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前表呂布,後表馬超,馬超的武力是否被誇大?

袁小莯


我一直堅持這樣一個觀點,無論牌子有多麼響亮,真實水平必須以實際戰績做為依據。

馬超其實出道比較早,李傕郭汜犯長安時期,馬超就已經初露崢嶸了。


李傕和郭汜攻陷長安,挾持了皇帝和文武百官,馬騰率兵前去勤王,遇到敵將李蒙和王方來阻擋,馬超年方十七歲,上陣一槍刺死王芳,活擒李蒙。


我這裡有馬超的戰績表(我有很多將領的戰績表)給大家列出來看看:

在蜀漢五虎將中,馬超是唯一一個沒有單挑敗績的猛將:

關羽曾經戰龐德百合不分勝負,龐德假使拖刀計,卻暗箭射中,關羽差點被龐德拿下;

張飛在徐州曾酒後不敵呂布,落荒而逃;

趙雲在長坂坡遇張郃,十合而走,天水關遇姜維,主動撤退;

黃忠在長沙城外與關羽對陣,馬失前蹄,幾乎丟了老命。

無論以上四位有各種各樣的客觀原因,但馬超確實沒有類似的單挑敗陣紀錄。


馬超共經歷過11次打鬥,有效勝利8次,平局2次。殺死有名有姓將領5人,其餘7人無名。無一敗績。

馬超遭到兩次圍毆,步戰以一敵五,幹掉兩個;馬戰以一敵八,幹掉七個。戰鬥力槓槓滴。

有句俗話稱“前表呂布,後表馬超”,這說的是馬超的武藝能與呂布相提並論嗎?

我認為不是,這並不是說馬超的武藝有多麼高超,而是說《三國演義》這部書前後兩個武打部分的精彩點。


《三國演義》前半部,呂布虎牢關獨戰桃園三兄弟,誅董卓,奪貂蟬,濮陽城以一敵六,又火燒曹操,後來奪徐州,轅門射戟,白門樓殞命,精彩點特別多,討論起來津津有味,所以叫前表呂布。


《三國演義》後半截,馬超繼續了呂布的精彩戲份,反西涼,取長安,打得曹操割須剃袍,又大戰許禇數百合,逼得許禇幾乎全裸。後來葭萌關一戰,與猛張飛挑燈夜戰,難分上下。這些戰鬥情節引人入勝。

所以說,“前表呂布,後表馬超”指的是戰鬥情節的精彩程度。其他人物沒有這麼激烈和波瀾起伏的過程。

那麼,馬超的武藝如何呢?

馬超的戰鬥生涯中遇到過兩個超一流猛將:許禇和張飛,全部打成平手。

馬超遇到過三個一流戰將:張郃、曹洪、夏侯淵。馬超二十合殺退張郃;四五十合殺得曹洪氣力不加,刀法散亂;戰夏侯淵無結果,但能迅速擺脫,追擊曹操,逼得曹操在奔逃中搞了一次自我整形。
那麼,通過以上的戰鬥表現,馬超的武藝基本上有個大致概念:

1.與當打之年的許禇基本上水平接近,但武藝高於許禇。因為馬超很從容自若,而許禇則已經傾盡全力;

2.與趙雲處於同一水平線,雖然馬超二十合擊退張郃,似乎比趙雲三十合殺退張郃更有效率,但要考慮到,在穰山之戰中,趙雲先戰許禇,又面對許禇、李典、樂進的圍攻,突圍後又衝陣槍挑高覽,然後又與張郃對戰,三十合擊退之。兩相比較,趙雲絲毫不差;

3.與年過五旬的張飛旗鼓相當,但馬超也略戰上風,張飛摘掉了頭盔,馬超仍然全裝貫束。

但這次葭萌關大戰,馬超實際上對陣的是一個年過五旬,早已不復當年之勇的張飛。



我們翻看一下張飛的戰鬥履歷,張飛幾乎所有的斬將紀錄都是在赤壁之戰以前,定居荊州以後,張飛只是在截江奪阿斗時刀劈了一個東吳渣渣周善,以後就再無斬將。瓦口關、宕渠之戰,張飛甚至被張郃三五十合逼平。

