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黃金非美如期迎來下殺 美原油終進多頭伏擊圈

基本面解析:

美國方面:美國經濟數據方面,日內公佈的美國10月營建許可總數為126.3萬戶,低於前值127萬戶和預期126.7萬戶,對黃金形成利好;美國10月新屋開工總數年化為122.8萬戶;高於前值120.1萬戶和預期122.5萬戶,對黃金形成利空。有關評論稱,隨著多戶住房建設項目數量開始反彈,美國10月新屋開工總數在10月錄得增長,但是單戶住房建設項目數量卻連續兩個月下滑。這預示著,隨著抵押利率上行房地產市場仍然疲弱。

歐洲方面:英國央行行長卡尼表示,無協議脫歐風險高的令人不安,英國央行的脫歐分析將聚焦於英國央行的政策時間框架,而非長期預測,有信心英國央行有足夠的措施確保金融穩定,目前英鎊隱含波動率很高,在無協議脫歐、沒有脫歐過渡期的情況下,真正的問題將出現在實體經濟中,如果英鎊下跌導致需求進一步過度,將考慮加息,也存在脫歐後降息的可能情境。

原油方面:本週因美國感恩節假期影響,美國11月23日當週鑽井數據將提前至北京時間週四凌晨2:00公佈(通常情況為北京時間週六凌晨2:00公佈),值得注意,上週美國原油鑽井數量增加至888臺,刷新2015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鑽井數的增加暗示了美油產量很可能會再度增長。原油市場正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時期。在這種不確定性中,期貨交易員已對原油市場保持警惕,認為美國頁岩油產量的增長以及經濟前景的惡化將進一步給油價帶來下行風險。基金經理在過去七週內賣出了相當於5.53億桶原油和燃料,這是自2013年以來最高的。

技術面解析:

美元離岸人民幣:(4H)

11.21 黃金非美如期迎來下殺 美原油終進多頭伏擊圈

USDCNH:離岸人民幣上一交易日整體震盪為主,日線報收小陽,從上圖240分鐘級別來看,目前離岸人民幣屬於一個三角形區間整理之中,上方壓力落在6.9600附近,下方落在6.9250一帶,從周線級別來看,上升趨勢良好,屬於高位盤整階段,日內6.9100一帶依然為強支撐,若破位則下方將看至6.8800一帶,進而測試前低6.8500一帶,上方6.9750強壓,破位見6.9900一帶,綜上所述,日內可參考6.9250--6.9600區間尋求高拋低吸機會。思路依然不變!

黃金:(4H)

11.21 黃金非美如期迎來下殺 美原油終進多頭伏擊圈

目前黃金的走勢主要是受到外部力量的影響,而不是內部的任何動力的指引。美元的止跌反彈對黃金是利空因素,壓制了黃金的漲勢,同時原油的暴跌對黃金也是拖累,這些是負面的環境。同時,美股的大幅回調,道指已幾乎抹平年內漲幅,引發了市場的避險情緒,這對黃金是利好,但避險資金一如此前的做法,主要還是流向美元,黃金並未成為避險資金的首選。因此,黃金目前的走勢將會維持盤整。從技術層面看,金價持穩1200美元上方,銀價二次探底成功,並突破下降壓力線短期調整結束。黃金目前受制於下降壓力線的壓制,短期還會震盪。黃金壓力1228美元,支撐1212美元。白銀阻力14.52美元,支撐14.20美元。操作上,逢低短多。今日整體思路逢高空為主,可參考上方壓力位1223-1226美元尋求看空良機,下方看至1208-1212美元后而再次介入短多良機!

美原油: (4H)

11.21 黃金非美如期迎來下殺 美原油終進多頭伏擊圈

週三(11月21日),亞盤盤中,油價窄幅反彈。油價週二重挫近7%,再創一年新低,結束了連續四天的上漲。因經濟前景惡化以及美國產量跳增,抵消了OPEC預計將減產的影響。全球股市的拋售加劇了油價的下行動能,增加了對需求放緩的擔憂。最近幾日一直提及如下內容:“目前比較直觀的日線級別兩個高點75.27和76.90形成了比較明顯的雙頂結構,比較明顯的頸線位置在64.30附近,破位頸線後,一般M型雙頂破位頸線後將走出高點到頸線位置1:1的空間,初步核算,美原油將短期在下方52.7--54.00一帶形成階段性底部,當然後市目前還沒有走出來,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目前還有反彈動能,短線操作為主,預計前低54.75再進行破位一次有望迎來中線多頭反擊的機會,日內上方58.60-50.90附近重點放空,下方看至56.00--54.00一帶。下方52.70-54.00一帶重點抄底伏擊多頭,上方多頭陣地可看58.80-62.00美元一帶”。等待近一週的時間,這段話所假設的行情終於到來,足值達到了之前所預計的52.70一帶,昨晚最低52.70附近,我認為,行情將會在52.70-54.00一帶短期磨底,磨底幾日日線小陽後即可抄底,日內可以繼續參考53.20-53.60繼續看漲,多頭陣地58.80-62.00美元一帶,當然前期參考52.70一帶多頭思路,依然繼續守候,待春花爛漫,多頭盛開!

溫馨提示:

文中任何觀點、新聞、研究產品、分析、報價,任何投資建議或市場預測或其他信息等不作為買賣依據,據此操作風險自擔。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