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大致擁有多少冊紙質藏書?能簡單說說分類嗎?

時事評論局


說起紙質書,基本每個月都會買一點。不在多而在經典。我小時候爺爺就告訴我看書要看流通十年以上的。老先生對我買書影響很大。

小時候藏書基本是爺爺家藏的經史子集諸書和醫書,及到大學去了外地。自己開始買書

大學

除電氣學專業書外,《四書道貫》《周禮》《爾雅》成枕邊書

工作後

《十三經注疏》前四史,宋史,明史,四書章句讀,霜雪龕,唐詩宋詞……成了常讀的書。

醫書

鄧鐵濤先生等編的教材,《名老中醫之路》葉天士系列。針灸班教材。

基本是一本書,買多個版本。參照來看。《輶軒語》做了很好的指導。


勾吳舊木


我家藏書分四類:

第一類是我和老公的專業書籍,由於我倆專業跨度比較大,所以光專業書籍就得400本。他本科是學計算機的,碩士是學金融的,工作是幹財務的;我本科和碩士都是學會計的,工作是法律專業。

第二類是我倆經常買的暢銷書,大約300本。我喜歡看人物傳記和歷史類的,他喜歡看哲學類的,還有很多時候是流行什麼,我們就買什麼,所以暢銷書類別太多,不固定。

第三類是經典書籍,包括國學、小說、詩詞等,這些都是我們從小到大攢起來的,大約400本。

第四類是孩子的書籍。孩子今年6歲了,在他3歲以前,我給他買了大約200本書,後來3歲多時發現這些書根本不能滿足他的需求,於是我就在雙11時一次性地給他買了約1000本書,大部分都是3-6歲小朋友看的繪本,少部分是6-8歲看的書籍。現在這些書他都看過一遍了,有些書籍看了三五遍了。





城長之路


從自己讀過的書來看,還比較雜,數量也不是太多,這麼些年下來回過頭看看也有幾大箱子了,這還要根據自己的成長經歷來說:

記得剛上初中那會因為在鄉下,能看到的學習之外的書很有限,自己讀得比如民間故事之類的比較多。等上初二的時候,我們學校所在的街上開了一家書店,規模也小,所有的藏書就在那麼一個小小的角落。這個時候我看的基本是武俠小說,像金庸、古龍、梁羽生、陳青雲等人的作品,尤其是金庸先生的書,看了一個遍,有的甚至看了四五遍,本人最喜歡的就是鹿鼎記和天龍八部兩部。

高中後,有一段時間自己迷上了看散文、朱自清文集、王國維文集、沈從文的邊城、路遙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尤其自己很喜歡毛毛細雨,甚至跑到雨中暢淋一番。後來逐步把四大名著都看了一遍,三國先後看了有三遍,紅樓有兩遍,其他各一遍。看過一本《短暫的春秋》這本算是記述歷史的書。

在大學的時候讀得書就比較雜了,不過還是比較看人物傳記,像毛澤東、鄧小平、拿破崙、十大元帥、麥克阿瑟等;這個網絡小說開始興起,先後看了有幾本,感覺不過癮,最後還是回到紙質書上來了。

如今工作之後,除了自己專業上的書籍之外,看的書越來越少了,總感到除了工作和家庭好像自己的生活安排的滿滿的,根本沒有時間看書,後在一位同事的感染下,又拿起了書本,像心靈雞湯之類的、厚黑學之類的、經濟之類的都看過一點,不過這兩年看的相對多些,比如《活著》、《菊與刀》、《小狗錢錢》、《浪潮之巔》、《窮爸爸富爸爸》、《大秦帝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和《擺渡人》等。


125789256


我家藏書大約2000冊,分類要按時期分類!

一是我祖上的線裝書:有本草綱目,康熙字典,清朝編的史書(沒啥閱讀價值),各類醫書,還有小說。

二是我父母的書,他們是文革前大學數學系的,有不少蘇聯人的數學書,數學科普書,還有不少世界名著和詩歌,俄文詞典字典等。

三是我初中高中時的書,周易八卦算命風水武俠亂七八糟的。

四是大學時買的書,除了點專業書籍(都過時了),大都是各書店淘來的比較偏的文史哲之類的書。

五是工作後孩子出生前買的書,同樣雜七雜八,數量明顯下降,難以歸類,訂了十年的雜誌『讀書』

六是孩子出生後買的書,大多是兒童讀物,科普知識之類,還有工作不順心買了不少心理學的書。

七是近幾年有點閒錢,買了些成套的書,都沒看!

