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前表吕布,后表马超,马超的武力是否被夸大?

袁小莯


我一直坚持这样一个观点,无论牌子有多么响亮,真实水平必须以实际战绩做为依据。

马超其实出道比较早,李傕郭汜犯长安时期,马超就已经初露峥嵘了。


李傕和郭汜攻陷长安,挟持了皇帝和文武百官,马腾率兵前去勤王,遇到敌将李蒙和王方来阻挡,马超年方十七岁,上阵一枪刺死王芳,活擒李蒙。


我这里有马超的战绩表(我有很多将领的战绩表)给大家列出来看看:

在蜀汉五虎将中,马超是唯一一个没有单挑败绩的猛将:

关羽曾经战庞德百合不分胜负,庞德假使拖刀计,却暗箭射中,关羽差点被庞德拿下;

张飞在徐州曾酒后不敌吕布,落荒而逃;

赵云在长坂坡遇张郃,十合而走,天水关遇姜维,主动撤退;

黄忠在长沙城外与关羽对阵,马失前蹄,几乎丢了老命。

无论以上四位有各种各样的客观原因,但马超确实没有类似的单挑败阵纪录。


马超共经历过11次打斗,有效胜利8次,平局2次。杀死有名有姓将领5人,其余7人无名。无一败绩。

马超遭到两次围殴,步战以一敌五,干掉两个;马战以一敌八,干掉七个。战斗力杠杠滴。

有句俗话称“前表吕布,后表马超”,这说的是马超的武艺能与吕布相提并论吗?

我认为不是,这并不是说马超的武艺有多么高超,而是说《三国演义》这部书前后两个武打部分的精彩点。


《三国演义》前半部,吕布虎牢关独战桃园三兄弟,诛董卓,夺貂蝉,濮阳城以一敌六,又火烧曹操,后来夺徐州,辕门射戟,白门楼殒命,精彩点特别多,讨论起来津津有味,所以叫前表吕布。


《三国演义》后半截,马超继续了吕布的精彩戏份,反西凉,取长安,打得曹操割须剃袍,又大战许禇数百合,逼得许禇几乎全裸。后来葭萌关一战,与猛张飞挑灯夜战,难分上下。这些战斗情节引人入胜。

所以说,“前表吕布,后表马超”指的是战斗情节的精彩程度。其他人物没有这么激烈和波澜起伏的过程。

那么,马超的武艺如何呢?

马超的战斗生涯中遇到过两个超一流猛将:许禇和张飞,全部打成平手。

马超遇到过三个一流战将:张郃、曹洪、夏侯渊。马超二十合杀退张郃;四五十合杀得曹洪气力不加,刀法散乱;战夏侯渊无结果,但能迅速摆脱,追击曹操,逼得曹操在奔逃中搞了一次自我整形。
那么,通过以上的战斗表现,马超的武艺基本上有个大致概念:

1.与当打之年的许禇基本上水平接近,但武艺高于许禇。因为马超很从容自若,而许禇则已经倾尽全力;

2.与赵云处于同一水平线,虽然马超二十合击退张郃,似乎比赵云三十合杀退张郃更有效率,但要考虑到,在穰山之战中,赵云先战许禇,又面对许禇、李典、乐进的围攻,突围后又冲阵枪挑高览,然后又与张郃对战,三十合击退之。两相比较,赵云丝毫不差;

3.与年过五旬的张飞旗鼓相当,但马超也略战上风,张飞摘掉了头盔,马超仍然全装贯束。

但这次葭萌关大战,马超实际上对阵的是一个年过五旬,早已不复当年之勇的张飞。



我们翻看一下张飞的战斗履历,张飞几乎所有的斩将纪录都是在赤壁之战以前,定居荆州以后,张飞只是在截江夺阿斗时刀劈了一个东吴渣渣周善,以后就再无斩将。瓦口关、宕渠之战,张飞甚至被张郃三五十合逼平。

所以说,和马超打平的张飞已经远远不在巅峰状态,张飞的巅峰期是在徐州时期。

关羽也是如此,到荆州以后,战斗力锐减。看来,桃园三兄弟在荆州时期没干好事,他们还想把赵云也拉下水,让赵云找个熟妇,但赵云拒绝了。所以,真正把战斗力保持下来的只有赵云。


那么,马超的武艺基本上就定位了。在他反西凉和葭萌关时期,武艺胜过许禇和张飞,也胜过当时的关羽。别看关羽不服,想入川与马超一较高下,如果真打起来,关羽他已经不是马超的对手了。能和马超平分秋色的只有赵云。

