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暴跌會是下一次互聯網泡沫破裂的開始嗎?

呵呵呵008


比特幣的漲跌居然都來抱互聯網泡沫的大腿了?自知之明有沒有?

每次到這種問題區域來,真是大開眼界:


有一種說法,區塊鏈技術未來在互聯網發展中如果取得重要地位,那比特幣就是晴雨表。少談未來,多看現實,區塊鏈技術現在已經在用了,網信辦第一批區塊鏈備案編號都已經公佈了,裡面有人買幣嗎?有人挖礦嗎?區塊鏈就算髮達了,就要給比特幣背書麼?蘇明玉有出息了,就要給原生家庭不斷送錢嗎?


再說虛擬貨幣,虛擬貨幣和實體貨幣的發行權一樣,以後也不可能屬於中本聰一類少數人。幾百年前金融寡頭掌握貨幣發行權,只要調控黃金儲備量就能割世界的韭菜。幾百年後,難道我們會允許黑客充當金融寡頭,決定貨幣的發行數量和歸屬?


更有才的是,說比特幣暴跌將影響區塊鏈技術的,有才華啊。區塊鏈技術早就甩開比特幣自己發家了,是比特幣抱著區塊鏈大腿不放,比特幣作為區塊鏈的原生家庭,吃相真的很差。


錢途旅行者


題主所指的暴跌,是否是指比特幣從每個1萬9千多美金跌倒現在的6000多美金?如果是指這個,很不幸這在比特幣圈子裡太小兒科而不值一提了。2013年比特幣高值8000多人民幣,後來急跌最低貌似破了200人民幣,大概98%的跌幅吧,相比較而言今年的下跌簡直是太溫柔、太堅挺了。如此柔和的輕微波動,有何以與互聯網行業泡沫這麼一個龐大的概念聯繫到一起呢?個人認為,比特幣的當前價格變化,暫時與互聯網行業無關。

PS:我國禁止的是企業提供加密貨幣的兌換服務,並未禁止私人之間進行比特幣的交易,我國是認可比特幣作為數字虛擬資產的合法地位並個人持有是合法的。



米爸來啦


題目的表述並不正確,比特幣即使歸零也無法動搖到互聯網金融的根基。簡單的拿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來講都是建立在互聯網上的,而比特幣作為區塊鏈金融領域的成熟應用比特幣如果暴跌歸零隻會一定程度的影響到區塊鏈技術,並不能真正的影響到互聯網。


數字貨幣市場目前是一個小眾化的市場。 很多人對數字貨幣市場並不瞭解,第一比特幣的市值並沒有過萬億目前只是1500億美元不到,而整個數字貨幣市場的總市值也才4500億美元。4500億美元這個體量對互聯網造不成絕對的傷害。

互聯網金融泡沫產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信息不對稱和資金的炒作博弈。比特幣作為數字貨幣市場大盤與圖騰,雖然比較榮幸的佔據了上面這兩點因素,但是經歷過四次牛熊轉換的比特幣即使13年,暴跌85%也沒有對互聯網金融造成任何實際性的影響。



所以比特幣再暴跌也不會影響到互聯網,這兩個不是一個量級別的,區塊鏈倒是和比特幣目前息息相關。


晴天閱


但是隨著比特幣的快速發展,如果未來區塊鏈技術和基於比特幣產生的各類數字貨幣能夠在互聯網發展中佔據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在資金和技術兩方面,那麼比特幣就有可能成為互聯網發展的晴雨表,那麼到那個時候,比特幣的暴跌確實有可能影響到互聯網的發展。

所以要理解和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通過發展的眼光看待比特幣的未來前景。目前來看,比特幣還不具備撼動整個互聯網經濟的能力,但是未來隨著技術的完善和普及,比特幣絕對有能力成為互聯網經濟中的重要力量。


菜鳥比特歷險記


謝謝您的問題。我認為,比特幣暴跌可以算是擠擠泡沫,但不是崩盤。

  1. 本次比特幣暴跌是有原因的。一是比特幣最近被黑客盜取、失竊問題比較嚴重。二是政府監管越來越嚴。三是比特幣耗電量極大,有些政府對電量配給有限制。四是比特幣交易量隨價格低位徘徊而降低。五是很多業內對比特幣是抵制和批評的,包括金融、投資等。畢竟比特幣不具備貨幣屬性,卻能改變政府貨幣政策。

  2. 比特幣暴跌說明有泡沫。泡沫主要指過度投資導致商品價格超出自身價值,先大漲又大跌,與反覆倒手、缺乏資金有關係。比特幣套入了大量資本,很多是投機投資,導致它過度膨脹,超出了實體經濟、制度約束,偏差了自身可持續發展的軌道,是虛擬泡沫經濟,擠擠也好。

  3. 比特幣暴跌不意味泡沫破裂崩盤。第一,比特幣經過多方面打壓後,未來走勢還不明朗。第二,如果改善比特幣的影響、安全、資源耗費等情況,大環境和外部條件鬆綁,比特幣是否會上漲也不好說。第三,可以把本次比特幣暴跌看作正常的漲跌。但是不管怎樣,比特幣投資目前做不到完全禁止,比特幣投資要慎之又慎,在這個行業健康發展之前,不要輕易被割韭菜。

    歡迎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