哈,還有幾百本小人書!


子不語文數學英語


由於我家前幾年開過一個小型書店,當時賣書的時候看到喜歡的就會留下,現在家裡的書大大小小可能也有四五百本吧。大概分為幾個類型,文史類的,名著這些的,想以後留給孩子大點了看。還有就是創業,個人傳記這些老公喜歡的,他收藏的比較多一些。我留的比較多的就是女性方面的書,還有心理學方面的,還有育兒方面的這些都是我比較需要的。這兩年不開書店了,買的比較多的書就是小孩子的書,繪本,故事書,益智開發這些比較多一些。值得一提的是我老公收藏過兩套線裝書,一套是二十四史,還有一套是資治通鑑。這些書很少拿出來看,但卻是我老公的寶貝,他很喜歡線裝書。


潤月466


我喜歡藏書

我喜歡買書,喜歡藏書。目前我的藏書有2000多本。這些書,有的看了,有的看了一半,有的買來一直都沒來得及看。我的書大致有五類:

一、作文方面的書

我的書,多半是作文書。因為我是教作文的,所以買的作文書比較多。其中包括小學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甚至連大學教寫作的書我也買了一些,作為參考。作文書是我藏書的大“半壁江山”,約佔百分之六十。

二、歷史方面的書

因為,我對歷史有些興趣,想了解祖國的過去都發生了什麼?看了幾本歷史書,覺得歷史上發生的事情很多,各種各樣的人物也很多。越看越覺得對歷史知道的太少,於是歷史書就越買越多。一開始,只是看看《中國通史》,後來,覺得通史太抽象、枯燥,也看點“演義”之類的歷史書。我的歷史書,約佔百分之十。



三、文學方面的書

這方面主要有中國名著和一些世界名著,還有一些其它方面的小說。因為小說類的書比較多,有好多該看的名著,都還在等著去讀。因為,我們的時間是有限的,而書的海洋是如此的浩瀚。我的文學書,約佔百分之十五。

四、書法方面的書

書法方面的書主要是一些字帖,有田英章老師的各種字帖,包括軟筆的、硬筆的,楷書的、行書的。有司馬彥老師的,還有盧中南老師的,也有錢沛雲老師的。主要喜歡他們寫的字,我覺得他們的字練到了極致,簡直就是藝術品。我經常拿著字帖欣賞他們的字。這方面的書,約佔百分之五。



五、新聞方面的書

因為我曾做過幾年的記者、編輯工作,買過一些諸如《新聞概論》《新聞採訪學》《中外名記者》的書。因不再做新聞工作,新聞方面的一些書,讓我處理掉了一大部分。現有的新聞書,約佔百分之五。

我的書,主要就這五類,還有一些,不好細分,如工具書、國學書、政治書等。

因為,家中空間有限,有些過時的書,被家人賣掉了一部分,每次處理舊書,我都很心痛、很不情願。沒法,也確實家裡書堆得太滿。現在買書,不是糾結書的價格貴,而糾結的是買了書到家裡放哪?

閆老師簡介:

我是一名作文老師,業餘時間喜歡寫作,曾經發表短文300餘篇;著有《新聞漫話》《閆老師教作文》《中考作文衝刺》等書。有喜歡作文與寫作的朋友請關注我!


閆老師教作文


我家的藏書大約有八九百本。我的分類分為四級分類:

一、一級分類(按家裡成員分)。家裡三口人,一人一個書櫃。我的書,妻子的書,女兒的書。

二、二級分類(每個人的書再細分)。我是老師,我的書主要有:數學教輔類,文學類,,雜誌類,。妻子的書主要有:英語類,小說類,生活類,工具類。女兒的書有:課本,繪本類,漫話類,美術類,國學類,教輔類。

三、三級分類。我的書中數學教輔類又接年級分為:初中,高一,高二,高三。文學類又分為中國和外國兩類;雜誌也接年份分了類。妻子和女兒也基本按這樣分。

四、四級分類。我的書教輔類按高一,高二,高三分後,又按版本和年份分。文學除了按中國和外國分,又分為近代和現代。

總之分的細了,用書時比較好找,買鍵是用完要放回原處。


陝西盧老師


本人藏書不多,至今算來不過十本。

戰爭類:《第一次世界大戰史》,《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哲學類:《西方哲學史》、《人生的智慧》。

