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是怎麼死的? ?

龍龖龘52240374


愛吃海鮮的廣陵太守陳登服藥後,終於吐出了三升紅色的蟲子,蟲子的頭都在扭來扭去,而身體的一半,還跟吃下去的生魚片一模一樣,頗為驚悚。

在今天,並不是沒有吃海鮮生病的新聞,因為生吃海鮮導致寄生蟲致病的例子也不是沒有,不過那也就是一條兩條蟲子,像陳登這樣的超重度患者,真是聞所未聞,關鍵是,陳登是18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的人,而為他看病的醫生,叫做華佗。

神醫華佗

為陳登治病,遠遠不是華佗職業生涯中最高光的時候,這樣的病患對華佗只算小兒科。

就算是婦科,也難不倒華佗,六個月的孕婦腹痛,華佗只要一搭脈,就能診斷出胎兒已經死了,自己不方便摸孕婦腹部,只要叫其他人摸一下,在左邊就是男嬰,在右邊就是女嬰。.

故甘陵相夫人有娠六月,腹痛不安,佗視脈,曰:“胎已死矣。”使人手摸知所在,在左則男,在右則女。人云“在左”,於是為湯下之,果下男形,即愈。

華佗還能預言人的死期,一個病人手腳燥熱,怕幹怕聲,華佗說如果吃熱食不出汗,三天內必定死亡,果然如他所言。

有個小吏生病,偶然被華佗碰到,華佗說,你的病沒救了,五天後死亡,果然不早也不晚。

縣吏尹世苦四支煩,口中乾,不欲聞人聲,小便不利。佗曰:“試作熱食,得汗則愈;不汗,後三日死。”即作熱食,而不汗出,佗曰:“藏氣已絕於內,當啼泣而絕。”果如佗言。

當然,最為驚世駭俗的,還是華佗的外科手術功夫,他發明的麻沸散被認為是最早的麻醉藥,服下麻沸散後,病人便如醉死一樣,毫無知覺,動起手術來再也不用擔心。

不過也有牛叉到讓華佗動刀子時不用麻藥的,那當然也不是凡人,是武聖關羽,刮骨療毒就來自於此,當然,這是傳說,因為時間對不上。

這樣的華佗,誰也說不清他到底多少歲,現在的人認為他活了64歲,不過《後漢書 華佗傳》中的記載是“年且百歲,猶有壯容”,當時的人都認為他年已百歲可外表看上去還像青壯年。

華佗之死

神醫華佗,名氣很大,當然傳到了統治者那裡。曹操有頭疼病,長期看不好,於是找華佗來治病。但凡有點本事的人,多少都有些恃才傲物,華佗也是如此,而且他還對曹操有成見,不太願意給曹操治病,於是一直想辦法推脫,終於惹怒了曹操,將他下獄,最後處死,華佗本有一本記錄平生所學的醫書,最終也沒有流傳下來,在獄中付之一炬。

關於華佗具體的死因,《三國志》裡曹操是這麼說的:

佗死後,太祖頭風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養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殺此子,亦終當不為我斷此根原耳。”及後愛子曹衝病困,太祖嘆曰:“吾悔殺華佗,令此兒強死也。”

可見,曹操認為,華佗能治自己的病,卻不肯根治,以作為要挾,自己如果不殺他,他也不會肯為自己把病根治好,這樣的人,留他何用?所以華佗不得不死。

至於《三國演義》中的開顱手術的說法,就只能當小說看了,就算現在都兇險萬分的開顱手術在1800多年前華佗就能做,也沒有人會肯真讓華佗把腦袋劈開來做小白鼠,殺了他才是正常的反應。

華佗的遺產

華佗就這樣不明不買的死了,死得非常可惜,這樣的神醫,多少也該給後人留下些醫學遺產,不過詭異的是,神醫華佗死後,什麼也沒留下。

記錄他醫學經驗的《青囊經》當然是沒有了,傳說中他那些神乎其神的醫術,竟然沒有一條可供後世參考,這確實有些詭異。

中國古代四大名醫中,比華佗早得多的扁鵲,是公認的中醫切脈診斷方法的奠基人,《漢書》上記載他著有扁鵲內經、扁鵲外經,不過均已佚失,流傳下來的《難經》有人認為是後人託名所著,也有人認為與扁鵲有很大關係,不管怎樣,這確實是扁鵲存在的證據,而且扁鵲是鄭國人,秦氏,名緩,字越人,扁鵲只是他的綽號。

“醫聖”李時珍自不必說,僅《本草綱目》就足以說明一切。

中醫“方祖”張仲景,留下了傳世鉅著《傷寒雜病論》,成為中醫的經典著作。

可是華佗,雖然被後世認為是外科鼻祖,可是無論是他的麻沸散,還是他動手術的方法細節,都沒有切實的記錄,也就是說,他沒有留下任何有價值的醫學遺產,除了江湖還有他的傳說,他竟然像從來沒來過這個江湖一樣。

並不存在的華佗?

華佗的記錄,基本都在漢晉史書,如《三國志》《後漢書》中,而漢代之後的中醫著作家,就很少提到他,在宋朝,就有人開始質疑華佗是否存在,從此,爭議一直伴隨著華佗。

到了近代,陳寅恪先生認為,華佗本身就是個神話故事,而且他的故事原型來自於印度佛教傳說,都是印度的舶來品。

檢天竺語“agada”乃藥之意。舊譯為“阿伽陀”或“阿羯陀”,為內典中所習見之語。“華”字古音,據瑞典人高本漢字典為rwa,日本漢音亦讀“華”為“”。則華佗二字古音與“gada”適相應,其省去“阿”字者,猶“阿羅漢”僅稱“羅漢”之比。蓋元化固華氏子,其本名為敷 而非佗,當時民間比附印度神話故事,因稱為“華佗”,實以“藥神”目之。此魏志後漢書所記元化之字,所以與其一名之敷,相應合之故也。

陳寅恪先是從華佗的姓名上進行考證,認為華佗之名實際上是梵語“gada”的音譯,來自印度神話,在民間傳播,最後被陳壽作為材料用到了《三國志》中,麻沸散則是天竺胡藥。

並且,華佗治病的故事,在印度神醫耆域的故事中都可以找到出處,比如上文說的幾個病患,都與耆域的故事相似。連華佗得罪曹操被殺的事,也和耆域相似。“耆域亦以醫暴君病,幾為所殺,賴佛成神,謹而得免。”相似度如此之高,似乎不得不讓人生疑。

又考後漢安世高譯捺女耆域諸奇術,如治拘睒彌長者子病,取利刀破腸,披腸結處。治迦羅越家女病,以金刀披破其頭,悉出諸蟲,封著甕中,以三種神膏塗瘡,七日便愈,乃出蟲示之,女見,大驚布。乃治迦羅越家男兒肝反戾向後病,以金刀破腹,還肝向前,以三種神膏塗之,三日便愈。耆斷腸破腹,固與元化事不異,而元化壁縣病者所吐之蛇以十數,乃治陳登疾,令吐出赤頭蟲三升許,亦與耆域之治迦羅越家女病事不無類似之處。(可參裴注引佗別傳中,佗治劉勳女膝瘡事。)

真實的華佗

不過如果就此認為華佗是個傳說人物,似乎也不盡其實。畢竟即使華佗的案例並非全部出自本身,也沒有必要憑空捏造出這樣一個人物來膜拜。

華佗名旉,字元化。華旉應該是他的真名,旉這個名通“敷”,與他的字“元化”相通,符合古人字和名對應的關係,比如關羽字雲長,張飛字益德,都是這個套路,而“佗”這個名,無論是用並列法還是補充法或是因果法對立法等方法來解釋,都無法與“元化”這個字對應起來。

華佗這個人,真實存在,應當也是個名醫,但與李時珍、張仲景這樣的級別不能相提並論,為什麼這麼說,上文已經分析過,因為他沒有醫學遺產流傳下來,他的神蹟,流傳到今天,不是傳說也成了傳說。

陳寅恪先生也持同樣的觀點。

夫華佗之為歷史上真實人物,自不容不信。然斷腸破腹,數日即差,揆以學術進化之史蹟,當時恐難臻此。其有神話色彩,似無可疑。

《後漢書方術傳——華佗篇》中這樣一句話,或許可以說明一點問題:“為人性惡,難得意,且恥以醫見業。”