但是,马超的武艺不如在徐州时期曾百合硬撼吕布的张飞,也不如在白马坡时的关羽,更不能与虎牢关那一刻的吕布相比。


馋嘴肥猫铲史官



前表吕布,后表马超,是正确的,但仅仅适合“三国演义”!!“金吕布,银马超”,马超的武力值没有被夸大;

还是那句话,既然说武力值,就不能扯上正史;正史中,武将单挑记录很少很少,各大武将有多少斤两,并不清楚,无法作出武力评估;所以只能从演义分析;

那么,“演义”中,马超的武力值,究竟有没有被夸大?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马超战许褚
  • 马超与许褚单挑,马超占有一定的优势;
当日曹操在门旗下,回顾众将曰:“马超不减吕布之勇!”言未绝,许褚拍马舞刀而出,与马超大战一百回合,胜负未分;马匹乏困,各回军中,俱换马匹,又出阵前。两马又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了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来与马超决战雌雄。两军大骇。又斗到三十余合,褚奋威举刀,便砍马超。超闪过,一枪望褚心窝刺来,被褚亦闪过,将枪挟住,便弃刀。两个在马上夺刀,许褚力大,一声响,绝断枪杆,各拿半截在马上乱打。操恐褚有失,遂令夏侯渊、曹洪两将齐出夹攻。
  • 马超与许褚先战一百回合,各自回营换马;出阵再战一百回合后,许褚飞回阵中,卸掉盔甲,再战马超;为什么?许褚明显有点体力不支了,所以才卸掉盔甲;一则减少负重,保存体力;二则,增加灵活度;再战三十合后,曹操恐许褚有失,令夏侯渊、曹洪齐出夹攻;说明许褚已经大劣势了;

马超与张飞单挑,马超同样占有一定的优势;

  • 张飞与马超单挑一节,从一开始,就占了一些便宜;当日马超溺战,刘备三番五次阻拦张飞出战,是要避其锋芒;
张飞便要下关,玄德急止之,言“兄弟且休出战!先当避其锐气。”
  • 所以一直等到午后,刘备才令张飞出战;此时的马超阵营,早已是人困马乏;马超本人,体力、精力消耗也非常大;而张飞则是满状态;
  • 两马相交,斗了一百余合,不分胜负;刘备看了,感叹道“真丈夫也!”恐张飞有失,急鸣金收兵;
  • 两个再出阵时,又斗了百余合,不分胜负,刘备再度恐张飞有失,披挂下关,直至阵前观望;看不多时,再度鸣金收兵;
  • 从前期马超有体力消耗,再从刘备多次恐张飞有失,鸣金收兵来看,张飞应该是处在劣势方,只至于平时以关、张武艺引以自豪的刘备,都失去了信心;——即便在对战吕布时,刘备都没有表现出,如此担心张飞有失;


所以,单从对战许褚、张飞两战,就足以证明马超的实力,跟吕布处在一个档次;

另外!渭桥六战中,曹操被杀得“弃袍割髯”而逃,数次险些丧命于马超;而且期间,马超还有八九合击败于禁,不三合击败张郃等惊人战绩;

  • 三合击败张郃,这什么概念?赵云击败张郃,需要十余合;张飞与张郃单挑,先斗四五十合,再斗百余合,不见张郃有劣势;
  • 所以马超三合败张郃,这一战绩也相当惊人;估计除了吕布,没人能做到了;
马超的武力值没有被夸大,他就是最接近吕布的男人;“金吕布,银马超”实至名归!!

——参考:嘉靖版《三国志通俗演义》


爱尚文史


三国前吕布,后马超,不知源起何处。金吕布,银马超是指的盔甲颜色吗?马超无疑是勇将、名将,可真的有三国第二的排名吗?

历史上的确没有五虎将,蜀汉只有前后左右四将军,其中就有马超,而且地位还不低,在刘备自封汉中王时,假意向傀儡汉献帝上表,马超的排名高于诸葛亮等人。原因是马超承袭父亲的爵位,是汉庭承认的正式官员,有备案的,比刘备自封的官员们根正苗红。刘备为表明有不少官员支持他,特意捧了马超一把。

马超在西凉还是有些号召力,和羌人交好,可作战能力并不敢恭维,先败于曹操,再败于刘备。轻意就被贾诩反间计离间了与韩遂多年的关系,属于有勇无谋之辈。刘备心知肚明,军事职位虽封得很高,可实际掌兵却一次机会都没给。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大面上还是不能脱离历史,对于蜀汉的右将军,总得有些相匹配的战绩,于是有17岁时随马腾讨李傕、郭汜,反西凉力战马超和取成都大战张飞这几场戏。这几场中,安排众多名将与之交手,以确定其五虎地位。

看看演义中,马超的表现,真能配上第二的地位吗?