所以說,和馬超打平的張飛已經遠遠不在巔峰狀態,張飛的巔峰期是在徐州時期。

關羽也是如此,到荊州以後,戰鬥力銳減。看來,桃園三兄弟在荊州時期沒幹好事,他們還想把趙雲也拉下水,讓趙雲找個熟婦,但趙雲拒絕了。所以,真正把戰鬥力保持下來的只有趙雲。


那麼,馬超的武藝基本上就定位了。在他反西涼和葭萌關時期,武藝勝過許禇和張飛,也勝過當時的關羽。別看關羽不服,想入川與馬超一較高下,如果真打起來,關羽他已經不是馬超的對手了。能和馬超平分秋色的只有趙雲。

但是,馬超的武藝不如在徐州時期曾百合硬撼呂布的張飛,也不如在白馬坡時的關羽,更不能與虎牢關那一刻的呂布相比。


饞嘴肥貓鏟史官



前表呂布,後表馬超,是正確的,但僅僅適合“三國演義”!!“金呂布,銀馬超”,馬超的武力值沒有被誇大;

還是那句話,既然說武力值,就不能扯上正史;正史中,武將單挑記錄很少很少,各大武將有多少斤兩,並不清楚,無法作出武力評估;所以只能從演義分析;

那麼,“演義”中,馬超的武力值,究竟有沒有被誇大?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馬超戰許褚
  • 馬超與許褚單挑,馬超佔有一定的優勢;
當日曹操在門旗下,回顧眾將曰:“馬超不減呂布之勇!”言未絕,許褚拍馬舞刀而出,與馬超大戰一百回合,勝負未分;馬匹乏困,各回軍中,俱換馬匹,又出陣前。兩馬又鬥一百餘合,不分勝負。許褚性起,飛回陣中,卸了盔甲,渾身筋突,赤體提刀,來與馬超決戰雌雄。兩軍大駭。又鬥到三十餘合,褚奮威舉刀,便砍馬超。超閃過,一槍望褚心窩刺來,被褚亦閃過,將槍挾住,便棄刀。兩個在馬上奪刀,許褚力大,一聲響,絕斷槍桿,各拿半截在馬上亂打。操恐褚有失,遂令夏侯淵、曹洪兩將齊出夾攻。
  • 馬超與許褚先戰一百回合,各自回營換馬;出陣再戰一百回合後,許褚飛回陣中,卸掉盔甲,再戰馬超;為什麼?許褚明顯有點體力不支了,所以才卸掉盔甲;一則減少負重,保存體力;二則,增加靈活度;再戰三十合後,曹操恐許褚有失,令夏侯淵、曹洪齊出夾攻;說明許褚已經大劣勢了;

馬超與張飛單挑,馬超同樣佔有一定的優勢;

  • 張飛與馬超單挑一節,從一開始,就佔了一些便宜;當日馬超溺戰,劉備三番五次阻攔張飛出戰,是要避其鋒芒;
張飛便要下關,玄德急止之,言“兄弟且休出戰!先當避其銳氣。”
  • 所以一直等到午後,劉備才令張飛出戰;此時的馬超陣營,早已是人困馬乏;馬超本人,體力、精力消耗也非常大;而張飛則是滿狀態;
  • 兩馬相交,鬥了一百餘合,不分勝負;劉備看了,感嘆道“真丈夫也!”恐張飛有失,急鳴金收兵;
  • 兩個再出陣時,又鬥了百餘合,不分勝負,劉備再度恐張飛有失,披掛下關,直至陣前觀望;看不多時,再度鳴金收兵;
  • 從前期馬超有體力消耗,再從劉備多次恐張飛有失,鳴金收兵來看,張飛應該是處在劣勢方,只至於平時以關、張武藝引以自豪的劉備,都失去了信心;——即便在對戰呂布時,劉備都沒有表現出,如此擔心張飛有失;


所以,單從對戰許褚、張飛兩戰,就足以證明馬超的實力,跟呂布處在一個檔次;