所以真實存在的華佗被真實存在的曹操所殺,應當也是確有其事。如果華佗真的能治好曹操的病卻故意推辭或者拖延,在今天來說,這是一種沒有職業道德的行為,所以華佗的被殺,也就只能說是自取其禍。


小院之觀



三國志記載的大意為:

曹操患有頭風病,便讓華佗為其診治,在治療到病情稍稍穩定的階段,華佗便借妻子生病為託詞,然後撂挑子不幹溜之大吉了。



回家後數日,可苦了曹操的頭了,曹操不得不派人三呼四喚,然華佗卻一再拖延毫無歸意,曹操以為華佗想以此為要挾來實現升官發財的目的,當這種慾望的進度比較遲緩且不太明確時,華佗便鬱鬱寡歡,心生不滿——

便唐突對待,敷衍了事,不知輕重!

沒丞想本仰仗華佗的堂堂丞相卻一時犯了傻,竟然不顧自身病情和其槓上了……


其顧不上遠憂,光想著近恨了,最後不歡而散,慘字收場,實乃雙輸,絕對是曹操做的最賠本的買賣,以至於其後來也十分後悔……

其實我認為這絕不像表面看的那麼簡單!

華佗如果是境界這麼小,這麼浮躁,這麼愛財,這麼計較的人——

他不可能修煉到那麼高的醫學造詣!


試想一下這樣的人能靜下心來研究醫術嗎?這麼愛財,百姓如沒錢他看不看?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民間雲遊,古代百姓缺醫少藥是常事,按理說他這樣的醫生診療費是很高的,但極少聽過有著這種“為醫不仁”的聽聞——



如果有,頂多是一個如嚴嵩、呂布似的“特長生”,根本不會流傳千古的……

所以說其只是不想獨為一人效力的一種託詞,本意是雲遊四方,救難八方!可能他沒想到本就敏感又被病痛折磨的曹操現在肯定是神經錯亂而不理性的——

誰會殺了唯一能治好自己病的人呢 ?


共賞五千年


華佗是東漢時期著名醫學家,尤其擅長外科手術,發明麻沸散,開創了外科手術麻醉治療的先河。

三國演義中相傳曹操頭痛久治不愈,遂找來當時的神醫華佗治療。華佗說此病需要割開頭顱取出毒瘤,曹操懷疑華佗要害他,便將他打入牢獄,最終死在獄中。

三國志中描述華佗一心想要從政,曹操頭痛找到華佗治療,但華佗再三拖延,並稱自己妻子生病還鄉,多次催促無果。最終曹操大怒,差人將其收監入獄,一世名醫就此死於獄中,死前把自己的醫書拿出來給獄卒。獄卒不敢收,華佗將書丟入火中。




魚兄讀歷史


華佗行醫150年,作為一名江湖郎中,名滿神州,後被曹操叫去治療他的頭風病,華佗說需要開顱手術,曹操多疑,認為華佗要害他,就把他打入天牢,在牢房裡,華佗自知命不久矣,而他的醫術還未有傳承,看見牢房外的獄卒,就想把身上的《青囊經》傳授給他,結果害怕連累,拒之。華佗悲憤欲絕,燃火將《青囊經》焚之。相傳《青囊經》的前身就是《黃帝外經》,千古奇書可惜失傳,《黃帝內經》講的是中醫內科,《黃帝外經》講的是中醫外科,中醫的醫字繁體字是“醫”就是表示做外科手術的過程,醫字裡的那個失就是指箭傷,那個幾就是代表動手術的工具,又代表著手,酉代表著裝酒的皿器,古人把酒點燃給手術刀消毒,然後再做手術,古人的外科手術比內科還要久遠的多,提前的多,原因是《內經》有云上古和中古人基本上都能活到天年,無疾而終,沒有生病的,和現在的野生動物一樣,體魄很好。而戰鬥所受的外傷卻總是有的,所以那個時候的中醫外科非常發達,是現在人所理解不了的高度。還有個傳說是說獄卒把華佗的《青囊經》拿了回去,辭去了工作,在家學醫,結果《青囊經》被他老婆給燒了,原因是他老婆怕他像華佗一樣沒有好下場!!!此人只好把自己學到的部分《青囊經》記錄下來,他不敢給人看病,就去閹豬,就是給家畜做節育手術,得以流傳至今。😇️


雲飛揚9293


華佗(約公元145-208年)沛國焦縣人,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醫術高名,關於他醫病救人的傳奇故事,滿天下。與曹操是老鄉,都是沛國焦縣的。華佗是在為曹操醫病時,不知道那裡做錯了,得罪了曹操,被下了大獄,處死了。一代名醫可昔了!

