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土地,技術,勞動力,誰是農業投資的最大瓶頸?

資金,土地,技術,勞動力,誰是農業投資的最大瓶頸?

趙胡華和他的“翠冠”梨

“從你工商資本投入來說,投資農業和其它行業有什麼不一樣?”我問趙胡華。他原來做的是工業,2014年在浙江省海寧市的錢塘江畔承包了163畝土地,建了一家“琳瓏果園”,主要種梨——“翠冠”梨。

“應該差不多吧。”趙胡華答得並不確切:“工業掙錢可能快一點,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掙錢;農業我認為只要認真對待,虧錢的概率很低,不是說能掙多少錢,但是能掙很長時間的錢。關鍵是你要認真對待它。”

“這兩年的產出夠當年的成本了嗎?”我問實際效益。這些年“翠冠”梨的市場售價一直不高,所以我沒有對梨園的效益寄予更高的期望,只問夠不夠當年成本。

資金,土地,技術,勞動力,誰是農業投資的最大瓶頸?

生草果園

“前年不夠,去年夠的!”這次趙胡華答得很確切:“去年賣了八九十萬元,當年的投入差不多也是八九十萬元,剛好持平。”

“你預計幾年後才能把全部成本收回?”

“再五年吧!不算財務成本,財務成本算上去肯定收不回。”趙胡華在這個果園已經投入了400多萬元,按民間借貸的利率計算,一年光利息就得支出50萬元。

<<<

“當初怎麼想起來投資農業的?”這些年工商資本投資農業可以說是前仆後繼,投資者最初的理想都很豐滿,我想知道趙胡華當初的理想與現在的現實到底有多少差距。

“當初是覺得做這個行業輕鬆。”趙胡華說:“我的一位朋友有150畝梨園,已經做了15年了,當時的價格是2.5元一斤,人工也便宜,租金也便宜,工人也有,客戶也有,他自己不需要幹什麼事的,一年能掙個100萬。雖然不多,但是現金,而且很穩定。”

“那現在呢,你朋友的梨園還是穩定的效益嗎?”

“很穩定的,他當時建園的成本跟我不一樣。那個時候農村裡都是爛泥路,等到我們投資之後農村的條件好了,到處都是水泥路,你現在叫個老太婆過來幹活,爛泥路她也走不動了,所以我們果園的道路全部弄成了水泥路,還有果園中間的作業道也鋪上水泥樓板,3.5米要150元。包括這個管理房,400多平方化了40餘萬。這些成本就高了。”

資金,土地,技術,勞動力,誰是農業投資的最大瓶頸?

果園裡的水泥路面


資金,土地,技術,勞動力,誰是農業投資的最大瓶頸?

果園裡用水泥樓板鋪就的作業道

“基礎設施投入比他那個時候要高。”我總結道。

“對。”趙胡華繼續說道:“他是慢慢投的,比如今年掙了100萬投個10萬,用五六年時間慢慢弄起來沒感覺。當初他給我造的預算是每畝地一萬五六千元就夠了,其實遠遠不夠,沒算這個房子和道路的錢,還有建房子要交復耕費的押金,承包這片園子也需要十幾萬的押金。他當時都不用交。這種成本比以前高多了。”

資金,土地,技術,勞動力,誰是農業投資的最大瓶頸?

玲瓏果園的管理房

“如果現在讓你重新建園,從經濟角度你覺得應該怎麼建園才比較划算?”

“現在如果重新建園和以前完全不一樣,建園成本可能接近現在的成本,但是第三年開始就有效益了,就不用虧錢了。”趙胡華說道:“首先肯定是要密植。當初最大的錯誤就是把梨樹的株行距定為3*6米,如果我重新建園,株距會縮短到1.5米,9平方米一株;第二年稍微空一點;第三年就基本上滿園見效益了。現在行間的中部是空的,不長梨,有條才能掛梨。”

資金,土地,技術,勞動力,誰是農業投資的最大瓶頸?

