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七點!金寨四名女中學生一起離家出走,剛到車站後就被他攔下

4月25日上午7點半左右,青山中隊民警餘勇乘公交回中隊值班。在209省道黃土嶺路段,接到車上的司機求助稱迎面而來的一輛公交車下來四名中學生打算離家出走,家長非常著急。

上午七點!金寨四名女中學生一起離家出走,剛到車站後就被他攔下


上午七點!金寨四名女中學生一起離家出走,剛到車站後就被他攔下

在得知這一情況後,餘勇立即下車往回追,並在金寨火車站附近成功追到四名中學生,在民警的安撫下,四名中學生漸漸平靜了情緒,表示願意會跟家長好好溝通,不再任性離家出走。隨後,中隊安排車輛將四名中學生送回學校。

上午七點!金寨四名女中學生一起離家出走,剛到車站後就被他攔下

經常聽到同事說這樣一句話:“我做學生的時候,從小學一年級到大學畢業,從來沒有聽到或是遇到過學生離家出走的事,怎麼現在的學生動不動就跑掉了?”的確,做老師的會發現,以前的學生似乎都循規蹈矩,而現如今中學生離家出走的案例是越來越多,已經不再是個別現象,而是成為一種令人擔憂的社會問題。

儘管離家出走的學生是極少數,可是影響卻很大,而且有增加的趨勢。家長動員一切力量不分晝夜地尋找,班主任發動所有學生提供有利信息,家庭、學校為之提心吊膽,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那麼,怎樣預防中學生離家出走呢? 那麼,如何避免初中生離家出走,離家出走找回來之後,父母,老師怎樣教育孩子呢?

孩子的心理做父母的不容易琢磨,雖然父母在方方面面都為孩子著想,但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也是正常的。我們分析一下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才能夠對症下藥,解決問題。從學生自身心理層面分析,初中生離家出走通常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上午七點!金寨四名女中學生一起離家出走,剛到車站後就被他攔下

1.逃避懲罰心理 青少年自尊心很強,最怕在同學面前丟面子,“掉價”。有的學生一旦在校犯了錯誤,生怕家長知道,所以能隱則隱,能瞞就瞞。當家長知道真相時,學生的精神壓力超出心理承受能力,為逃避“懲罰”,便會產生離家出走的行為。

2.有家不想回的逆反心理。

父母過分追求分數成績時忽視了學生的心理、人格等情感教育,缺乏與子女的情感溝通和交流。開口分數閉口成績,別無話題。父母與子女之間情感疏遠,家庭失去親和力和向心力。家庭缺少關愛和溫情或是隻作生活上的供給而不給以思想上的、精神上的指導,容易導致孩子性格變異。這類家庭中的孩子均會產生厭家逆反心理,從心裡渴望逃避家庭監管,以外出離家的方式來尋求解脫。

3.威脅家長心理

有的學生由於某些要求得不到滿足,或者對家長逼迫學習過緊而產生反感,為了恐嚇或威脅家長而出走。有的學生直接跟家長講:“你們要是再……,我就不回家了”,以此威脅家長。有的學生並不真正出走,只是在同學家住幾天,製造一種緊張氣氛,使家長屈服。當老師家長為自己的出走而心急之時,那躲在暗處的某生便竊笑不已,心想:看你們以後還敢不敢‘逼’我!.

上午七點!金寨四名女中學生一起離家出走,剛到車站後就被他攔下

孩子出走被找回來之後,家長不可打罵恐嚇又不能不聞不問。打罵恐嚇只會使孩子的恐懼心理加重再次出走。同樣,如果家長因怕孩子再次出走而不敢說不敢問,甚至百依百順,孩子則可能以出走要挾自長,變得任性、不講理。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如果出來孩子離家出走的家長和老師教育孩子的方法:

1.父母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不受傳統觀念影響。

如今還有不少家長的潛意識裡,仍然受君臣女子、尊卑有別的封建思想影響,認為和子女交朋友沒老沒少,不成體統。少年思維活躍,有許多話想向人傾訴。如果放下家長架子,和子女平等相處,彼此能推心置腹地進行交談,子女就會將你現為知己,無話不談,少年的煩惱就可在交談中得到緩解、消除,也就不會離家出走。

2.為孩子尋找有益的同齡朋友。

家長雖然可以做孩子的朋友,但孩子更希望找到與自己同齡的朋友。因為他們更願意將自己的煩惱告訴給同齡朋友。所以,家長應該鼓勵孩子交同齡朋友。有的家長不允許孩子交朋友,生怕孩子受壞朋友的影響,敵視孩子的夥伴,不斷給孩子灌輸思想,人世間有多麼險惡多麼醜陋。這種做法無疑會在孩子的心中形成陰影,封鎖了孩子與同伴交流的渠道。這種做法只會給孩子造成壞的影響,導致孩子孤僻的性格。

3.給孩子傾訴的機會。

當孩子遇到挫折與困難的時候,家長應主動與孩子交流,要鼓勵孩子。如果孩子犯錯之後就打罵、諷刺挖苦,以後孩子就不敢對家長說心裡話了。這樣做只能使孩子自卑心加重,喪失自信心,內心的憂傷無處訴說,對生活產生悲觀情緒,逃避現實,最終導致離家出走。

上午七點!金寨四名女中學生一起離家出走,剛到車站後就被他攔下

4.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心理。

少年在出走之前一般情況下總會有一些蛛絲馬跡的。比如,有的孩子突然變得魂不守舍,經常走神兒,兩眼發直,好像在想什麼事兒;有的孩子則吞吞吐吐,做事情猶豫遲疑;也有的孩子一反常態,變得格外殷勤,大笑大叫,這些都可能是孩子準備出走的先兆,家長往往不注意這些,不能及時發現這些預兆,就可能被孩子的突然出走搞得藉手不及。

5.家長和老師一定要實事求是地根據學生自身素質條件、個性特點,因勢利導制訂孩子未來發展的目標。合理的目標會成為一種激勵力量。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孩子都有成功的潛能”。其實每個孩子都渴望成功,只是方法不對,方向不明,孤立無援,才屢屢受挫。我們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天賦,看到他們的長處,肯定他們的閃光點,不斷地引導、激勵他們,讓孩子能夠在不斷獲得成功體驗的過程中,追求新的更高目標。這樣,孩子對未來理想的追求,就會始終充滿信心和熱情,促使自己不斷上進。

讓學生正確理解家長、老師的意圖,明白家長和老師對他們的期望,運用正確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意見,遇事冷靜思考,不要義氣用事等。老師可以科學的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對學生進行這些方面的教育,提高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學會正確處理問題,從而預防、避免學生離家出走這類事件的發生。

上午七點!金寨四名女中學生一起離家出走,剛到車站後就被他攔下

希望廣大的學生不要任性

以免會遇到不必要的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