《三國演義》上說,華佗為曹操治頭疼病,要劈開曹的腦袋,曹不同意,認為這不不可能,荒謬。華佗就傻不了機的,提起了關羽刮骨療毒的事。誇關羽如何如何的是條漢子。曹操就開始懷疑他是關羽的朋友,要加害於己,為關羽報仇。之前有個太醫叫吉平的,就是要在給曹操醫病時下藥殺了他,被曹發現了,殺了。華佗可能不知道,所以犯了曹操的忌諱,糊里糊塗的死了。

要我看這也就是古代版的醫患之爭。只是小華佗,遇上茬了,沒看好人家的病,人家不容了,把命搭了。華佗也許有這本事,把人的頭顱打開在縫上,治好人的病。或許是吹牛吹大了,把命送了。華佗只是個醫生,不懂政治,不知道伴君如伴虎。想要曹操命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在加上曹操生性多疑。華佗一開口,曹操就絕的不是味。你以為誰的腦袋都可以劈的嗎?不怕死的人真不少。傻華佗就這麼不明不白的冤死了。

華佗有本《青囊書》,後來失傳了。《三國志》上說是臨死時他想把這書傳給獄卒,獄卒沒敢要,他就燒了,所以沒有流傳於世。還有一種說法是,獄卒收了,拿回家藏了起來,被他老婆發現了,說這是害人的東西,給燒了。獄卒發現時,只剩了殘缺的幾頁了。古人往往願把一些壞事,賴在目光短淺的女人身上,這未必可信。但要真是她燒的,這樣的老孃們,殺了都不解恨。燒書,而且燒的是千古奇書,這是千古罪人乾的事。不殺了她,留著幹啥?愚婦!


梅花詩社


華佗華元化,也是沛國譙人和曹操可以說是老鄉,在今天我們還常看到有送錦旗給醫生的那就是“華佗再世”。他的“麻沸散”和“五禽戲”及針灸都是有名氣的。書中記載,他能觀其病知其壽,觀婦腹而知男女的確是一名神醫。周泰關羽之箭傷的治療就是醫術的展現。可惜的是最慘死獄中。怎麼死的?那就是拷打致死。為何拷打?有兩個說法:1看過《三國演義》都知道那就是曹操多年風疾頭疼(癆病了)請華佗治,會診結果是開顱取出類似口水的東西后在保守治療。這方案被曹以為是害自己所以拿其下獄拷打。(問題是:你為何這樣對待丞相?這是要死人的,作為神醫的你知道嗎?受誰的指使?還有別的方法嗎?)結果名醫經受不了獄中生活(也許遊醫慣了)和刑訊逼供,去世了。華老先生的方案在當今也是很危險的手術,在那時可行性更是不可行(個人認為)。也許是曹操的這個癆病治不好了,華佗說出了一個不能施行的(“除非“之類的話)方法而被害。2《三國志》中沒有華佗開顱之說,只是曹操經常留華在身邊,頭一痛華就針灸,時間長了華借家書回家看妻病數月不回,曹操寫信幾次不回,又讓地方長官去看,原來華佗在找理由撒謊,結果曹操派人抓了華拷打致死(問題是:為什麼騙丞相說你老婆病了?丞相的書信你也敢不聽?你耍什麼大牌?你信不信敢弄死你?)。結果是名醫身死,而後來曹操說華可以治好他的病,但華確為了得到重用不根治他的病,慢慢治,是個小人。還說華佗是個想出仕(做官)的人。當然這是魏書所說的不排除替曹操洗名的可能。在就是曹多年的頭風想一時根治也是不可能的,慢治是有道理的。總的說來一代名醫的不好結局不管是何原因死在獄中是令人捥惜的,而行善積德和高湛的醫術在今仍被國人敬仰!


