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配置家庭保障和儲蓄投資保險?有哪些好的建議和需要注意的問題?

關心婷


1保障歸保障,儲蓄歸儲蓄,理財歸理財,要有針對性,不要混搭

優先配置保障型保險,不要被免費返還,分紅理財誤導,先配置好基礎的健康保障,醫療+意外+重疾。重疾產品是標準化產品,大同小異,差價2-4倍,一定要多家公司綜合比較,以一家三口為例子,普通家庭保守型方案,基礎30-50萬保額的,夫妻30歲的,保費7000就可以解決,激進的保額高些的,一萬左右也足夠配置一個一家三口的保障方案,本來一份簡單的健康保障,幾千解決的問題,加個壽險免費保障 ,還返還,保費翻倍,壽險成主險,真正保障變附加保險,保費大半花在壽險裡,加個分紅理財,保費再翻倍,返還幾十年本金虧損,所謂收益理財,不確定,還可能虧損。健康保障缺失的身故和全殘保障,定期壽險就可以解決,醫療和意外也只是幾百塊的保費。小孩方面不要買壽險,小孩是沒有壽險責任的,終身壽等於給自己開了個空頭支票。小孩買定期重疾就好,保障到25-30歲,成家後再根據自己家庭需要配置,基礎3050萬保額的保費500-1000,加上意外和醫療,1000多就可以了

3如果解決了保障問題,想做養老金和教育金規劃,配置專門年金險就是了,但是是現金流規劃,千萬不要被高收益忽悠,年金險分兩個賬戶,第一個年金儲蓄賬戶,分紅不確定,預設利率不寫進合同,萬能賬理財增值,寫進合同的保底利率也很低,大公司的保底只有1-2%比存款都低的收益,最高3%的利率,也是跟不上通脹的,但是演算的時候都是用假定高收益演算忽悠


路人蟻的世界


對於投資,大部分投資者都是似懂非懂,有時候還拿不定主意,這裡就分享兩個定律:

1 墨菲定律

大意就是事情如有變壞的可能,不管可能性大小,總會發生,把墨菲定律做入門,為投資做好心理準備。

ps:用白話說下,就是認清不同的風險,風險大的就要做好資金損失的準備。

2 4321定律

就是按照收入比例模型,把住房和投資,家庭日常開支,存款和保險進行合理配置。按需調整。和標準普爾象限是一樣的,都是比較死板的定律,具體每家情況不一樣。

以供房/租房 vs 不用供房/租房 為基礎的普通家庭吧:


供房的需要買一個壽險來對沖房貸,就是以免經濟支柱發生不測,這是基礎配置。其次是可以考慮硬儲蓄一部分錢(銀行短期理財也行,但是不要去動用這個錢),以免不時之需。除了家庭開支,還有盈餘的話可以買買定投的指數基金。


不用供房的,那就是家庭收入有很多可供支配的,保險仍然是首先考慮的,因為費用低,槓桿高。重疾優先考慮,避免有了重疾要賣房治病就不好了;其次是儲蓄分紅,因為這筆錢是本金完全不會受損,為未來補充很好的現金流,我見過太多,小孩還小的時候家庭負擔很小,很瀟灑,但是孩子上了大學,老人又年紀大了,負擔特別重,如果提前做好規劃就不會到時候很難堪。

基礎做好了之後,可以放心去投資了。為什麼不全配保險,因為保險是用時間換空間,現金流很差,還是不要全配保險。仍然和上面的一樣,自己留存日常開銷,買買銀行理財,不同策略的基金,靠譜的p2p,股權投資等皆可。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就同一個人諮詢建議,可以聽聽不同人的意見,以及自己適當學習,以免被騙。

個人看法,如有疑問,歡迎交流。

如有反對,謝謝,不想討論。


有財的紋姐姐


家庭什麼結構?4+2+1還是2+1?

都有沒有城鎮居民醫保、或者新農合或者職工社保?沒有先把這個做了,再去考慮商業保險

一、先說保障類保險

老人:意外保險+醫療保險

成人:意外保險+醫療保險+重大疾病保險+定期壽險(家庭責任比較重的家庭可選)+終身壽險(家庭資產尚可的可選)

少兒:意外險+醫療保險+重大疾病保險


重大疾病保險根據家庭經濟來選擇是做定期還是終身的


二、儲蓄投資保險

少兒:教育金,每年強制自己儲存一點兒錢,備著以後讀書用

成人:養老金,未來的養老壓力很大,還是提前自己備些,靠政府的養老估計就夠個溫飽,農村可能溫飽都不夠

以上兩個可以通過年金保險或者增額終身壽險來配置


Lemon廷鋒


做家庭財富管理,家庭財富管理,一定是分賬戶管理,多資產配置,做到專戶專用,既要有進攻性資產配置,又要有防禦性資產配置,同時要有對沖性資產配置,這樣才能進可攻,退可守,在風險來臨時,家庭財富不會因為風險發生而損失,反而會鉅額增加。

買保險一定要乘年輕,年紀越小价格越便宜,要根據被保險人年收入的5—10倍配置健康險,這樣一旦風險發生,被保險人就可以把以後5年10年的收入提前賺到手,家庭資產就會鉅額增加,那麼病人就可以在家安心養病,康復,不用為醫療費擔心。

家庭保障類保險,屬於對沖性資產賬戶,一般有意外險,重大疾病險,住院醫療險,買保險之前,先做個家庭財務規劃,然後分階段實施,如果家庭條件允許,可以一次性配置齊全,要先配置健康險,然後再配置理財險,要先配置家庭主要收入來源者,然後是其他家庭成員,要家庭主要收入來源者配置高一點,家庭其他成員可以稍微少一點,先健康險,後理財險,按照這個原則去配置保險,家庭資產就不會因為風險的發生而被大量轉移到醫院。

儲蓄投資保險,屬於防禦性資產配置,也就是理財類保險,現在市場上主推的是年金保險,這個資產的核心是安全,年年都有收益,收益是在本金安全的情況下,持續穩定的增長。主要應用在家庭理財,資產配置,家庭資產隔離,家庭財富傳承。


華夏保險家庭財富管理


你這個問題問的實在是太廣泛了,不知該從何作答。

每一個從事保險行業的人都會說建立了基本保障之後才開始考慮用保險來儲蓄或者投資。

那麼保險類的投資特點是什麼?

1.安全性高

2.短期看收益率低,投資年限長。(這是優點,也是缺點)

3.持續穩定的現金流

4.鎖定收益,流動性差。

5.資產傳承

那麼就需要在,收益、穩定性和流動性這三者中找到平衡的點。為什麼要做保險投資而不是其他?這筆錢是用來幹什麼的?你想什麼時候開始用這筆錢?如果中途退出會不會有損失?

等等,這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夜貓說險


家庭保障計劃,應本著先家庭經濟支柱,後配偶再子女順序進行購買保險。

保險種類順序:意外,重疾,子女婚嫁金,養老,理財,資產傳承。

保障計劃所佔比例:購買保險保障的支付比例,不應超過你年家庭總收入的20%。

最後如果再有閒錢,可以考慮購買一些短期理財產品,他可以做為自己的養老,也可以做為對子女的資產傳承!

個人建議,謹供參考!


老兵151025605


我只想說,標準普爾圖是最理想的家庭財務規劃模板,實際操作要以不影響正常生活為原則,先保障,後投資,理性規劃。



W自然一生


有這種組合行保險,重疾險屬於附加長期險


冰是睡著的水10618516


貨幣基金&好地段的商鋪&美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