另外!渭橋六戰中,曹操被殺得“棄袍割髯”而逃,數次險些喪命於馬超;而且期間,馬超還有八九合擊敗於禁,不三合擊敗張郃等驚人戰績;

  • 三合擊敗張郃,這什麼概念?趙雲擊敗張郃,需要十餘合;張飛與張郃單挑,先鬥四五十合,再鬥百餘合,不見張郃有劣勢;
  • 所以馬超三合敗張郃,這一戰績也相當驚人;估計除了呂布,沒人能做到了;
馬超的武力值沒有被誇大,他就是最接近呂布的男人;“金呂布,銀馬超”實至名歸!!

——參考:嘉靖版《三國志通俗演義》


愛尚文史


三國前呂布,後馬超,不知源起何處。金呂布,銀馬超是指的盔甲顏色嗎?馬超無疑是勇將、名將,可真的有三國第二的排名嗎?

歷史上的確沒有五虎將,蜀漢只有前後左右四將軍,其中就有馬超,而且地位還不低,在劉備自封漢中王時,假意向傀儡漢獻帝上表,馬超的排名高於諸葛亮等人。原因是馬超承襲父親的爵位,是漢庭承認的正式官員,有備案的,比劉備自封的官員們根正苗紅。劉備為表明有不少官員支持他,特意捧了馬超一把。

馬超在西涼還是有些號召力,和羌人交好,可作戰能力並不敢恭維,先敗於曹操,再敗於劉備。輕意就被賈詡反間計離間了與韓遂多年的關係,屬於有勇無謀之輩。劉備心知肚明,軍事職位雖封得很高,可實際掌兵卻一次機會都沒給。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大面上還是不能脫離歷史,對於蜀漢的右將軍,總得有些相匹配的戰績,於是有17歲時隨馬騰討李傕、郭汜,反西涼力戰馬超和取成都大戰張飛這幾場戲。這幾場中,安排眾多名將與之交手,以確定其五虎地位。

看看演義中,馬超的表現,真能配上第二的地位嗎?

17歲時,殺李、郭兩部將,都是無名之輩,說不上能顯出多高戰力。反西涼潼關前渭水畔,與曹營曹洪、徐晃、于禁、張郃、許褚、夏侯淵等多有交手,並且多為單挑,七八合勝於禁,二十合敗張郃,四五十合退曹洪,三四百合平許褚,與夏侯淵未分勝負。看看殺得過癮,可只殺了李通一個不入流將軍。成都城下,與張飛挑燈夜戰,打了一天平手,這就證明有五虎的能力了。

可仔細看,曹營以許褚為第一,與呂布交過手有二三十回合。可白馬坡前,顏良稱雄時,曹營無一人能敵,許褚並無出戰,也無人推薦。還是心不甘情不願的去許昌請的關羽。許褚在下邳城下,與關羽交手時有徐晃、夏侯惇三人合力,才讓關羽退至土山。由此可見,馬超與許褚戰平,一定是不如關羽的。夏侯淵與馬超之戰,是在馬超與許褚單挑之後,不服氣而衝出去戰馬超的,可見夏侯淵也不太怕馬超。

關羽在荊州時,聽聞馬超與張飛戰平,曾說去成都和馬超比比,諸葛亮回信說,馬超是和張飛、趙雲一個級數,不如關羽的,這個評價,應該還是合理的。





淨月暖陽


這句話顯然有誇大其詞之嫌,首先這句話並不是原文記載,也不是羅貫中說的,所以金呂銀馬首先就不是作者的意思,再來看看馬超跟呂布的對比!

兩人有兩個共同的交手對象,第一個是許褚,第二個是張飛,先來看看許褚!