17岁时,杀李、郭两部将,都是无名之辈,说不上能显出多高战力。反西凉潼关前渭水畔,与曹营曹洪、徐晃、于禁、张郃、许褚、夏侯渊等多有交手,并且多为单挑,七八合胜于禁,二十合败张郃,四五十合退曹洪,三四百合平许褚,与夏侯渊未分胜负。看看杀得过瘾,可只杀了李通一个不入流将军。成都城下,与张飞挑灯夜战,打了一天平手,这就证明有五虎的能力了。

可仔细看,曹营以许褚为第一,与吕布交过手有二三十回合。可白马坡前,颜良称雄时,曹营无一人能敌,许褚并无出战,也无人推荐。还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去许昌请的关羽。许褚在下邳城下,与关羽交手时有徐晃、夏侯惇三人合力,才让关羽退至土山。由此可见,马超与许褚战平,一定是不如关羽的。夏侯渊与马超之战,是在马超与许褚单挑之后,不服气而冲出去战马超的,可见夏侯渊也不太怕马超。

关羽在荆州时,听闻马超与张飞战平,曾说去成都和马超比比,诸葛亮回信说,马超是和张飞、赵云一个级数,不如关羽的,这个评价,应该还是合理的。





净月暖阳


这句话显然有夸大其词之嫌,首先这句话并不是原文记载,也不是罗贯中说的,所以金吕银马首先就不是作者的意思,再来看看马超跟吕布的对比!

两人有两个共同的交手对象,第一个是许褚,第二个是张飞,先来看看许褚!

许褚可以说是三国演义里的一个标杆人物,因为他几乎跟所有超一流高手都交过手,吕布 关羽 马超 赵云 张飞 典韦 庞德 徐晃,几乎他交手了个遍,所以许褚是非常好的三国武力排名的一个标杆!他跟吕布马超的交手结果如何?首先,许褚跟吕布交手了二十回合不分胜负,此时曹操说吕布非一人可胜于是派五员大将助战,从结果上说,应该是曹操看出了许褚不是吕布对手,否则曹操是没道理去助战的,就算助战派出一个典韦还不够吗?用得着一下把手底下的精英全派出去?要知道吕布手下还有八健将没出手呢!而且许褚刚刚加入曹营,曹操很可能抱着考察许褚的态度观战的,如果许褚没落下风,那曹操自然看不出许褚实力如何,也不会派手下助战!所以吕布二十回合将许褚打入下风,这应该是不容反驳的!而马超和许褚的交战则明朗多了,虽然马超跟许褚打占据了上风,因为第一许褚被打到大冬天光膀子,如若不是落入下风,用得着这么彪吗?第二马超战后感叹听说打架不要命的人里没一个干得上许褚的,也就是说马超没有说许褚武艺有多好,而是感叹许褚打起架来不要命,也就是说许褚是靠不要命的打法才逼平了马超!所以许褚不如马超也是可以确定的,但是虽然许褚不如马超,但依然逼平了马超,马超也没有占多大的上风!这跟吕布二十回合就上风了许褚有明显差距!从这一点看,马超不具备与吕布齐名的资格!

再来看看两人跟张飞的交手情况,吕布跟张飞正经交手两次,第一次吕布在不明回合内(通常按照毛版演义里五十回合论)就打得张飞枪法散乱,第二次虽然双方平手,但依然是张飞方鸣金,应该还是吕布上风!而马超跟张飞的交手,虽然有诸葛亮激将法外加刘备疲敌在先,但对于双方主将来说也只是士气上的影响,对于交手结果是影响不大的,而张飞和马超的交手可以说是完全平手,分不出上下风,即使算上前面的士气影响也只能说马超稍占优势罢了,这跟吕布将张飞打得枪法散乱还是有明显差距的!

所以综合来讲,马超还达不到跟吕布齐名的地步,还是那句话,有资格跟吕布齐名的只有关羽,从战绩上讲,除了吕布,只有关羽能做到平欺许褚,就好比马超,虽然比许褚强,但他还做不到平欺许褚!从作者定位上说,吕布关羽作为天下第一名马赤兔的前后主人,有明显的作者用意在其中,因为我们都知道古代人是很讲究门当户对的,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骑什么样的马,赤兔作为天下第一的坐骑,也只有天下第一的武将才有资格搭配,所以吕布和关羽应该是前后两个天下第一,虽然关羽有伙同张飞围攻吕布的记录,但两人三十回合就让吕布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这个表现也不能说差,综合的来讲所谓金吕布 银马超,又或者前表吕布后表马超是不符合实际的,除非你说关张为神,不参与评选,那倒可以理解