6米寬的行距

“主要還是通過密植來提早收入。”我點了點頭,指著道路問道:“基礎設施還是要的吧?”

“基礎設施要比現在更好,更合理。起壟,中間的溝要變寬,變成作業道。”

“要配機械嗎?”趙胡華講的是機械化果園的標準套路。

“對,這樣打藥機也可以進去,運輸車也可以進去……”

“買機械成本不是又增加了嗎?”我記得前面他跟我抱怨的是前期投資太大了。

“目前來說是增加了,但從長遠來說肯定是便宜的。”趙胡華解釋道:“現在工人的健康意識也越來越強了,不願意打藥,或者馬馬虎虎給你撩一下,你怎麼知道。還有果品的運輸,要花很多人工把採摘下來的梨挑出來,這個解決了,人工就能省好多。而且再過幾年連扁帶在肩上挑的人都沒有了,挑不動了。還是七八月份這麼熱的時候。”

資金,土地,技術,勞動力,誰是農業投資的最大瓶頸?

過矮的主幹

“對啊!”我摸了摸自己的肩膀,思量自己也不是這塊料。

“現在出來幹活的都是六七十歲的老太婆,年紀輕的幾乎沒有。現在農村條件好了,老太婆出來幹活兒子要講,孫子要講,又不是錢不夠花,輕便的活去幹幹,重的活就不要乾了,夏天這麼熱去幹嘛。”

這確實是一個大問題,而且是個共性問題。

<<<

“你覺得像你這樣的做農業最大的難處在哪裡?”我嘗試問下工商資本投資農業的最大痛點。

趙胡華想了想,說:“還是技術問題。”

“技術上不是有師傅給你指導,基本的技術問題應該能幫你解決吧?”我看到的梨樹長得挺健壯的,少有病蟲害危害的跡象,算是管理相當到位的果園。

“我覺得現在的技術落後於農藥肥料的發展。缺少年輕人,都是年紀很大的人在做傳統的一套。像我們現在的樹形這麼多主枝,修剪起來很麻煩的,沒有五年的工作經驗很難弄好。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農藝師這麼值錢的原因,特別是年紀大的過來很牛逼的。我這幾年時間很滑稽的,來了這個師傅說這樣弄,再來一個師傅說這樣不行,要那樣弄……”趙胡華無奈地說。

資金,土地,技術,勞動力,誰是農業投資的最大瓶頸?

過多的主枝

“你現在技術上基本上掌握了嗎?”

“沒問題,基本上掌握了。”趙胡華也跟著他唯一認可的俞師傅看了不少梨園,尤其對富陽一家日本人在做的梨園印象深刻,“這個梨園很漂亮,兩主枝,全部長條(梢)結果,每個條子都放到一個平面上,陽光也足,沒有重疊,打藥也不會漏掉,疏果也簡單,不像我們現在疏得高高低低、亂七八糟的,沒有標準,人工花費就非常大,而且經常有遺漏。”

“你這個園子要花幾年時間才能改造成那樣?”

“要花三五年時間,三年基本上能看出形狀,五年基本上標準了。”

資金,土地,技術,勞動力,誰是農業投資的最大瓶頸?

趙胡華在查看果園生草的情況

“也很花時間的。”我感嘆道,忽然想起“時間”的問題,便問:“你的土地承包期還有多少年?”。

“到2028年。我不知道到2028年之後怎麼樣,如果再延期30年就舒服了。”

“如果土地是自己的那就更好了。”我開玩笑說。

“那就更好了,慢慢搞,反正能養活自己,也不用考慮成本。”他笑道。

很顯然,我說到趙胡華的心坎上了。

清揚,1991年畢業於浙江(農業)大學園藝系,南京農業大學碩士學位,高級農藝師,《中國果業信息》專欄作者,2014年12月創辦《花果飄香》微信公眾號,2017年11月入駐《今日頭條》,2018年11月獲“2018年度十大三農頭條號”稱號。

資金,土地,技術,勞動力,誰是農業投資的最大瓶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