歷史類:《史記》、《資治通鑑》。

中國古代經典著作:《論語》、《老子》、《黃帝內經》、《易經》。

正如兵並不在多而在於精,書籍同樣也是如此。不得不吐槽一下那些所謂的暢銷書,大多數都是印刷廢物,基本都是經不起時間的考驗的。凡是經歷了長久時間考驗而不衰的書籍,才是真正的好書。所以我選擇書籍的時候都是按照這個原則的,我的書雖然少但每一本都是我認真選擇過的。以後隨著時間的增加我的藏書也會緩慢增長的,自己的書每一本書都要認真研讀。

目前讀的書(ง •̀_•́)ง



生存者zyx


買書+讀書=存書

我家裡的存書大概分為以下幾類:

㈠文學類:小說、現代詩歌、散文詩、古代詩詞、人物傳記、散文、遊記、隨筆、童話、書信、寓言、日記、雜文、紀實;

㈡劇本類:戲劇、話劇、雜劇、傳奇劇、電影劇本;(也屬文學類)

㈢雜誌:文學、科學、文摘、自然、電影、攝影、漫畫、時尚潮流、娛樂雜誌;

㈣漫畫類:黑白漫畫、全綵漫畫;

㈤生物類:生物學、昆蟲學、自然學;

㈥音樂類:吉他彈唱譜、外國名家音樂知識著作;

㈦明星類:歌手、演員、主持人等明星的著作;

㈧國學類:啟蒙書、史書、兵書、儒家、古代常識、農作、地理等;

㈨通俗類:心理學、寫作方法、讀書方法、勵志學、經濟學、青春期成長。

經我這一分類,家裡的書大部分就全部都出來了。以前從來沒有作過任何分類,這還是頭一回。

我的存書,大可以從2012年開始算起,到什麼時候還不知道,反正現在是讀了很多。這些應該是全部的分類了?因為書籍還多了,所以有一些記不太清了。

我有一大半兒存書都是在書剛剛出版的時候買的,也有一部分是舊書,在很久之前出版,我後讀的,很多時候,舊書要比新書好一些。因為新寫的書對於讀者來說都是未知的,而舊書是讀者瞭解過的,讀起來會更好一些,但很多人讀的書基本上都是新寫的書,不過也有一些人是喜歡讀舊書的。

我再來講一講,在這些分類裡,我都過那些書。先來講講第一類——文學類。小說,想必很多人都不會陌生。我讀過的小說的題材也是蠻多的,有什麼呢?我來數一下好了,嗯……有言情、科幻、偵探、警匪、仙俠、探險、歷史、戰爭,還有奇幻。我就想起這麼多,但也不少了。下面是跟這些題材有關的書籍:

㈠言情:《一朝錦繡》、《一世安寧》、《南方有令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㈡科幻:《三體》、《未來病史》、《海底兩萬裡》、《2037化學筆記》、《文學少女偵探》、《第五波入侵》、《第五波入侵II》;

㈢偵探/ 警匪:《福爾摩斯探案集》、《如果蝸牛有愛情》、《守夜者:罪案終結者的覺醒》;

㈣仙俠:《誅仙·大結局》;

㈤歷史:《思美人·離騷》、《大秦帝國》系列(共六部17卷);

㈥戰爭:《戰爭與和平》、《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牛虻》;

㈦奇幻:“狂熱”三部曲(《狂熱I·侵襲》《狂熱II·蛻變》《狂熱III·失控》)、《天蠍騎賽》、《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爵跡:霧雪零塵》《爵跡:永生之後》、《爵跡:冷血狂宴》、《龍族I火之晨曦》、《龍族Ⅳ奧丁之淵》《怪物女孩3·靈魂博物館》;

㈧不知是什麼體裁?:《巴黎聖母院》、《老人與海》、《包法利夫人》、《茶花女》、《簡·愛》、《儒林外史》、《月亮與六便士》、《紅樓夢》、《白鹿原》。

講完小說,接下來是現代詩歌。說到現代詩歌,我們就會想到很多很多的現代詩人,比如顧城、海子、北島、舒婷、冰心、汪國真等等,還有外國的,像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巴勃羅·聶魯達、謝爾蓋·葉賽寧、威廉·巴特勒·葉芝等等。那就來看一看我的書架上都存了哪些詩集:

㈠中國現代詩歌:《志摩的詩》、《江蘇抒情詩》、《顧城的詩》、《汪國真詩精編》、《繁星·春水》、《給愛人讀詩》(含外國現代詩歌)、《木心詩選》;

