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鐵礦石:供大於求格局仍未逆轉,現行定價體系加劇礦價波動

鋼鐵行業原料專題系列報告:鐵礦石專題,供大於求格局仍未逆轉,現行定價體系加劇礦價波動

機構:平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陳建文

全球供需現狀:供應十分集中,需求相對分散。目前全球鐵礦石供應主要集中在兩個國家(澳大利亞和巴西)、四大礦企(力拓、必和必拓、FMG、淡水河谷),2017年出口分別佔全球鐵礦石出口量70%和66%,已構成寡頭壟斷格局;東亞四國和地區2017年進口鐵礦石佔全球總量82%以上,其中我國佔全球總進口量68%以上,是鐵礦石最大消費中心。但鐵礦石最終消費者——鋼廠數量眾多,無論是全球還是國內都十分分散,無法跟供應端壟斷格局相提並論。

國內供需現狀:供給能力不足,需求平穩、結構有變。受自然稟賦和固定投資下降影響,國內鐵礦企業集中度分散、規模小、競爭力弱,供應能力嚴重不足,無法滿足國內鋼鐵企業發展需要;國內鋼材消費保持基本穩定,高度依賴進口礦的格局暫時難以改變,其中從澳大利亞和巴西進口鐵礦石數量合計佔2018年我國進口總量85.53%;隨著國內高爐大型化發展,入爐品位不斷提高,對高品位進口礦需求日漸增長,鐵礦石需求結構矛盾日益凸顯。

供需格局預判:短期仍供大於求,中長期趨向寬平衡。巴西潰壩事故短期將影響巴西鐵礦石出口,但影響有限,缺口部分將由其他國家和礦山迅速彌補,供應仍然充足;中長期隨著四大礦企產能擴張週期接近尾聲,全球鐵礦石供應增長幅度逐步趨緩;我國鐵礦石需求逐步進入下降通道,但新興經濟體鋼鐵業快速發展提高了對鐵礦石的需求,全球鐵礦石供需逐漸趨向寬平衡。

礦價分析:供求關係主導價格,現行定價體系加劇礦價波動。鐵礦石資源品特性決定了四大礦企能夠利用自身壟斷優勢短暫改變全球供應格局,但供求關係仍是鐵礦石價格主導因素。當前定價體系短期化、金融化,加劇了鐵礦石價格的波動。我們預判短期進口鐵礦石價格區間為75美元/噸~100美元/噸,價格中樞為80美元/噸;中長期進口鐵礦石價格走勢一方面取決於全球鐵礦石需求變化情況,特別是中國需求下滑幅度;另一方面取決於全球鐵礦石勘探開採技術的進步、礦石開採成本進一步下降帶來的低成本礦石供應增加的情況,暫時還無法判斷。

投資建議:通過迴歸模型和噸鋼毛利模型測算,我們發現螺紋鋼產品盈利情況與進口鐵礦石價格相關度更高。鑑於當前我國鋼鐵行業高度依賴進口礦的格局難以改變,並且進口鐵礦石價格受現行定價體系影響波動加劇,因此進口鐵礦石採購成本乃至整體成本管控能力顯得更加重要,將直接影響鋼企的經營效益。因此我們更看好成本管控能力更強的鋼鐵企業,推薦成本管控能力行業領先、規模有望繼續擴大同時產品區域定價權較高的三鋼閩光,並建議關注成本管控同樣十分突出的方大特鋼;以及產品附加值較高並有望成為特鋼專業化巨頭的大冶特鋼。

風險提示:1、經濟大幅下行及貿易摩擦加劇的風險。如果經濟大幅下降將導致行業需求持續承壓,供需格局惡化;而貿易摩擦加劇可能導致我國外貿形勢進一步惡化,進而影響宏觀經濟發展和市場預期,鋼鐵板塊亦將受到嚴重波及;2、利率持續上行。若市場利率持續上行,企業融資成本上升,盈利下降,導致資本市場下挫,也會影響大宗商品需求,對鋼鐵板塊產生不利影響;3、四大礦企聯合限產提價。由於四大礦企壟斷全球鐵礦石供應,因此四大礦企存在共謀聯合限產提價的可能性,一旦礦價持續大幅上漲,將嚴重侵蝕鋼企盈利空間,導致業績大幅下滑。


分享到:


相關文章: