是看過《衝上雲霄》的童鞋們一定清楚機艙的佈局了。沒錯,由於安全方面考慮,機長旁邊的副駕駛位幾乎永遠不可能是空缺的,因此,有時候機長開車會不習慣副駕駛的空位就不足為怪了。

科普:飛機駕駛艙的佈局通常是這樣的:國內駕駛艙內通常有3個人,包括機長、副機長和安全員,有時候還會增加一名觀摩學習的學員,之所以這樣安排首先是為了確保機艙內不止1人。大家都知道德國A320撞山的事件,就是因為飛機撞毀前駕駛艙內只有副機長一人,而機長猛扣艙門無果,最終飛機撞向了阿爾卑斯山,釀成慘禍。

飛行員說:開飛機比開車容易

4.老是想有人送上咖啡

說到這一點機長們紛紛表示認同,送咖啡可是開飛機的一項福利,開車的時候還真有點懷念呢。

科普:通常情況下飛機到了自動巡航高度飛行員可以稍微放鬆,讓乘務組送點餐或者喝杯咖啡還是沒問題的。但是在機上用餐有嚴格的限制,很多童鞋也許並不知道在飛機上正副機長的餐食也是不一樣的,不過不是因為級別不同哦,而是因為要防止2人同時鬧肚子影響巡航安全。據說飛行員的餐食也是航食廠提供的,普遍是45元一餐的標準,不過有時候飛行員也會厭倦飛機餐,讓空乘幫忙泡碗泡麵吃。

飛行員說:開飛機比開車容易

5.停車不好老想找引導車,不習慣自己倒車,老想拖車把車拖出來

誰說機長不用學機動車駕照的,說出來我保證不打你。實際上機長肯定是需要考駕照的,首先一點就是飛機上沒有剎車啊!但是開飛機和開車很大的不同就是,飛機落地後引導車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自己開車什麼的全部都要靠自己啦。

科普:引導車又被稱作飛機的“地面領航員”,一般大型機場地面情況較為複雜,為了減少飛機停靠對機場運行的影響,一般會採用引導車來引導。引導車一般為黃色,背後用醒目的熒光寫著“follow me”,這樣媽媽再也不擔心我開飛機迷路啦!拖車和引導車的功能差不多,大家都知道飛機是不能倒退的,那麼拖車的作用就在這裡了,一般飛機拖車的馬力非常大,可以說也是拖車中的“戰鬥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