許褚可以說是三國演義裡的一個標杆人物,因為他幾乎跟所有超一流高手都交過手,呂布 關羽 馬超 趙雲 張飛 典韋 龐德 徐晃,幾乎他交手了個遍,所以許褚是非常好的三國武力排名的一個標杆!他跟呂布馬超的交手結果如何?首先,許褚跟呂布交手了二十回合不分勝負,此時曹操說呂布非一人可勝於是派五員大將助戰,從結果上說,應該是曹操看出了許褚不是呂布對手,否則曹操是沒道理去助戰的,就算助戰派出一個典韋還不夠嗎?用得著一下把手底下的精英全派出去?要知道呂布手下還有八健將沒出手呢!而且許褚剛剛加入曹營,曹操很可能抱著考察許褚的態度觀戰的,如果許褚沒落下風,那曹操自然看不出許褚實力如何,也不會派手下助戰!所以呂布二十回合將許褚打入下風,這應該是不容反駁的!而馬超和許褚的交戰則明朗多了,雖然馬超跟許褚打佔據了上風,因為第一許褚被打到大冬天光膀子,如若不是落入下風,用得著這麼彪嗎?第二馬超戰後感嘆聽說打架不要命的人裡沒一個幹得上許褚的,也就是說馬超沒有說許褚武藝有多好,而是感嘆許褚打起架來不要命,也就是說許褚是靠不要命的打法才逼平了馬超!所以許褚不如馬超也是可以確定的,但是雖然許褚不如馬超,但依然逼平了馬超,馬超也沒有佔多大的上風!這跟呂布二十回合就上風了許褚有明顯差距!從這一點看,馬超不具備與呂布齊名的資格!

再來看看兩人跟張飛的交手情況,呂布跟張飛正經交手兩次,第一次呂布在不明回合內(通常按照毛版演義裡五十回合論)就打得張飛槍法散亂,第二次雖然雙方平手,但依然是張飛方鳴金,應該還是呂布上風!而馬超跟張飛的交手,雖然有諸葛亮激將法外加劉備疲敵在先,但對於雙方主將來說也只是士氣上的影響,對於交手結果是影響不大的,而張飛和馬超的交手可以說是完全平手,分不出上下風,即使算上前面的士氣影響也只能說馬超稍佔優勢罷了,這跟呂布將張飛打得槍法散亂還是有明顯差距的!

所以綜合來講,馬超還達不到跟呂布齊名的地步,還是那句話,有資格跟呂布齊名的只有關羽,從戰績上講,除了呂布,只有關羽能做到平欺許褚,就好比馬超,雖然比許褚強,但他還做不到平欺許褚!從作者定位上說,呂布關羽作為天下第一名馬赤兔的前後主人,有明顯的作者用意在其中,因為我們都知道古代人是很講究門當戶對的,什麼樣的人才有資格騎什麼樣的馬,赤兔作為天下第一的坐騎,也只有天下第一的武將才有資格搭配,所以呂布和關羽應該是前後兩個天下第一,雖然關羽有夥同張飛圍攻呂布的記錄,但兩人三十回合就讓呂布只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這個表現也不能說差,綜合的來講所謂金呂布 銀馬超,又或者前表呂布後表馬超是不符合實際的,除非你說關張為神,不參與評選,那倒可以理解


姚小貳


前表呂布,後表馬超,個人認為,這裡應該不單單指個人武藝,如果是個人武力的話,就論戰績而言,呂布之下,當屬關羽,關羽斬顏良文丑基本奠定其地位,另外,馬超打許褚還是很費勁的,許褚裸衣、棄刀,的確是落於下風,但那也是兩百回合開外了,而關羽曾經奮力殺退了許褚和徐晃的聯手。

曹操的確親口說過“馬超不減呂布之勇”這句話,但是曹操這句話感覺並沒有什麼說服力,更多的是為了警示諸將,特別是提醒許褚不要輕敵。相比之下,諸葛亮這句話似乎更有價值一些:“孟起雖雄烈過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當與翼德並驅爭先,猶未及美髯公之絕倫超群也。

諸葛亮這句話,不排除有恭維的成分,諸葛亮身為文官,也無法點評武將的武力。但是這裡既然拿出了張飛做參照物,並且這封信不是密信,還被傳開了,至少說明了公認張三爺是不如關羽的,馬超和張三爺基本就算平手,或者說馬超稍強一點點,但應該還無法達到關羽的高度。