姚小贰


前表吕布,后表马超,个人认为,这里应该不单单指个人武艺,如果是个人武力的话,就论战绩而言,吕布之下,当属关羽,关羽斩颜良文丑基本奠定其地位,另外,马超打许褚还是很费劲的,许褚裸衣、弃刀,的确是落于下风,但那也是两百回合开外了,而关羽曾经奋力杀退了许褚和徐晃的联手。

曹操的确亲口说过“马超不减吕布之勇”这句话,但是曹操这句话感觉并没有什么说服力,更多的是为了警示诸将,特别是提醒许褚不要轻敌。相比之下,诸葛亮这句话似乎更有价值一些:“孟起虽雄烈过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

诸葛亮这句话,不排除有恭维的成分,诸葛亮身为文官,也无法点评武将的武力。但是这里既然拿出了张飞做参照物,并且这封信不是密信,还被传开了,至少说明了公认张三爷是不如关羽的,马超和张三爷基本就算平手,或者说马超稍强一点点,但应该还无法达到关羽的高度。

在三国演义中,吕布和马超有一个共同点:都曾一度压制曹操,并险些置曹操于死地。从这个角度看,或许才是真正的“前表吕布,后表马超”。

吕布在濮阳西寨和曹操混战,杀得曹操进退不得,典韦顶着箭雨,施展飞戟绝活救出曹操,后来濮阳城内一场大火,险些烧死曹操,吕布甚至还拿画戟敲了曹操的头盔一下,不过让曹操蒙混过关了,不知道曹操后来总头疼,是不是这会儿留下的后遗症。

马超为报父仇,六战渭水,第一仗斩杀李通,打得曹操割须弃袍,左右将校都丢下曹操各自逃命,被曹洪拼死救下,第二仗半渡而击,几乎捉住曹操,赖许褚大发神威,渭南县令丁斐放牛马诱敌,曹操才得以脱身。

曹操这一辈子,经历的大风大浪多了,年轻时孤身刺董就差点丢了性命,赤壁之战更是狼狈不堪。如果说不论阴谋诡计,只是正面战场硬刚的话,吕布和马超都是凭借自身勇猛以及战阵指挥将曹操逼入了绝地。

另外,从艺术形象上来讲,吕布和马超也类似,都是颜值担当,武勇超群,稍欠智谋,情商不足。

吕布出马,左陈宫,右高顺,身后八员健将排开。

马超出马,左庞德,右马岱,身后也有韩遂手下的西凉八将。

这种人员配置,或许就是罗贯中先生有意的安排,前后两个狠角色,遥相呼应,他们没有关张赵的戏份多,但是短短几回合的出场时间,也完美凸显个性,人物塑造相当立体,这也是名著《三国演义》的魅力所在。

以上就是笑谈君的个人看法了,欢迎各位童鞋指正讨论~


历史都付笑谈中


正所为无风不起浪无据不成根,前三国吕布后三国马超流传至今应该不是虚的古人定有它的道理说法和原由的,人人都认为马超坑爹?可是想深一点有句话叫(自古忠义两难全)就明白多了,战乱中刘备逃难时也不是抛弃妻儿而不顾,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为什么不说诸葛亮能平定天下呢?更不见赵云天下无敌?马超17岁就以扬名天下了可想而知!后归刘备封为五虎上将名为神威天将军何等的英名神武!一吕二马三典韦,三国英雄属马超,东吴美男数周郎,西凉更有锦马超…!。


嗯哦哎呀


长话短说;曹魏;吕布之勇,非一人可敌也!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对吕布的评论是演义里面的描述,对马超的感叹无奈演义中有。三国志,马超传,有明确的记载,正史上,曹魏并没有对吕布的这种评价记载。


人间正道陈德立


早就听说过三国演义里的这句话 说什么前表吕布后表马超 一直都觉得很好笑 我也读过几遍三国演义 马超这家伙坑死亲爹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喜欢他 况且 纵观三国演义全书 马超的戏也不多啊 不就是渭桥六战 和战张飞吗 其他也没什么啊 归顺刘备后就没什么作为了 何来后表马超之说 难道我看了几遍假的三国演义吗


宏光老祖


前表吕布后表马超。感觉这俩货差不多。都是坑爹的主,前半部三英战吕布,辕门射戟,如果不是坏在对上级忠诚度,吕布肯定不会早早的被收拾咯。马超曾让曹操丢盔弃甲,他在少数民族那还是说了算滴。帮刘备稳定汉中出力不小,他是坏在了对朋友的忠诚度。至于武力值,马超肯定相当厉害。


貔貅落宝


铁子 甚至不需要收集多少资料就能回答你,你的前表吕布后表马超说这句话评价的是二人的武力才能影响力 而三国演义的电视剧几乎忽略了马超这个任务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书还是有几句评价马超的 比如曹操的不减吕布之勇 正史上的马超你甚至可以当成三国演义中的赵云来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