㈡外國現代詩歌:《吉檀迦利》、《當你老了》、《飛鳥集》、《大象:勞倫斯詩集》、《新月集》。

還有散文詩和古代詩詞(書單如下):

㈠散文詩:《野草》、《巴黎的憂鬱》;

㈡古代詩詞:《納蘭詞全編箋註》、《唐詩·宋詞·元曲》、《唐詩三百首》、《流沙河講詩經》、《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上冊)》、《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下冊)》、《中小學必背古詩文208篇》。

其實說到散文詩,我讀的書還真是不多,就這麼兩本。一本是魯迅寫的,另外一本是夏爾·波德萊爾寫的。《野草》是在今年買的,《巴黎的憂鬱》是去年3月份剛上市一個月的時候買的。

從我統計的古代詩詞的書單來看,我讀詩詞的書籍還是計較多的。正如書單上寫的那些,都是我在這六年來,利用下班和週末的時間去買的,包括散文詩和其他種類的書也都是一樣。只要開工資有錢了,我想讀我要讀的書,我就會到鎮上的書店去買,然後拎一袋子(差不錯有四五本)回來。

讀書會給很多人帶來閱讀的慾望,比如說,我在《讀者·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專刊》上面看到的一段話,是這樣寫的:“1978年,部分中外名著重新出版。每天早上九點前,已經有大批讀者聚集在北京王府井新華書店門口等候購書。”所以從這段話就可以看得出,閱讀帶給人們的渴望。雜誌還給文字配了一張照片,在圖片中,長長的一條街,差不多有二三百人聚集在書店門口,等候購買書籍。

提到人,在文學裡,你第一時間會想到什麼呢?我想,除了被寫在小說裡的人物之外,應該還有那些關於名人的人物傳記吧。

傳記在外國文學裡,我們最熟悉的,應該就是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寫的那部《名人傳》吧。對於現在的初中生來講,他們不用看著書本,甚至可以閉上眼睛都能說出《名人傳》裡寫的是哪三個人物。因為在初中生看來,這本書對於他們來講在熟悉不過了。再回頭想想,在中國有關名人的人物傳記有哪些呢?我可以列舉一些,比如:迪克·威爾遜寫的《毛澤東傳》,傅高義寫的《鄧小平時代》,林語堂寫的《蘇東坡傳》和李敖寫的《李敖自傳》……還有各種版本的《林徽因傳》、《張愛玲傳》,再或者像張國榮的傳記,黃家駒的傳記,……很多這類的傳記。我自己也讀過一本寫明星的傳記,是崔斯嘉寫的。在書的扉頁上有一行字是這樣寫的:“熱愛張國榮先生和張愛玲小姐;”我讀的這本,便就是作者寫給自己熱愛的兩個人當中的其中一個人的書,書名叫《紅:藝術張國榮》。

談到這些所謂的名人傳記,他們在成為名人之前,其實和我們一樣,都是一個平凡人,但因為他們做了一些不平凡的事兒,而被後人紀念,便就會有一些寫書的作者為他們著傳。在《紅:藝術張國榮》這本書裡,作者寫道:“人們常常會稱話劇演員為表演藝術家,而電影、電視劇演員則少有被這樣稱呼的;人們也常常稱呼戲曲演員和歌劇演員為歌唱藝術家,而歌手並沒有被這樣稱呼了。通常,藝術家必然是小眾的,鮮為人知的,而大眾的則一定不是藝術家,因為大眾流行文化不能算作藝術,流行演員和歌手更不能稱為藝術家。”這是作者在《偶像張國榮與藝術家張國榮》中寫的一段話。作者還說:“大批素未蒙面的年輕人喜歡一個人,那麼只可能是因為他的作品。”

從某一種角度來講,張國榮已經代表了那個時代,就像劉德華張學友這樣的四大天王,他們已經成為那個時代的一個標誌性的偶像。他們已經代表了那個時代的歌壇或者是影壇,甚至可以說是那個時代的巨星。

從我讀傳記開始,我就已經明白了一個道理,有些人註定是會成為名人,註定就要光彩奪目,被人高高在上的捧著。但是我覺得,沒有哪個名人是在成名的時候就非常順利的。他們肯定是經歷了很多的事情,然後來鍛鍊他們,最終才成為人們心中的那個非常仰慕的名人。