在三國演義中,呂布和馬超有一個共同點:都曾一度壓制曹操,並險些置曹操於死地。從這個角度看,或許才是真正的“前表呂布,後表馬超”。

呂布在濮陽西寨和曹操混戰,殺得曹操進退不得,典韋頂著箭雨,施展飛戟絕活救出曹操,後來濮陽城內一場大火,險些燒死曹操,呂布甚至還拿畫戟敲了曹操的頭盔一下,不過讓曹操矇混過關了,不知道曹操後來總頭疼,是不是這會兒留下的後遺症。

馬超為報父仇,六戰渭水,第一仗斬殺李通,打得曹操割須棄袍,左右將校都丟下曹操各自逃命,被曹洪拼死救下,第二仗半渡而擊,幾乎捉住曹操,賴許褚大發神威,渭南縣令丁斐放牛馬誘敵,曹操才得以脫身。

曹操這一輩子,經歷的大風大浪多了,年輕時孤身刺董就差點丟了性命,赤壁之戰更是狼狽不堪。如果說不論陰謀詭計,只是正面戰場硬剛的話,呂布和馬超都是憑藉自身勇猛以及戰陣指揮將曹操逼入了絕地。

另外,從藝術形象上來講,呂布和馬超也類似,都是顏值擔當,武勇超群,稍欠智謀,情商不足。

呂布出馬,左陳宮,右高順,身後八員健將排開。

馬超出馬,左龐德,右馬岱,身後也有韓遂手下的西涼八將。

這種人員配置,或許就是羅貫中先生有意的安排,前後兩個狠角色,遙相呼應,他們沒有關張趙的戲份多,但是短短几回合的出場時間,也完美凸顯個性,人物塑造相當立體,這也是名著《三國演義》的魅力所在。

以上就是笑談君的個人看法了,歡迎各位童鞋指正討論~


歷史都付笑談中


正所為無風不起浪無據不成根,前三國呂布後三國馬超流傳至今應該不是虛的古人定有它的道理說法和原由的,人人都認為馬超坑爹?可是想深一點有句話叫(自古忠義兩難全)就明白多了,戰亂中劉備逃難時也不是拋棄妻兒而不顧,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為什麼不說諸葛亮能平定天下呢?更不見趙雲天下無敵?馬超17歲就以揚名天下了可想而知!後歸劉備封為五虎上將名為神威天將軍何等的英名神武!一呂二馬三典韋,三國英雄屬馬超,東吳美男數週郎,西涼更有錦馬超…!。


嗯哦哎呀


長話短說;曹魏;呂布之勇,非一人可敵也!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對呂布的評論是演義裡面的描述,對馬超的感嘆無奈演義中有。三國志,馬超傳,有明確的記載,正史上,曹魏並沒有對呂布的這種評價記載。


人間正道陳德立


早就聽說過三國演義裡的這句話 說什麼前表呂布後表馬超 一直都覺得很好笑 我也讀過幾遍三國演義 馬超這傢伙坑死親爹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喜歡他 況且 縱觀三國演義全書 馬超的戲也不多啊 不就是渭橋六戰 和戰張飛嗎 其他也沒什麼啊 歸順劉備後就沒什麼作為了 何來後表馬超之說 難道我看了幾遍假的三國演義嗎


宏光老祖


前表呂布後表馬超。感覺這倆貨差不多。都是坑爹的主,前半部三英戰呂布,轅門射戟,如果不是壞在對上級忠誠度,呂布肯定不會早早的被收拾咯。馬超曾讓曹操丟盔棄甲,他在少數民族那還是說了算滴。幫劉備穩定漢中出力不小,他是壞在了對朋友的忠誠度。至於武力值,馬超肯定相當厲害。


貔貅落寶


鐵子 甚至不需要收集多少資料就能回答你,你的前表呂布後表馬超說這句話評價的是二人的武力才能影響力 而三國演義的電視劇幾乎忽略了馬超這個任務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書還是有幾句評價馬超的 比如曹操的不減呂布之勇 正史上的馬超你甚至可以當成三國演義中的趙雲來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