楓葉滿山4


華佗怎麼死的,答案在《三國志》和《後漢書》的華佗傳中,華佗是個真實存在過的人,這個應該不用懷疑,兩書的作者沒有必要為一個傳說或神話的人物一本正經地立傳,因為他們並不是寫的神仙傳。

江蘇沛縣華祖廟裡有一副對聯:

醫者刳腹,實別開岐聖門庭,誰知獄吏庸才,致使遺書歸一炬;
士貴潔身,豈屑侍奸雄左右,獨憾史臣曲筆,反將厭事謗千秋。

這副對聯已把華佗的醫術,華佗醫書失傳和他的死因說明了。我們把這件事再梳理一下,問題會更好理解。

《三國志》和《後漢書》在記述華佗的醫術案例後,分別寫道:“太祖聞而召佗”和“曹操聞而召佗”。

這說明,華佗的名氣廣為傳播,曹操知道了他的神奇本事之後召見他。

曹操召喚華佗,是因為他患有頭痛病,常為頭痛所苦惱,讓華佗常守在他身邊。

曹操每當發作,就心情煩亂,眼睛眩暈。華佗只要針刺他的膈俞穴,頭痛立刻就好。

他不愛惜華佗這個人才,並不是對華佗多麼高看。華佗本是讀書人,以行行醫為業,醫生為“方技”,屬於“賤業”,華佗時常感到“自悔”。

後來,曹操處理國事,病情加重,就讓華佗成為“御醫”,專為他一個人治病。

華佗對曹操說:“您的病難於一時治好,要不斷地進行治療,可以延長壽命。”

華佗多年走南闖北,四海為家,不習慣專門伺候一個人。

因此對曹操說:“剛才收到家中來信,要短期回家一趟。”

華佗不是騙人高手,編的瞎話就顯得拙劣,所以很容易被人識破。當時曹操只要讓把信拿出來,就露餡了。

華佗回到家 後,推託妻子有病,多次請求延長假期,就是不回來。

曹操屢次犯病,多次寫信召喚,華佗也不回來。

曹操急了,便詔令郡縣將華佗遣送回來。

華佗自恃有才能,不願專門伺候曹操一人,就是不回去。

華佗雖是治病高手,但與曹操這樣的政治家過手就顯得愚蠢了,但根本想不到後果是什麼,更不可能做個完美的預案。

曹操大怒,派人前往察看,並說:如果他妻子確實有病,就賜贈40斛小豆,延長假期;如果他虛假欺騙,就逮捕押送他回來。

察看結果是什麼?華佗的妻子裝病!

華佗就被逮捕了,關押到許昌監獄。這可不是個好玩的地方,沒有罪的人被關進去都會掉層皮。

經過拷問,華佗坦白服罪了。

曹操的謀臣荀彧覺得華佗是個人才,留著還是有用的。

荀彧向曹操求情說:“華佗的醫術確實精湛,關係著別人的生命,應該包涵寬容他。”

曹操大怒道:“不用擔憂,天下會沒有這種無能鼠輩嗎?”終於拷問華佗致死。

華佗臨死前,拿出一卷醫書給獄官,說:“這書可以用來救活人。”獄吏怕犯法不敢接受。

華佗也不勉強,最後把書燒掉了。

華佗死後,曹操的頭痛病沒有去除,還是經常發作,令他苦惱不堪。

但曹操為自己殺了華佗找了藉口:他終究也不會替我除掉這病根的。

他認為殺華佗是對的。

後來,曹操的愛子曹衝病死,曹操感嘆地說:“我後悔殺了華佗,使這個兒子活活地死去了。”

但後悔也晚了。

有必要再強調一下,華佗是個真是存在過的人,是曹操殺死的。華佗去世至今已1700多年,安徽、江蘇等多地都建有華祖廟,以紀念這位神醫。


趣話歷史那些事


騙人被識破,吹牛逼吹大發了,想用斧子劈腦袋,謀財害命,謀命圖名。無奈遇到一個極聰明之人,忍著頭痛沒聽他的鬼話,一怒殺之。


左仲秋


被自己的醫術害死的!如果是個普通人,起碼不會這麼死。


愛讓水香


有沒這人都不知道,關於華佗,記載全是故事,但沒看到醫學成就,還給曹操做開顱手術,曹操殺他就對了,開顱手術用什麼麻醉?用什麼器具開顱?傷口怎麼縫合?看看現在的手術吧,光手術器具就有多少,給咱看看華佗的工具唄,有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