其實我讀的名人傳記也不是很多,沒有像別人說,讀過十本、二十本,我讀的也不過只有幾本名人傳記而已。但在這僅僅幾本的名人傳記當中,我卻讀到了他們在人生經歷中所有的勇敢,堅韌不拔的精神,和成為下一個自己的挑戰。這挑戰說的是,上一個“我”還在爬山,但下一個“我”有可能就已經在山頂等待成功來迎接“我”,去領取屬於自己的榮譽,這是上一個“我”和下一個“我”的區別。每個人的生活不同,每個人的經歷就會不同。但在經歷人生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不同的事情,這些事情可能會給我們帶來好的一面,也可能會給帶來不好的一面,但是我們要擺脫上一個“我”還在尋找成功,去成為下一個“我”已經完成這個成功。所以我認為,成為下一個“我”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們是要在成為下一個“我”的道路上不斷地拼搏努力,不斷的學習,去完善上一個自己,讓上一個自己能夠有實力去成為下一個更好的“我”。

講了這麼多,不如來看一看,我究竟讀過哪些名人傳記:

㈠商業人物:沃爾特·艾薩克森的《史蒂夫·喬布斯傳》,原版的《Steve Jobs》;

㈡歷史人物:林語堂的《蘇東坡傳》,司馬遷的《史記》(因為書裡面除了記載歷史以外,同時還記載了很多的歷史人物,比如:秦始皇嬴政、楚霸王項羽、孔子、韓非子等),班固的《漢書》,范曄《後漢書》(和《史記》一樣),羅曼·羅蘭的《名人傳》(《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瑪麗·居里的《居里夫人自傳》(包含《居里夫人自傳》、《皮埃爾·居里傳》),霧滿攔江的《人心至上杜月笙》、果爾達·梅厄的《我的一生》;

㈢當代明星:成龍(與朱墨合著)的《成龍:還沒長大就老了》,林志穎的《我對時間有耐心》,張藝興的《而立·24》,崔斯嘉的《紅:藝術張國榮》。

在這些傳記當中,應該就屬成龍的那本《成龍:還沒長大就老了》讀的次數比較多一些。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小的時候看他的電影比較多,所以對他的印象比較深一些。《醉拳》啊,《警察故事》什麼的我都看過。不,應該說是,我在童年看過的一大半的電影除了周星馳,再不就是他的電影了。幾乎他們兩個人主演的電影,佔據了我的童年所有的時光。

記得汪蘇瀧寫過一篇隨筆,取名叫《電影之夏》,講述他和他表哥小的時候窩在家看影碟的一段時光。他說:“我的一部分童年是和影碟一起度過的。有一年暑假,家裡添置了一臺VCD機。爸爸在附近的音像店給我辦了一張租碟卡,50元錢可以租70張。那個假期,我和哥哥幾乎沒怎麼出過門,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電視機前度過的。”

那個時候租影碟特別火,幾乎家家都在租。但是我家卻從來沒有租過,所有的影碟都是我爸在市場買的。後來影碟都看光了,就被我媽扔在灶爐裡都給生火燒了。再後來我上了初中,媽媽給家裡填了一臺電腦,我就用電腦看,也就告別了看影碟的時光。

好了,不講影碟的事了。

讀書還在路上,我們一起上路吧!


詩二和讀書的貓


偏愛文學類,原有約4000冊圖書,因居室逼仄,無奈去粗取精,淘劣存優,現存約1000種(不是冊),分類比較簡單:

1、中國文學:四大名著,三言二拍,儒林外史,聊齋,楚辭,唐詩,宋詞,元散曲等,《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等。

2、外國文學:但丁、莎士比亞、狄更斯、奧斯丁、托爾斯泰、巴爾扎克、左拉、莫里哀等,《名著名譯插圖本》,《世界文學名著文庫》等。

3、民俗美食:唐魯孫文集、齊如山文集、三聯《閒趣坊》系列、老北京民俗系列等。

4、書話讀圖:山東畫報《書蟲系列》、名著圖詠系列。

5、哲學文化歷史:辭海、詞典類,上海古籍《中國古代科技名著》叢書,《歐洲風化史》系列,《聖經》系列,中外文學史系列等。

6、期刊雜誌:成套不缺的新觀察、萬象、文匯月刊、大眾電影、藝術世界、散文等。

總的感覺,個人藏書以不超過千種為宜,世上好書多多,自藏精品即可,也便於書目分類。一家之言,聊博一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